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相关问题及其分析,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本书共有十三章,编写分工如下(按章节顺序排列):周爱 国、张欣—第一、二章;许小冬、间间—一第三、四、九章; 袁守龙、米靖、陈列一第五、六、七章;李少丹、周在平、李 端英一第八、十、十一、十二章;第十三章试题部分由李少 丹、米靖编写。全书由李少丹、刘大庆负责统稿。 全书以试题的形式展现运动训练学的知识要点,采用名词解 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筒答题、论述 题、方法应用题等八种题型,并附有不同层次的考试样题。 为方便广大读者参阅和使用,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遵 循以下几点: 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本书的章节划分依据、问题、答 案及部分参考要点均源自于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 (2000年版),但采用更有启迪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形式来强化读 者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同时,本书试 题运用大量竞技体育实战案例,通过与运动实践的结合提高读者 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本书并非教材的 翻版与重复。 2.关注当前理论研究热点及研究成果。运动训练理论是不 新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尤其关注当 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新的研究成果,把训练理论与实 践的焦点问题融入到本书之中。 3.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本书系统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 践案例及灵活的习题形式不仅适用于在校的本、专科大学生,参 加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还适用于运动训练一线的 -2
教练员、运动员。 4.先分后合。为了更有利于读者的学习、使用,本书首先 按章节出题,对各章问题分别考察。在此基础上,以模拟套题的 形式综合全书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考察,以使读者对全书有一 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作者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许多同志的大力支 持,参阅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现代竟技体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运动训练实践不新提出新的 问题和要求。本书编者虽然经过努力,但限于知识水平和经验的 不足,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在使用时不吝赐教,以期 进一步补充、修订和完善。 编者 2007年1月 一3
Sport 【目录】 生原降地省生霜者西,片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本章要点】竞技体育的基本内涵,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竞 技体育的构成及其特点,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 值;运动训练的基本内涵,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 点;运动训练学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1 三、判断题 0 四、单项选择题 4 五、多项选择题 7 六、简答题 8 七、论述题 9 八、方法应用题 9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本章要点】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 一1一
的叫练修丑班大全 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 性项群、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能主导类 同场对抗性项群、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体 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 群、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名词解释 20 二、填空题 21 三、判断题 23 四、单项选择题 25 五、多项选择题 27 六、简答题 28 七、论述题 29 八、方法应用题 29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本章要点】运动成绩的释义及其决定因素;竞技能力的释义及 其结构模型;运动员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 义,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一、名词解释 48 二、填空题 49 三、判断题 51 四、单项选择题 53 -2
:五、多项选择题 56 六、简答题 58 七、论述题 58、 八、方法应用题 59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本章要点】原则及训练原则的含义,学习运动训练原则的意 义,运动训练原则的理论体系;竞技需要原则、动 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 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 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的含义、理论依据、实践与 理论意义,以及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原 则。 一、名词解释 78 二、 填空题 79 三、判断题 81 四、单项选择题 84 五、多项选择题 86 六、简答题 87 七、论述题 88 八、方法应用题 8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