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 字系统)。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 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 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 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 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 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 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 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 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 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 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 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 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 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 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然而,将书法艺术推 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原来书契之材料,以 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 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 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此时,隶 章草之“笔划”已形成,在少数面积较大的“牍”上已可见放逸之笔,但终不自 由。东汉至魏晋,制纸技术渐趋进步,当时一般官吏和民间已大量使用。没有纸, 书写时“纵横驰骋”是不可想象的。及至晋人之行草书札传世,都折射了纸的运 用对于“书写”的进一步解放并藉此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二是汉末魏 晋,连年战争,世道混乱,人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门阀士族亦有生命短促之 叹。汉代空前兴盛丰硕的哲学、艺术成就的继承者一一魏晋士人,在残酷的社会 现实中常常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事实上,当时文人已经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 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所以,魏晋时凡文章、辞赋、诗歌,多有深沉幽旷 之意,悲凉浩荡之气。“书写”乃文人日常之行为。敏锐的、具有艺术气质的文 人,能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与稍纵即逝,视每个字、每一笔划为生命 与情感状态的记录。这种“书写”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 来,甚乎绘画与诗歌。无疑,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真正价值 书法其实没有“古、今”,书法即为最“现代”的艺术;反之,以因袭为能事, 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以书法直抒胸臆、致 力于艺术表现的观念和实践 (节选自《书法:写意抒情方称美》,任平)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 2017 届高三一模考试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 字系统)。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 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 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 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由图绘意识而形成 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 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 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 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 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 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 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 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 的孕育期。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 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 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然而,将书法艺术推 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出于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原来书契之材料,以 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 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 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此时,隶、 章草之“笔划”已形成,在少数面积较大的“牍”上已可见放逸之笔,但终不自 由。东汉至魏晋,制纸技术渐趋进步,当时一般官吏和民间已大量使用。没有纸, 书写时“纵横驰骋”是不可想象的。及至晋人之行草书札传世,都折射了纸的运 用对于“书写”的进一步解放并藉此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二是汉末魏 晋,连年战争,世道混乱,人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门阀士族亦有生命短促之 叹。汉代空前兴盛丰硕的哲学、艺术成就的继承者——魏晋士人,在残酷的社会 现实中常常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事实上,当时文人已经领略到生命就是一个时 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所以,魏晋时凡文章、辞赋、诗歌,多有深沉幽旷 之意,悲凉浩荡之气。“书写”乃文人日常之行为。敏锐的、具有艺术气质的文 人,能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与稍纵即逝,视每个字、每一笔划为生命 与情感状态的记录。这种“书写”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 来,甚乎绘画与诗歌。无疑,这正是书法作为“艺术”的真正价值。 书法其实没有“古、今”,书法即为最“现代”的艺术;反之,以因袭为能事, 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在于以书法直抒胸臆、致 力于艺术表现的观念和实践。 (节选自《书法:写意抒情方称美》,任平)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至今使用的汉字是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自源文字,经历了一个从从 线条式的图绘到笔划式的书写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B.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的审美标准是整齐、均衡、图案化,其文 字图绘线条构形都与文字所表示的实物形态相关联。 C.由线条走向笔划的最早汉字是隶书,此时,人们留意笔划带来的点、线、面 的变化,感受书写过程中带来的节奏动态之美。 D.从具有严谨构形和图案化的篆书向相对简化、解放和“放纵”的隶书的转变 已开始孕育具有抒情审美功能的中国书法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抽象化才有可能第一次让书写具有了写“意”的功能,摆脱了汉字交际 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和审美的特征 B.从马王推汉墓出土的帛书可以看出,在帛上书写文字常常要划以竖格或直接 写成扁方之字,使书写收到了很大约束。 C.魏晋作品大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因为当时文人已领略到生命 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 D.书法没有古今之分,只要致力于书法艺术表现的理念和实践,重视以书法直 抒胸臆,就达到了真正的书法艺术的境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写意识形成之后,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但人们仍十 分关注汉字由具象转向抽象的构形之美。 B.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渐趋进步,书写才得以纵横驰骋、自由洒脱,晋人的行草 书得以札传世,并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 C.魏晋文人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和稍纵即逝,认为书写和绘画诗歌一样 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 D.如果一个书法家把因袭为能事,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同时这 也否定了书法是最为“现代”的艺术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 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 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 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 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 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 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 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A.我国至今使用的汉字是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自源文字,经历了一个从从 线条式的图绘到笔划式的书写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B.商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的审美标准是整齐、均衡、图案化,其文 字图绘线条构形都与文字所表示的实物形态相关联。 C.由线条走向笔划的最早汉字是隶书,此时,人们留意笔划带来的点、线、面 的变化,感受书写过程中带来的节奏动态之美。 D.从具有严谨构形和图案化的篆书向相对简化、解放和“放纵”的隶书的转变, 已开始孕育具有抒情审美功能的中国书法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抽象化才有可能第一次让书写具有了写“意”的功能,摆脱了汉字交际 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和审美的特征。 B.从马王推汉墓出土的帛书可以看出,在帛上书写文字常常要划以竖格或直接 写成扁方之字,使书写收到了很大约束。 C.魏晋作品大多有深沉幽旷之意,悲凉浩荡之气,因为当时文人已领略到生命 就是一个时间段中对于“存在”的体验。 D.书法没有古今之分,只要致力于书法艺术表现的理念和实践,重视以书法直 抒胸臆,就达到了真正的书法艺术的境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写意识形成之后,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但人们仍十 分关注汉字由具象转向抽象的构形之美。 B.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渐趋进步,书写才得以纵横驰骋、自由洒脱,晋人的行草 书得以札传世,并扩展了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 C.魏晋文人从书写中领略到生命的律动和稍纵即逝,认为书写和绘画诗歌一样 能够精微地将隐秘的心理活动忠实地记录下来。 D.如果一个书法家把因袭为能事,书法只是过去的艺术、死亡的艺术,同时这 也否定了书法是最为“现代”的艺术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 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 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 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 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 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 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 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 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欲好恶之使然,亦 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 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 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 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 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 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 独《昌黎先生文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 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 B.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奇怪 C.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素:向来 D.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特:特别 5.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 可爱 B.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 爱 C.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 可爱。 D.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 爱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 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 文”均指同一部书。 B.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 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 天下所共传”。 C.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 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 “深厚而雄博” D.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 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 的发展过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2)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8,9题。(11分)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欲好恶之使然,亦 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 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 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 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 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 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 独《昌黎先生文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 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 B.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奇怪 C.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素:向来 D.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特:特别 5.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 可爱。 B.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 爱。 C.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 可爱。 D. 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 爱。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 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 文”均指同一部书。 B.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 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投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 天下所共传”。 C.欧阳修曾利用其它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 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 “深厚而雄博”。 D.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 投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 的发展过程。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2)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 8,9 题。(11 分) 登原州城①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属当时的边疆地区 8.这首诗的颈联写得很好,请简要赏析。(5分) 9.千古登楼,几多情思。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而魏野 在本诗中也有独自登楼的行为,请简要分析两人借登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 (2)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 为千古绝唱。 (3)陆游在《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方式,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 斗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小王子(节选) 十六 在井旁边有一堵残缺的石墙。第二天晚上我工作回来的时候,我远远地看见了小 王子耷拉着双腿坐在墙上。我听见他在说话:“你怎么不记得了呢?”他说,“绝 不是在这儿。 大概还有另一个声音在回答他,因为他答着腔说道:“没错,没错,日子是对的 但地点不是这里 我继续朝墙走去。我还是看不到,也听不见任何别人。可是小王子又回答道 “……那当然。你会在沙上看到我的脚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你在那里等着我 就行了。今天夜里我去那里。”我离墙约有二十米远,可我依然什么也没有看见 小王子沉默了一会又说:“你的毒液管用吗?你保证不会使我长时间地痛苦 吗?” 我焦虑地赶上前去,但我仍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你去吧,我要下来 了!…”小王子说。于是,我也朝墙脚下看去,我吓了一跳。就在那里,一条 黄蛇直起身子冲着小王子。这种黄蛇半分钟就能结果你的性命。我一面赶紧掏口 袋,拔出手枪,一面跑过去。可是一听到我的脚步声,蛇却象一股干涸了的水柱 样,慢慢钻进沙里去。它不慌不忙地在石头的缝隙中钻动着,发出轻轻的金属 般的响声。我到达墙边的时候,正好把我的这位小王子接在我的怀抱中。他的脸 色雪一样惨白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属当时的边疆地区。 8.这首诗的颈联写得很好,请简要赏析。(5 分) 9.千古登楼,几多情思。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而魏野 在本诗中也有独自登楼的行为,请简要分析两人借登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 “ , 。” (2)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 。”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 为千古绝唱。 (3)陆游在《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方式,形象地概括了 25 年前两次胜利的战 斗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 分) 小王子(节选) 二十六 在井旁边有一堵残缺的石墙。第二天晚上我工作回来的时候,我远远地看见了小 王子耷拉着双腿坐在墙上。我听见他在说话:“你怎么不记得了呢?”他说,“绝 不是在这儿。” 大概还有另一个声音在回答他,因为他答着腔说道:“没错,没错,日子是对的; 但地点不是这里……” 我继续朝墙走去。我还是看不到,也听不见任何别人。可是小王子又回答道: “……那当然。你会在沙上看到我的脚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你在那里等着我 就行了。今天夜里我去那里。”我离墙约有二十米远,可我依然什么也没有看见。 小王子沉默了一会又说:“你的毒液管用吗?你保证不会使我长时间地痛苦 吗?” 我焦虑地赶上前去,但我仍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你去吧,我要下来 了!……”小王子说。于是,我也朝墙脚下看去,我吓了一跳。就在那里,一条 黄蛇直起身子冲着小王子。这种黄蛇半分钟就能结果你的性命。我一面赶紧掏口 袋,拔出手枪,一面跑过去。可是一听到我的脚步声,蛇却象一股干涸了的水柱 一样,慢慢钻进沙里去。它不慌不忙地在石头的缝隙中钻动着,发出轻轻的金属 般的响声。我到达墙边的时候,正好把我的这位小王子接在我的怀抱中。他的脸 色雪一样惨白
“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你怎么竟然和蛇也谈起心来了!”我解开了他一直带着的 金黄色的围脖。我用水渍湿了他的太阳穴,让他喝了点水。这时,我什么也不敢 再问他。他严肃地看着我,用双臂搂着我的脖子。我感到他的心就象一只被枪弹 击中而濒于死亡的鸟的心脏一样在跳动着。他对我说: 我很高兴,你找到了你的机器所缺少的东西。你不久就可以回家去了 你怎么知道的? 我正是来告诉他,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我成功地完成了修理工作。他不回 答我的问题,却接着说道:“我也一样,今天,要回家去了……”然后,他忧伤 地说:“我回家要远得多……要难得多… 我清楚地感到发生了某种不寻常的事。我把他当作小孩一样紧紧抱在怀里,可是 我感觉到他径直地向着一个无底深渊沉陷下去,我想法拉住他,却怎么也办不 到 他的眼神很严肃,望着遥远的地方 “我有你画的羊,羊的箱子和羊的嘴套子…”他带着忧伤的神情微笑了 我等了很长时间,才觉得他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小家伙,你受惊了……”他害怕了,这是无疑的!他却温柔地笑着说:“今天 晚上,我会怕得更厉害· 我再度意识到要发生一件不可弥补的事。我觉得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这时我才 明白:一想到再也不能听到这笑声,我就不能忍受。这笑声对我来说,就好象是 沙漠中的甘泉一样。 “小家伙,我还想听你笑……” 但他对我说:“到今天夜里,正好是一年了。我的星球将正好处于我去年降落的 那个地方的上空… “小家伙,这蛇的事,约会的事,还有星星,这全是一场噩梦吧?” 但他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他对我说:“重要的事,是看不见的……” “当然……”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 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 “当然…… “这也就象水一样,由于那辘轳和绳子的缘故,你给我喝的井水好象音乐 样……你记得吗?……这水非常好喝……” “当然……” “夜晚,你抬头望着星星,我的那颗太小了,我无法给你指出我的那颗星星是在 哪里。这样倒更好。你可以认为我的那颗星星就在这些星星之中。那么,所有的 星星,你都会喜欢看的……这些星星都将成为你的朋友。而且,我还要给你一件 礼物……” 他又笑了 “啊!小家伙,小家伙,我喜欢听你这笑声!” “这正好是我给你的礼物,……这就好象水那样。” 你说的是什么?” “人们眼里的星星并不都一样。对旅行的人来说,星星是向导。对别的人来说, 星星只是些小亮光。对另外一些学者来说,星星就是他们探讨的学问。对我所遇 见的那个实业家商人来说,星星是金钱。但是,所有这些星星都不会说话。你呢, 你的那些星星将是任何人都不曾有过的……
“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你怎么竟然和蛇也谈起心来了!”我解开了他一直带着的 金黄色的围脖。我用水渍湿了他的太阳穴,让他喝了点水。这时,我什么也不敢 再问他。他严肃地看着我,用双臂搂着我的脖子。我感到他的心就象一只被枪弹 击中而濒于死亡的鸟的心脏一样在跳动着。他对我说: “我很高兴,你找到了你的机器所缺少的东西。你不久就可以回家去了……” “ 你怎么知道的?” 我正是来告诉他,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我成功地完成了修理工作。他不回 答我的问题,却接着说道:“我也一样,今天,要回家去了……”然后,他忧伤 地说:“我回家要远得多……要难得多……” 我清楚地感到发生了某种不寻常的事。我把他当作小孩一样紧紧抱在怀里,可是 我感觉到他径直地向着一个无底深渊沉陷下去,我想法拉住他,却怎么也办不 到…… 他的眼神很严肃,望着遥远的地方。 “我有你画的羊,羊的箱子和羊的嘴套子……”他带着忧伤的神情微笑了。 我等了很长时间,才觉得他身子渐渐暖和起来。 “小家伙,你受惊了……”他害怕了,这是无疑的!他却温柔地笑着说:“今天 晚上,我会怕得更厉害……” 我再度意识到要发生一件不可弥补的事。我觉得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这时我才 明白:一想到再也不能听到这笑声,我就不能忍受。这笑声对我来说,就好象是 沙漠中的甘泉一样。 “小家伙,我还想听你笑……” 但他对我说:“到今天夜里,正好是一年了。我的星球将正好处于我去年降落的 那个地方的上空……” “小家伙,这蛇的事,约会的事,还有星星,这全是一场噩梦吧?” 但他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他对我说:“重要的事,是看不见的……” “当然……”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 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 “当然……” “这也就象水一样,由于那辘轳和绳子的缘故,你给我喝的井水好象音乐一 样……你记得吗?……这水非常好喝……” “当然……” “夜晚,你抬头望着星星,我的那颗太小了,我无法给你指出我的那颗星星是在 哪里。这样倒更好。你可以认为我的那颗星星就在这些星星之中。那么,所有的 星星,你都会喜欢看的……这些星星都将成为你的朋友。而且,我还要给你一件 礼物……” 他又笑了。 “啊!小家伙,小家伙,我喜欢听你这笑声!” “这正好是我给你的礼物,……这就好象水那样。” “你说的是什么?” “人们眼里的星星并不都一样。对旅行的人来说,星星是向导。对别的人来说, 星星只是些小亮光。对另外一些学者来说,星星就是他们探讨的学问。对我所遇 见的那个实业家商人来说,星星是金钱。但是,所有这些星星都不会说话。你呢, 你的那些星星将是任何人都不曾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