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河东文化,也就是要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传 统文化。把握中华文化的传承演变,认识河东文学的杰出成就及历史地位,批 判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 学生的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文化 1、弘扬河东文化: 众所周知,河东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百年文明看上海、千年文明看北京、 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在漫长的华夏文明史前时期,河东地 区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场所,之后又是古代帝王尧、舜、禹的活动区域 和建都之地,沉淀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古文化层。因此,古河东地区在华夏文 明起源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 和越来越多考古资料充分说明,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 中心。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河东文化在华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河 东垣曲县寨里发现中华曙猿化石,推翻了世界上许多古生物学家“高等灵长类 起源于北非地区”的这一论断。位于黄河岸边的芮城县境内西侯渡文化遗址, 则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前了130万年。 之后黄帝联合炎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部落 战争,其结果不仅是使黄帝牢固地控制了河东盐池。更为重要的是使黄帝与炎 帝的部落得以融合,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始祖。之后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 安邑,他们的建都之地都靠近河东盐池,在物质极为贫乏,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的原始时期,河东盐池无疑为早期的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从黄帝到尧、舜、禹在河东盐池地区频繁活动的大量史实证明:河东盐池 以其丰富、博大、持久的盐吸引、凝聚、发展、壮大若我们的祖先,使河东地 区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可以这样说,正是河东盐池最早产生了盐文化,继而 盐文化催生了河东文化、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最终繁衍了中华文化。河东盐文 化正是以此为基点,闪烁出灿烂的生命和智慧的光芒,确定了她在中国文化发 展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千百年米,古河东一直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人民生活安 居乐业,从春秋到秦汉,有表演歌舞、滑稽、杂技、散乐、木偶戏的出现:随 6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唐、五代戏曲逐渐形成了,有了表演形式的参军戏,尤其是唐玄宗还设教坊 兴梨园,招收梨园弟子,河东闻喜县的礼元镇就是因唐代曾有梨园而得名。 宋代己有杂刷活动,到元代,杂剧日趋成熟,达到高峰。河东的锣鼓杂剧更是 盛极一时。明初,蒲剧出现萌芽,明中期,蒲剧脱颖而出,也称山陕棉子,唱 红京都,清代达到鼎盛时期。蒲剧不仅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影 响衍生了众多梆子剧种,称蒲剧为梆子戏鼻祖当之无愧。河东戏剧渊源历史悠 久,剧种多样,艺人云集,戏剧活动广泛普及而被誉为“戏曲之乡”。它是勒劳 智慧的河东人民智慧与劳动的艺术结晶,是河东根祖文化中一枝奇葩。它不仅 是中国戏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古绝唱。 在华夏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神灵常是统治者用来控制人心的法宝。统治 者极需要找一个能被最广泛阶层普遍接受的精神偶像,深明大义、忠贞不二, 几乎毫无缺点的关公就被推到了前台。关公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关公的“所 有行为”形成的忠、义、仁、勇。关公文化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完美,使关公成 为一个超时空的各种美好形象道德代表,并以“神”这个特殊的文化形象扎把 在中华文明史中,与我们民族千百年同在,历尽风雨而永不泯灭。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黄河哺育了河东这片灵秀圣洁的土地,历史的沧 桑巨变造就了这里大气磅薄的圣贤英才。在这块热土上曾经孕有了灿烂的河东 文化,哺育了一代代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名人贤士。河东大地文化的悠久、史 迹的深厚、名人的众多是中国别的地域所无法匹比的。 作为“尧、舜、禹”的故乡,作为曾经孕育过司马迁、王维、王勃、司马 光、柳宗元等文化巨人的河东大地,河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无须赘 言的。我们河东曾有过舜帝立德的卓越见识,大禹治水的恢弘气度,晋文公称 雄的王者之气,司马迁、司马光纵横天下的文笔,关云长、薛仁贵横刀立马的 雄姿飒爽,裴氏故里无可匹比的家族雄风,普救寺里独霸中国爱情剧坛的千古 绝唱,鹤雀楼上“欲穷干里目”的那样一种大汉民族应有的视野…但就是这 样一种大气磅礴、恢宏盖世的“河东文化”,如今却被世人冷落了。原本属于 我们河东的许多名人被别处抢去了,舜被湖南抢去了,司马迁被陕西抢去了, 柳宗元被柳州抢去了…我们遗失了太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说的好听一点, 这实在是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遗憾。说不好听一点,这是我们的耻辱。运城学院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作为河东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作为河东地区唯一拥有众多与文化研究相 关的研究人员的地方,我们站在这片热土上,却眼睁睁看着原本属于我们的文 化资源,因为我们的漠然而大量流失,难道我们还能袖手旁观吗?答案是不能 出于血脉之情,出于对故土的挚爱之心,我们有责任对河东文化进行反省,我 们有义务为其中所蕴含的世界级命题的无人问津而忧思,我们更有义务让河东 灿烂的文化为世人重新认识振臂而呼。这是一种何等大气的文化底蕴的民族复 兴,说到底这种文化气势的复兴,目的在于关注河东文明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 未来走向,从而振兴河东经济,重振民族雄风。 2、推动地方经济建设 河东文化中包含着经济内容,并为经济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广义的河东文 化包含着物质的和经济方面的内涵。其次,河东文化的存在为商品经济发展创 造条件。再次,河东文化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全国有许许多多的关 帝庙,作为人们崇拜、奉祀关公的圣地,关帝庙一般都建在风景名胜之地,都 是理想的旅游观光景点,为开展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河东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点,是联结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纽带。河东文 化已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一些国外学者也加入到河东文化研究者的行列,从 而加深了国外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推荐阅读书日: 王学樵著.《河东文史拾零》·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河东文化丛书》第一辑.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运城行署教育委员会编.《运城地区乡土教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王雪樵著.《河东艺文从考》.太原:北岳出版社,1994年. 作业:看看你周围有哪些与河东文化相关的现象,试着说一说。 课后记: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第一编根祖文化 根祖文化:指的是中国对其祖先的认同,根祖文化作为人类的“家谱”, 既是社会人文资源的主脉,又是这一资源的归属凭据,它体现着人们寻根问祖 追流溯源的历史文化积淀。 地处三晋南域的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根祖文化得天独 厚、个性鲜明、特色浓重,且具有原创性、直根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 延续性的品质。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经济文化化与文化经济化相互融合、并行不 悖的大背景下,面对西方大国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全球范围抢滩筑坞、营 造文化霸权的严峻形势,面对全国各地文化战略骤然升位、文化发展百舸争流 的挑战和机遇,充分认识河东根祖文化的战略地位、人文底蕴、当代功能和科 学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根祖文化写照了中国古人类的起源。有史以来,人们对人类的起源就有许 多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其中伏羲与女娲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得更为持久、 最为广泛,堪称传统文化的经典。这一传说在河东不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而且有可圈可点的“实地”佐证。相传洪洞县淹底乡的卦底村是伏羲画八卦的 地方,洪洞县赵城镇的侯村有女娲的陵墓,吉县的人祖山是伏羲女娲滚磨盘以 试姻缘、成婚、繁衍后代的地方。这些传说虽然尚无科学的依据,但它至少折 射出河东的历代先人都对自己原始祖宗就诞生于此的高度认同。 后来科学的考古发现证实,1994一1997年,在垣曲县寨里村发现的4500万 年前的灵长类动物特征的世纪昭猿化石,2000年4月11日,《人民日报》以《人 类远祖起源于中国》为题,对“世纪曙猿”及其研究成果作了报道,指出:“专 家认为,山西垣曲‘世纪曙猿’的发现,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同时也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运城市芮城县西侯度村(西 伯侯姬昌母亲曾囚于此)发现的目前距今大约180万年旧石器时代遗址。运城 市芮城县183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遗骨的确是被火烧过的,这就 是闻名遐迩的“烧骨”,开创了人类的用火史。襄汾丁村遗址发现了13万年前 的丁村人的大量石器,表明了河东大地无愧其根祖的地位。 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代。 中国早期最高统治者称“皇”和“帝”,他们在位的时间就是中国开国之初, 9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古人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 “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 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 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 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 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 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 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其中三皇说 中伏羲、神农、黄帝一说影响力而得到推广,见于《尚书序》的五帝说:少昊、 颗颈、帝誉、尧、舞(伪):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 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第一讲黄帝、蚩尤与“解州”之争 说到黄帝、蚩尤,不得不说的是那场拙历史上最早的战争“涿鹿之战”。 它的战争原因是因为一块地一一即今天运城的盐池。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神话 传说和史籍资料还原历史,看一看这场使中国文明产生重大转折的战争。 一“涿鹿之战”的交战双方: (一)炎帝 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 农氏的子孙)。 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贡献一、制未相,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二、立市,首辟市场。三、治 麻为布,民着衣裳。四、作五弦琴,以乐百姓。五、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六、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二)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今陕西武功漆水 河)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故号轩辕氏。少典之 子(少典:一说是部族名,一说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帝。《易·系 黄帝与炎帝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嬌氏, 10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