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 物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 指标,即细菌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和致病菌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3KB页数: 20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根据一小部分样品的结构对整批食品作出判断的。 本单元讲述了无菌取样操作,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和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 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 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 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无菌样品的采集基本是为了支持、针对工厂的卫生条件状况的检查结果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8KB页数: 17
第一章微生物检验基本知识 包括显微镜、染色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等。 接种、分离纯化和培养技术 、接种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1、接种工具和方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18.5KB页数: 2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十五个字可以从治国安民的古训 中寻找或提炼出来,它道出了食品安全与卫生的极端重要性。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寻 找和追求安全且富有营养的美味佳肴,然而,自然界一直存在着有毒有害物质,时刻 都有可能混入食品,危及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别是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破 坏和污染,使这种情形变得更加严峻。同对,随着食品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现代化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5.5KB页数: 15
第九章其他食品的微生物及其检验 第一节概述 市场供应的加工食品,除前述的肉、乳、蛋,水产品及其制品外,还有 以植物和食品化工原料为主加工配制的食品,如食用油脂、清凉饮料、调味 品、腌制菜类、豆制品、糕点、果脯及糖果、酒类等 这些食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经过或不需要再加工(如加热处理)就 可直接食用。这些食品种类繁多,原料来源广泛,加工生产的工厂、作坊条件 不同,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甚至导致发生食物中毒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9KB页数: 7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 1霉菌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又缺乏较大子实体 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不需要较高的营 养条件,在各种食品中极易繁殖 一般情况下需要氧气,适宜繁殖温度为 25~30℃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0.5KB页数: 34
一、食品的不安全性 安全是消费者对饮食的一项最低要求,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和地区都 非常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 食物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现代社会常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引起的中毒,有毒性物质引起的中毒。 中毒问题中的急性中毒能够及时发现和加以防止,更重要的是慢性中 毒,农业生产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都是慢性中毒,微量的有害成份造成的 慢性中毒,如:重金属、农药残留 我们现在食用的食品,给我们提供了营养和能量,同时也带来了毒 素,食品的危害性(对人产生毒害作用)来源两部分:一个是内因,一个 是外因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20.5KB页数: 171
一,食物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叫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所谓“有毒食物”系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 经口摄入而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 由于摄取非可食状态的(如未成熟水果)非正常数量( 暴食暴饮)引起的疾病、消化不良、特异体质者食后的变态反应、刺激性食品引起的局部刺激症状、经食 品引起的寄生虫、人畜共患传染病、营养缺乏或过多 症、急性放射病、生产性职业中毒、医疗用药中毒等不属于食物中毒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8.5KB页数: 47
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本。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 便会损害人体健康。食品从种植、养殖、收获 屠宰、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到食用前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毒有害物质都有可能进入食物。简单地说食品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正常食品的过程。 按有害物质的性质可将有害物质分为三类:生物 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2KB页数: 32
我国已初步解决温饱,总体上达到初步小康。但发展很不平衡,尚有一些未脱贫地区存在着营养不良;而不少城市和比较富裕的地区已经出现摄入热能过量,动物性食品过多的饮食西方 化倾向,影响健康。我国政府签署了《世界营 养宣言》,承诺推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 1998年9月24日卫生部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 平衡膳食宝塔》,本节主要介绍这些文件的主要精神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9KB页数: 20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