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7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 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 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 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 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 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 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 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 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 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 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 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 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 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 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 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 醅?”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 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 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 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 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 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 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繇到底犯 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 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7 月)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 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 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 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 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 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 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 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 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 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 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 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 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 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 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 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 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 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 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 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 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 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 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繇到底犯 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 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
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 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 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 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 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最后投身泪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他 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 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 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 结构谨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 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 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 C.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 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 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产生这种 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 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天价片 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 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 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 酬”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 尝试的方法。 (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年8月31日)
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 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 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 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 .“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 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最后投身泪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他 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 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 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 结构谨严。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 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 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 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 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说到底还是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的产物。产生这种 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制作成本还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重大牌明星的“眼球效 应”而轻后续的技术制作,而这些正是形成“天价片酬”的重要原因。“天价片 酬”现象存在多年,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观。这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或许难以 改变,但主管部门的干预调节如何适度和有效,同样考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广 电总局在通告中表示,将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定抵制“天价片 酬”的行业自律公约。通过行业自身的调节形成合理机制,这或许也是一种值得 尝试的方法。 (摘编自《长江商报》2016 年 8 月 31 日)
材料二 2012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 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 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 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 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 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 提供正能量。 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 高额片酬从而何来?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 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 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明星们的片酬 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 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明星们趁着 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 说也是不公平的。 (摘编自腾讯网,2017年03月02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 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电视剧《白鹿原》通过 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 视野中。 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 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 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 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中国 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20世纪 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 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 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 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 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 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7月2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 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 B.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 业集群,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最需发展的产业绝非影视业
材料二 2012 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 革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以建设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对照目前影视业发展现状,笔者认为一些影视产品 偏离了先进文化方向,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如现在清宫剧流行,剧情 雷同模式化,荧屏上豪华贵气的宫廷别院、披金戴银的皇室贵胄,演绎着奢华糜 烂、纸醉金迷、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主子、奴才互称,如此文化产品只是传播 封建、享乐、奴役等思想,难以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难以 提供正能量。 当前影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或许并不是资金问题,如果真缺钱,明星大腕 高额片酬从而何来?当前影视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专业人才素质、创 意、产权保护、文化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影视产品就无法成为社会 的正能量,而钱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炒作影视类公司另一个直接的社会负效应就是财富更趋两极分化。明星们的片酬 动不动就上百万、上千万,影视公司上市后影视明星作为股东,其财富又将被股 市放大,千万富翁变成亿万富翁,亿万富翁其钱财则变得不计其数。明星们趁着 股市文化的缺陷暴富两次,其财富远超过其贡献的社会价值,这对普通老百姓来 说也是不公平的。 (摘编自腾讯网,2017 年 03 月 02 日,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影视创作日益繁荣,但大量悬浮于现实的玄幻剧、言情剧占据荧幕,既 不能给观众的生活以指导,也不能深化人对现实的思考。电视剧《白鹿原》通过 精心的制作,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现实主义的魅力,呼唤现实主义重新回到观众的 视野中。 当下影视角色常常流于扁平化、脸谱化和同质化,缺少人味儿和烟火气,更缺乏 文化内涵,这与影视创作脱离现实的土壤有很大关系。《白鹿原》以强烈的现实 关照塑造了持重的白嘉轩,狡黠的鹿子霖,憨直的鹿三等一系列生动的形象,通 过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了角色的复杂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原《中国 艺术报》总编辑李树声指出,《白鹿原》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白鹿原》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一个文化史实,是 20 世纪 文化反思的捷径,也是本世纪文化良知的成功展示。特别是白嘉轩、鹿子霖,他 们经常手执烟袋,对坐在祠堂两侧,暗喻他们对应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 影视作品要接地气,还要有地域色彩。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电视剧艺 术只有植根于本民族的生活,深挖有地域文化的空间,民情的风俗、习俗等,追 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地 域的风土人情,语言特点和文化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2017 年 7 月 2 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 中国影视产业不成熟是畸形化的“天价片酬”现象的根本原因,制作成本还 未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间接促进了现象的盛行。 B. 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链条和产 业集群,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最需发展的产业绝非影视业
C.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 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 D.《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结合材料,请简要分析当下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分) 6.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结合材料,你 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出良心大作?(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 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 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 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 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 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 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 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 来 哈罗?”“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 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 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 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 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 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 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 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 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 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 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増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晩,不管多晩,我们都
C. 宫廷剧流行,剧情雷同模式化,这种文化产品不能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和传 播正能量;更多的是反映传统封建思想,对影视业发展不利。 D.《白鹿原》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电视剧,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原型人物,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5.结合材料,请简要分析当下影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 分) 6.前期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热议,堪称是“良心大作”。结合材料,你 认为影视业怎样才能出精、出良心大作?(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战争 [美]迈尔尼 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 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 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 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 中交谈了 20 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 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 晚上,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 8823 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 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 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 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 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 45 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 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 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 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 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 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 36 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 中被炸死了,年仅 18 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 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 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 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
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 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 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 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 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 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 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 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 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 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C.“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 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E.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8.小说中“电话”这一物象在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它的作 用。(4分) 9.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 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 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 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 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 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 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 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 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
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 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 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整整 12 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 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 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 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 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 查查格罗斯文诺 8829 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 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 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小说以“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 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C.“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D.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 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E.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8.小说中“电话”这一物象在全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它的作 用。(4 分) 9.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 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 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 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 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 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 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 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 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