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经济 远金器亚 交通运输的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散布在空间不同点上的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 作用,资源、劳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再生产中产生了交通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运输市场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运输需求是运输供给的原 因,而运输供给则是运输需求的基础,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运输市场存在着市场运行 机制来自行调节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使需求和供给形成某种规律性的运动,出现某种相 对的均衡状态——市场均衡。当某种均衡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影响因素的发展, 促使供需条件的变化,这种均衡就要被打破,再向新的均衡发展。 面真限 原限限限原限联限限须限顶限限取限真顶限 路曾渝翻8的红泻一般舰 输需求的概念 运输需求是指点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 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实现位移的需要和支付能力,两者缺一都不能 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1)流量,也称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朝内,在一定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 买的运输劳务的数量。通常用客货运量和家货周转量来表示,用来说明家货运输 需求的数量与规模。 (2)流向,是指点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地理走向即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表明家货流 的产生地和消费地。 (3)流程,也称运输距离,是指货物或旅家空间位移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4)流时,也称运送时间,是指运输需求对空间位移起止时间的要求。 (5)流速,也称送达速度,是指运消费者对货物实现位移全过程中运翰速度的要求, (6)运输价格,是指运输单位重量戒体积的货物和运送第位旅家所需的运输费用。 (7)运输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空间分市、时间分市和家货运输的运输的结构,是按 不同货物种类、不同旅客出行目的或不同运输距离等对运输需求的分类
交通运输经济 第 章 运输需求分析 动之间的相互 作用 各种影响因素的发展, 促使供需条件的变化,这种均衡就要被打破,再向新的均衡发展。 二章 交通运输的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散布在空间不同点上的社会经济活 ,资源、劳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再生产中产生了交通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运输市场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运输需求是运输供给的原 因,而运输供给则是运输需求的基础,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运输市场存在着市场运行 机制来自行调节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使需求和供给形成某种规律性的运动,出现某种相 对的均衡状态——市场均衡。当某种均衡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变化、 第一节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一般规律 一、运输需求的概念 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实现位移的需要和支付能力,两者缺一都不能 构成 (1) 通常用客货运量和客货周转量来表示,用来说明客货运输 (2) 客空间位移的地理走向即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表明客货流 距离。 ; (7) 是按 不同货物种类、不同旅客出行目的或不同运输距离等对运输需求的分类。 运输需求是指点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和货物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 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必 现实的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包括以下七个要素: 流量,也称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 买的运输劳务的数量。 需求的数量与规模。 流向,是指点货物或旅 的产生地和消费地。 (3)流程,也称运输距离,是指货物或旅客空间位移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 (4)流时,也称运送时间,是指运输需求对空间位移起止时间的要求。 (5)流速,也称送达速度,是指运输消费者对货物实现位移全过程中运输速度的要求 (6)运输价格,是指运输单位重量戒体积的货物和运送第位旅客所需的运输费用。 运输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和客货运输的运输的结构, 1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 二、运输需求的产生 运输需求按运输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旅客运输需求和货物运输需求。 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公务、商务、探亲和旅游等四种类型。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 产和消费两个不同的领域。其中,以公务和商务为目的的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领域,与 人类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活动有关的运输需求,可称为生产性旅行需求,这种需求是生活活 动在运输领域的继续,其运输费用进入产品或服务成本。以探亲和旅游为目的的旅客运输需 求来源于消费领域,可称为消费性旅行需求,其运输费用来源于个人收入 货物运输需求的产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生产力市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自然资源是大自然 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它的分市是不平衡的,这是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自 然地理现泉。如我国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北方,占87%,其中山西、陕西、内蒙 古三省就占了68%;铁矿石集中在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合计占全国储量的 52%。生产力的布局要考底自然资源的分市状况,但不可能做到完全与自然资源 相一致,社会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自然资源由储藏丰富的地区向缺乏的地区流动, 这就必然产生运输要求 (2)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差 是,生产力市局与消费群体的分离必然存在。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区域经 济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某些商品的生产将日益集中 在某个成某些区域,生产与消费的空间的分离将日益增,就必然产生运输需求。 (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差异。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问因自 然资源、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同,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价格等方面就 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会引起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就会产生运输需求 三、运输需求的类型 根据运输需求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对运输需求有不同的分类。 (1)按运输对象种类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家运输需求。 (2)按运输需求的范固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运输需求和总体运输需求 (3)个别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朝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许多性质不同、品种不同、 运输要求不同的具体需求;总体运输需求是由个别运输需求的总和构成的。个别 运输需求是有差异的,而总体运输需求是无差异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运输对象 的空间位移。 (4)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区域内运输需求、区域问运输需求和过境运 输需求。 (5)运输需求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区域A内,则为A区域内的运输需求;运输需求 的起点在A区域而终点在B区域内,为A、B区域之间的运输需求;运输需求的 起点、终点均不在A区域,但运输对象利用了A区域内的运输线路而完成其位移 的为A区域的过境运输需求。 (6)按运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公路运输需求、铁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水路 运输需求和管道运输需求,以及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 四、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与其他的商品需求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章 运输需求分析 二、运输需求的产生 运输需求按运输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旅客运输需求和货物运输需求。 旅客运输需求一般可分为公务、商务、探亲和旅游等四种类型。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 产和 的的旅客运输需求来源于生产领域,与 人类生产、 动在运输领 求来源于消费领域,可称为消费性旅行需求,其运输费用来源于个人收入。 货物运 (1) 它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 (2) 经 济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生产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某些商品的生产将日益集中 在某个或某些区域,生产与消费的空间的分离将日益增大,就必然产生运输需求。 (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 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因自 然资源、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的不同,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价格等方面就 产生运输需求。 根据运 (1) 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运输需求和旅客运输需求。 (3) 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许多性质不同、品种不同、 (4) 分为区域内运输需求、区域间运输需求和过境运 (5) 输需求;运输需求 的起点在 A 区域而终点在 B 区域内,为 A、B 区域之间的运输需求;运输需求的 起点、终点均不在 A 区 域内的运输线路而完成其位移 的为 A 区域的过境运 (6)按运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公路运输需求、铁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水路 消费两个不同的领域。其中,以公务和商务为目 交换和分配等活动有关的运输需求,可称为生产性旅行需求,这种需求是生活活 域的继续,其运输费用进入产品或服务成本。以探亲和旅游为目的的旅客运输需 输需求的产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自然资源是大自然 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 然地理现象。如我国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北方,占 87%,其中山西、陕西、内蒙 古三省就占了 68%;铁矿石集中在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合计占全国储量的 52%。生产力的布局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但不可能做到完全与自然资源 相一致,社会经济活动必然要求自然资源由储藏丰富的地区向缺乏的地区流动, 这就必然产生运输要求。 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差 异,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的分离必然存在。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区域 、性能、价格上差异。不同 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会引起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就会 三、运输需求的类型 输需求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对运输需求有不同的分类。 按运输对象种类 (2)按运输需求的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运输需求和总体运输需求。 个别运输需 运输要求不同的具体需求;总体运输需求是由个别运输需求的总和构成的。个别 运输需求是有差异的,而总体运输需求是无差异的,两者都是为了实现运输对象 的空间位移。 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不同,可 输需求。 运输需求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同一区域 A 内,则为 A 区域内的运 域,但运输对象利用了 A 区 输需求。 运输需求和管道运输需求,以及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 四、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与其他的商品需求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交通运输经济 1.派生性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服务派生出来的,则 称该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为派生性需求。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服务称为本源性需求。货主或 旅客提出的位移要求的目的往往不是位移本身,而是为了实现其生产、生活的目标,完成空 间位移只是为实现其本来目标的中间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社会经济活动是本源需求, 运输需求则是派生需求。 2.广泛性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和物的空间位移,因此,运输需求存在于人类 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角落。运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不可能 脱离它而独立存在,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相比而言,运输需求更具有广泛性,是一种具 有普遍性的需求。 3.多样性 个别运输需求对运输条件的要求不同,对运输方向和运输距离的要求不同,对运输质量 管理的要求不同,对运输时间和运输速度的要求不同,对运价水平的要求不同,对运输的技 术措施的要求也不同,等等。如石油等液体货物需要用油罐车或管道运输,鲜活易腐货物需 要用冷藏车运输,化学品、危险品、超长超重货物等都需要特殊的运输条件。对于旅客运输, 由于旅行目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对运输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 运输需求不仅仅有量的要求,还有质的要求,运输服务的供给者必须适应运输质和量等各方 面多层次的要求。 4.不平衡性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在空间、时间上。 运输需求是对位移的要求,而且这种位移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 移,即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运输需求的这一特点,构成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即流 向和流程。空间和方向上的不平衡性主要是因为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运输网络布局等的不平衡 客货运输需求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节假日和周末的客运需求明显高于其 他时间,市内交通的高峰期是上下班时间,农业产品的收获季节也是这些货物的运输繁忙期 这些反映在对运输需求的要求上,就是时间的不平衡性。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引起运 输生产在时间上的不均衡。运输需求的时间要求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运输速度的要求,旅客货 物运输需求带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即运输消费者对运输服务的起运和到达时间有各自特定的 要求。运输需求的时间要求引出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即运输需求的流时和流速。运输速度 和运输费用是成正比的,运输服务消费者必须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费用之间进行权衡,以尽量 小的费用和尽可能快的速度实现旅客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5.规律性 运输需求起源于社会经济活动,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运输需求 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经济繁荣带来运输需求的旺盛,而经济萧条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 下降。社会经济活动的兴衰反映到运输需求上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6.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的运输需求之间一般来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 可以对某些不同的运输需求做出替代性的安排。例如,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旅客流动 的一部分可被替代;煤炭的运输可以被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替代;在工业生产方面,当原料 产地和产品市场分离时,人们可以通过生产位置的确定在运送原料还是运送产品或半成品之 间做出选择。运输需求的这种部分可替代性是区位理论解决选址问题和国民经济重大工程项 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
交通运输经济 1. 派生性 在经济生活中,如果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由另一种或几种商品或服务派生出来的,则 称该 求。 运输时间和运输速度的要求不同,对运价水平的要求不同,对运输的技 术措施的要求也不同,等等。如石油等液体货物需要用油罐车或管道运输,鲜活易腐货物需 要用 都需要特殊的运输条件。对于旅客运输, 由于旅行目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对运输服务的质量要求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 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引起运 输生产在时间上的不均衡。运输需求的时间要求的另一层含义是对运输速度的要求,旅客货 物运 之间进行权衡,以尽量 小的费用和尽可能快的速度实现旅客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讲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 可以对某些不同的运输需求做出替代性的安排。例如,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旅客流动 的一部分可被替代;煤炭的运输可以被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替代;在工业生产方面,当原料 产地和产品市场分离时,人们可以通过生产位置的确定在运送原料还是运送产品或半成品之 间做出选择。运输需求的这种部分可替代性是区位理论解决选址问题和国民经济重大工程项 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 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为派生性需求。引起派生需求的商品或服务称为本源性需求。货主或 旅客提出的位移要求的目的往往不是位移本身,而是为了实现其生产、生活的目标,完成空 间位移只是为实现其本来目标的中间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社会经济活动是本源需求, 运输需求则是派生需 2. 广泛性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和物的空间位移,因此,运输需求存在于人类 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个角落。运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不可能 脱离它而独立存在,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相比而言,运输需求更具有广泛性,是一种具 有普遍性的需求。 3. 多样性 个别运输需求对运输条件的要求不同,对运输方向和运输距离的要求不同,对运输质量 管理的要求不同,对 冷藏车运输,化学品、危险品、超长超重货物等 运输需求不仅仅有量的要求,还有质的要求,运输服务的供给者必须适应运输质和量等各方 面多层次的要求。 4. 不平衡性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在空间、时间上。 运输需求是对位移的要求,而且这种位移是运输消费者指定的两点之间带有方向性的位 移,即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运输需求的这一特点,构成了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即流 向和流程。空间和方向上的不平衡性主要是因为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运输网络布局等的不平衡。 客货运输需求在发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节假日和周末的客运需求明显高于其 他时间,市内交通的高峰期是上下班时间,农业产品的收获季节也是这些货物的运输繁忙期, 这些反映在对运输需求的要求上,就是时间的不平衡性。运 输需求带有很强的时间限制,即运输消费者对运输服务的起运和到达时间有各自特定的 要求。运输需求的时间要求引出运输需求的两个要素:即运输需求的流时和流速。运输速度 和运输费用是成正比的,运输服务消费者必须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费用 5. 规律性 运输需求起源于社会经济活动,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运输需求 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经济繁荣带来运输需求的旺盛,而经济萧条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 下降。社会经济活动的兴衰反映到运输需求上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6. 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的运输需求之间一般来 3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旅客运输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 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家运量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如假 日经济的发展,在“五一”、“国”假日间,铁路、公路、航空等主要运输 都出现高峰期;每年春运期间,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民工潮”愈演愈 烈,使得铁路严重超员,不堪重负 (2)旅家消费性运输需求受国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探 亲、旅游等的需要必然也不断增长,与此相联系的消费性要求也将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必将发生变化。 (3)(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是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重要因素。旅家运输的对泉是人 入口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旅行需求的变化。 (4)旅行费用即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对旅行需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消费性旅行需 求的影响更大 (5)运输服多的质量。安全、迅速、便利的运输服多网络能刺激旅家运输需求,反之, 则会抑制旅家运输需求。 (6)对于某种运输方式的旅行需求,其他运输方式的开遁、运价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 影啊其运输需求。 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货物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这种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经 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产品的产出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日益多 样化,对运输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首先,生产不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量(包括所 有原材料、附属材料、能源、半成品和产成品等的运量)的差别是很大。其次, 不同产品利用某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系数(即产品的运输量怀其总产量的比值)是 不同的。近年来,我国煤炭的铁路运输系数约为0.58、金属矿石为048,钢铁为 0.65,而粮食则仅为0.12,它们的差别是很大的。第三,不同的产业构成,在运 输需求的质与量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3)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交通运输网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货线路物的级引范围和 各线路的通过能力及需求的适应程度。滞后的交通运输业会影响生产的发展,抑 制货物运输的需求。 (4)运价水平的变动。运输需求对运价水平的变动是有弹性的,一般说来,运价水平 下降时,运输需求会上升,而运价水平上涨时,迈输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货物运输需求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 制的改革,在竞争和道求效益的机制作用下,资源和产品在市场上相对自由地流 动,商品交换的范固迅速扩木,交换频率木木增加,因此货物运输需求也大大增 加。在市场经济下,一些过去诸如“不合理运输”或“速反流向”的观念也在发 生变化,特别明显的是随着商品市场半径的扩大,货物严均运距增长很快,例如 从1952年到1995年,我国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从242公里延长到289公里,43 年间延长了47公里,其中铁路货物平均运距从452公里延长到807公里,延长 了355公里,见表2-1
第二章 运输需求分析 第二节 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旅客运输需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 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客运量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如假 日经济的发展,在“五一”、“国庆”假日期间,铁路、公路、航空等主要运输 都出现高峰期;每年春运期间,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民工潮”愈演愈 烈,使得铁路严重超员,不堪重负。 (2)旅客消费性运输需求受国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探 亲、旅游等的需要必然也不断增长,与此相联系的消费性要求也将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必将发生变化。 (3)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是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重要因素。旅客运输的对象是人, 人口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旅行需求的变化。 (4)旅行费用即运输服务价格的变动对旅行需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消费性旅行需 求的影响更大。 (5)运输服务的质量。安全、迅速、便利的运输服务网络能刺激旅客运输需求,反之, 则会抑制旅客运输需求。 (6)对于某种运输方式的旅行需求,其他运输方式的开通、运价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 影响其运输需求。 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发展水平。货物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这种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经 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产品的产出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日益多 样化,对运输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首先,生产不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量(包括所 有原材料、附属材料、能源、半成品和产成品等的运量)的差别是很大。其次, 不同产品利用某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系数(即产品的运输量怀其总产量的比值)是 不同的。近年来,我国煤炭的铁路运输系数约为 0.58、金属矿石为 0.48、钢铁为 0.65、而粮食则仅为 0.12,它们的差别是很大的。第三,不同的产业构成,在运 输需求的质与量上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3)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交通运输网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货线路物的吸引范围和 各线路的通过能力及需求的适应程度。滞后的交通运输业会影响生产的发展,抑 制货物运输的需求。 (4)运价水平的变动。运输需求对运价水平的变动是有弹性的,一般说来,运价水平 下降时,运输需求会上升,而运价水平上涨时,运输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5)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货物运输需求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 制的改革,在竞争和追求效益的机制作用下,资源和产品在市场上相对自由地流 动,商品交换的范围迅速扩大,交换频率大大增加,因此货物运输需求也大大增 加。在市场经济下,一些过去诸如“不合理运输”或“违反流向”的观念也在发 生变化,特别明显的是随着商品市场半径的扩大,货物平均运距增长很快,例如 从 1952 年到 1995 年,我国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从 242 公里延长到 289 公里,43 年间延长了 47 公里,其中铁路货物平均运距从 452 公里延长到 807 公里,延长 了 355 公里,见表 2-1。 4
交通运输经济 表21我国货物运输平均运距(单位:公里) 年份铁路公路水运 民用航空 总计 Petroleum and Y RailwayHighwayWaterway Civil Aviation Total as Pipelines 1952 l188 242 286 1970 1978 1521 1184 1216 2128 243 413 2143 236 1987 2183 1554 2234 1433 417 2330 1415 2393 1994 2241 1995 807 1551 386 2206 289 資源来源:中囯统计年鉴(19%6),中国统计出版社 二、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一)运输需求函数 运输需求的大小通常用运输需求量来描述。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的 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在这里,从时间上说,可以 是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的运输需求量,而一般都是指一年;从空间上说,可以是一个 国家、一个地区或一条线路等的运输需求量;“一定的条件”是指影响运输需求的诸多因素 如运输服务的价格、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产品运输系数、国民经济的产业和产品结构、 生产和运输布局、人口增长及其构成等。 为了定量地研究运输需求量受各因素影响的弹性大小,需引入运输需求函数的概念。运 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表达式,可记 Q=f(P,G,H,Y,A,Z,…)
交通运输经济 表2-1 我国货物运输平均运距(单位:公里) 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 年 份 Year 铁 路 Railway 公 路 Highway 水 运 Waterway 管 道 Petroleum and Gas Pipelines 民用航空 Civil Aviation 总 计 Total 1952 452 11 284 1188 242 1957 502 13 269 1034 225 1962 488 19 259 836 263 1965 549 19 291 924 286 1970 513 24 366 954 304 1975 478 28 736 434 1292 360 1978 485 32 873 416 1521 395 1980 514 20 1184 467 1573 220 1985 636 31 1216 442 2128 243 1986 646 34 1042 413 2143 236 1987 673 37 1174 413 2183 234 1988 681 44 1128 416 2226 243 1989 686 46 1281 402 2226 258 1990 705 46 1447 398 2218 270 1991 718 46 1554 399 2234 284 1992 734 48 1433 417 2330 279 1993 735 48 1415 409 2393 274 1994 791 50 1465 406 2241 282 1995 807 50 1551 386 2206 289 二、运输需求函数分析 (一)运输需求函数 运输需求的大小通常用运输需求量来描述。运输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的 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有能力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在这里,从时间上说,可以 是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的运输需求量,而一般都是指一年;从空间上说,可以是一个 国家、一个地区或一条线路等的运输需求量;“一定的条件”是指影响运输需求的诸多因素, 如运输服务的价格、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产品运输系数、国民经济的产业和产品结构、 生产和运输布局、人口增长及其构成等。 为了定量地研究运输需求量受各因素影响的弹性大小,需引入运输需求函数的概念。运 输需求函数是用函数形式表示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表达式,可记 为: Q = f (P,G, H,Y, A,Z,")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