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起止章节页码 第一章/第二节 ~ 第四节 P18~35 讲授题目 1.脂类 2.碳水化合物 3.热能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n-3、n-6 系列脂肪酸概念、种类,必需脂肪酸及功能,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概念、种类及作用,乳糖不耐受性概念、原因和克服方法 人体热能消耗的三个方面(基础代谢及影响因素、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熟悉内容 脂类功能,磷脂特点及功能,固醇类 碳水化合物分类、功能,食物来源 了解内容 脂类分类,消化吸收及转运;供给量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供给量 热能单位及生热营养素,人体一日热能需要确定,热能供给基本情况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1.n-3、n-6 系列脂肪酸概念、种类 2.水溶性、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及机制 3.乳糖不耐受性概念、原因和克服方法 4。磷脂特点及功能
12 起止章节页码 第一章/第二节 ~ 第四节 P18~35 讲授题目 1.脂类 2.碳水化合物 3.热能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n-3、n-6 系列脂肪酸概念、种类,必需脂肪酸及功能,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概念、种类及作用,乳糖不耐受性概念、原因和克服方法 人体热能消耗的三个方面(基础代谢及影响因素、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熟悉内容 脂类功能,磷脂特点及功能,固醇类 碳水化合物分类、功能,食物来源 了解内容 脂类分类,消化吸收及转运;供给量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供给量 热能单位及生热营养素,人体一日热能需要确定,热能供给基本情况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1.n-3、n-6 系列脂肪酸概念、种类 2.水溶性、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作用及机制 3.乳糖不耐受性概念、原因和克服方法 4。磷脂特点及功能
13 第 2-1 页 教学进程 第一节课 (步骤) 1.脂类 40 分钟 2.碳水化合物 10 分钟 第二节课 1.碳水化合物 30 分钟 2.热能 20 分钟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教学)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参考资料 1.《生物化学》 [M] 2.《生理学》 [M] 3.《人类营养学》 [M] 4.《营养学报》 [ J ] 5.《乳品工艺学》 [M]
13 第 2-1 页 教学进程 第一节课 (步骤) 1.脂类 40 分钟 2.碳水化合物 10 分钟 第二节课 1.碳水化合物 30 分钟 2.热能 20 分钟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教学) 2.课堂提问 3.课堂讨论 参考资料 1.《生物化学》 [M] 2.《生理学》 [M] 3.《人类营养学》 [M] 4.《营养学报》 [ J ] 5.《乳品工艺学》 [M]
14 6.《中国微生态杂志》 [ J] 作 业 1.什么是 n-3、n-6 系列脂肪酸?它们有什么作用? 2.膳食纤维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乳糖不耐受性?其发生有哪些原因?如何克服? 4.基础代谢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 2- 2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一节课 第二节 脂类 基本概念 → 详见多媒体框图 一、 脂类(Lipids)的分类及功能* →结合多媒体框图讲解 (一) 分类 1.中性脂肪(Fat) → (食物 95%,人体 99%)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脂肪(Fat)+油(Oils) 2.类脂(Lipoid) → (食物 5%,人体 1%) 类脂=磷脂(Phospholipids)+固醇(Sterols)+糖脂(Glucolipids)
14 6.《中国微生态杂志》 [ J] 作 业 1.什么是 n-3、n-6 系列脂肪酸?它们有什么作用? 2.膳食纤维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乳糖不耐受性?其发生有哪些原因?如何克服? 4.基础代谢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 2- 2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一节课 第二节 脂类 基本概念 → 详见多媒体框图 一、 脂类(Lipids)的分类及功能* →结合多媒体框图讲解 (一) 分类 1.中性脂肪(Fat) → (食物 95%,人体 99%)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脂肪(Fat)+油(Oils) 2.类脂(Lipoid) → (食物 5%,人体 1%) 类脂=磷脂(Phospholipids)+固醇(Sterols)+糖脂(Glucolipids)
15 (二) 功能* 1.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2.食物脂肪的营养学功能 注意: 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 食物脂肪的营养学功能 (三) 甘油三酯 1.脂肪酸(Fatty Acids FA) 1)分类 第 2-3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碳链长短、饱和程度和空间结构与脂肪特性、功能有关 详见多媒体图 注意: 要熟悉缩写 SFA,MUFA,PUFA 的英文含义 食物中的脂肪酸以 18 碳为主 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 FA 有两类 a)n-3(ω-3)系列不饱和 FA→α-亚麻酸→ EPA、DHA b)n-6(ω-6)系列不饱和 FA→亚油酸 n-3 和 n-6 系列脂肪酸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心血 管疾病的作用 2)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a)定义:
15 (二) 功能* 1.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2.食物脂肪的营养学功能 注意: 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 ≠ 食物脂肪的营养学功能 (三) 甘油三酯 1.脂肪酸(Fatty Acids FA) 1)分类 第 2-3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碳链长短、饱和程度和空间结构与脂肪特性、功能有关 详见多媒体图 注意: 要熟悉缩写 SFA,MUFA,PUFA 的英文含义 食物中的脂肪酸以 18 碳为主 目前认为,营养学上最具价值的 FA 有两类 a)n-3(ω-3)系列不饱和 FA→α-亚麻酸→ EPA、DHA b)n-6(ω-6)系列不饱和 FA→亚油酸 n-3 和 n-6 系列脂肪酸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心血 管疾病的作用 2)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 a)定义:
16 b)种类:ω-3 系列——α-亚麻酸 / ω-6 系列——亚油酸 c)最有效摄入途径:食物中直接获得 d)功能:详见多媒体 e)缺乏症、过多症:过多也不一定好 (四) 磷脂 结构与理化性质关系 → 与功能有关 缺乏: 第 2-4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五) 胆固醇类 1.分类 1)胆固醇 → 最重要 → 功能与来源 2)植物固醇 2.合成途径 1)外源摄入 2)内源合成 → 重要途径和来源 二、 消化、吸收、转运 简单介绍 → 详见多媒体
16 b)种类:ω-3 系列——α-亚麻酸 / ω-6 系列——亚油酸 c)最有效摄入途径:食物中直接获得 d)功能:详见多媒体 e)缺乏症、过多症:过多也不一定好 (四) 磷脂 结构与理化性质关系 → 与功能有关 缺乏: 第 2-4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五) 胆固醇类 1.分类 1)胆固醇 → 最重要 → 功能与来源 2)植物固醇 2.合成途径 1)外源摄入 2)内源合成 → 重要途径和来源 二、 消化、吸收、转运 简单介绍 → 详见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