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半月谈第14期 目录 [读者评刊]真情寄语《半月谈》(第2页) [半月评论]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第3页) [迎接十七大]和谐世界:新理念新突破新要求(第5页) [专题报道]威武之师实现八大跨越(第8页) [专题报道]人民军队孕育三大光荣传统(第11页) [专题报道]绿色军营走来现代军人(第13页) [专题报道]图文写真:飒爽英姿换新装(第15页) [本刊特稿]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一一内蒙古绿色生态建设报告(第16页) [本刊特稿]2007:科学抗洪彰显以人为本(第19页) [本刊特稿]“天路”带来西藏新变化(第21页)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遂宁:构筑社会和谐“防火墙”(第23页)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用科技构筑饮用水安全屏障(第25页) [台港澳]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第27页) [政治观察]公共财政为贫困生铺设求学路(第29页) [政治观察]宁波15道民主环节选干部(第31页) [经济纵横]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第33页) [经济纵横]气候变暖中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第35页) [新闻热线]揭开“高价”收费公路之谜(第37页) 科教]TD手机连通百姓新生活(第39页) [科教]数字时代呼唤电子配件标准化(第41页) [文化]儿童读物:繁荣的背后难掩贫乏(第43页) [半月说法]校园伤害案学校有责吗(第45页) [谈天说地]对治污不作为的“首长”要问责(第47页) [谈天说地]预警机制要真预警(第48页) [校园话题]暑期,让我们远离意外伤害(第49页) [百事咨询]住宅楼屋顶广告牌收益,业主能否分享(第53页) [百事咨询]认定轻伤要依法(第54页) [百事咨询]求职者的试用期有了新规定(第55页) [百事咨询]赌博与娱乐活动如何区别(第56页) [读者之页]乡镇广播电视站亟待改革(第57页) [读者之页]如此防盗不妥(第58页 [读者之页]假冒军警用品违法(第59页) [读者之页]家政服务待升级(第60页) [国际时事]“红色清真寺”事件前后(第61页) [国际时事]从金钱开道选举看美国民主(第63页) 国际时事]非洲,向着合众国目标努力(第65页) [国际时事]非洲木雕展示艺术之美(第67页) [信息广场]76%的中国国土被划分为生态调节功能区等(第68页 小测验]小测验(第70页) [国内外半月大事]国家规范国有单位转让、受让上市公司股份行为等(第71页)
2007 年半月谈第 14 期 目录 [读者评刊]真情寄语《半月谈》 (第 2 页) [半月评论]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 (第 3 页) [迎接十七大]和谐世界:新理念 新突破 新要求 (第 5 页) [专题报道]威武之师实现八大跨越 (第 8 页) [专题报道]人民军队孕育三大光荣传统 (第 11 页) [专题报道]绿色军营走来现代军人 (第 13 页) [专题报道]图文写真:飒爽英姿换新装 (第 15 页) [本刊特稿]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内蒙古绿色生态建设报告(第 16 页) [本刊特稿]2007:科学抗洪彰显以人为本(第 19 页) [本刊特稿]“天路”带来西藏新变化 (第 21 页)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遂宁:构筑社会和谐“防火墙” (第 23 页)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用科技构筑饮用水安全屏障 (第 25 页) [台港澳]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第 27 页) [政治观察]公共财政为贫困生铺设求学路 (第 29 页) [政治观察]宁波 15 道民主环节选干部 (第 31 页) [经济纵横]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第 33 页) [经济纵横]气候变暖中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第 35 页) [新闻热线]揭开“高价”收费公路之谜(第 37 页) [科教]TD 手机连通百姓新生活 (第 39 页) [科教]数字时代呼唤电子配件标准化 (第 41 页) [文化]儿童读物:繁荣的背后难掩贫乏 (第 43 页) [半月说法]校园伤害案 学校有责吗 (第 45 页) [谈天说地]对治污不作为的“首长”要问责 (第 47 页) [谈天说地]预警机制要真预警 (第 48 页) [校园话题]暑期,让我们远离意外伤害 (第 49 页) [百事咨询]住宅楼屋顶广告牌收益,业主能否分享 (第 53 页) [百事咨询]认定轻伤要依法 (第 54 页) [百事咨询]求职者的试用期有了新规定 (第 55 页) [百事咨询]赌博与娱乐活动如何区别 (第 56 页) [读者之页]乡镇广播电视站亟待改革 (第 57 页) [读者之页]如此防盗不妥 (第 58 页) [读者之页]假冒军警用品违法 (第 59 页) [读者之页]家政服务待升级 (第 60 页) [国际时事]“红色清真寺”事件前后 (第 61 页) [国际时事]从金钱开道选举看美国民主 (第 63 页) [国际时事]非洲,向着合众国目标努力 (第 65 页) [国际时事]非洲木雕展示艺术之美 (第 67 页) [信息广场]76%的中国国土被划分为生态调节功能区 等 (第 68 页) [小测验]小测验 (第 70 页) [国内外半月大事]国家规范国有单位转让、受让上市公司股份行为 等 (第 71 页)
真情寄语《半月谈》 第9期“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的文章写得好,选得好。可以说体现了“三真” 一是真情。《半月谈》真心为群众说话,文章饱含真情。各级政府的奢侈浪费,已为群 众所痛恨,只是一般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而《半月谈》却把人们早就想说的话直言不讳地说 出来了,真是大快人心。如果不是真心想帮助各级政府改进作风,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 中的良好形象,很难如此慷慨直言的。笔者衷心希望:当事者醒,闻之者戒 二是真话。两个专栏的文章列举了大量数据和事实,令人信服。试看《基层浪费现象种 种》一文,从4个小标题中,足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都是作者通过深入调查,以事 实为依据得出来的结论,没有半点水分。这样的文章,应当说谁看了都会动心,只要是良知 尚未泯灭的人都应有所感悟。 三是真格。文章提出的建议很对老百姓心思。如“半月评论”指出的第二个要害说到了 点子上。大量事实说明,为何问题“屡禁屡犯”且“愈演愈烈”呢?文章明确指出:“就是在 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对政府浪费责任人追究处理不到位。”真可谓一针见血,找到了病根 有关方面不动真格处分责任人,要制止大建楼堂馆所是做不到的 湖南省湘乡市周济才 对办好《半月谈》提三点建议 第一,“新闻热线”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栏目。我发现这个栏目有两点不足:一是栏目断 断续续,时有时无;二是反映面不够宽。希望这个栏目大胆扛起舆论监督的大旗,每年都要 有一两篇在社会上叫得响、影响力大的独家报道,提升《半月谈》影响力。 第二,希望加强社区报道。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希望多介绍搞好社区工作的经 验 第三,建议在考务之窗专栏设立后,能够定期刊登相关文章。尤其要让一些参加过各类 考试的人员谈谈切身体会,特别是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增加栏目的实用性
真情寄语《半月谈》 第 9 期“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的文章写得好,选得好。可以说体现了“三真”。 一是真情。《半月谈》真心为群众说话,文章饱含真情。各级政府的奢侈浪费,已为群 众所痛恨,只是一般群众敢怒而不敢言。而《半月谈》却把人们早就想说的话直言不讳地说 出来了,真是大快人心。如果不是真心想帮助各级政府改进作风,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 中的良好形象,很难如此慷慨直言的。笔者衷心希望:当事者醒,闻之者戒。 二是真话。两个专栏的文章列举了大量数据和事实,令人信服。试看《基层浪费现象种 种》一文,从 4 个小标题中,足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都是作者通过深入调查,以事 实为依据得出来的结论,没有半点水分。这样的文章,应当说谁看了都会动心,只要是良知 尚未泯灭的人都应有所感悟。 三是真格。文章提出的建议很对老百姓心思。如“半月评论”指出的第二个要害说到了 点子上。大量事实说明,为何问题“屡禁屡犯”且“愈演愈烈”呢?文章明确指出:“就是在 责任追究上大事化小,对政府浪费责任人追究处理不到位。”真可谓一针见血,找到了病根。 有关方面不动真格处分责任人,要制止大建楼堂馆所是做不到的。 ——湖南省湘乡市 周济才 对办好《半月谈》提三点建议 第一,“新闻热线”是很受读者欢迎的栏目。我发现这个栏目有两点不足:一是栏目断 断续续,时有时无;二是反映面不够宽。希望这个栏目大胆扛起舆论监督的大旗,每年都要 有一两篇在社会上叫得响、影响力大的独家报道,提升《半月谈》影响力。 第二,希望加强社区报道。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希望多介绍搞好社区工作的经 验。 第三,建议在考务之窗专栏设立后,能够定期刊登相关文章。尤其要让一些参加过各类 考试的人员谈谈切身体会,特别是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增加栏目的实用性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 大江流日月,岁月代古今。80年的发展历程造就出一支伟大的军队一一中国人民解放 军。一支由工农组成的军队,经过80年血与火的锤炼与和平环境的考验,今天已发展成为 支党绝对领导下的能够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强大人民军队。80年的历史证明了很多, 80年的经验启示也有很多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中国的 真实写照。军队的人民性其核心就是,坚定地将这支军队置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民军队纵横驰骋凯歌高奏,就是因为一面面军旗向着印有 镰刀斧头的旗帜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听党指挥,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是由我军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决定的。回顾一下我 军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党领导军队有过曲折,但最终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其根本原 因如古田会议决议所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从建军一开始就处于斗争 之中,是否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发生过多次动摇,每次动摇,都曾使部队在政治上受到 重大的损失”。正是血的教训决定了党十分重视对军队的坚强领导。为了保证这种领导,党 在军队建立了包括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在内的“三大制度”。有了严密的组织 领导,党领导军队便拥有了组织保证。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说:“红军 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支伟大的军队需要伟大的精神,需要崇高的信念。党中央要求军队走在全国精神文明 建设的前面,人民群众认定的是“关键时刻要靠解放军”。社会转型期间,为了国家经济建 设的大局,在牺牲与奉献中,他们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进而产生无尽的力量。这一切源 于党从建军之日起,就特别强调将理想信念灌注于每一个士兵,努力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 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 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先进的思想灌注于官兵的灵魂深处,缘于其本身具有政治上的 先进性。即这个党产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成长于为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定位于为人 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产生巨大的精神 力量,这对于以牺牲为职业特征的军队来说再重要不过了。以红军和国民党的军阀武装作比 较,为什么物化力量远不能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的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众多原因之中 国民党军阀部队消极避战十分突出,他们为什么会避战?是集团利益作怪!当奋斗目标决定于 小集团的利益后,你就不要寄希望不同的利益集团皆奋勇向前。历史一再证明,只有一种超 越个体利益的价值评判标准产生后,奋勇向前,牺牲局部成就全局,牺牲个人利益成就人民 利益才成为可能,强大的战斗力才会产生 支武器装备绝对落后于敌人,从山沟里、窑洞里、地道里、青纱帐里、芦苇荡里“钻” 出来的部队,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用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其中最根本的原则是, 党的指挥使我军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武器,这是比飞机大炮具有更大威力的武器。从毛泽东思 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在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 义推向前进,同时也指引着人民军队不断前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子弟兵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的必由途径,是保证我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 履行好新使命的根本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着繁重的任务,比如肩负着遏制台 独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任务,肩负着建设一支信息化人民军队的长期任务,要很好地 承担并落实好这些重大任务,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是难以做到的。 今天,听党指挥就是要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听从胡锦涛主席的指挥,就要自 觉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我军面临着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阔步前进 大江流日月,岁月代古今。80 年的发展历程造就出一支伟大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 军。一支由工农组成的军队,经过 80 年血与火的锤炼与和平环境的考验,今天已发展成为 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能够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强大人民军队。80 年的历史证明了很多, 80 年的经验启示也有很多。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新中国的 真实写照。军队的人民性其核心就是,坚定地将这支军队置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民军队纵横驰骋凯歌高奏,就是因为一面面军旗向着印有 镰刀斧头的旗帜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听党指挥,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是由我军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决定的。回顾一下我 军的发展史,便不难发现党领导军队有过曲折,但最终都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其根本原 因如古田会议决议所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从建军一开始就处于斗争 之中,是否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发生过多次动摇,每次动摇,都曾使部队在政治上受到 重大的损失”。正是血的教训决定了党十分重视对军队的坚强领导。为了保证这种领导,党 在军队建立了包括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在内的“三大制度”。有了严密的组织 领导,党领导军队便拥有了组织保证。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说:“红军 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支伟大的军队需要伟大的精神,需要崇高的信念。党中央要求军队走在全国精神文明 建设的前面,人民群众认定的是“关键时刻要靠解放军”。社会转型期间,为了国家经济建 设的大局,在牺牲与奉献中,他们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进而产生无尽的力量。这一切源 于党从建军之日起,就特别强调将理想信念灌注于每一个士兵,努力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力量。 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 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 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先进的思想灌注于官兵的灵魂深处,缘于其本身具有政治上的 先进性。即这个党产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成长于为人民的利益去奋斗,定位于为人 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必产生巨大的精神 力量,这对于以牺牲为职业特征的军队来说再重要不过了。以红军和国民党的军阀武装作比 较,为什么物化力量远不能与国民党军队相比的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在众多原因之中, 国民党军阀部队消极避战十分突出,他们为什么会避战?是集团利益作怪!当奋斗目标决定于 小集团的利益后,你就不要寄希望不同的利益集团皆奋勇向前。历史一再证明,只有一种超 越个体利益的价值评判标准产生后,奋勇向前,牺牲局部成就全局,牺牲个人利益成就人民 利益才成为可能,强大的战斗力才会产生。 一支武器装备绝对落后于敌人,从山沟里、窑洞里、地道里、青纱帐里、芦苇荡里“钻” 出来的部队,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用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其中最根本的原则是, 党的指挥使我军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武器,这是比飞机大炮具有更大威力的武器。从毛泽东思 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在实践中不断把马克思主 义推向前进,同时也指引着人民军队不断前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子弟兵。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一支信息化军队的必由途径,是保证我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 履行好新使命的根本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着繁重的任务,比如肩负着遏制台 独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任务,肩负着建设一支信息化人民军队的长期任务,要很好地 承担并落实好这些重大任务,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是难以做到的。 今天,听党指挥就是要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听从胡锦涛主席的指挥,就要自 觉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我军面临着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的双重任务。人民殷殷企盼,祖国寄予厚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听党指挥,既是对我军历史经验作出的总结,更是对我军未来发展壮大的正确指向。我军的 发展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造就人民军队新的辉煌
的双重任务。人民殷殷企盼,祖国寄予厚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听党指挥,既是对我军历史经验作出的总结,更是对我军未来发展壮大的正确指向。我军的 发展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造就人民军队新的辉煌
和谐世界:新理念新突破新要求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对外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归结为一点,就是 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从2005年金秋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 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到2006年仲夏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建立“和谐地区”,再到 今年春天他访问非洲时倡导“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愿景伴 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传递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无论是中国的近邻,还是远隔 千山万水的拉美、非洲,都能感受到中国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的习习“和风”。 新理念抓住时代发展主旋律 冷战结束以来,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发展主旋律,和平相处、和睦相待、 和谐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但是,当今世界远未太平:局部战争和冲突此起 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失:全球化深层矛盾不断显现,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 际经济秩序不公正、不合理成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国际安全秩序面临新的挑 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分裂势力在一些地区相当 猖獗,各种文化和文明冲突不断 2005年,中国领导人在冷静观察当前国际政治现实,深刻分析国际关系失序、国际制 度缺失和国际行为失范根源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坚决摒弃国际关系中的实力 政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努力增强国际秩序的合理性和国际关系 的稳定性 在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建设层面,和谐世界理念主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适合本国国情 的发展道路,各国可以不受歧视、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基础,改革和 创新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和地区机制,使平等、公正获得强有力的法理保障和制度保障 在国家行为规范塑造层面,新理念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提倡通过对话、协商和谈 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倡导互利、互信,促进共赢和实现 共同安全;倡导开放包容,呼吁对话合作,努力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猜疑与隔阂:不同社会 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新理念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思路的新突破 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中国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总结和发展。它传承与深 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中国一贯主张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融合了中国积 极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概括了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互利、共赢、可持 续的新发展观,和尊重多样性、相互包容的新文明观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 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尽己所能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与 发展事业。在睦邻外交中,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领导人根据形势发展和中国外交实践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外交政策内涵 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成 为中国处理同一些周边国家领土纠纷的指导思想。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他提出的“一国 两制”思想,成功地指导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践。而他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的命题,成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支柱。 冷战结束后,人类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 时俱进,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发展。中国相继提出了
和谐世界:新理念 新突破 新要求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对外政策的最新发展和全球战略的核心内涵,归结为一点,就是 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从 2005 年金秋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 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到 2006 年仲夏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建立“和谐地区”,再到 今年春天他访问非洲时倡导“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愿景伴 随着中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传递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无论是中国的近邻,还是远隔 千山万水的拉美、非洲,都能感受到中国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的习习“和风”。 新理念抓住时代发展主旋律 冷战结束以来,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发展主旋律,和平相处、和睦相待、 和谐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但是,当今世界远未太平:局部战争和冲突此起 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并未消失;全球化深层矛盾不断显现,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 际经济秩序不公正、不合理成分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加剧;国际安全秩序面临新的挑 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分裂势力在一些地区相当 猖獗,各种文化和文明冲突不断。 2005 年,中国领导人在冷静观察当前国际政治现实,深刻分析国际关系失序、国际制 度缺失和国际行为失范根源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坚决摒弃国际关系中的实力 政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努力增强国际秩序的合理性和国际关系 的稳定性。 在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建设层面,和谐世界理念主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适合本国国情 的发展道路,各国可以不受歧视、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基础,改革和 创新国际法律体系、国际和地区机制,使平等、公正获得强有力的法理保障和制度保障。 在国家行为规范塑造层面,新理念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提倡通过对话、协商和谈 判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倡导互利、互信,促进共赢和实现 共同安全;倡导开放包容,呼吁对话合作,努力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猜疑与隔阂;不同社会 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新理念实现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思路的新突破 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中国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总结和发展。它传承与深 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了中国一贯主张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融合了中国积 极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概括了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互利、共赢、可持 续的新发展观,和尊重多样性、相互包容的新文明观。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 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尽己所能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与 发展事业。在睦邻外交中,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领导人根据形势发展和中国外交实践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和平外交政策内涵。 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成 为中国处理同一些周边国家领土纠纷的指导思想。在祖国和平统一问题上,他提出的“一国 两制”思想,成功地指导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践。而他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的命题,成为今天和谐世界理论的支柱。 冷战结束后,人类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 时俱进,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规则的制定,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发展。中国相继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