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及其他管理体系 第一节人类生存环境及环境管理 第二节IS014000系列标准 第三节其他管理体系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及其他管理体系 第一节 人类生存环境及环境管理 第二节 ISO14000系列标准 第三节 其他管理体系
第一节人类生存环境及环境管理 一、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二、当代环境问题面临的五大挑战 三、环境管理刻不容缓 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五、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路一一可持续发展道 路 六、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第一节 人类生存环境及环境管理 一、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二、当代环境问题面临的五大挑战 三、环境管理刻不容缓 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五、振兴中华民族唯一可行之路——可持续发展道 路 六、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一、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1.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 ·人类从初期的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逐步转变到自觉地利用土地 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还是局部的。 2.近代的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 ·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的30年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环境污染。 20世纪50~60年代成为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震惊世界的八大公 害事件也多发生在这时期。 3.当代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 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 境问题阶段。当代的环境问题主要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 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 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
一、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1.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 • 人类从初期的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逐步转变到自觉地利用土地、 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这一阶段的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还是局部的。 2.近代的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 • 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的30年间,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环境污染。 20世纪50~60年代成为污染最为严重的时期,震惊世界的八大公 害事件也多发生在这时期。 3.当代环境问题 • 20世纪80年代,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 实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 境问题阶段。当代的环境问题主要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 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 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
、 当代环境问题面临的五大挑战 1.淡水: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大约有26个严重缺水国家,有40%的 金架高李用年银雪深贪姿头寄2养#夏6的念 十 有10亿人口 也是个缺水的国家。 2.湿地:湿地作为物种的哺育地,具有过滤能力、调蓄洪水、防 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据统计,上个世 纪全球湿地面积共丧失50%,由此造成风蚀、土壤沙化、水土流 失、卓灾、洪灾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3.海洋:海洋占地表面的71%,它不仅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而且 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多数地区的海岸开发处于 “无偿、无序、无度”状态。,海洋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气候变化 异常、海平面上升;海洋生物资源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4. 生物多样性:据专家估计,目前全球12%的植物物种撷临灭绝。 在今后30年内仍将有10%~15%的物种注定要消灭。世界上千百万 遗传物种的消灭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5.能源:据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全球的化石燃料将消耗 殆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由于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只能解决局部地区的需要,而且开发起来也受到技术和环境的制 约。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寻找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全人类 必须面临的首要环境课题
二、当代环境问题面临的五大挑战 1.淡水: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大约有26个严重缺水国家,有40%的 人遭受缺水之苦,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有10亿人口 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我国的水资源按人均在世界排名109位, 也是个缺水的国家。 2.湿地:湿地作为物种的哺育地,具有过滤能力、调蓄洪水、防 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据统计,上个世 纪全球湿地面积共丧失50%,由此造成风蚀、土壤沙化、水土流 失、旱灾、洪灾等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3.海洋:海洋占地表面的71%,它不仅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而且 积极参与着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平衡。多数地区的海岸开发处于 “无偿、无序、无度”状态。海洋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气候变化 异常、海平面上升;海洋生物资源减少,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4.生物多样性:据专家估计,目前全球12%的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在今后30年内仍将有10%~15%的物种注定要消灭。世界上千百万 遗传物种的消灭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5.能源:据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左右,全球的化石燃料将消耗 殆尽。水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由于气候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只能解决局部地区的需要,而且开发起来也受到技术和环境的制 约。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寻找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全人类 必须面临的首要环境课题
三、环境管理刻不容缓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为当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并决定 今后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世人为地球环境的维护及改善作了巨大的 努力,这种努力深刻地反映在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中。 。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 理的利用,另一方面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余能 所造成的日积月累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问题既有人类文明发 展的必然性,更有其技术进步及社会制度等问题。环境问题需要 综合治理,环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环境管理的一般含义是“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 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
三、环境管理刻不容缓 •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为当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 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是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并决定 今后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 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世人为地球环境的维护及改善作了巨大的 努力,这种努力深刻地反映在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中。 •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 理的利用,另一方面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及余能 所造成的日积月累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问题既有人类文明发 展的必然性,更有其技术进步及社会制度等问题。环境问题需要 综合治理,环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 环境管理的一般含义是“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 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