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因此只能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生物 体体内葡萄糖被降解主要分为四种途径: 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磷酸解酮 酶途径。 ⑴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EMP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 (glycolysis)。 整个EMP途径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子转化成1,6—二 磷酸—果糖后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因此只能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生物 体体内葡萄糖被降解主要分为四种途径: 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和磷酸解酮 酶途径。 ⑴EMP途径(Embden-Meyerhof-Parnas pathway)。EMP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 (glycolysis)。 整个EMP途径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子转化成1,6—二 磷酸—果糖后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成两个三碳化 合物分子,是一个准备阶段,要消耗两 个分子ATP。第二阶段是3-磷酸-甘油醛 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后,经一 系列酶的作用转化成丙酮酸,同时通过 基质水平磷酸化产生4个ATP以及2分子 NADH2。NADH2可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 产生3个分子ATP,或者被用作还原反应 中H+的来源。EMP途径的反应过程分10步 完成)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在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成两个三碳化 合物分子,是一个准备阶段,要消耗两 个分子ATP。第二阶段是3-磷酸-甘油醛 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后,经一 系列酶的作用转化成丙酮酸,同时通过 基质水平磷酸化产生4个ATP以及2分子 NADH2。NADH2可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 产生3个分子ATP,或者被用作还原反应 中H+的来源。EMP途径的反应过程分10步 完成)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EMP途径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基本 代谢途径,因而也是酵母菌、真菌和多 数细菌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在有氧条件 下,EMP途径与TCA循环(三羧酸循环)连 接,并通过后者把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可 进一步代谢,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形成的 产物不同。例如在酵母细胞中丙酮酸被 还原成为乙醇,并伴有二氧化碳的释放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EMP途径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基本 代谢途径,因而也是酵母菌、真菌和多 数细菌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在有氧条件 下,EMP途径与TCA循环(三羧酸循环)连 接,并通过后者把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 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可 进一步代谢,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形成的 产物不同。例如在酵母细胞中丙酮酸被 还原成为乙醇,并伴有二氧化碳的释放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而在乳酸菌细胞中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 ⑵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EMP途径不能解释合成RNA、DNA所必 需的核糖是如何从葡萄糖转化来的,也 不能解释微生物为什么能利用戊糖及其 他糖类作为能源。而HMP途径的发现, 解决了以上问题。HMP途径又称为磷酸 戊糖途径或单磷酸己糖途径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而在乳酸菌细胞中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 ⑵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 EMP途径不能解释合成RNA、DNA所必 需的核糖是如何从葡萄糖转化来的,也 不能解释微生物为什么能利用戊糖及其 他糖类作为能源。而HMP途径的发现, 解决了以上问题。HMP途径又称为磷酸 戊糖途径或单磷酸己糖途径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这是一条能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 力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的代谢途径。 HMP途径可概括成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几步氧化反应产 生5-磷酸核酮糖和二氧化碳;第二阶段 是5-磷酸-核酮糖发生同分异构化 (isomerization)、表异构化 (epimerization)而分别产生5-磷酸- 核糖和5-磷酸-木酮糖;
第 六 章 微 生 物 的 代 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这是一条能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 力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的代谢途径。 HMP途径可概括成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几步氧化反应产 生5-磷酸核酮糖和二氧化碳;第二阶段 是5-磷酸-核酮糖发生同分异构化 (isomerization)、表异构化 (epimerization)而分别产生5-磷酸- 核糖和5-磷酸-木酮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