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后稷 吉 后稷(远古)明人绘
谷神后稷
后稷其人 《山海经·海内经》 :“后稷播百谷。稷之子孙日 叔均,是始作牛耕。‘ 《路史·后纪九上》:“稷岐颐自求,是为谓好农 盖象角亢,载土食谷。”注云:“(稷)面皮有 土象,顾面为下部,下部为地,巧以利也。” 《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 用 國 超
一 后稷其人 ▪ 《山海经·海内经》:“后稷播百谷。稷之子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 ▪ 《路史·后纪九上》:“稷岐颐自求,是为谓好农, 盖象角亢,载土食谷。”注云:“(稷)面皮有 土象,颐面为下部,下部为地,巧以利也。” ▪ 《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五谷熟而民人育
后稷其人 (一)历史记载 姜源生弃,《史记·周本纪》记载 会有 姜原为帝苦元妃。 践 姜孕不飞因故利封 不多天之攀·生青 美为袖浅止弃渠中尿作 辟 安林中 之。初欲弃之 超 、好种麻 黎 冠 ,亭稷,新姓 底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一 后稷其人 ▪ (一)历史记载 ▪ 姜源生弃,《史记·周本纪》记载: ▪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 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 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 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 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 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 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 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后稷其人 于省吾说:“姜源所履的巨人之迹正是周人远祖 的图腾,因而受孕生子。” 孙作云进一步论证道:姜源履帝迹而生子,显然 是对于“履大人迹”这一原始、野蛮的传说的一 种粉饰或误解。所谓“巨人迹”,乃是熊的脚印 熊乃是周族的图腾。 在姜源一后稷神话中,姜源和后稷的身份是双 重的。姜源既是周人的女性始祖,又是大地母神 圈 后稷作为姜源之子,既是周人的男性始祖,也是 五谷之神
一 后稷其人 ▪ 于省吾说:“姜源所履的巨人之迹正是周人远祖 的图腾,因而受孕生子。” ▪ 孙作云进一步论证道:姜源履帝迹而生子,显然 是对于“履大人迹”这一原始、野蛮的传说的一 种粉饰或误解。所谓“巨人迹”,乃是熊的脚印, 熊乃是周族的图腾。 ▪ 在姜源——后稷神话中,姜源和后稷的身份是双 重的。姜源既是周人的女性始祖,又是大地母神; 后稷作为姜源之子,既是周人的男性始祖,也是 五谷之神
后稷其人 (二)身份分析:五谷神 “稷”字从禾从畟 ,“禾”代表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畟” 字,《说文解字》认为,上部的“田” 表示田野或田地 下部表示人前行的形状。合起来表示,农耕时人的脚进入 土中向前行进的意思。 外籍古文字专家白川静认为“畟”字的“田”和“男”字 的“田”一样,在古文中写作一个特大的头颅的形象,所 以“畟”字的“上部很明显像神头之形,在其下添加了向 左右垂开的手足之形,其全体可作表示稷神神像之形。” 叶舒宪认为,“畟”字的上部像神头,下部则是种子的符 号
一 后稷其人 ▪ (二)身份分析:五谷神 ▪ “稷”字从禾从畟,“禾”代表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畟” 字,《说文解字》认为,上部的“田”表示田野或田地, 下部表示人前行的形状。合起来表示,农耕时人的脚进入 土中向前行进的意思。 ▪ 外籍古文字专家白川静认为“畟”字的“田”和“男”字 的“田”一样,在古文中写作一个特大的头颅的形象,所 以“畟”字的“上部很明显像神头之形,在其下添加了向 左右垂开的手足之形,其全体可作表示稷神神像之形。” ▪ 叶舒宪认为,“畟”字的上部像神头,下部则是种子的符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