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概论 爆 主讲人:樊淑敏 麟
河 东 文 化 概 论 主讲人:樊淑敏
绪论 ■“河东”的涵义; 文化的的阐释;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绪 论 ▪ “河东”的涵义; ▪ 文化的的阐释; ▪ 研究目的及意义
河东”的涵义 ·(一)河东(运城地区)概况 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南与河南相邻,西与陕西接壤。运城 地区现辖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及闻喜、绎县、垣曲、 夏县、平陆、新绛、稷山、万荣、临猗、芮城等县。 总面积13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25万。运城地委、行署 设在运城市。 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一 “河东”的涵义 ▪ (一)河东(运城地区)概况 ▪ 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南与河南相邻,西与陕西接壤。运城 地区现辖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及闻喜、绎县、垣曲、 夏县、平陆、新绛、稷山、万荣、临猗、芮城等县。 ▪ 总面积13968平方公里,总人口425万。运城地委、行署 设在运城市。 ▪ 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河东”的涵义 (二)“河东”的历史沿革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于是秦始征晋之河东,置官司马。” 《孟子梁惠王章》载:“梁惠王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唐代杜佑《通典》中说的很清楚:秦之“河东,今河东、绛郡、陕郡 之北境、平阳、大宁、文城等郡皆是也” 汉因秦” 河东郡郡治设在安邑。包括安邑、大阳(今平陆 、 猗民、解渠、蒲坂(今永济)、河北(今涡诚、左温 今闻喜) 获泽(今沁水西南)、端氏(今沁水东南)、临汾、垣(今垣曲)、 皮氏(今河津)、长修(今稷山)等。 魏 晋河东郡较汉时缩小了一半,只辖安邑、闻喜、垣、汾阴、猗氏、 、 蒲版、大阴、河北幼县,略小于今之运城地区。 福
一 “河东”的涵义 ▪ (二)“河东”的历史沿革 ▪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于是秦始征晋之河东,置官司马。” ▪ 《孟子·梁惠王章》载:“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唐代杜佑《通典》中说的很清楚:秦之“河东,今河东、绛郡、陕郡 之北境、平阳、大宁、文城等郡皆是也”。 ▪ “汉因秦制”,河东郡郡治设在安邑。包括安邑、大阳(今平陆)、 猗氏、解县、蒲坂(今永济)、河北(今芮城)、左邑(今闻喜)、 获泽(今沁水西南)、端氏(今沁水东南)、临汾、垣(今垣曲)、 皮氏(今河津)、长修(今稷山)等。 ▪ 魏、晋河东郡较汉时缩小了一半,只辖安邑、闻喜、垣、汾阴、猗氏、 解、蒲版、大阴、河北九县,略小于今之运城地区
河东”的涵义 (二)“河东”的历史沿革 实最 、,巨鹿、常山诸郡、及赵国、,广平国之地 分。 河东路包括府三(太原、隆德、平阳)、州十四、县八十一。 元代的河东”一词,只指河东县。 明代,在此时河东这块±地上,划分为交个州:蒲州、解州、绛州、 陕州、'吉州和霍州。河东产二筒,宋见宇地志。 量3喜霸餐兰直分突霜 河东 今之运城,临汾两地区。 ,mM·累明,真,思间国LZ6TE子 词,再也没有作为行政区划使用了
一 “河东”的涵义 ▪ (二)“河东”的历史沿革 ▪ 《新唐书·地理志》河东道包括汉代的河东、上党、西河、雁门、代 郡、巨鹿、常山诸郡、及赵国、广平国之地。共辖府二(河中、太原) “州十九、县一百一十”,大体相当今山西全境及河北、内蒙之一部 分。 ▪ 河东路包括府三(太原、隆德、平阳)、州十四、县八十一。 ▪ 元代的河东”一词,只指河东县。 ▪ 明代,在此时河东这块土地上,划分为六个州:蒲州、解州、绛州、 陕州、吉州和霍州。“河东”一词,已不见于地志。 ▪ 民国三年,全国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山西省分为冀宁、 雁门、河东三道。这时的河东道,辖安邑、临汾等三十五县,大体相 当于今之运城,临汾两地区。 ▪ 民国十六年(1927),全国取消了“道”的建置,从此以后,“河 东”一词,再也没有作为行政区划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