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问题提示一、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相关法规分析2,大学生如何树立合理的就业观3.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爱情现代社会家庭美德体系解析4.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法规阐述5,4教学难点职业道德的理论阐释2,家庭伦理的历史比较:如何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问题提示 ▪ 一、教学重点 ▪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相关法规分析 ▪ 2,大学生如何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 3,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爱情 ▪ 4,现代社会家庭美德体系解析 ▪ 5,爱情婚姻家庭领域的法规阐述 ▪ 二、教学难点 ▪ 1,职业道德的理论阐释 ▪ 2,家庭伦理的历史比较:如何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一)什么是职业1,职业概念:人们所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2,职业特点:(1)专业性与专门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活动内容和目的、方式比较专一;(2)长期性与稳定性,职业具有一定时间的存续性:(3)认同性与普适性,职业需要得到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认同获得合法地位,并且能够为普通公民所从事而不是特权行为。3,职业意义:(1)个人价值。职业是个人谋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的基本手段:(2)社会价值。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交换劳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 一、职业道德 ▪ (一)什么是职业 ▪ 1,职业概念:人们所专门从事的社会工作 ▪ 2,职业特点: ▪ (1)专业性与专门性,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活动内容 和目的、方式比较专一; ▪ (2)长期性与稳定性,职业具有一定时间的存续性; ▪ (3)认同性与普适性,职业需要得到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认同, 获得合法地位,并且能够为普通公民所从事而不是特权行为。 ▪ 3,职业意义: ▪ (1)个人价值。职业是个人谋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的基本 手段; ▪ (2)社会价值。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交换劳动、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概念: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2,职业道德的内容结构:(1)从业者的个人品质(2)从业者应该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3,职业道德的道德属性:(1)一般属性:职业道德首先要符合社会认可的一般性、普遍性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2)特殊属性:职业道德具有本职业活动特别要求的个人品质和行业性道德规范
▪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 1,职业道德概念: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应 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 2,职业道德的内容结构: ▪ (1)从业者的个人品质 ▪ (2)从业者应该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 ▪ 3,职业道德的道德属性: ▪ (1)一般属性:职业道德首先要符合社会认可的一般性、普遍 性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 (2)特殊属性:职业道德具有本职业活动特别要求的个人品质 和行业性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爱岗敬业1,一般要求。从业人员热爱自已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已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2,三个属性。(1)利益属性:为追逐商业利润和金钱而从业,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爱岗敬业:(2)理想属性:为获得个人人生理想之成功和价值实现而爱岗敬业:(3)公益属性:为了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和大众利益而爱岗敬业观点碰撞。如何对待爱岗敬业与“跳槽”择业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一)爱岗敬业 ▪ 1,一般要求。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尊重自己所从事 的职业的道德操守。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精益求精,尽职 尽责的职业行为。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 2,三个属性。 ▪ (1)利益属性:为追逐商业利润和金钱而从业,为满足基本生 活需要而爱岗敬业; ▪ (2)理想属性:为获得个人人生理想之成功和价值实现而爱岗 敬业; ▪ (3)公益属性:为了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和大众利益而爱岗敬 业。 ▪ 观点碰撞。如何对待爱岗敬业与“跳槽”择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