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20 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 始起步。 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 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出现冷冻面点。 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风味特色产品和各种 菜式;生产企业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二战的军需,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冻结食品业的发展。 20 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构成完整的冷藏链。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因外贸需要冷冻蔬菜,冷冻食品开 始起步。 80年代,家用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销售用冰柜和冷藏柜 的使用,推动了冷冻冷藏食品的发展;出现冷冻面点。 90年代,冷链初步形成;品种增加,风味特色产品和各种 菜式;生产企业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第二节冷冻原理 一、 果蔬冻藏机理 (一)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 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一般认为 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 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冻结点以 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 死效果较差
一、果蔬冻藏机理 (一)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 但在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 一般认为, 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 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降温速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的死亡率越高; 冻结点以 下,缓冻将导致剩余微生物的大量死亡,而速冻对微生物的致 死效果较差。 第二节 冷冻原理
微生物按生长温度分类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 ℃ ℃ 嗜冷 -7~5 15~20 25~30 微生物 嗜温 1015 30~40 40~50 微生物 嗜热 3045 5065 7580 微生物
微生物按生长温度分类 最低温度 ℃ 最适温度 ℃ 最高温度 ℃ 嗜冷 微生物 -7~5 15~20 25~30 嗜温 微生物 10~15 30~40 40~50 嗜热 微生物 30~45 50~65 75~80
表3-1:部分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最低温度 生长 产毒素 食物 肉毒杆菌 10.0 10.0 中毒 肉毒杆菌 10.0 10.0 性微 肉毒杆菌 10.0 生物 肉毒杆菌 3.0 3.0 梭状荚膜产气杆菌 1520 金黄色葡萄球菌 6.7 6.7 沙门氏杆菌 6.7 不产外毒素 粪便 埃希氏大肠杆菌 3~5 不产外毒素 指示 产气杆菌 0 不产外毒素 剂微 大肠杆菌类 35 不产外毒素 生物 肠球菌 0 不产外毒素
表 3-1:部分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的最低温度 生长 产毒素 肉毒杆菌 10.0 10.0 肉毒杆菌 10.0 10.0 肉毒杆菌 - 10.0 肉毒杆菌 3.0 3.0 梭状荚膜产气杆菌 152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6.7 6.7 食 物 中 毒 性 微 生物 沙门氏杆菌 6.7 不产外毒素 埃希氏大肠杆菌 3~5 不产外毒素 产气杆菌 0 不产外毒素 大肠杆菌类 3~5 不产外毒素 粪 便 指 示 剂 微 生物 肠球菌 0 不产外毒素
(二)低温抑制了酶活性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三)低温抑制了非酶引起的氧化变质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
(二)低温抑制了酶活性 酶作用的效果因原料而异 酶活性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 一般的冷藏和冻藏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 (三)低温抑制了非酶引起的氧化变质 各种非酶促化学反应的速度,都会因温度下降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