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 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 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炎黄二帝都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 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 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 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 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 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渭河流域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米的 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 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 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 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 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 (《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 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 “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传说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 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论语谶》)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人们摆脱自然以及与自然现象作斗争的 能力,增强了部落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部落越来越强盛,为后来统一中原各部 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 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三)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候,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候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炎帝) 是为黄帝。这些都是正统史书中的记载,已经把神话人物历史化了,并且还以 11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正统观点使蚩尤成了暴虐无道的乱贼。 蚩尤就被幻想为“铜头铁额”的神化人物,而且还“人身牛蹄,四目六 手”,神通广大。之后蚩尤成为与战争恶神。《史记·天官书》:“蚩尤之旗, 类慧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秦始皇、汉高祖都立祠祭奉蚩尤, 把他作为战神、“兵主”,加以崇敬,以利战事。所以在战争开始起兵时,要 祭蚩尤,直到宋太宗征河东出征前一日,还“用少牢祭以蚩尤。”(宋史·礼 志) 黄帝打败蚩尤后,蚩尤被擒杀,其所属一部分南迁江南,一部分留在山东、 河南、山西一带,一部分被俘为奴,即所谓“黎民”,也就是社会最下层人群。 今天北方的闲姓、邹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后裔。据说,蚩尤被杀后,他的部 下偷偷地将尸体运回故地鲁西地区,头葬在寿张,身葬在巨野。而这一带正是 古代黎人聚居的地方。另有一说,蚩尤被擒杀后,刑天还带人冲入刑场,抡走 蚩尤尸骨,转给奢龙氏(阚姓蚩尤民),返身与轩辕神农氏再战。奢龙族住在东 平湖梁山北的黑虎庙和台前县阚乡城一带,在那里还建立了一个高七丈的蚩尤 冢。这个氏族表面归顺黄帝,实为蚩尤守陵,永世住在这一带。巨野县的肩髀 冢则由城(邹)訾氏守护,传六世,前后一百五十余年。 黄帝在解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斩杀了蚩尤。蚩尤流出的血,浸在泥土中, 形成一条黑河,集中到低注地方,就化为了卤,即解州的盐池。因蚩尤尸解之 故,当地就改名叫解,卤池称解池,后又成解县、解州。解池上源还有蚩尤城、 蚩尤村的地名。 蚩尤是苗族的祖先。据历史学家研究,后来九黎由河南迁到江汉,然后分 三支继续南迁,东支从洞庭、彭蠡之间迁入江西:西支则由汉水西迁入四川: 中支则沿湘资沅潭而上。黎人迁徙中绝大多数与汉人融合,一部分融入壮族, 一部分成为海南岛的黎族。还有相当多的黎民并没有离开中原,到商周时期, 仍在中原地区建立了苗、邓、曼、蛮子、尤、丹、黎、鄞等小国,先后融合于 华夏族。 二战争概况和意义 (一)争战原因 人类战争的本质就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美国学者恩斯明格说,食盐在人 12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类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为了盐曾经发生过战争:有些王朝因为得到盐而得 以独立,另一些王朝因为得不到盐而崩溃。甚至人类文化就是在产盐地周围发 展起来的。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更是明确写道:解县附近有 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中国古代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是双方为了 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二)战况记载 蚩尤与黄帝之战,史书中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 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 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 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蚩尤战败后的结果,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 海经》所记:另一说是受到黄帝重用,如《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 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三)争战结果 一说是被黄帝擒杀,如前引述《史记》《逸周书》《山海经》所记: 说是受到黄帝重用,如《龙鱼河图》所言:“黄帝制服蚩尤,帝因使之 主兵,以制八方”。 (四)涿鹿之战的意义 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 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 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韧时 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相关的遗迹:蚩尤村(运城市东郭镇):在盐池附近的蚩尤村,相传是当 年蚩尤莽身的地方,现在这个村改名为从善村,即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之意。 据《山西晚报》报道,2003年8月蚩尤部落遗址所在地运城盐湖区东郭镇从善 村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运城市部分领导、学者和盐湖区近千名干部群众本着 尊重历史、正本清源的态度为蚩尤正名,客观正确地评价蚩尤及其对历史的重 要贡献。 三、重新定位蚩尤 13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蚩尤是中华民族的三个伟大始祖之 首先,应当指出,蚩尤是中国苗族的先祖。其次,蚩尤也是中国南方许多 少数民族的祖先。再次,蚩尤也是我国羌族的先祖。又再次,蚩尤也是汉族的 先祖。蚩尤不仅是苗族黎民族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而且也是汉族等其 它民族的祖先,因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是同 时代的三个伟大人物,是原始社会阶段部落联盟解体前黄帝时期的古代中国三 大部落联盟的三个首领(即大酋长)和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 2.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之 首先,在蚩尤死后,黄帝及其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 神”来崇敬和缅怀。其次,苗族人民较普遍地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长期地 怀念和祭祀。再次,汉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长期怀念着蚩尤。此外, 瑶族、黎族、畲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长期怀念着 蚩尤,把他用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传颂着、纪念着。可见,蚩尤是中国人民长期 怀念的伟大历史人物。 3.摒除错误的思想观点,恢复历史的本米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 反对:以胜败论英雄,或曰“胜败英雄论”。强调以正史为依据,或曰“唯 正史论”。漠视蚩尤问题,或曰“漠视论”。 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首届炎黄蚩三始祖文化研讨会,1995年9月 25日,在河北省涿鹿县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48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共收到论文8篇。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涿 鹿县政府等共同主办。“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涿鹿县是众多史籍记载炎帝、黄 帝、蚩尤相征战的汲涿鹿、阪泉所在地,蚩尤应同炎黄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之一。两岸学者共同认为,应加强三祖研究和涿鹿考古,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和 中华民族团结。”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蚩尤的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与黄帝 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几千年来, 蚩尤的伟大形象和地位却被严重地歪曲了,贬损了。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我们应当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确认蚩尤的历史地位,以增强中国历史的科学 性,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4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主要参考资料 傅仁杰、杨明珠.《河东文物览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柴继光.《运城盐池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孟海生.《河东文化述呈》,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5年内部发行 柏杨.《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2005年 15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