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第四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第四章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 微生物遗传变异 4.2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4.3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及复壮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 微生物遗传变异 4.2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4.3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及复壮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 微生物遗传变异 4.1.1 遗传与变异概念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微生物菌种选 育的理论基础。遗传是指亲代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 性状的遗传信息,这种信息只有当子代个体生活在合适的环 境下,才能表达出与亲代间相似、连续的性状。变异是指子 代个体因生活环境和其他因素发生改变而与亲代间的不连续、 差异性的现象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 微生物遗传变异 4.1.1 遗传与变异概念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微生物菌种选 育的理论基础。遗传是指亲代传递给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 性状的遗传信息,这种信息只有当子代个体生活在合适的环 境下,才能表达出与亲代间相似、连续的性状。变异是指子 代个体因生活环境和其他因素发生改变而与亲代间的不连续、 差异性的现象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2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核酸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细胞内的什么物质?直到20世 纪40年代,先后有三个著名的实验证实,人们才普遍认识核 酸(DNA或R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4.1.2.1 三个经典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在进行肺炎双球菌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肺炎双球菌的野 生型有毒力、产荚膜、菌落光滑,称为S型菌落。其突变型 无毒、不产荚膜、菌落粗糙,称为R型菌落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4.1.2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核酸 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究竟是细胞内的什么物质?直到20世 纪40年代,先后有三个著名的实验证实,人们才普遍认识核 酸(DNA或R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4.1.2.1 三个经典的实验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在进行肺炎双球菌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肺炎双球菌的野 生型有毒力、产荚膜、菌落光滑,称为S型菌落。其突变型 无毒、不产荚膜、菌落粗糙,称为R型菌落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Griffith以R型和S的型菌株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他将 活的、无毒的R型肺炎双球菌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肺炎双球 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 S型肺炎双球菌和将大量经加热致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 以及无毒、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 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Griffith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 (图5-1)。进而对小白鼠进行心血分离细胞培养,其结果为: 加热致死S菌不生长;活的R菌长出R菌;热死S菌和活的R菌 长出大量的活R型菌和少量的S型菌。实验表明,加热致死的 S型菌细胞内可能有一种转化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 型细胞并转化产生S型菌,同时使R型细胞获得稳定的遗传性 状,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Griffith对此并 未做出回答
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 Griffith以R型和S的型菌株进行遗传物质的实验:他将 活的、无毒的R型肺炎双球菌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肺炎双球 菌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小白鼠安然无恙;将活的、有毒的 S型肺炎双球菌和将大量经加热致死的有毒的S型肺炎双球菌 以及无毒、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分别注射到小白鼠体 内,结果小白鼠患病死亡。Griffith称这一现象为转化作用 (图5-1)。进而对小白鼠进行心血分离细胞培养,其结果为: 加热致死S菌不生长;活的R菌长出R菌;热死S菌和活的R菌 长出大量的活R型菌和少量的S型菌。实验表明,加热致死的 S型菌细胞内可能有一种转化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R 型细胞并转化产生S型菌,同时使R型细胞获得稳定的遗传性 状,这种转化的物质(转化因子)是什么,Griffith对此并 未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