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输需求量预测 (三)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预测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这些分析,对事物的未来 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但是影响运输需求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的可以定量,有的不可以定量 特别是某种突发性因素难以预料,所以用数学模型往往难以完全反映和包括外生或内生变量 及其未来(特别是长期)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与定性预测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 用数学模型预测以后,再用专家预测法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 预测值。在定性进行货运量预测时,采用经验方法—-80-20规则便是较成功的一种方法。 经验表明,对大多数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来讲,80%的货运量往往是由少数几种货物 (不超过20%)构成的:而其它80%以上货物种类的运量却只占总货运量的20%以内。在 进行运量预测时,只要集中全力对少数几类主要的货物(通常不到十类)进行认真预测,再 估计其余那些对货运量影响不大的货物运量,把它加到上述预测的总数中去即得到总货运量 预测值。然后把模型预测的总货运量预测值同用80-—20规则得到的总货运量预测值加以对 照比较,经专家修正,就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运量预测值 同时,定量预测或定性预测本身也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提高预测精度。例如定量预 测可根据预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定额法等同时预测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值。一次成功的预测,都是采用几中方法同时预 测的结果,用一种预测方法就想得到较准确的预测值,是挺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四)运输需求量变动区间原则 运输需求量是一个随机事件,影响它的因素经常变动,预测结果往往不可能十分准确 例如运输基本建设的运输需求量预测,因为运输能力的增加通常要大量投资建设,而建设周 期较长,所以运输能力往往以大幅度跳跃的方式増加,而运输需求量却是逐渐増加,这表明 运输供应量往往具有较大的余地,因而对需求的预测允许有一定的幅度变动。另外,运输项 目建设周期长,而且有时采用分期建设的办法,这就有机会在各阶段对预测的运输需求量加 以检验、调整与修正。因此,对运输需求量预测的结果,允许有一个界限和区间。例如,在 一定的时间内,某条公路的日通过量最少有两万辆,最大达到两万五千辆,这样预测比只提 供一个预测值可能要好一些,利于决策更好地参考 (五)综合水平原则 预测结果是否可靠,关键在于所用数据代表性、分析方法的针对性以及分析售货员的观 察水平,三者都不可缺少,要按照预测的对象和预测要求正确选择预测方法,而且要充分占 有历史和现状资料,力求准确完整。预测分析人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实践知识 和多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的预测人员才能把握运量变化和客观规律,再经过专家修正 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值。 、运输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在具体进行运输需求量预测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有一个统筹安排,即要规划 好运输需求量预测工作的步骤问题。预测工作的全部包括那几个基本环节、分几步去做,这 就是预测工作的步骤问题。预测步骤由于有的划得粗些,有的划得细性,有的少些,有的多 些,而且预测的对象不同,预测的步骤也就不一样,但一般说来,预测的基本步骤如图3-2
第三章 运输需求量预测 (三)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相结合的原则 定量预测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事物进行定量分析,再根据这些分析,对事物的未来 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但是影响运输需求量的因素多种多样,有的可以定量,有的不可以定量, 特别是某种突发性因素难以预料,所以用数学模型往往难以完全反映和包括外生或内生变量 及其未来(特别是长期)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与定性预测结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 用数学模型预测以后,再用专家预测法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准确的 预测值。在定性进行货运量预测时,采用经验方法——80—20 规则便是较成功的一种方法。 经验表明,对大多数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来讲,80%的货运量往往是由少数几种货物 (不超过 20%)构成的;而其它 80%以上货物种类的运量却只占总货运量的 20%以内。在 进行运量预测时,只要集中全力对少数几类主要的货物(通常不到十类)进行认真预测,再 估计其余那些对货运量影响不大的货物运量,把它加到上述预测的总数中去即得到总货运量 预测值。然后把模型预测的总货运量预测值同用 80—20 规则得到的总货运量预测值加以对 照比较,经专家修正,就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运量预测值。 同时,定量预测或定性预测本身也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提高预测精度。例如定量预 测可根据预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定额法等同时预测,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值。一次成功的预测,都是采用几中方法同时预 测的结果,用一种预测方法就想得到较准确的预测值,是挺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四)运输需求量变动区间原则 运输需求量是一个随机事件,影响它的因素经常变动,预测结果往往不可能十分准确。 例如运输基本建设的运输需求量预测,因为运输能力的增加通常要大量投资建设,而建设周 期较长,所以运输能力往往以大幅度跳跃的方式增加,而运输需求量却是逐渐增加,这表明 运输供应量往往具有较大的余地,因而对需求的预测允许有一定的幅度变动。另外,运输项 目建设周期长,而且有时采用分期建设的办法,这就有机会在各阶段对预测的运输需求量加 以检验、调整与修正。因此,对运输需求量预测的结果,允许有一个界限和区间。例如,在 一定的时间内,某条公路的日通过量最少有两万辆,最大达到两万五千辆,这样预测比只提 供一个预测值可能要好一些,利于决策更好地参考。 (五)综合水平原则 预测结果是否可靠,关键在于所用数据代表性、分析方法的针对性以及分析售货员的观 察水平,三者都不可缺少,要按照预测的对象和预测要求正确选择预测方法,而且要充分占 有历史和现状资料,力求准确完整。预测分析人员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实践知识 和多学科的知识,只有这样的预测人员才能把握运量变化和客观规律,再经过专家修正,得 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值。 三、运输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在具体进行运输需求量预测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有一个统筹安排,即要规划 好运输需求量预测工作的步骤问题。预测工作的全部包括那几个基本环节、分几步去做,这 就是预测工作的步骤问题。预测步骤由于有的划得粗些,有的划得细性,有的少些,有的多 些,而且预测的对象不同,预测的步骤也就不一样,但一般说来,预测的基本步骤如图 3-2 6
交通运输经济 所示 确定预测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精度 制定预测计划 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检查 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确定预测值 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修正 编写预测报告 图3-2运输需求量预测步骤 )确定预测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精度 确定需要预测的对象,规定通过预测希望达到的目的。有了明确的预测目的,才能确定 调查什么、向谁调査,决定预测方法,确定预测重点。预测目的应力求准确、明了、详尽 具体。同时还要确定预测结果希望达到的精度,精度要求不同,采用的预测方法和误差分析 的要求也不同。 (二)制定预测计划 预测计划是指预测的具体内容,工作程序,参加人员及如何分工,资料收集计划,各阶 段所需完成的工作量和日期等。由于预测期限不同,所以还需确定预测的时间,包括预测资 料的时间范围、预测工作起止时间和以预测时点的确定 (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检查 运输需求量预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料是否准确、及时、全面和系统。资料 越是符合上述要求,就越能掌握运输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从而使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 际。预测时,要收集那些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影响较大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多方面资料,并对 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选择。资料是预测的基础,取得充分的、可靠的预测资料, 才能取得正确的预测结果 根据资料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原始资料也称为第一手资料,即未
交通运输经济 所示。 确定预测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精度 制定预测计划 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检查 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确定预测值 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修正 编写预测报告 图 3-2 运输需求量预测步骤 (一)确定预测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精度 确定需要预测的对象,规定通过预测希望达到的目的。有了明确的预测目的,才能确定 调查什么、向谁调查,决定预测方法,确定预测重点。预测目的应力求准确、明了、详尽、 具体。同时还要确定预测结果希望达到的精度,精度要求不同,采用的预测方法和误差分析 的要求也不同。 (二)制定预测计划 预测计划是指预测的具体内容,工作程序,参加人员及如何分工,资料收集计划,各阶 段所需完成的工作量和日期等。由于预测期限不同,所以还需确定预测的时间,包括预测资 料的时间范围、预测工作起止时间和以预测时点的确定。 (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检查 运输需求量预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料是否准确、及时、全面和系统。资料 越是符合上述要求,就越能掌握运输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从而使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 际。预测时,要收集那些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影响较大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多方面资料,并对 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选择。资料是预测的基础,取得充分的、可靠的预测资料, 才能取得正确的预测结果。 根据资料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原始资料也称为第一手资料,即未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