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考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 人 审题人 本试卷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査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 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 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 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 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玷污/沽酒 迤逦/绚丽 恶心/深恶痛绝 B.央浼/谗言 大概/气概 薄荷/日薄西山 C.晦朔/回溯 气度/忖度 载重/载欣载奔 D.点缀/辍学 了解/解围 咀嚼/咬文嚼字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各地电视台歌唱类节目如火如荼,湖南卫视却另辟蹊径,引入全新节目模 式,甄选五位明星打造的亲情互动、温馨有趣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正成 为大众新宠。这档节目成功地与时尚文化不约而同,使得“爸爸”这一家庭中的 脸谱形象得到全新的演绎。 A.另辟蹊径 B.甄选 C.新 宠 D.不约而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 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 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 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 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填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校联考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学科 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 人: 审题人: ) 本试卷包括六个部分 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 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 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 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 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 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玷污/沽酒 迤逦/绚丽 恶心/深恶痛绝 B.央浼/谗言 大概/气概 薄荷/日薄西山 C.晦朔/回溯 气度/忖度 载重/载欣载奔 D.点缀/辍学 了解/解围 咀嚼/咬文嚼字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去年,各地电视台歌唱类节目如火如荼,湖南卫视却另辟蹊径,引入全新节目模 式,甄选五位明星打造的亲情互动、温馨有趣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正成 为大众新宠。这档节目成功地与时尚文化不约而同,使得“爸爸”这一家庭中的 脸谱形象得到全新的演绎。 A.另辟蹊径 B.甄选 C.新 宠 D.不约而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 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 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 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的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 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 3D 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 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填在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莫言将为山东烟草品牌“泰山佛光”代言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有网友爆料称,该品牌香烟将推岀“莫言限量版”,每支烟均以《红髙粱》、《檀 香刑》、《生死疲劳》等10部莫言小说命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曝光的 部分“企划文案”也堪称精彩:[来源:学科网ZXXK 还有网友称,作为中国首位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蕴藏的商业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三支烟”的文案写 得不错,显然是受了莫言和马悦然三支烟交情的启发。 ①写道:“我其实只有三支烟,一支遥寄北国瑞典,一支珍藏故乡高密,最 后一支,夹于指间,为自己点燃创作的佛光。 ②你渴望怎样的人生?生死疲劳,还是丰乳肥臀? ③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书中的人物。每一本书,都是一段文学人生。 ④此外,另一张宣传大图则以莫言吸烟的侧影为主角,以《莫言三支烟》为 题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③④②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 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 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 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 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十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于是相率举葬以乇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 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 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 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 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丕 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 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 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 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 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 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 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 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躬课农桑 促 B.卒奏寝其事
近日,莫言将为山东烟草品牌“泰山佛光”代言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 有网友爆料称,该品牌香烟将推出“莫言限量版”,每支烟均以《红高粱》、《檀 香刑》、《生死疲劳》等 10 部莫言小说命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曝光的 部分“企划文案”也堪称精彩: [来源:学科网 ZXXK] 还有网友称,作为中国首位诺 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蕴藏的商业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三支烟”的文案写 得不错,显然是受了莫言和马悦然三支烟交情的启发。 ① 写道:“我其实只有三支烟,一支遥寄北国瑞典,一支珍藏故乡高密,最 后一支,夹于指间,为自己点燃创作的佛光。” ② 你渴望怎样的人生?生死疲劳,还是丰乳肥臀? ③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书中的人物。每一本书,都是一段文学人生。 ④ 此外,另一张宣传大图则以莫言吸烟的侧影为主角,以《莫言三支烟》为 题。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 知州。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 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 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 者。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 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 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 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 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 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 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 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 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 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 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 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 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 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躬课农桑 督 促 B.卒奏寝其事 搁 置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邀请 D.命有司以 礼存问 看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分) ①会诸生于学宫 ②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B.①杖巫而遣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宝至京,绝不与通 ②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 D.①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②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表现邵宝性格耿直、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3分)①峻却之②独无宝迹③虑生他变 ④绝不与通⑤欲使宝劾之⑥勒致仕去 A.①③⑥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 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 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 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9.(1)下列断句正确的选项是( )(3分)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 出 A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B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C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D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 ②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C.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 邀请 D.命有司以 礼存问 看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①会诸生于学宫 ②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B.①杖巫而遣之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宝至京,绝不与通 ②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 D.①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②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表现邵宝性格耿直、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 ) (3 分)①峻却之 ②独无宝迹 ③虑生他变 ④绝不与通 ⑤欲使宝劾之 ⑥勒致仕去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 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 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 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9.(1)下列断句正确的选项是( )(3 分)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 出。 A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B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C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D 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 分) ①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 ②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4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 体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年年望 相似。(《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源:ZxXk.Com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 园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 序》) [来源:学科网]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顾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4 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 体分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年年望 相似。(《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源:Z_xx_k.Com]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 园,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 序》) [来源:学科网]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 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 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 2005 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 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 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 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 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 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 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 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 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 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 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 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 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 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 80 后 90 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 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 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 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 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 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 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 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合《中关村》2012年第9期同名文章和作者张颐武的博客整理而成)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 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 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 得起追问。 E.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 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 13.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4.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 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4分 15.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 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 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 《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 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 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 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 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 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 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 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 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 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 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 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 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 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 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 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合《中关村》2012 年第 9 期同名文章和作者张颐武的博客整理而成)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我国的选秀文化从 2005 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之中。 C.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 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 得起追问。 E.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 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 13.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 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 从而赢得了公众。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14.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 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4 分) 15.近年来,各大卫视之间展开了激烈而纷乱的选秀之争,请结合本文的观点, 简述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