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西厢记》与普救寺
第十一讲 《西厢记》与普救寺
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 史,往往是商人一见面就相爱,但 普定终身,从不细写他们恋爱的经 过与他们在恋时的心理。《西厢》 的成功偏在于它的全部都是皖曲的 细腻的写我生与营营的恋爱的心境 的,仙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 《西厢》外,中国无第二部。”(郑 振掉)
▪ “中国的戏曲小说,写到两性的恋 史,往往是两人一见面就相爱,但 誓定终身,从不细写他们恋爱的经 过与他们在恋时的心理。《西厢》 的成功偏在于它的全部都是婉曲的 细腻的写张生与莺莺的恋爱的心境 的,似这等曲折的恋爱故事,除 《西厢》 外,中国无第二部。”(郑 振铎)
故事来源及演化 “西厢”故事的演变(1) 唐·元稹《莺普传》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 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 ■}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 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不为云为雨, 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般之辛,周之 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 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谬笑。予之德不足以胜 妖孽,是用忍情
一 故事来源及演化 ▪ “西厢”故事的演变(1) ▪ 唐·元稹《莺莺传》 ▪ 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 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 ▪ 张生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 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成宠娇,不为云为雨, 则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 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 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谬笑。予之德不足以胜 妖孽,是用忍情
西相” 故事的演变(2) 金代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 样式《西厢记诸宫调》,世称《董西 厢》。约五万言,用了一百九十多个 套数,实际上是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 诗或诗体小说。它虽然取材于《莺莺 传》,但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 墨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胎换骨的“改 造”,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新作
“西厢”故事的演变(2) ▪ 金代董解元把它改编成大型说唱文学 样式《西厢记诸宫调》,世称《董西 厢》。约五万言,用了一百九十多个 套数,实际上是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 诗或诗体小说。它虽然取材于《莺莺 传》,但在主题思想、情节安排、人 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脱胎换骨的“改 造”,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新作
西厢”故事的演变 (3)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 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 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一 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 思 官调,用韵广泛多变。 圈
“西厢”故事的演变(3) ▪ 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 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 《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 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一 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 宫调,用韵广泛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