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届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学期3月调研试题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挨近(ai) 逮捕(dai 绊脚石(ban)好逸恶劳(wu) B.恫吓(dong)妩媚(f) 我们俩(i)逡巡不前(qun) C.急遽(j)迷惘(wang) 颤巍巍(chan)乘人之危( cheng) D.轻蔑(m)中风( zhong)处方药(ch)缠绵悱恻(fe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在美丽的黄浦江畔落下了帷幕,它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 经典,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久印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B.这些校长、院长与系主任,基本都是博士生导师,可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到底 是要指导学生怎么养成扎实而严肃的学风,还是想教会学生浮夸与浮躁的作派呢 C.近来,绿豆、大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它们在居民消 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只需保证供应、稳定预期,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防 止引起联锁反应即可。 D.今年的苹果价格变换莫测。前段时间栖霞苹果市场一路“飘红″,但最近刚刚开始的落 价,还是令栖霞当地果农疑惑:是赶紧出手还是在手里捂一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 独自在异乡闯荡 B.有的时候在杭州一天跑妤几个地方,显得特别忙,但都是办些鸡零狗碎的事, 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自己:今天干什么了? C.午后她就忙开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们一个个打电话回来说没空,到了晚间, 她一个人在餐桌边吃独食 D.美国《国防新闻》有关中国新战略导弹报道的大量内容主要源于台湾军方的说法, 他们炒作此新闻不外乎是军中反华势力一贯的做法,也是在为进一步推动对台军售敲 边鼓
浙江省2012届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二学期3月调研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挨.近(āi) 逮.捕(dài) 绊.脚石(bàn) 好逸恶.劳(wū) B.恫.吓(dòng) 妩.媚(fǔ) 我们俩.(liǎ) 逡.巡不前(qūn) C.急遽.(jù) 迷惘.(wǎng) 颤.巍巍(chàn) 乘.人之危(chéng) D.轻蔑.(mì) 中.风(zhòng) 处.方药(chǔ) 缠绵悱.恻(fě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上海世博会于 10 月 31 日在美丽的黄浦江畔落下了帷幕,它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 经典,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久印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B.这些校长、院长与系主任,基本都是博士生导师,可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到底 是要指导学生怎么养成扎实而严肃的学风,还是想教会学生浮夸与浮躁的作派呢?! C.近来,绿豆、大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它们在居民消 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只需保证供应、稳定预期,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防 止引起联锁反应即可。 D.今年的苹果价格变换莫测。前段时间栖霞苹果市场一路“飘红”,但最近刚刚开始的落 价,还是令栖霞当地果农疑惑:是赶紧出手还是在手里捂一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 ....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于 独自在异乡闯荡。 B.有的时候在杭州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显得特别忙,但都是办些鸡零狗碎 ....的事, 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自己:今天干什么了? C.午后她就忙开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们一个个打电话回来说没空,到了晚间, 她一个人在餐桌边吃独食 ...。 D.美国《国防新闻》有关中国新战略导弹报道的大量内容主要源于台湾军方的说法, 他们炒作此新闻不外乎是军中反华势力一贯的做法,也是在为进一步推动对台军售敲. 边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十几颗甚至上百颗恒星聚成的恒星 集团称为星团 B.树懒是一种哺乳动物,头小而圆,毛粗而长,耳朵很小,尾巴短,外形略像猴,灰褐 色,毛上常附有绿藻,很像树皮。 C.现在,当我通读全书,十几年来陆续印刻在脑海中的记忆被清晰地唤醒,并连成一片, 重温了自己从一个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成长为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经历 D.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 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 ③不超过60字。(3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晩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滩鸥 鹭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亚运会在设立之初只有不到10个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都成倍增长,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非洲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更是亚 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9704名运动员超过了上届多哈亚运会,42个比赛项目更达到北 京奥运会的15倍。 亚运会臃肿的身材给赛事主办方出了不少难题。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由于运动 员报名的数量超出预期,运动员村床位紧张,组委会不得不紧急调用多条游轮,提供给 部分代表团作为临时居所。 专业人土分析,亚运赛事规模过大,不仅稀释了金牌的含金量,还会大幅增加举办 城市的财政支出和接待压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城市尚能应对,但一些不够富裕的 举办国或地区就难以承受 按照亚奥理事会的设想,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项目设置采取“28个奥运项目 +X"的模式,最多不超过35项。X,是指带有亚洲色彩的非奥运项目。 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各补充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得体,每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十几颗甚至上百颗恒星聚成的恒星 集团称为星团。 B.树懒是一种哺乳动物,头小而圆,毛粗而长,耳朵很小,尾巴短,外形略像猴,灰褐 色,毛上常附有绿藻,很像树皮。 C.现在,当我通读全书,十几年来陆续印刻在脑海中的记忆被清晰地唤醒,并连成一片, 重温了自己从一个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成长为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经历。 D.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 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 ③不超过 60 字。(3 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 □□□□□□□□□□□□□□□□□□□□□□□□□□□□□□ □□□□□□□□□□□□□□□□□□□□□□□□□□□□□□ 6.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亚运会在设立之初只有不到 10 个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 都成倍增长,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非洲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2010 年广州亚运会更是亚 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9704 名运动员超过了上届多哈亚运会,42 个比赛项目更达到北 京奥运会的 1.5 倍。 亚运会臃肿的身材给赛事主办方出了不少难题。2006 年多哈亚运会期间,由于运动 员报名的数量超出预期,运动员村床位紧张,组委会不得不紧急调用多条游轮,提供给 部分代表团作为临时居所。 专业人士分析,亚运赛事规模过大,不仅稀释了金牌的含金量,还会大幅增加举办 城市的财政支出和接待压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城市尚能应对,但一些不够富裕的 举办国或地区就难以承受。 按照亚奥理事会的设想,从 2014 年仁川亚运会开始,项目设置采取“28 个奥运项目 +X”的模式,最多不超过 35 项。X,是指带有亚洲色彩的非奥运项目。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各补充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得体,每处
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对老和尚埋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非要干里迢迢 里出来化缘呢?” 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就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 多费力,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囔着。 !"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说,“!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 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 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 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 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 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 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 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对老和尚埋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 里出来化缘呢?” 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就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 多费力,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囔着。 “ ① !”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说,“ ② !”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 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 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 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 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 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 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 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 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 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 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岀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 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 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 甚至,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郭沫若认为,屈 原是看到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郢,才悲愤自杀的,是“殉国难。我觉得这恐怕与实际情况 有一点出入。屈原自沉是在郢都攻破之前好几年,时间不太对。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楚国朝廷 中那些奸臣贼子不想让屈原活着,把他逼死的。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 定要编织出一个谋杀故事,却没有具体证据 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 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 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前面说过的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 正是祭祀仪式的部分。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 有改动) 8.下列关于屈原“爱国诗人”身份界定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这是把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是以政治来框范文化 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的错误做法 B.虽然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但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 家”。既然,此“国”非“爱国”之“国”,“爱国诗人”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C.现代人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却忽略了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这一 事实,走入了文化研究的误区 D.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不以楚国为界,正是屈原超越国界的明证。屈原的确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 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 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 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 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 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 甚至,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郭沫若认为,屈 原是看到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郢,才悲愤自杀的,是“殉国难”。我觉得这恐怕与实际情况 有一点出入。屈原自沉是在郢都攻破之前好几年,时间不太对。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楚国朝廷 中那些奸臣贼子不想让屈原活着,把他逼死的。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一 定要编织出一个谋杀故事,却没有具体证据。 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 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 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前面说过的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 正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 有改动) 8.下列关于屈原“爱国诗人”身份界定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这是把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是以政治来框范文化, 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的错误做法。 B.虽然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但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 家”。既然,此“国”非“爱国”之“国”,“爱国诗人”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C.现代人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却忽略了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这一 事实,走入了文化研究的误区。 D.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不以楚国为界,正是屈原超越国界的明证。屈原的确
是一个爱国者,但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意义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爱国者。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对屈原的分析与作者所持观点一致,所 以在众多文学史中独独受到了作者的推崇 B.屈原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磨练,对于他成为第一个站在个性文学的高点上的诗人,都 是必不可少的。 C.屈原自沉汨罗江,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殉难说″还是“逼死说”都缺乏足够有力的 史实支撑,因此,对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大可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 哀 D.老百姓在端午节以包粽子划龙舟这些方式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正和屈原以投江这 样的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达成了一致 10.你如何理解文章第四节中的“彻底”二字?(3分) 11.海德格尔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 就是如何结東生命。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屈原自沉行为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余华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管 上,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 打发它去看那裤子。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 跳蚤。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可左手马上就顾不过来了,只能再让 右手去帮忙。 有人在敲门了。 起先我还以为是在敲邻居的门,可那声音却分明是直冲我来。于是我惊讶起来。我想谁 会来敲我的门呢?大概是敲错门了。我就不去答理,继续搔痒 时那门像是要倒場似地剧响起来。我知道现在外面那人不是用手而是用脚了,随即还 来不及容我考虑对策,那门便沉重地跌倒在地,发出的剧响将我的身体弹了几下。 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来到床前,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你的朋友快死了,你
是一个爱国者,但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意义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爱国者。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对屈原的分析与作者所持观点一致,所 以在众多文学史中独独受到了作者的推崇。 B.屈原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磨练,对于他成为第一个站在个性文学的高点上的诗人,都 是必不可少的。 C.屈原自沉汨罗江,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殉难说”还是“逼死说”都缺乏足够有力的 史实支撑,因此,对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大可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 哀。 D.老百姓在端午节以包粽子划龙舟这些方式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正和屈原以投江这 样的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达成了一致。 10.你如何理解文章第四节中的“彻底”二字?(3 分) 11.海德格尔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 就是如何结束生命。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屈原自沉行为的理解。(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余华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管 上,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 打发它去看那裤子。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 跳蚤。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可左手马上就顾不过来了,只能再让 右手去帮忙。 有人在敲门了。 起先我还以为是在敲邻居的门,可那声音却分明是直冲我来。于是我惊讶起来。我想谁 会来敲我的门呢?大概是敲错门了。我就不去答理,继续搔痒。 这时那门像是要倒塌似地剧响起来。我知道现在外面那人不是用手而是用脚了,随即还 来不及容我考虑对策,那门便沉重地跌倒在地,发出的剧响将我的身体弹了几下。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来到床前,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你的朋友快死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