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课程改革方案一经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今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中心环节。本书是依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水平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适用于具备基本场地器材条件和一般教学条件的小学使用。一、编写思路本书的总体编写思路是:“把知识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发展体系。”据此,本着“从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体育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各方面和相关水平阶段的教学目标;使体育教师了解自已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所教年级完整的教材体系;充分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科学合理地把握各年级、各类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知识点;掌握如何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化为促进学生多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学习行为”的思路进行编写。本书力图使体育教师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用多少课时教;在一个单元教学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样合理搭配教材;教学中的重点、难编写说明1
编写说明 1 编写说明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课程改革方案一经确定,课堂教学改革 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 攻坚战。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今后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中心环节。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水平一阶段学生的身 心特点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适用于具备基本场地器材条件和一般教学条件的 小学使用。 一、编写思路 本书的总体编写思路是:“把知识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成为教师指 导学生学习的发展体系。”据此,本着“从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 出发,帮助体育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各方面和相关水平阶段的教学目标;使 体育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所教年级完整的教材体系; 充分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科学合理地把握各年级、各类教材的核 心内容和基本知识点;掌握如何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化为促进学生多方面、多 样化发展的学习行为”的思路进行编写。 本书力图使体育教师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用多少课时教;在 一个单元教学中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怎样合理搭配教材;教学中的重点、难
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这个载体转化为促进学生生成、发展的教育手段,以及如何激励、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等,最终使体育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的系统思路,帮助、指导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按照这个总体思路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既是建议性的,也带有较强的工具性、指导性和启发性。二、本书的结构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主要是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的课程总自标、学习方面自标、水平自标和内容标准等四个层次的递进关系和相互联系;掌握水平一阶段四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阶段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提供供教师参考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示例表》,对每一类教材提出授课时数建议,便于教师结合学生、师资、场地、季节气候和地域等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创造性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第二部分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将小学体育学科名称改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这一历史性的改变,不仅仅是与“中学体育与健康”相一致的简单衔接,同时蕴涵着体育与健康并重的教育理念,体现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加强。本书为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将课程整体内容划分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两大类教材,不仅完善学科名称,丰富体育与健康教材内涵,也提升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地位。考虑到体育教师上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本部分教材采用按照教学过程和教学步骤提供一个基本的、范例性的教学过程的思路来编写。实践证明,2编写说明
2 编写说明 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把体育与健 康知识技能这个载体转化为促进学生生成、发展的教育手段,以及如何激励、 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等,最终使体育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和教学的系统思路, 帮助、指导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 学,促进学生发展。 按照这个总体思路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既是建议性的,也带有较强的工具 性、指导性和启发性。 二、本书的结构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主要是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 《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和内容标准等四个层次 的递进关系和相互联系;掌握水平一阶段四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的要 求;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水平一阶段规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 提供供教师参考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示例表》,对每一类教材提出授课时 数建议,便于教师结合学生、师资、场地、季节气候和地域等实际情况,制订 教学工作计划,创造性地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 第二部分是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将小学体育学科名称改为 “小学体育与健康”,这一历史性的改变,不仅仅是与“中学体育与健康”相 一致的简单衔接,同时蕴涵着体育与健康并重的教育理念,体现国家对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加强。本书为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将课程整 体内容划分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两大类教材,不仅 完善学科名称,丰富体育与健康教材内涵,也提升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教 学地位。 考虑到体育教师上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情况,本部分教材采用按照教学过 程和教学步骤提供一个基本的、范例性的教学过程的思路来编写。实践证明
这种编写方法便于教师教学,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教师喜欢。第三部分是体育运动技能。根据《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的分类精神,将运动技能教材划分为“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发展体能练习”等七大类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增加了“游泳”和“轮滑”选项教材。此外,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的学习,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思想,各类运动技能教材多采用基本运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的编写方法,既强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知识、参与运动的乐趣,充分体现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每一类教材包括教学目标:建议掌握(☆)、基本掌握()、了解()、由学校选择(O)的教学内容;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等;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详尽的教学方法建议以及评价方法与建议。第四部分是教学实施指导与示例。为了帮助教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专门编写了上好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注意事项,介绍一、二年级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教师上好引导课、健康教育课、游戏课,了解考核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此外,还选择了优秀教师上好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经验介绍,有利于教师学习、借鉴,提高教学质量。三、为教师提供多元、实用的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书为帮助教师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较为丰富可资借鉴的内容。一是在各章、节、目中,通过层层“概述”分析了各类、各项和具体教材的特点、递进关系、教学意义与价值,并为教学实施提出“教编写说明3
编写说明 3 这种编写方法便于教师教学,可操作性强,简便易行,教师喜欢。 第三部分是体育运动技能。根据《课程标准》有关内容标准的分类精 神,将运动技能教材划分为“基本身体活动”“体操类活动”“球类活动”“武 术”“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体育游戏”和“发展体能练习”等七大类教材,并 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增加了“游泳”和“轮 滑”选项教材。 此外,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的学习, 发展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思想,各类运动技能教材多采用基本运动技能与游 戏相结合的编写方法,既强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 习知识、参与运动的乐趣,充分体现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 每一类教材包括教学目标;建议掌握(☆)、基本掌握(△)、了解 (◇)、由学校选择(○)的教学内容;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教 学重点、难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等;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出详尽的教学 方法建议以及评价方法与建议。 第四部分是教学实施指导与示例。为了帮助教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 实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专门编写了上好一、二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注意事 项,介绍一、二年级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教师上好 引导课、健康教育课、游戏课,了解考核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此外,还选 择了优秀教师上好低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的经验介绍,有利于教师学习、借鉴, 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教师提供多元、实用的教学资源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体育与健 康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书为帮助教师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较为丰 富可资借鉴的内容。一是在各章、节、目中,通过层层“概述”分析了各类、 各项和具体教材的特点、递进关系、教学意义与价值,并为教学实施提出“教
学建议”等具体示例;二是在制订各种教学工作计划和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步骤和典型示例;三是在帮助教师了解和熟悉本水平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与教学方法特点方面,提供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特色与经验等。本书力图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容等体系,经过精心遵选,转化为可教授的教材体系;并通过悉心运筹教学思路,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以便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本书是在继承以往多年教材编写经验,并吸收了优秀教师一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本书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期盼广大教师对书中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完善。编者2011年12月4编写说明
4 编写说明 学建议”等具体示例;二是在制订各种教学工作计划和进行教学评价等方面, 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步骤和典型示例;三是在帮助教师了解和熟悉本水平学生的 生理、心理特征与教学方法特点方面,提供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特色与经验等。 本书力图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容等体系,经过精心 遴选,转化为可教授的教材体系;并通过悉心运筹教学思路,将教材体系转化 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体系,以便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并创 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 本书是在继承以往多年教材编写经验,并吸收了优秀教师一线教学经验的 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本书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期盼广大 教师对书中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完善。 编 者 2011年12月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随看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民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务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书本着“把知识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发展体系”的编写思路,从我国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体育教师掌握《课程标准》各方面和该水平阶段的教学目标,使体育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所教年级教材的完整体系;充分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科学合理地把握各年级、各类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知识点;掌握如何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化为促进学生多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学习行为。本书从以上诸方面构建教材体系,设计教材内容
第一章 课程目标 1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 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 人民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 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 突出。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 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 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 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 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书本着“把知识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成为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发展体系”的编写思路,从我国 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体育教师掌 握《课程标准》各方面和该水平阶段的教学目标,使体 育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所教年 级教材的完整体系;充分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的教育价 值;科学合理地把握各年级、各类教材的核心内容和基 本知识点;掌握如何把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化为促进学生 多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学习行为。本书从以上诸方面构 建教材体系,设计教材内容。 第一部分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