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三、 食物来源、供给量 详见书和多媒体 动物脂肪、植物油脂 RNI 供能占总热能的 20-25%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CHO) 一、 分类*、食物来源 1)分类: 详见多媒体图 第 2-5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一) 单糖 →简介植酸(6-磷酸肌醇) (二) 双糖 →乳糖不耐受性(重点讲解)** 1.发生机制、流行病学 2.症状、危害(不利影响) 3.预防措施
17 三、 食物来源、供给量 详见书和多媒体 动物脂肪、植物油脂 RNI 供能占总热能的 20-25%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CHO) 一、 分类*、食物来源 1)分类: 详见多媒体图 第 2-5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一) 单糖 →简介植酸(6-磷酸肌醇) (二) 双糖 →乳糖不耐受性(重点讲解)** 1.发生机制、流行病学 2.症状、危害(不利影响) 3.预防措施
18 第 2-6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二节课 (三) 寡糖(低聚糖) → 简介功能性低聚糖概念、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举例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 → 详见多媒体 (四) 多糖 1.概念 淀粉、糖原、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 1)不溶性 2)水溶性 构成、功能、作用机制 → 详见多媒体
18 第 2-6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二节课 (三) 寡糖(低聚糖) → 简介功能性低聚糖概念、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举例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 → 详见多媒体 (四) 多糖 1.概念 淀粉、糖原、膳食纤维 2.膳食纤维 1)不溶性 2)水溶性 构成、功能、作用机制 → 详见多媒体
19 二、 碳水化合物功能 (一) 体内 CHO 功能 1.供能 2.构成机体成分 3.节约 PRO 作用 4.抗生酮作用 详见多媒体 第 2-7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食物 CHO 营养学意义 1.主要热能营养素 → 来源最广、使用最多、价格最便宜 2.改变食物色、香、味、型 →常见的糖及糖醇的相对甜度 3.提供膳食纤维 三、 CHO 的消化、吸收 详见教科书 p28 四、 CHO 供给 (一) 供给量 CHO 供能占总热能 60-65%(RNI)较合理
19 二、 碳水化合物功能 (一) 体内 CHO 功能 1.供能 2.构成机体成分 3.节约 PRO 作用 4.抗生酮作用 详见多媒体 第 2-7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二) 食物 CHO 营养学意义 1.主要热能营养素 → 来源最广、使用最多、价格最便宜 2.改变食物色、香、味、型 →常见的糖及糖醇的相对甜度 3.提供膳食纤维 三、 CHO 的消化、吸收 详见教科书 p28 四、 CHO 供给 (一) 供给量 CHO 供能占总热能 60-65%(RNI)较合理
20 但也有人认为应占 55-60%,且精制糖占总热膳食能 < 10%(否则可↑龋齿发生率) 美国 FDA 提倡每人摄入纤维 25g/d,或 11.5g /kkcal (二) 来源 1.淀粉主要来源:粮谷类、薯类 2.膳食纤维主要来源:蔬菜、水果 3.单双糖来源:水果、精制糖 第 2-8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四节 热能(Energy,E) 一、 概述 1.三大产热营养素 2.热能单位及其换算 二、 人体热能消耗 消耗 = 需要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1)概念 2)影响 BM 的内外因** → 详见多媒体图 2.体力活动(劳动及活动)
20 但也有人认为应占 55-60%,且精制糖占总热膳食能 < 10%(否则可↑龋齿发生率) 美国 FDA 提倡每人摄入纤维 25g/d,或 11.5g /kkcal (二) 来源 1.淀粉主要来源:粮谷类、薯类 2.膳食纤维主要来源:蔬菜、水果 3.单双糖来源:水果、精制糖 第 2-8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第四节 热能(Energy,E) 一、 概述 1.三大产热营养素 2.热能单位及其换算 二、 人体热能消耗 消耗 = 需要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 1.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 1)概念 2)影响 BM 的内外因** → 详见多媒体图 2.体力活动(劳动及活动)
21 约占总热能消耗的 15-30%。耗能变化最大,是人体控 制热能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最重要的部分→ 活 动耗能的影响因素 不同活动/劳动强度分级概念 3.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影响 TEF 的因素 一般混合膳食每日 TEF 所耗能量约为总热能的 10% 第 2-9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09 月 08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班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0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讲课学时 45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聂 四 平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50/60 教室 室主任审核签字 孙 晓 红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一章/第五节 P35~55 讲授题目 1.矿物质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
21 约占总热能消耗的 15-30%。耗能变化最大,是人体控 制热能消耗、保持能量平衡、维持健康最重要的部分→ 活 动耗能的影响因素 不同活动/劳动强度分级概念 3.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 影响 TEF 的因素 一般混合膳食每日 TEF 所耗能量约为总热能的 10% 第 2-9 页 贵 阳 医 学 院 教 案 2005 年 09 月 08 日 授课年级 预防医学 专业 2002 级 班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总学时 72 本人授课学时 20 教 研 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讲课学时 45 考试课/考查课 考试 教 师 聂 四 平 实验学时 27 教学地点 50/60 教室 室主任审核签字 孙 晓 红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 起止章节页码 第一章/第五节 P35~55 讲授题目 1.矿物质 计划用学时 2 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