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邰丽华编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邰丽华 编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目录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6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阶级性与科学性6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6本章重要名词概念6思考题68第二章商品和货币第一节商品S、商品的二因素X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三、商品的价值量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货币、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O二、货币的职能10三、贮藏手段11四、支付手段11五、世界货币11六、货币的流通量规律11第三节价值规律11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1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1三、价值规律的作用11本章重要名词概念.12思考题..1213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13一、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13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3三、劳动力商品理论.14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资本主义劳动过程14二、资本价值增殖过程1414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14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5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1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5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515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1515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16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三、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新变化.16本章重要名词概念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 目 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5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阶级性与科学性.6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6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6 思考题. 6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8 第一节 商品. 8 一、商品的二因素. 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9 三、商品的价值量. 9 四、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9 第二节 货币. 9 一、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9 二、货币的职能. 10 三、贮藏手段. 11 四、支付手段. 11 五、世界货币. 11 六、 货币的流通量规律. 11 第三节 价值规律. 11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1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1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1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2 思考题. 12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3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13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13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3 三、劳动力商品理论. 14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4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14 二、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14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4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14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15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5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5 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15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15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15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对工资. 16 三、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新变化.16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16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第一节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7生产和社会再生产17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17第二节18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一、资本积累..18二、资本积累的实质.18三、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18第三节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18、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1818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增大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后果之一: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18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9本章重要名词概念19思考题1920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20第一节资本的循环一、产业资本及其循环.20.20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20第二节资本的周转.2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21.21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三、决定和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21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1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1.21、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22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穿22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222五、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22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2.23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3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23本章重要名词概念..23思考题.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24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2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成本价格.24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4.24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25四、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25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5六、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七、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25.26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6、商业资本.26二、商业利润2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 思考题. 16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17 第一节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7 一、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17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17 第二节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18 一、资本积累. 18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18 三、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18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18 一、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18 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是个别资本增大.18 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后果之一: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 18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9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19 思考题. 19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20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20 一、产业资本及其循环. 20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20 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20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21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21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21 三、决定和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21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1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1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21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2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2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2 五、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22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2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2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3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23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23 思考题. 23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24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24 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成本价格.24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4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24 四、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25 五、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5 六、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5 七、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25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26 一、商业资本. 26 二、商业利润. 2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6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26一、借贷资本的形成.2626二、利息和利息率.三、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27四、股份公司27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728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2828二、级差地租2三、绝对地租四、土地价格28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28第五节28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的原因.29.29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29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特点29本章重要名词概念.29思考题:垒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31第七章.31第一节垒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31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32.33三、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33第二节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垒断资本主义的影响3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33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33三、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四、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3334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34二、国家垒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形式.3434三、国家垒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35本章重要名词概念思考题..35.36第八章垒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6第一节垒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一、垒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36二、食利阶层和食利国..36三、多种危机交织并存.37-.37第二节垒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垒断资本主义为向更高级的社会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3737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37三、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37第三节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从垒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37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37三、当前历史时代的主要特点.3838本章重要名词概念思考题.38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26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26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26 二、利息和利息率. 26 三、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27 四、股份公司. 27 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7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28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点.28 二、级差地租. 28 三、绝对地租. 28 四、土地价格. 28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28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8 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的原因.29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29 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特点.29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29 思考题:. 29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31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31 一、垄断的形成及其基本形式.31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32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33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33 一、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33 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33 三、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33 四、全面认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33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4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34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及其基本形式.3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局限性. 34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35 思考题. 35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6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36 一、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36 二、食利阶层和食利国. 36 三、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37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37 一、垄断资本主义为向更高级的社会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 37 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37 三、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37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37 一、从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37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曲折性.37 三、当前历史时代的主要特点.38 本章重要名词概念. 38 思考题. 38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参考书目.38.............+.4
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 主要参考书目.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