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新课程下的备课思路 新课程下的备课就是教研,备课就是课改,备课本身 就是一种研究活动。有自备、学科组备课、还有跨学科的 备课。可以说各个学校都已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组本教 研的教改新气象。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 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就是在进行 教学改革,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所 以,现在教师备课应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探究新课程下的备课思路 新课程下的备课就是教研,备课就是课改,备课本身 就是一种研究活动。有自备、学科组备课、还有跨学科的 备课。可以说各个学校都已形成了一种校本教研、组本教 研的教改新气象。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 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就是在进行 教学改革,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所 以,现在教师备课应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备课的研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内容的开放性 (2)备课方法的互动性 (3)备课过程的反思性 (4)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备课的研究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备课内容的开放性 (2)备课方法的互动性 (3)备课过程的反思性 (4)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1、教学内容的开放 (1)教科书 (2)课外资料 (3)无字书(博物馆、少年宫、人民公园、烈士墓、 农村、社区、厂矿等) (4)校本课程
1、教学内容的开放 (1)教科书 (2)课外资料 (3)无字书(博物馆、少年宫、人民公园、烈士墓、 农村、社区、厂矿等) (4)校本课程
2、教学过程的开放 基本框架是:“课前探索一课中研讨—一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开放包括: 课堂向课前开放(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查找 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 课堂向课后开放(将课堂练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 课堂向课外开放(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车间、公园、社 区等上课) 学校向家庭开放(家长可以参与教学,家校合一,齐抓共管)
2、教学过程的开放 基本框架是:“课前探索——课中研讨——课后拓展”。 教学过程开放包括: 课堂向课前开放(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查找 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 课堂向课后开放(将课堂练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 课堂向课外开放(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车间、公园、社 区等上课) 学校向家庭开放(家长可以参与教学,家校合一,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