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 语文2015-03-05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绯红/菲薄裨益/俾有所悟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B.晕车/红晕激湍/逸兴遄飞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骠勇/剽悍蹩脚/惊鸿一瞥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D.绸缪/纰缪愤懑/扪心自问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当今这个被3D电影华丽技术所昋噬的新时代,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却效仿上 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了黑白默片《艺术家》,让人眼前一亮。此片 叙事讳莫如深,情节看似简单,艺术形式却值得玩味,其主题体现了人性的美和 善,也体现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A.吞噬B.讳莫如深C.玩味D.孜孜不倦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 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 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 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 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 。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 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 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搜索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①②⑥④③B.⑤②①④⑥③C.②①④⑥③⑤D.②③④⑥⑤①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帝问侍臣盗贼,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曰:“渐少。”帝曰:“比从来少几何?” 对曰:“不能什一。”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 渐近。帝曰:“何谓也?”威曰:“他日贼据长白山,今近在汜水。比见奏贼皆 不以实,遂使失于支计,不时翦除。又昔在雁门,许罢征辽,今复征发,贼何由 息!”帝不悦罢。寻属五月五日,百僚多馈珍玩,威独献《尚书》。或谮之曰:
广东省东莞 2015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调研考试 语 文 2015-03-05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绯红/菲薄 裨益/俾有所悟 强人所难/强词夺理 B.晕车/红晕 激湍/逸兴遄飞 自怨自艾/方兴未艾 C.骠勇/剽悍 蹩脚/惊鸿一瞥 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D.绸缪/纰缪 愤懑/扪心自问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在当今这个被 3D 电影华丽技术所吞噬的新时代,法国导演哈扎纳维希却效仿上 世纪 20 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了黑白默片《艺术家》,让人眼前一亮。此片 叙事讳莫如深,情节看似简单,艺术形式却值得玩味,其主题体现了人性的美和 善,也体现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A.吞噬 B.讳莫如深 C.玩味 D.孜孜不倦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 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 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 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 年后将会灭绝。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 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 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 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A.⑤①②⑥④③ B.⑤②①④⑥③ C.②①④⑥③⑤ D.②③④⑥⑤①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帝问侍臣盗贼,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曰:“渐少。”帝曰:“比从来少几何?” 对曰:“不能什一。”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 渐近。帝曰:“何谓也?”威曰:“他日贼据长白山,今近在汜水。比见奏贼皆 不以实,遂使失于支计,不时翦除。又昔在雁门,许罢征辽,今复征发,贼何由 息!”帝不悦 罢。寻属五月五日,百僚多馈珍玩,威独献《尚书》。或谮之曰:
《尚书》有《五子之歌》,威意甚不逊。”帝益怒。顷之,帝问威以伐高丽事, 威欲帝知天下多盗,对曰:“今兹之役,愿不发兵,但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 遣之东征。彼喜于免罪,争务立功,高丽可灭。”帝不怿。威出,御史大夫裴蕴 奏曰:“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帝曰:“老革多奸,以贼胁我!欲批其 口,复隐忍。”蕴知帝意,遣河南白衣张行本奏:“威昔在髙阳典选,滥授人 官;畏怯突厥,请还京师。”帝令按验,狱成,下诏数威罪状,除名为民。后月 余,复有奏威与突厥阴图不轨者,事下裴蕴推之,蕴处威死。威无以自明,但摧 谢而已。帝悯而释之,曰:“未忍即杀。”遂并其子孙三世皆除名。 江都新作龙舟成,送东都;宇文述劝幸江都,右候卫大将军酒泉赵才谏曰:“今 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帝大怒, 以才属吏,旬日,意解,乃出之。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坚,无敢谏。建节尉任 宗上书极谏,即日于朝堂杖杀之。甲子,帝幸江都。虞世基以盜贼充斥,请发兵 屯洛口仓,帝曰:“卿是书生,定犹怯。”戊辰,车驾至巩。敕有司移箕山、公 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至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复上表请还西京,帝 斩之而行。至梁郡,郡人邀车驾上书曰:“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 又斩之 (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卷,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见奏贼皆不以实比:近来 B.威昔在高阳典选典:庆典 C.以才属吏属:交托 D.郡人邀车驾上书邀:拦截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威曰:“……又昔在雁门,许罢征辽,今复征发,贼何由息!”帝不悦罢。 ②帝曰:“老革多奸,以贼胁我!欲批其口,复隐忍 ③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坚,无敢谏。 A.①而②且③之B.①以②乃③之 C.①以②乃③者D.①而②且③者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B.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C.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D.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威直言盜贼之事会给朝廷造成灾患,后又献《尚书》一部,借以劝谏炀帝。 B.苏威提议赦免群盗可得到数十万兵力的目的是想让炀帝知道天下盗贼仍多。 C.裴蕴调査苏威与突厥勾结、图谋不轨之事,并判苏威死刑,苏威只求以死谢 罪 D.群臣劝阻炀帝留在京师,安定局势,炀帝却执意乘龙舟下江都,并斩杀多位 大臣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帝令按验,狱成,下诏数威罪状,除名为民。(4分) ②旬日,意解,乃出之。(3分)
“《尚书》有《五子之歌》,威意甚不逊。”帝益怒。顷之,帝问威以伐高丽事, 威欲帝知天下多盗,对曰:“今兹之役,愿不发兵,但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 遣之东征。彼喜于免罪,争务立功,高丽可灭。”帝不怿。威出,御史大夫裴蕴 奏曰:“此大不逊!天下何处有许多贼!”帝曰:“老革多奸,以贼胁我!欲批其 口, 复隐忍。”蕴知帝意,遣河南白衣张行本奏:“威昔在高阳典选,滥授人 官;畏怯突厥,请还京师。”帝令按验,狱成,下诏数威罪状,除名为民。后月 余,复有奏威与突厥阴图不轨者,事下裴蕴推之,蕴处威死。威无以自明,但摧 谢而已。帝悯而释之,曰:“未忍即杀。”遂并其子孙三世皆除名。 江都新作龙舟成,送东都;宇文述劝幸江都,右候卫大将军酒泉赵才谏曰:“今 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帝大怒, 以才属吏,旬日,意解,乃出之。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坚,无敢谏 。建节尉任 宗上书极谏,即日于朝堂杖杀之。甲子,帝幸江都。虞世基以盗贼充斥,请发兵 屯洛口仓,帝曰:“卿是书生,定犹怯。”戊辰,车驾至巩。敕有司移箕山、公 路二府于仓内,仍令筑城以备不虞。至汜水,奉信郎王爱仁复上表请还西京,帝 斩之而行。至梁郡,郡人邀车驾上书曰:“陛下若遂幸江都,天下非陛下之有!” 又斩之。 (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卷,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比见奏贼皆不以实 比:近来 B.威昔在高阳典选 典:庆典 C.以才属吏 属:交托 D.郡人邀车驾上书 邀:拦截 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威曰:“……又昔在雁门,许罢征辽,今复征发,贼何由息!”帝不悦 罢。 ②帝曰:“老革多奸,以贼胁我!欲批其口, 复隐忍。” ③朝臣皆不欲行,帝意甚坚,无敢谏 。 A.①而 ②且 ③之 B.①以 ②乃 ③之 C.①以 ②乃 ③者 D.①而 ②且 ③者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B.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C.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D.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患渐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苏威直言盗贼之事会给朝廷造成灾患,后又献《尚书》一部,借以劝谏炀帝。 B.苏威提议赦免群盗可得到数十万兵力的目的是想让炀帝知道天下盗贼仍多。 C.裴蕴调查苏威与突厥勾结、图谋不轨之事,并判苏威死刑,苏威只求以死谢 罪。 D.群臣劝阻炀帝留在京师,安定局势,炀帝却执意乘龙舟下江都,并斩杀多位 大臣。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帝令按验,狱成,下诏数威罪状,除名为民。(4 分) ②旬日,意解,乃出之。(3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苏威认为盜贼不能平息的原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 金]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作者曾与友人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1)这首词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全词加以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表现手法方面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子曰:“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渭流涨腻,,,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3)_,百步九折萦岩峦。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自胡马窥江去后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中国的车牌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熊培云 ①从1993年开始,亨廷顿发表系列文章,讲述后冷战时期的暴力冲突并非出于 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所造成。该观点 引起广泛关注。“9·11”事件之后,许多原本反对他的人也转而称赞他神机妙 算 ②与此同时,十几年来有关“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文章也早已经汗牛充栋 人类既会毁于对过去的彻底遗忘,也会死于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例 如众所周知的“俄狄浦斯悲剧”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摧毁人的生活的 故事。 ③社会学家托马斯夫妇有一句富有哲理且被广泛引用的话:“如果人们将情 境定义为真实的,它们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其概括 为所谓的“托马斯定理”,并据此提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一说。关于这个理 论,中国有不少老话更容易理解。比如算命时的“心诚则灵”一一这个花招使算 命者的责任完全转移到被算命者身上 ④预言如何自我实现?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一家银行,尽管它的资产流 动相对畅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一旦有足够多的储户相信了它已无力偿还存款 的谣言,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储户疯狂挤兑,并最终导致该银行破产。同样的道 理,假如某个地方的报纸电台说当地明天要闹油荒,而且大家信以为真,今晚都 去加油站排队加满油,那明天当地就真的要闹油荒了。 ⑤事实上,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理论,在“综述”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犯简 单化的错误。一个著名的说法是,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到所有的 问题都是钉子。一旦“文明冲突论”成为人们分析世界、对号入座的工具,那么 发生在所谓不同“文明体系”下的冲突,都可以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了。糟 糕的是,当人们把对现实预言性的描述当成现实本身,原本没有冲突的国家或文 明开始枕戈待旦,它不仅掩盖了弱肉强食的政治,并且帮助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
(2)从文章中找出苏威认为盗贼不能平息的原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 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临江仙 [金]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作者曾与友人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1)这首词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全词加以简要分析。(4 分) (2)请从表现手法方面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3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 ,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渭流涨腻, , ,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3) ,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自胡马窥江去后, ,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从中国的车牌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熊培云 ①从 1993 年开始,亨廷顿发表系列文章,讲述后冷战时期的暴力冲突并非出于 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所造成。该观点 引起广泛关注。“9·11”事件之后,许多原本反对他的人也转而称赞他神机妙 算。 ②与此同时,十几年来有关“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文章也早已经汗牛充栋。 人类既会毁于对过去的彻底遗忘,也会死于对未来的无端想象(或者恐惧)。例 如众所周知的“俄狄浦斯悲剧”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摧毁人的生活的 故事。 ③社会学家托马斯夫妇有一句富有哲理且被广泛引用的话:“如果人们将情 境定义为真实的,它们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其概括 为所谓的“托马斯定理”,并据此提出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一说。关于这个理 论,中国有不少老话更容易理解。比如算命时的“心诚则灵”——这个花招使算 命者的责任完全转移到被算命者身上。 ④预言如何自我实现?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一家银行,尽管它的资产流 动相对畅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一旦有足够多的储户相信了它已无力偿还存款 的谣言,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储户疯狂挤兑,并最终导致该银行破产。同样的道 理,假如某个地方的报纸电台说当地明天要闹油荒,而且大家信以为真,今晚都 去加油站排队加满油,那明天当地就真的要闹油荒了。 ⑤事实上,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理论,在“综述”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犯简 单化的错误。一个著名的说法是,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你看到所有的 问题都是钉子。一旦“文明冲突论”成为人们分析世界、对号入座的工具,那么 发生在所谓不同“文明体系”下的冲突,都可以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了。糟 糕的是,当人们把对现实预言性的描述当成现实本身,原本没有冲突的国家或文 明开始枕戈待旦,它不仅掩盖了弱肉强食的政治,并且帮助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
招兵买马。当一起偶发事件变成蓄谋已久的阴谋,潘多拉盒将从此打开,冤冤相 报、恶性循环。人类诸多苦难便是这样一层层“解释”与“预言”出来的。上世 纪几度将人类推向灭绝边缘的军备竞赛不正是在不断地预言中完成武力升级? ⑥不同的文明是否能够和平相处?记得有一年我在广州出差,看着满大街拥 堵的汽车,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的汽车车牌,也许是融合世界几大文 明的最经典范例。假设现在有这样一个广州车牌 粤ABC123”。在这里 首先“粤”是一个汉字,属于中华文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代表着东方文明 是字母,它来自于欧美,属于西方文明;至于车牌后的数字“123”,众 所周知,这是阿拉伯数字,源于早期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属于伊斯兰文明。 然而,如果你不去用“文明冲突论”“诅咒”它们,不惹是生非地对字母、数字 或汉字中的任何一方说坏话,找他们“潜在的敌人”,他们就会相安无事和睦相 处 ⑦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诅咒人类命运者从来都是人类本身。古往今来, 人类只有一个文明,即人类文明,任何文明不过是其中一个分支,或者源流。如 果在不同文明之间有冲突,也只是“不文明的冲突”。对于世界来说,最重要的 是在不断融合中消除“不文明”,而非将这个完整的世界像切西瓜一样分成两 半,然后指着东边一半西瓜说,西边那半是你们的敌人。明眼人知道,如果这里 真有“文明的冲突”,那也是发生在西瓜与握西瓜刀的那只手之间 (原载《东方早报》,2008年12月30日,有删改) 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托马斯定理”的两项是()()(5分) A.俄狄浦斯悲剧 B.算命时的“心诚则灵” 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 D.上世纪的军备竞赛 E.广州大街上汽车拥堵。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亨廷顿的支持者看来,“9·11”事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造 成的。 B.在亨廷顿的反对者看来,“对过去的彻底遗忘”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 C.在罗伯特·默顿看来,“自我实现的预言”和托马斯定理具有内在的逻辑 致性 D.在作者看来,“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人的确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 14.“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并非真能“自我实现”,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请 根据第④段的事例,简要概括预言变为现实的两个必备条件。(4分) 15.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主张不要笼统地提全球化,而应当对全球化加以 分析。他说:“在科学技术的层面,那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先进科技更容 易在全球推广。但是在精神的层面,因为涉及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生活习俗 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要想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某一种文化强加 于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根据这段话,你认为袁行霈是支持还是反 对“文明冲突论”?为什么?(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招兵买马。当一起偶发事件变成蓄谋已久的阴谋,潘多拉盒将从此打开,冤冤相 报、恶性循环。人类诸多苦难便是这样一层层“解释”与“预言”出来的。上世 纪几度将人类推向灭绝边缘的军备竞赛不正是在不断地预言中完成武力升级? ⑥不同的文明是否能够和平相处?记得有一年我在广州出差,看着满大街拥 堵的汽车,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中国的汽车车牌,也许是融合世界几大文 明的最经典范例。假设现在有这样一个广州车牌——“粤 ABC123”。在这里, 首先“粤”是一个汉字,属于中华文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代表着东方文明。 “ABC”是字母,它来自于欧美,属于西方文明;至于车牌后的数字“123”,众 所周知,这是阿拉伯数字,源于早期阿拉伯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属于伊斯兰文明。 然而,如果你不去用“文明冲突论”“诅咒”它们,不惹是生非地对字母、数字 或汉字中的任何一方说坏话,找他们“潜在的敌人”,他们就会相安无事和睦相 处。 ⑦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诅咒人类命运者从来都是人类本身。古往今来, 人类只有一个文明,即人类文明,任何文明不过是其中一个分支,或者源流。如 果在不同文明之间有冲突,也只是“不文明的冲突”。对于世界来说,最重要的 是在不断融合中消除“不文明”,而非将这个完整的世界像切西瓜一样分成两 半,然后指着东边一半西瓜说,西边那半是你们的敌人。明眼人知道,如果这里 真有“文明的冲突”,那也是发生在西瓜与握西瓜刀的那只手之间。 (原载《东方早报》,2008 年 12 月 30 日,有删改) 1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托马斯定理”的两项是 ( ) ( )(5 分) A.俄狄浦斯悲剧 B.算命时的“心诚则灵” C.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招兵买马 D.上世纪的军备竞赛 E.广州大街上汽车拥堵。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在亨廷顿的支持者看来,“9·11”事件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及宗教差异造 成的。 B.在亨廷顿的反对者看来,“对过去的彻底遗忘”是造成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 之一。 C.在罗伯特·默顿看来,“自我实现的预言”和托马斯定理具有内在的逻辑一 致性。 D.在作者看来,“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人的确有可能把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 14.“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并非真能“自我实现”,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请 根据第④段的事例,简要概括预言变为现实的两个必备条件。(4 分) 15.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主张不要笼统地提全球化,而应当对全球化加以 分析。他说:“在科学技术的层面,那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先进科技更容 易在全球推广。但是在精神的层面,因为涉及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生活习俗、 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等,要想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将某一种文化强加 于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根据这段话,你认为袁行霈是支持还是反 对“文明冲突论”?为什么?(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上帝没有打瞌睡 邢可 北京某报来函,邀我去哈尔滨市的阿城参加笔会。此时,凉爽的“冰城”对我太 有吸引力了,恨不得立即飞往哈市。 路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阿城车站。待我走出车站 四处寻找,却不见有来接站的车。我一问,车刚走。等吧,据说还会来的。 这时,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婆婆,赶着一头小毛驴,拉了一辆特别的车走过来。那 车和一般的车不同,车架上放着一块比双人床板还要长一点的木板,上面铺着厚 厚的棉被,如同待寝的床铺。我正疑惑,老婆婆亮起沙哑的嗓门招揽顾客上车, 正好到我要去的地方。一问车钱,一毛钱,即使公家不报销,我自己也掏得起。 我决心开开“洋荤” 不断有人走来,熟练地坐到那软软的棉被上,掏出钱递给老人。我也东施效颦似 的坐好,心里始终怀着新奇感。我掏出一角很旧的票子递过去,老人接过塞进衣 兜,看都没看。 大家背对背地坐在“床”上,把腿耷拉在车边,仿佛一家人围坐在床上聊天。坐 到八九个人时,老婆婆把鞭子一摇,“吁”一声,小毛驴立刻精神抖擞,四蹄 蹬,腰一弓,拖在地上的牵绳立即绷紧,拉着车轮向前滚动。小毛驴走出几步 还颇为自豪地打个响鼻,摆摆头。我忍不住想笑,说不清这独特的车辆给我带来 的是“洋”味,还是“土”味。 车轮轻快地向前滚动。小毛驴不时摇摇尾巴,打个响鼻。走出一百多米时,从横 里杀出一个小青年颇为老练地一伸手,把车拦住,然后,充满优越感地一扭扁平 的屁股,坐到了车上 车轮又开始滚动,职业病使我终于忍不住和老婆婆交谈起来。让我吃惊的是,她 竟然是位基督教徒。她不顾年老,不怕艰辛地赶车,并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想 为人们做点好事。难怪她只收一毛钱。老婆婆坦率而健谈,思路清晰,口才灵利。 言谈举止,表现得坦然、自信,还带点清高,似非等闲之辈,令我起敬。 快到终点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向老婆婆一摆手,老人鞭子一摇,发出一声低沉的 吁”。车尚未停稳,那位青年便跳下车。扬长而去 “他怎么不给钱?”我忍不住问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在胸前虔诚地划了个十字: “阿门,愿上帝饶恕这年轻的罪人! “请等一下!”我说着蹦下车,向青年追去。 “等等一一请等一下一一”我边追边喊。 他停住步,转回身 你坐车为啥不给钱?” 钱?我…从来没给过。”他坦然地说 “我问你为什么?”我火了 “你……我劝你少管闲事!”他口气硬起来。 “我今天非管不可!”我理直气壮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上帝没有打瞌睡 邢可 北京某报来函,邀我去哈尔滨市的阿城参加笔会。此时,凉爽的“冰城”对我太 有吸引力了,恨不得立即飞往哈市。 路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阿城车站。待我走出车站 四处寻找,却不见有来接站的车。我一问,车刚走。等吧,据说还会来的。 这时,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婆婆,赶着一头小毛驴,拉了一辆特别的车走过来。那 车和一般的车不同,车架上放着一块比双人床板还要长一点的木板,上面铺着厚 厚的棉被,如同待寝的床铺。我正疑惑,老婆婆亮起沙哑的嗓门招揽顾客上车, 正好到我要去的地方。一问车钱,一毛钱,即使公家不报销,我自己也掏得起。 我决心开开“洋荤”。 不断有人走来,熟练地坐到那软软的棉被上,掏出钱递给老人。我也东施效颦似 的坐好,心里始终怀着新奇感。我掏出一角很旧的票子递过去,老人接过塞进衣 兜,看都没看。 大家背对背地坐在“床”上,把腿耷拉在车边,仿佛一家人围坐在床上聊天。坐 到八九个人时,老婆婆把鞭子一摇,“吁”一声,小毛驴立刻精神抖擞,四蹄一 蹬,腰一弓,拖在地上的牵绳立即绷紧,拉着车轮向前滚动。小毛驴走出几步, 还颇为自豪地打个响鼻,摆摆头。我忍不住想笑,说不清这独特的车辆给我带来 的是“洋”味,还是“土”味。 车轮轻快地向前滚动。小毛驴不时摇摇尾巴,打个响鼻。走出一百多米时,从横 里杀出一个小青年颇为老练地一伸手,把车拦住,然后,充满优越感地一扭扁平 的屁股,坐到了车上。 车轮又开始滚动,职业病使我终于忍不住和老婆婆交谈起来。让我吃惊的是,她 竟然是位基督教徒。她不顾年老,不怕艰辛地赶车,并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想 为人们做点好事。难怪她只收一毛钱。老婆婆坦率而健谈,思路清晰,口才灵利。 言谈举止,表现得坦然、自信,还带点清高,似非等闲之辈,令我起敬。 快到终点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向老婆婆一摆手,老人鞭子一摇,发出一声低沉的 “吁”。车尚未停稳,那位青年便跳下车。扬长而去。 “他怎么不给钱?”我忍不住问。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在胸前虔诚地划了个十字: “阿门,愿上帝饶恕这年轻的罪人!” “请等一下!”我说着蹦下车,向青年追去。 “等等——请等一下——”我边追边喊。 他停住步,转回身。 “你坐车为啥不给钱?” “钱?我……从来没给过。”他坦然地说。 “我问你为什么?”我火了。 “你……我劝你少管闲事!”他口气硬起来。 “我今天非管不可!”我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