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例如:1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鲁迅《秋夜》)②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碧野《天山景物记》)例①用了不到30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仿、苦闷的心情。例②作者对酷暑炎热曾烦躁不快,所以写成“撇在后边”,而炎暑之后雪山寒气凉快沁人,使人别有感受,所以又写“送来的”寒气,这一“撇撒”一“送”紧扣语境,鲜明地展现了作者心境、情绪的变化。又如: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凡与钱先生有关的文章、书籍都找来阅读越来越发现钱先生的魅力和伟大,自已的学习、生活似乎也“一切向钱看”了。渐渐地,我便萌发了写《钱钟书传》的念头来。(孔庆茂《钱钟书传》“一切向钱看”是特定语境的双关妙用,它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钱钟书先生的品格、学识的由裹敬佩和研究钱学的弹思极虑;另一方面也借这个现成的带有流俗味的语句的谐音推陈出新地表现了不俗的意味。这说明语境要求特定的语句,特定的语句又要紧紧适应语境的需要。语境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显示在上下文方面。例如:④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已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虎、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他自居及时雨宋江,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老舍《离婚》)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也很有情趣。此外由于上文介绍丁二爷时,已指出过他是个“白吃饭”的人,而他的那些小鸟不是秃尾巴的、烂眼晴的,就是项上缺羽毛的或破翅膀的,无一不属“例外”无一不各具特色。就是它们常同无所作为的丁二爷“闲谈”,又开着什么“英雄会”。显而易见,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可笑、幽默的效果。老舍曾明确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如此人物,如此情节,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这段话点明了语境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特定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修辞效果,产生于加工的语言形式和特定的语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6 获得。例如: ①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 枣树。(鲁迅《秋夜》) ②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雪山寒气, 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碧野《天山景物记》) 例①用了不到 30 个字描写了作者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反复手法中 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单调、彷徨、苦闷的心情。例②作者对酷暑炎热曾 烦躁不快,所以写成“撇在后边”,而炎暑之后雪山寒气凉快沁人,使人别 有感受,所以又写“送来的”寒气,这一“撇”一“送”紧扣语境,鲜明 地展现了作者心境、情绪的变化。又如: 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把凡与钱先生有关的文章、书籍都找来阅读, 越来越发现钱先生的魅力和伟大,自已的学习、生活似乎也“一切向钱看” 了。渐渐地,我便萌发了写《钱钟书传》的念头来。(孔庆茂《钱钟书传》) “一切向钱看”是特定语境的双关妙用,它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钱钟 书先生的品格、学识的由衷敬佩和研究钱学的殚思极虑;另一方面也借这 个现成的带有流俗味的语句的谐音推陈出新地表现了不俗的意味。这说明 语境要求特定的语句,特定的语句又要紧紧适应语境的需要。 语境的作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显示在上下文方面。例如: ④丁二爷吃完了饭,回到自已屋中和小鸟们闲谈。花和尚、插翅虎、 豹子头.他就着每个小鸟的特色起了鲜明的名字。他自居及时雨宋江, 小屋里时常开着英雄会。(老舍《离婚》) 文中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文字生动活泼,也很有情趣。此外 由于上文介绍丁二爷时,已指出过他是个“白吃饭”的人,而他的那些小 鸟不是秃尾巴的、烂眼睛的,就是项上缺羽毛的或破翅膀的,无一不属“例 外”无一不各具特色。就是它们常同无所作为的丁二爷“闲谈”,又开着什 么“英雄会”。显而易见,作者通过语境取得了可笑、幽默的效果。 老舍曾明确指出,作家选用语言时应特别注意“如此人物,如此情节, 如此地点,如此时机,应该说什么,应该怎么说”。这段话点明了语境是修 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特定的思想感情,鲜明的修 辞效果,产生于加工的语言形式和特定的语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说写者与听读者都要通过联想建立起话语与语境的紧密联系,消除话语与语境的矛盾,以获得话语对语境的尽可能的适切和得体。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的,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它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修辞和语音各有其研究对象,语音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庆、押韵、字调、语调、重音、轻声、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的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括连、歇后、墓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词汇研究的是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规范化等内容,修辞则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这就势必要从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必然用到各种各样的语言建筑材料,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素词,褒义词、贬义词,外来词、古语词、行业语以及熟语等。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通感、夸张、项真、回环、连、反复、比喻、移就、歇后等。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7 说写者与听读者都要通过联想建立起话语与语境的紧密联系,消除话 语与语境的矛盾,以获得话语对语境的尽可能的适切和得体。 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修辞是从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的角度去研究语音、词汇、语法的运用 的,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关系,它 们各是语言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修辞属于纯语言运用的学科,它同语音、 词汇和语法理所当然地存在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一)修辞同语音的关系 修辞和语音各有其研究对象,语音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 究对象,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 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字调、语调、重音、 轻声、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 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的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 风格。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 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 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 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语音修辞是修 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词汇研究的是词义,词的构成,词汇的形成、发展变化及其规范化等 内容,修辞则是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去研究词语运用的,这就势必要从声 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调遣、安排,也必然用到各 种各样的语言建筑材料,如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 同素词,褒义词、贬义词,外来词、古语词、行业语以及熟语等。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条件,几乎 所有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关,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 比、借代、通感、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移就、歇后等。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 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三)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一般说,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话说得合乎语法,语句写得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话语和文章的意蕴、气势、力量、情彩、跌岩等方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要靠句群的有效组织,如讲求句的长短、句的整散、句的分合,讲求句的繁简、句的常式与变式等。有时看来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修辞利用超常特点加工的结果。语法和修辞虽然都离不开句子和句群,但修辞主要是从近义形式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句子、句群有各种类型,选用什么样的句式,组织什么样的句群,是由表达的需要和要获得什么样的修辞效果决定的。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比如没有语法上的并列句,也就没有修辞的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附图如下:修辞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的结构规律)双声叠韵同义选择长句与短句押韵平厌反义对举整句与散句谐音叠音多义关联主动句与被动句拟声儿化韵同音关顾肯定句与否定句重音轻声词语色彩显现倒装句与顺装句8
8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一般说,讲究修辞要以合乎语法为基础。 话说得合乎语法,语句写得合乎语法,才有调整加工的可能,合乎语法是 讲究修辞的先决条件。话语和文章的意蕴、气势、力量、情彩、跌岩等方 面的效果往往要靠句式的选用和调整,要靠句群的有效组织,如讲求句的 长短、句的整散、句的分合,讲求句的繁简、句的常式与变式等。有时看 来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修辞利用超常特点加工的结果。 语法和修辞虽然都离不开句子和句群,但修辞主要是从近义形式选择 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达效果的。句子、句群有各种类型,选用什么 样的句式,组织什么样的句群,是由表达的需要和要获得什么样的修辞效 果决定的。 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 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比如没有语法上的并列句,也就 没有修辞的对偶、对比、错综、排比、顶真、回环等手法及其语言模式。 句法修辞内容的丰富多彩,说明了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修辞来说,语言三 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加工的语言材料;就语言三 要素来说,修辞是对它们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它们的高级体现。修辞同 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附图如下: 修辞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的结构规 律) 双声 叠韵 同义选择 长句与短句 押韵 平仄 反义对举 整句与散句 谐音 叠音 多义关联 主动句与被动 句 拟声 儿化韵 同音关顾 肯定句与否定 句 重音 轻声 词语色彩显现 倒装句与顺装 句
字调语调词语配合照应完全句与省略句停顿音节节奏词语仿造分说句与合说句词语创新口语句与书面语句词语变序意合句与非意合句词语活用单句与复句熟语巧用复句与句群(常规与变异)(常规与变异)(常规与变异)修辞的基础语言艺术化的手段修辞现象的表现形式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一)有助于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修辞的作用也就决定了我们学习修辞的目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寒公二十五年》)其中的“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是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学习修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就可以提高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其次,学习修辞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文章,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水平。有人以为学习修辞是咬文嚼字,单纯追求华丽的词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地统一。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词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也不能认为修辞“高深莫测”。修辞是讲求表达效果的,写文章需要它,说话也需要它,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处处需要它,不存在“高深莫9
9 字调 语调 词语配合照应 完全句与省略 句 停顿 音节 节奏 词语仿造 分说句与合说 句 词语创新 口语句与书面语句 词语变序 意合句与非意合句 词语活用 单句与复句 熟语巧用 复句与句群 (常规与变异) (常规与变异) (常规与变异) 修辞的基础 语言艺术化的手段 修辞现象的表现形式 四、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 修辞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格外突出:(一)有助于提高说话和写作能力、 阅读和欣赏能力;(二)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三)有助 于社会信息更准确畅通地传递。 修辞的作用也就决定了我们学习修辞的目的。古人说:“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其中的“文”就是文采、文饰,也就 是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 开来,这说明了形式对内容的重要影响。学习修辞,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 修辞手法,就可以提高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 其次,学习修辞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别人的文章,提高我们的 阅读欣赏水平。 有人以为学习修辞是咬文嚼字,单纯追求华丽的词藻,这种看法是不 对的。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 内容服务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地统一。 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词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 同的。也不能认为修辞“高深莫测”。修辞是讲求表达效果的,写文章需要 它,说话也需要它,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处处需要它,不存在“高深莫
测”的问题。第二节词语的锤炼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这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就是说,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去追求那些华丽词藻,也不是要求另创新词。许多看来异常平淡的词语,只要调遣得体,就能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力度和活力。要经常从生活的无穷源泉中取营养,不断丰富和提高使用词语的技巧,否则就只能重复或简单地套用前人的语言,使作品失去表现力,也就很难推陈出新。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表意确切,声音和谐,才能使词语及其所关联的句子具有深刻的含义、高远的意境,收到比较完满的表达效果。一、意义的锤炼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不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词语,就没有词语的准确、鲜明和生动,也就不可能产生表达上的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和含蓄深厚等效果。意义的锤炼牵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健康的思想感情为立脚点和出发点,以对客观事物的细致深刻的观察为依据,去选择恰到好处的、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例如:①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是鲁迅为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青年革命作家而写的一首诗的两句。作者改“眼看”为“忍着”,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改“刀边”10
10 测”的问题。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这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锤炼的目 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就是 说,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词语锤炼需要富于创新精 神。所谓“创新”,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味去追求那些华丽词藻,也不是要求 另创新词。许多看来异常平淡的词语,只要调遣得体,就能淡中藏美,平 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力度和活力。要经常从生活的无穷源泉中汲取营养, 不断丰富和提高使用词语的技巧,否则就只能重复或简单地套用前人的语 言,使作品失去表现力,也就很难推陈出新。 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二者紧 密联系,相辅相成。表意确切,声音和谐,才能使词语及其所关联的句子 具有深刻的含义、高远的意境,收到比较完满的表达效果。 一、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不从 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词语,就没有词语的准确、鲜明和生动,也就不可能 产生表达上的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和含蓄深厚等效果。意义的 锤炼牵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以健康的思想感情为立脚点和出发点,以对客观事物的细致深刻的观 察为依据,去选择恰到好处的、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例如: ①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边觅小诗。 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是鲁迅为悼念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青年革命作家而写的一首诗的 两句。作者改“眼看”为“忍着”,写出了被压抑的满腔愤恨;改“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