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电子政务10E- GOVERNMENT2009 电子治理的演进及持续挑战 Sharon s. Dawes 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政府技术研究中心(CTG) 译/郑磊①纪昌秀② 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②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电子治理是指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cTs)来支撑公共服务、政府管理、民主程序、并改善公民、公民社会、私有部门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经过20余年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回应,电子治理的发展可以用5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目标来描述:建立政策框 架、提升公共服务、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运作、民主程序中的公民参与、行政和体制改革。本文对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电子治理的总结评佔表明:在提升公共服务和改善政府运作方面的投資力度最大,选进步最明显:政策制定也已在多个方面 取得进步,但新的政策议题不断使问題愈趋复杂:进展最小是在提升民主,以及探索电子治理对行政和体制改革的启示这 两个方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将会继续发展,并为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动态的 关键词:电子治理:电子政府:电子治理发展史;美国 问题在 Winter委员会的1993年报告中仍然倍受关注,但 20余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在今天这些老问题又面临新的重要挑战。在20世纪90年 政府、企业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字信息的数量代初期,尽管政府后台办公室已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 和多样性迅猛增长。数字信息以各种方式生成、共享和但大多数政府官员主要还是通过面对面、备忘录、信件 使用,以创造公共和私人价值。通讯冈络遍布全球,使或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即使在已经使用办公技术的场 个人、团体、组织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互动。然而,网所,也仅仅是包括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仅在一栋大 络社会也充满了复杂性,防范各种新威胁的能力脆弱一楼内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在横向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层 一包括对稳定,隐私和管理的威胁。这种风险与机遇并级的政府之间,沟通仍主要依靠纸质邮件传递。而如今 存的环境对公共服务构成持续不断的挑战。其对于公共互联网、全球电子邮件系统、便携式电脑、手机及其他 部门的影响,已被人做了不同的描绘,有人称之为有趣移动设备已成为政府与外界以及政府内部之间沟通的普 渐进式的改良,也有人将其视为“下一场美国革命”遍形式。此外,过去虽然许多日常事务已得到计算机处 (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government,200)虽然这些理系统的支撑,但大部分的政府文档仍然以纸质形式保 趋势的全部影响尚不可知,但今天的政府与1993年 Winter存。而今天,政府文档“生来就是数字化的”,许多都面 委员会在探讨州和地方公共服务的未来时相比,已不可临着丢失的危险。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政府数据库 同日而语了。 通常只应用于某一项服务或某一个部门实行监管的项目 对于美国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言,尽管技术相关上。而今天,同样的信息都通过网络来传输,通过移动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08 电子政务 10 E-GOVERNMENT2009 电子治理的演进及持续挑战 Sharon S. Dawes 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政府技术研究中心(CTG ) 译 / 郑磊① 纪昌秀② ①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②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 关键词:电子治理;电子政府;电子治理发展史;美国 电子治理是指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s)来支撑公共服务、政府管理、民主程序、并改善公民、公民社会、私有部门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经过 2 0 余年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回应,电子治理的发展可以用 5 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目标来描述: 建立政策框 架、提升公共服务、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运作、民主程序中的公民参与、行政和体制改革。本文对美国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电子治理的总结评估表明:在提升公共服务和改善政府运作方面的投资力度最大,进步最明显;政策制定也已在多个方面 取得进步,但新的政策议题不断使问题愈趋复杂;进展最小是在提升民主,以及探索电子治理对行政和体制改革的启示这 两个方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电子治理将会继续发展,并为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动态的 环境。 一、引言 2 0 余年来,日新月异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 政府、企业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字信息的数量 和多样性迅猛增长。数字信息以各种方式生成、共享和 使用,以创造公共和私人价值。通讯网络遍布全球,使 个人、团体、组织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互动。然而,网 络社会也充满了复杂性,防范各种新威胁的能力脆弱— —包括对稳定,隐私和管理的威胁。这种风险与机遇并 存的环境对公共服务构成持续不断的挑战。其对于公共 部门的影响,已被人做了不同的描绘,有人称之为有趣 的、渐进式的改良,也有人将其视为“下一场美国革命” (Council for Excellence in Government,2001)。虽然这些 趋势的全部影响尚不可知,但今天的政府与1993 年 Winter 委员会在探讨州和地方公共服务的未来时相比,已不可 同日而语了。 对于美国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言,尽管技术相关 问题在 Winter 委员会的 1993 年报告中仍然倍受关注,但 在今天这些老问题又面临新的重要挑战。在 2 0 世纪 9 0 年 代初期,尽管政府后台办公室已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 但大多数政府官员主要还是通过面对面、备忘录、信件 或电话等方式进行交流。即使在已经使用办公技术的场 所,也仅仅是包括文档处理、电子表格以及仅在一栋大 楼内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在横向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层 级的政府之间,沟通仍主要依靠纸质邮件传递。而如今, 互联网、全球电子邮件系统、便携式电脑、手机及其他 移动设备已成为政府与外界以及政府内部之间沟通的普 遍形式。此外,过去虽然许多日常事务已得到计算机处 理系统的支撑,但大部分的政府文档仍然以纸质形式保 存。而今天,政府文档“生来就是数字化的”,许多都面 临着丢失的危险。在 2 0 世纪 9 0 年代,一个政府数据库 通常只应用于某一项服务或某一个部门实行监管的项目 上。而今天,同样的信息都通过网络来传输,通过移动
电子政务10E- GOVERNMEN1009109 设备来携带,其被使用的方式也已超出了最初采集信息府运营,鼓励公民参与,并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经 的目的。同时,组织之间、公私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层级济合作发展组织给出的定义则是“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 之间的界线被不断打破,由于信息正被互相关联、重叠尤其是互联网作为实现更好政府的工具”(OECD,2003), 的跨组织网络不断利用和再利用,而这些网络又通常深即实现“更好的政策效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广泛 入到非盈利或私有部门之中。公民和企业越来越多地通的公民参与,……并推动公共改革议程”(OECD,2008)。 过电子邮件、网站,以及交互式语音系统来交流,通过世界银行( World bank n.d.)又在这一定义上增加了“通 当面或纸质文件互动的方式已大为减少。政府甚至开始过获取信息来赋予公民权力”。综合看来,这些日益宽泛 跨越现实社区与数字社区的界限,参与到虚拟的电子世的视角不仅包括服务和行政,还包括民主程序,以及公 界中来。 民、公民社会、私有部门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这 本文着重介绍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电子治理的发展。些概念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认为的“电子治理”的概念。电 首先,对美国电子治理的发展做简要回顾,从技术应用、子治理可以用5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目标来描述 政策发展及执行重点等角度出发,侧重于州政府和地方①政策框架一一与信息有关的法规与政策为电子治 政府:其次,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文献,并对某些电子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他们为政府、个人、私有部门对 治理评估项目进行评点:;最后,就电子治理未来的研究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与共享设定了政策目标,明确 和创新计划提出一些看法 了规则与条件 ②提升公共服务一一电子治理关于提升服务的目标 二、发展历史:从“电子政府”到“电子治理” 蕴含了一种常识性的途径,即以客户导向代替组织视角, 在20世纪90年代初,“重塑政府”运动0 borne and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开放、方便和多样的信息与服务。 Gaebler,19:)号召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将官僚制的③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运作一一包括一整套管理、 政府转变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即富有进取精神的、专业和技术方面的改进目标,不仅关注效率的提高,更 能催生变化的、以目标和顾客为驱动力、以结果为导向注重于基础设施投资、信息管理与使用、组织创新、风 的政府。通过克林顿与戈尔政府的“全国绩效评估”险管理、采购改革、团队能力建设及绩效评估等各方面。 (NPR),“重塑政府”运动开始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紧 ④民主程序中的公民参与一一经常也被称为“电子 密结合。政府机构最先做出的响应有:工作流程再造,并参与”,覆盖了民主程序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了技术和信 通过新的技术应用来支撑这些流程,这些技术应用关注息内容的开放与使用、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政治议题的 顾客的需要,而不是政府部门的需要或结构。“电子政公共表达以及公众咨询(在议题设置程序中让人民参与 府”这一新名词即诞生于这个过程。民选官员开始承诺进来) 让公民通过“在线而不是排队”( National performance ⑤行政与体制改革一一着重于政府的责任、透明度 Review,1993)的方式来方便地接触到政府。 与信任度,改革既包括政府的架构与流程,也包括政府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99)所提出的“数字在授权私有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角色与 政府”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角,责任。改革还涉及政府文化,以及如何理解公共服务与 着重于通过信息和技术的使用来改善公共政策,支撑政治理、公民、社会的关系等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电子政务 10 E-GOVERNMENT2009 109 设备来携带,其被使用的方式也已超出了最初采集信息 的目的。同时,组织之间、公私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层级 之间的界线被不断打破,由于信息正被互相关联、重叠 的跨组织网络不断利用和再利用,而这些网络又通常深 入到非盈利或私有部门之中。公民和企业越来越多地通 过电子邮件、网站,以及交互式语音系统来交流,通过 当面或纸质文件互动的方式已大为减少。政府甚至开始 跨越现实社区与数字社区的界限,参与到虚拟的电子世 界中来。 本文着重介绍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电子治理的发展。 首先,对美国电子治理的发展做简要回顾,从技术应用、 政策发展及执行重点等角度出发,侧重于州政府和地方 政府;其次,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文献,并对某些电子 治理评估项目进行评点;最后,就电子治理未来的研究 和创新计划提出一些看法。 二、发展历史:从“电子政府”到“电子治理”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重塑政府”运动(Osborne and Gaebler,1992)号召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将官僚制的 政府转变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即富有进取精神的、 能催生变化的、以目标和顾客为驱动力、以结果为导向 的政府。通过克林顿与戈尔政府的“全国绩效评估” (NPR ),“重塑政府”运动开始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紧 密结合。政府机构最先做出的响应有:工作流程再造,并 通过新的技术应用来支撑这些流程,这些技术应用关注 顾客的需要,而不是政府部门的需要或结构。“电子政 府”这一新名词即诞生于这个过程。民选官员开始承诺 让公民通过“在线而不是排队”(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1993)的方式来方便地接触到政府。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99)所提出的“数字 政府”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视角, 着重于通过信息和技术的使用来改善公共政策,支撑政 府运营,鼓励公民参与,并提供全面、及时的服务。经 济合作发展组织给出的定义则是“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 尤其是互联网作为实现更好政府的工具”(OECD,2003), 即实现“更好的政策效果、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广泛 的公民参与,……并推动公共改革议程”(OECD,2008)。 世界银行(World Bank n.d.)又在这一定义上增加了“通 过获取信息来赋予公民权力”。综合看来,这些日益宽泛 的视角不仅包括服务和行政,还包括民主程序,以及公 民、公民社会、私有部门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这 些概念共同构成了我们所认为的“电子治理”的概念。电 子治理可以用5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目标来描述: ①政策框架——与信息有关的法规与政策为电子治 理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他们为政府、个人、私有部门对 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与共享设定了政策目标,明确 了规则与条件。 ②提升公共服务——电子治理关于提升服务的目标 蕴含了一种常识性的途径,即以客户导向代替组织视角, 为公民和企业提供开放、方便和多样的信息与服务。 ③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运作——包括一整套管理、 专业和技术方面的改进目标,不仅关注效率的提高,更 注重于基础设施投资、信息管理与使用、组织创新、风 险管理、采购改革、团队能力建设及绩效评估等各方面。 ④民主程序中的公民参与——经常也被称为“电子 参与”,覆盖了民主程序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了技术和信 息内容的开放与使用、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政治议题的 公共表达以及公众咨询(在议题设置程序中让人民参与 进来)。 ⑤行政与体制改革——着重于政府的责任、透明度 与信任度,改革既包括政府的架构与流程,也包括政府 在授权私有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角色与 责任。改革还涉及政府文化,以及如何理解公共服务与 治理、公民、社会的关系等
110电子政务10 E-GOVERNMENT2009 因此,电子治理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有效的IT管年,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工具已经带来了许多 理、组织调整、技术能力等概念,而这些正是 Winter委经济和社会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大量的政 员会评估的主要问题 erry and Kraemer,1993)。到2008策回应及相应的政府行动。表1总结了20年来美国在电 表1与电子治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实施进展 采用的技术 制定的法律与政策 (Dorobek, 2007: Van der (Relyea, 2002) veen,2007) 1990年以前 大型计算机系统 信息自由(如1966《信息自由法》)·基本原则 ·隐私保护(如1974《隐私法》)·能处理大批量业务的系 文书削减(如1980《文书削减法》)统 ·计算机安全 ·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1990年代初期·台式机 全国绩效评估 政府再造 局域网 绩效管理要求(如1993《政府绩·内部效率和效果 网络浏览器 效与结果法》) 采购改革 绩效管理 公民服务 9年代中期|·专用跨部门网络 ·政府管理和领导要求(如1996 投资管理 ·商用互联网 《克林格一科恩法案》) 政府首席信息官 ·普遍应用的电子邮件 政府在线信息规范如196《电子·网站 信息自由法》:电子档案 在线信息 ·电信接入《如1996《电信法》 公民服务 数字鸿沟 现代化 1990年代后期·无线网络 ·基础设施保护(如198《重要基·公民服务 2000年 移动计算和通信 础设施保护法》) 数字鸿沟 高级搜索工具 政府信息获取(如1998《康复法 隐私 地理空间分析 案》第508条 发展 在线隐私保护(如《网站隐私保护 管理 电子签名和身份认证 政策》) 现代化 病毒检测和网络保护工·促进电子商务(如1998《互联网免·千年虫日期变更 税法》;1999《统一电子交易法》 安全软件 2000《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 2000《文书消除法》中有关电子 存档和电子签名的条款 2000《全球和全国商业电子签 名法》) 全国千年虫项 2000年之后·WEB2.0工具 在线保护(如2001《儿童互联网·安全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保护法》) 跨部门系统 ·开放文件格式(ODF)·国土安全(如2001《美国爱国者 信息共享和整合 案》;2002《联邦信息安全法》:·顶层T管理 005《真实身份法》:2007《电 身份识别 子护照法》) 真实性 ·综合电子政府法律(如200《电·经济发展 子政府法》) 电子档案管理和保存 民主程序中的信息技术要求 投票和选战 (如2002《协助美国投票法》 用户自创的内容 数字化保存) ·在线消费者保护 电子商务监管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10 电子政务 10 E-GOVERNMENT2009 因此,电子治理面临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有效的 I T 管 理、组织调整、技术能力等概念,而这些正是 Winter 委 员会评估的主要问题(Perry and Kraemer,1993)。到2008 年,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工具已经带来了许多 经济和社会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大量的政 策回应及相应的政府行动。表 1 总结了 2 0 年来美国在电 表 1 与电子治理相关的技术、政策和实施进展
电子政务10E- GOVERNMEN1009111 子治理技术、政策1与实践方面的同步演进 技术、工作流程、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和控制都产生了 (一)1990年之前:技术和政策基础 重大影响,并对新型的政策和领导行为有了需求( Perry 1990年之前,大型计算机是主流的信息技术,当1989 and Kraemer,1993)。随着台式机的早期应用,小型的独 年个人计算机(PC)出现时,公共部门并没有很快使用立系统不断在项目、政策和行政机构中被采用。这一进 它。相反,交易处理系统(大多与财务管理和会计有关)程向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提供了小型的专业化应用工具 和初级管理信息系统比较流行。 从而将他们从高度结构化和专业化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中 这一时期的信息政策框架重点关注长期的、基本的解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电脑极大地提高了各类 原则,与信息获取和隐私保护有关,体现在《信息自由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技能,但也造成了互不连接的 法》(1966)和《隐私法》(1974)中。虽然最初的《文“信息孤岛”直至今天,这仍然是困扰政府的一大挑战 书削减法》(1980)为之后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奠定了基( Andersen and Dawes,1991)。 础,但其雏形只着重于削减联邦项目给企业和个人造成局域网开始对这些小的系统进行整合,创造了有限 的文书负担( Relyea,2002)。有关IT的法律和政策主要关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因特网的早 注采购以及大量的计划与审批要求,都与联邦拨款建设期版本正在快速发展,直至发明了万维网和 Mosaic网络 主要的州级IT系统有关。就各州自定的法律框架来说,浏览器( Tehan,1999)。但直至1990年代末,这两者都没 各州倾向于遵循或阐述联邦的模式2。 有在政府内得到显著应用 在这一时期,各州投资了许多大容量交易系统,这些在这一时期,“全国绩效评估”(Gore,1993)和随后 系统与公共救助、医疗补助和犯罪数据有关。管理方面的的“重塑政府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全国绩效 关注点包括:技术整合、计划、终端用户计算、数据安全、评估的IT目标涵盖了电子福利转账、政府信息获取、全 监控、采购以及对其他工作的影响( Caudle、 Gorr and国执法网络、报税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人才队伍 1991)。在运营中,计算机运作是专设IT部门建设(NPR,1993)。伴随这些目标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向 的职责,IT部门或被安置在线状的部门中,或是在一个集私有部门合同外包,以及重要政策措施的制定,以更好 中数据处理机构内,通常是在一个行政性部门内。类似的地采购和管理技术。诸如《政府绩效与结果法》(1993) 情况在大城市和县同时存在。更小的地方政府只有很少或这样的立法措施开始要求政府机构评估、改进政府绩效, 根本没有独立的IT能力( Andersen and Dawes,l991) 并向国会和公众汇报结果 (二)20世纪90年代初:分散化与服务创新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网、服务拓展与管理创新 信息技术渗透到政府的各项工作和工作场所中,对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虽然网络的范围和容量进 1这些政策问题主要由联邦法律来阐释,因为后者的知名度最高:但是,各州和地方也己经制定了数以百计的相似和派生的法律和 政策,用来在特定的州和地方应对这些问题。例如,参见全国州议会会议网站“通信和信息技术”网页上(http://www.ncsl,org programs/lis/eip/ infotech/ infotech. htm)有关计算机犯罪、儿童保护、电子商务、识别系统及其他议题上,已被制定和已被提议的州 法律目录。 2例如,所有的州都有一些有关信息自由、文档开放和会议记录开放的法律。参见密苏里新闻学院信息自由中心编辑的材料 (http://www.nfoic.org/foi-center/state-foi-laws.htm).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电子政务 10 E-GOVERNMENT2009 111 子治理技术、政策1 与实践方面的同步演进。 (一)1990 年之前:技术和政策基础 1990 年之前,大型计算机是主流的信息技术,当1989 年个人计算机(P C )出现时,公共部门并没有很快使用 它。相反,交易处理系统(大多与财务管理和会计有关) 和初级管理信息系统比较流行。 这一时期的信息政策框架重点关注长期的、基本的 原则,与信息获取和隐私保护有关,体现在《信息自由 法》(1966)和《隐私法》(1974)中。虽然最初的《文 书削减法》(1980)为之后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奠定了基 础,但其雏形只着重于削减联邦项目给企业和个人造成 的文书负担(Relyea,2002)。有关IT 的法律和政策主要关 注采购以及大量的计划与审批要求,都与联邦拨款建设 主要的州级 I T 系统有关。就各州自定的法律框架来说, 各州倾向于遵循或阐述联邦的模式2 。 在这一时期,各州投资了许多大容量交易系统,这些 系统与公共救助、医疗补助和犯罪数据有关。管理方面的 关注点包括:技术整合、计划、终端用户计算、数据安全、 监控、采购以及对其他工作的影响(Caudle、 Gorr and Newcomer,1991)。在运营中,计算机运作是专设IT 部门 的职责,I T 部门或被安置在线状的部门中,或是在一个集 中数据处理机构内,通常是在一个行政性部门内。类似的 情况在大城市和县同时存在。更小的地方政府只有很少或 根本没有独立的IT 能力(Andersen and Dawes,1991)。 (二)2 0 世纪 9 0 年代初:分散化与服务创新 信息技术渗透到政府的各项工作和工作场所中,对 技术、工作流程、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和控制都产生了 重大影响,并对新型的政策和领导行为有了需求(Perry and Kraemer,1993)。随着台式机的早期应用,小型的独 立系统不断在项目、政策和行政机构中被采用。这一进 程向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提供了小型的专业化应用工具, 从而将他们从高度结构化和专业化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中 解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电脑极大地提高了各类 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技能,但也造成了互不连接的 “信息孤岛”,直至今天,这仍然是困扰政府的一大挑战 (Andersen and Dawes,1991)。 局域网开始对这些小的系统进行整合,创造了有限 的信息共享平台。与此同时,在实验室中,因特网的早 期版本正在快速发展,直至发明了万维网和 Mosaic 网络 浏览器(Tehan,1999)。但直至 1990 年代末,这两者都没 有在政府内得到显著应用。 在这一时期,“全国绩效评估”(Gore,1993)和随后 的“重塑政府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全国绩效 评估的 I T 目标涵盖了电子福利转账、政府信息获取、全 国执法网络、报税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人才队伍 建设(NPR,1993)。伴随这些目标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向 私有部门合同外包,以及重要政策措施的制定,以更好 地采购和管理技术。诸如《政府绩效与结果法》(1993 ) 这样的立法措施开始要求政府机构评估、改进政府绩效, 并向国会和公众汇报结果。 (三)20 世纪90 年代中期:联网、服务拓展与管理创新 到 2 0 世纪 9 0 年代中期,虽然网络的范围和容量进一 1 这些政策问题主要由联邦法律来阐释,因为后者的知名度最高;但是,各州和地方也已经制定了数以百计的相似和派生的法律和 政策,用来在特定的州和地方应对这些问题。例如,参见全国州议会会议网站“通信和信息技术”网页上(http://www.ncsl.org/ programs/lis/cip/infotech/infotech.htm)有关计算机犯罪、儿童保护、电子商务、识别系统及其他议题上,已被制定和已被提议的州 法律目录。 2 例如,所有的州都有一些有关信息自由、文档开放和会议记录开放的法律。参见密苏里新闻学院信息自由中心编辑的材料 (http://www.nfoic.org/foi-center/state-foi-laws.htm)
112电子政务10 E-GOVERNMENT2009 扩大,但仍主要为特定的职能部门或机构服务。许多州者网络表格实现的数字化交流,使访问者开始与政府组 府在公共安全、教育、公民服务及其他项目领域各自运织进行电子互动。随后,为公民提供电子化服务成为电 行着不同的网络。然而,几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运子政府的典型案例,这些服务着力于让个人与政府进行 行,将这些网络联接起来在共享的骨干网上运行已成为可各类业务,比如付罚款、交税、申请助学贷款,或更新 能,成本也可以承受。与此同时,最早的公共部门网站开驾照,等等。这些电子服务受到了、并将继续受到私有 现。电子邮件已逐步从单一部门内的专有应用发展成部门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全社会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运用 通过互联网公开协议实现普遍连接的应用 的影响。 随着大量的公共投资被投入到信息技术上,新的政(四)20世纪90年代后期:服务拓展、信息管理与 策,如《克林格一科恩法案》(1996)所体现的条款,提IT管理整合 出了改善信息技术管理并设立一个新的领导职位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级政府都快速推进了网络的 即首席信息官,期待着该职位能做出更好的IT投资决策,运用。新的功能,比如无线网络和高级搜索工具,同时 减少执行中的问题。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级的首席信息推动了对信息的需求以及各种网络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 官也开始负责使技术战略和资源服务于政府和部门的整发。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和其他分析工 体目标,并防止系统失败、超支等问题。受到私有部门具得到采用。数据合作项目开始基于正式的共享协议 发展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开始被视作政府的战略资产,统一的定义和应用标准来创建共享数据库,比如纽约州 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项目经理重新设计和整合服务,以地理信息系统交换中心运行的此类项目(参见http:// 维护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支撑政策目标( Andersen、w. nygIs. state.ny.us/ gisdata)。在刑事司法系统,几乎 Belardo and Dawes,l994)。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一发展,所有的州都成立了州内的信息管理项目。例如,宾夕法 政府加速向积有部门外包IT功能,这种政府合同外包的尼亚州1998年启动的JNET项目,已经发展成为跨全州 方式被认为更划算( Chen and Perry,200: Prager,199)。的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支撑三级政府中超过15个机构的 这些年中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来扩大公众对电信服务司法应用。这些跨部门项目提出了对建立联合治理架构 (如1996年《电信法》)和政府信息(如1995年《电子的迫切需求,以使多个机构可以共享决策、分担成本和 信息自由法修正案》)的获取水平,并进行现代化改造。分享效益。 为了让所有美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收入多少、受教育程 新技术的巨大风险也随之显现。在网络上蔓延的计 度如何,都可以获取通讯服务和信息(NTIA,199,一算机网络病毒使人们提高了安全意识,采取了教育和监 系列有关“数字鸿沟”的评估报告得到了发布,对以上控措施,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品市场,以保护信息和系 目标的进展进行了评估。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广泛应统,防范黑客和其他威胁。1999-2000年的千禧年日期 用,美国各地政府都启动了电子政府项目。大部分的早变更让人们认识到,如果错误运算了进入新世纪的日期 期项目主要是针对提高效率、简化文书负担过重的流程,变更,关键系统就可能瘫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 或尝试将一些基本描述性信息放到网上 组织迅速做出反应,动员实施了一个全国性的项目,以 后来,政府机构开始在网站上尝试向访问者提供有应对“千年虫”问题。这一项目不仅为州和地方政府提 关政府部门结构和项目的文件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或供了一个检查和维护各自的信息系统的机会,以应对日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12 电子政务 10 E-GOVERNMENT2009 步扩大,但仍主要为特定的职能部门或机构服务。许多州 政府在公共安全、教育、公民服务及其他项目领域各自运 行着不同的网络。然而,几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运 行,将这些网络联接起来在共享的骨干网上运行已成为可 能,成本也可以承受。与此同时,最早的公共部门网站开 始出现。电子邮件已逐步从单一部门内的专有应用发展成 为通过互联网公开协议实现普遍连接的应用。 随着大量的公共投资被投入到信息技术上,新的政 策,如《克林格—科恩法案》(1996 )所体现的条款,提 出了改善信息技术管理并设立一个新的领导职位的要求, 即首席信息官,期待着该职位能做出更好的 I T 投资决策, 减少执行中的问题。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级的首席信息 官也开始负责使技术战略和资源服务于政府和部门的整 体目标,并防止系统失败、超支等问题。受到私有部门 发展的影响,信息通讯技术开始被视作政府的战略资产, 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和项目经理重新设计和整合服务,以 维护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支撑政策目标(Andersen、 Belardo and Dawes,1994)。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一发展, 政府加速向私有部门外包 I T 功能,这种政府合同外包的 方式被认为更划算(Chen and Perry,2003;Prager,1994)。 这些年中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来扩大公众对电信服务 (如 1996 年《电信法》)和政府信息(如 1995 年《电子 信息自由法修正案》) 的获取水平,并进行现代化改造。 为了让所有美国人无论身在何处、收入多少、受教育程 度如何,都可以获取通讯服务和信息(NTIA,1995),一 系列有关“数字鸿沟”的评估报告得到了发布,对以上 目标的进展进行了评估。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广泛应 用,美国各地政府都启动了电子政府项目。大部分的早 期项目主要是针对提高效率、简化文书负担过重的流程, 或尝试将一些基本描述性信息放到网上。 后来,政府机构开始在网站上尝试向访问者提供有 关政府部门结构和项目的文件与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或 者网络表格实现的数字化交流,使访问者开始与政府组 织进行电子互动。随后,为公民提供电子化服务成为电 子政府的典型案例,这些服务着力于让个人与政府进行 各类业务,比如付罚款、交税、申请助学贷款,或更新 驾照,等等。这些电子服务受到了、并将继续受到私有 部门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全社会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和运用 的影响。 (四)2 0 世纪 9 0 年代后期:服务拓展、信息管理与 IT 管理整合 2 0 世纪 9 0 年代后期,各级政府都快速推进了网络的 运用。新的功能,比如无线网络和高级搜索工具,同时 推动了对信息的需求以及各种网络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 发。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和其他分析工 具得到采用。数据合作项目开始基于正式的共享协议、 统一的定义和应用标准来创建共享数据库,比如纽约州 地理信息系统交换中心运行的此类项目(参见 http:// www.nygis.state.ny.us/gisdata)。在刑事司法系统,几乎 所有的州都成立了州内的信息管理项目。例如,宾夕法 尼亚州 1998 年启动的 JNET 项目,已经发展成为跨全州 的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支撑三级政府中超过 1 5 个机构的 司法应用。这些跨部门项目提出了对建立联合治理架构 的迫切需求,以使多个机构可以共享决策、分担成本和 分享效益。 新技术的巨大风险也随之显现。在网络上蔓延的计 算机网络病毒使人们提高了安全意识,采取了教育和监 控措施,并形成了一个新的产品市场,以保护信息和系 统,防范黑客和其他威胁。1999 — 2000 年的千禧年日期 变更让人们认识到,如果错误运算了进入新世纪的日期 变更,关键系统就可能瘫痪。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 组织迅速做出反应,动员实施了一个全国性的项目,以 应对“千年虫”问题。这一项目不仅为州和地方政府提 供了一个检查和维护各自的信息系统的机会,以应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