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段考 语文试题(解析版) 命题:赣中南五校语文团队审题:熊文杰 第I卷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λ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 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 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 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 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 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 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 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 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 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 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 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 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 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 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 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 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瑱埋处理等 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 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 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 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 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 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2013年1月《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 两类。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 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江西赣中南五校 2016 届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段考 语 文 试 题(解析版) 命题:赣中南五校语文团队 审题:熊文杰 第 I 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 3 分,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或等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 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 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 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 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空气中的 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 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 对健康的危害特 别严重。 1982 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 PM2.5 的前瞻性研究,并于 2002 年将 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 究。从 2004 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 PM2.5 的日 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 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 PM2.5 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 PM2.5 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 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0.43%和 0.67%。 PM2.5 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 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 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 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 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 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 PM2.5 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 PM2.5 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 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 系列问题的措施。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 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 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 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 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 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 2013 年 1 月《南方周末》,有删改) 【注】 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 两类。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 与“正相关”混淆。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 PM2.5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 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 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 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 但至今也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 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 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 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 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 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 然的趋势。 【答案】 1 3:BAD 1.B.“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非是原因之 2.B.潘教授的计算是针对北京市人群计算的,属于范围扩大;C.“客观因素” 错:D.“只有……才”错,造成雾霾天气不止这些扬尘。 3.原文是“抑制”私车,不是“禁止”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髙第,迁 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 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 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 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 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 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A.细颗粒物 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 滴的总称”。 B.PM2.5 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 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 PM2.5 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 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 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最早于 1982 年开始有关 PM2.5 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 但至今也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 PM2.5 的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 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 0.76%。 C.PM2.5 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 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 PM2.5 浓 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控制 PM2.5 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 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 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 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 PM2.5 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 然的趋势。 【答案】 1~3:B A D 1.B.“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非是原因之一。 2.B.潘教授的计算是针对北京市人群计算的,属于范围扩大;C.“客观因素” 错;D.“只有……才”错,造成雾霾天气不止这些扬尘。 3.原文是“抑制”私车,不是“禁止”。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 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 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 药,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 报宽饶厚德。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 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 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 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 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 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 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 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上不 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②奸:同“千”。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⑤中书二千石:官职。 4.(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B、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C、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D、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5.(3分)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 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 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 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6.(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 向皇帝检举揭发彭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 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 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 D、宽饶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同时他又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太 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写信劝他,宽饶却始终没 有采纳他的意见。 7.(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2)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 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 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 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 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 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 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上不 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 [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官职。 4.(3 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B、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C、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D、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 5.(3 分)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 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 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 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6.(3 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 向皇帝检举揭发彭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 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 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 快。 D、宽饶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同时他又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太 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写信劝他,宽饶却始终没 有采纳他的意见。 7.(10 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2)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答案: 4 6:AC C 7.(1)(5分)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 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采分点:“擢”、“刺”、“举”各1分,整句通顺2 分) (2)(5分)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 众人无不怜惜他。(采分点:“上”、“引”、“莫”各1分,整句通顺2分) 【解析】 4.试题分析:找出句中的名词,“时”“刑法”“宦官”断开3处;找出动词 浸”“行”,断句完成 5.试题分析: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在本文中应该 是薪俸之意。 6.试题分析:“他的职位不升反降”错。 7.试题分析:(1)关键词“擢”提升,“刺”揭发,“举”举报,各1分,整 句通顺2分;(2)关键词“上”皇上,“引”举,“莫”没有,各1分,整 句通顺2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寄乡友 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①斜影,绿水散圆纹。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闵②默?是日最思君。 【注】①结:交叠。②闵:同“悯”,哀伤。 8.(5分)中间四句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春日的哪些特点 9.(6分)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①翠枝、绿水、戏鱼、游鸟。②春景美丽且充满生机(生机盎然)。9.① 旅途的孤独,②思念友人的愁苦,③对欢聚的渴望。 8.本题考査分析鉴赏诗歌的景物特点能力。概括景色特点关键是寻找句中能体 现景色特点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然后用精练的词语表述出来。分析景 色,就是要搞清楚景色的具体内容:写了什么具体景物,特别要指出什么时间 地方的景物,还要分析景物整体所呈现出的特点、氛围、意境等 9.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 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 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三)古诗词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答案: 4~6:A C C 7.(1)(5 分)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 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采分点:“擢”、“刺”、“举”各 1 分,整句通顺 2 分) (2)(5 分)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 众人无不怜惜他。(采分点:“上”、“引”、“莫”各 1 分,整句通顺 2 分) 【解析】 4.试题分析:找出句中的名词,“时”“刑法”“宦官”断开 3 处;找出动词 “曰”“浸”“行”,断句完成。 5.试题分析: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其二是薪俸。在本文中应该 是薪俸之意。 6.试题分析:“他的职位不升反降”错。 7.试题分析:(1)关键词 “擢”提升,“刺”揭发,“举” 举报,各 1 分,整 句通顺 2 分;(2)关键词“上” 皇上,“引” 举,“莫”没有,各 1 分,整 句通顺 2 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夜寄乡友 王僧儒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①斜影,绿水散圆纹。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闵②默?是日最思君。 【注】①结:交叠。②闵:同“悯”,哀伤。 8.(5 分)中间四句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春日的哪些特点? 9.(6 分)诗歌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① 翠枝、绿水、戏鱼、游鸟。② 春景美丽且充满生机(生机盎然)。 9.① 旅途的孤独,②思念友人的愁苦,③ 对欢聚的渴望 。 8.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景物特点能力。概括景色特点关键是寻找句中能体 现景色特点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然后用精练的词语表述出来。分析景 色,就是要搞清楚景色的具体内容:写了什么具体景物,特别要指出什么时间、 地方的景物,还要分析景物整体所呈现出的特点、氛围、意境等 9.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 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 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三)古诗词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3)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高余冠之岌岌兮, (屈原《离骚》 (5)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1)少无适俗韵(2)猿猱欲度愁攀援3)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 以遨游 (4)长余佩之陆离(5)尽无志也而不能至者 乙选做题(25分) 三.实用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 知道他一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19岁,穿着短 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 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 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 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 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 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 科学会。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 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硏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 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 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 这一年他23岁 他27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 数只是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 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25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 明土纸上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 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
(1)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1)少无适俗韵 (2)猿猱欲度愁攀援 (3)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 以遨游 (4) 长余佩之陆离(5)尽无志也而不能至者 乙 选做题(25 分) 三.实用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 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的人,原本都应该 知道他-----他是他们的老师。 李政道大二的时候,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当时李政道才 19 岁,穿着短 裤去办护照,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怎么会是个儿童?”李政道后来说“他决定 了我的命运” 华罗庚是初中生,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任职,又送去英国深造,华罗庚说“我一 生得他爱护尽”。 那是战乱烽火时代,但后来的重要科学发展所依仗的这些人,是他在那 时满地焦土上栽下的桃李。 ---------可是我为什么不知道他? 他生在上海,父亲是旧式文人,让他从小读经史子集。他幼年已经以君 子“慎独”之道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对跟朋友之间“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 写在笔下:“一时之忿,至今思之,犹有隐痛。” 他讷于言,但一生都保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1915 年,他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成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 科学会。 1918,他留学美国,后来在哈佛读博士,导师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 里奇曼。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 X 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 h 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 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 h 值。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 16 年之久。 这一年他 23 岁。 他 27 岁回国,于清华执教,执教之严也是出名的,他的课给李政道的分 数只是 83。他允许这学生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 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要扣去 25 分” 他去世后多年,亲人发现他一直留着当年的那三张答卷,写在泛黄的昆 明土纸上。 他是清华物理系主任,这对他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牺牲,相当于要放弃了自己的 专业研究来作行政的工作。因为他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