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供给量推荐标准: 目的: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蛋白质(PRO) 一、 PRO 功能 1.构成组织 2.构成机体重要成分 3.供能:16.7KJ(4kcal)/g 二、 氨基酸(AA)、必需氨基酸(EAA) (一) AA 与肽 → 详见多媒体图 第 1-4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EAA → 定义** 半必需氨基酸 → 定义 (三) 氨基酸模式** 1.限制氨基酸** → 优质蛋白质*(定义、种类) 2.蛋白质互补作用** 强调: 蛋白质互补作用主要适用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
7 供给量推荐标准: 目的: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蛋白质(PRO) 一、 PRO 功能 1.构成组织 2.构成机体重要成分 3.供能:16.7KJ(4kcal)/g 二、 氨基酸(AA)、必需氨基酸(EAA) (一) AA 与肽 → 详见多媒体图 第 1-4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EAA → 定义** 半必需氨基酸 → 定义 (三) 氨基酸模式** 1.限制氨基酸** → 优质蛋白质*(定义、种类) 2.蛋白质互补作用** 强调: 蛋白质互补作用主要适用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人群
8 第 1-5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二节课 三、 消化、吸收、代谢 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p13 图 1-1 讲授 氮平衡** → 三种氮平衡的概念、发生人群 零氮平衡 负氮平衡 正氮平衡
8 第 1-5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二节课 三、 消化、吸收、代谢 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p13 图 1-1 讲授 氮平衡** → 三种氮平衡的概念、发生人群 零氮平衡 负氮平衡 正氮平衡
9 详见多媒体图 必要氮损失 → 概念 四、 营养学评价 评价的意义: 评价的内容: 三方面** → 详述(详见多媒体图) 1.含量 2.消化(吸收)率 3.利用率 → 生物价(BV)*、氨基酸评分(AAS)* 同时包含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的指标*有: 氮平衡、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 第 1-6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PER)、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注意: 多媒体图与书上所述略有不同,应注意逻辑讲解 五、 蛋白质营养不良*与过剩及营养状况评价 (一) 营养不良 主要以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多详见 1.发生原因
9 详见多媒体图 必要氮损失 → 概念 四、 营养学评价 评价的意义: 评价的内容: 三方面** → 详述(详见多媒体图) 1.含量 2.消化(吸收)率 3.利用率 → 生物价(BV)*、氨基酸评分(AAS)* 同时包含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的指标*有: 氮平衡、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功效比值 第 1-6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PER)、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注意: 多媒体图与书上所述略有不同,应注意逻辑讲解 五、 蛋白质营养不良*与过剩及营养状况评价 (一) 营养不良 主要以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多详见 1.发生原因
10 原发 → 摄入不足为主 继发 → 疾病所致 2.好发人群 婴幼儿、住院人群 3.分型及症状 消瘦型 恶性营养不良 混合型 三种型的症状详见多媒体图 4.防治措施 预防 治疗 第 1-7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过剩 1.危害 2.机制 六、 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1.蛋白质供给量的计算方法 2.食物来源** 优质蛋白质 → 动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
10 原发 → 摄入不足为主 继发 → 疾病所致 2.好发人群 婴幼儿、住院人群 3.分型及症状 消瘦型 恶性营养不良 混合型 三种型的症状详见多媒体图 4.防治措施 预防 治疗 第 1-7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过剩 1.危害 2.机制 六、 蛋白质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1.蛋白质供给量的计算方法 2.食物来源** 优质蛋白质 → 动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
11 第 1-8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09 月 01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班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0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讲课学时 45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聂 四 平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50/60 教室 室主任审核签字 孙 晓 红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
11 第 1-8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09 月 01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班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0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讲课学时 45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聂 四 平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50/60 教室 室主任审核签字 孙 晓 红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