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150分,完成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39分) 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e)慰藉(j1)火钵(b)熨帖(yu)揠苗助长(ya) B.忸怩(n1)充州(yan)青荇(xing)咫尺(zh)拈花惹草(nian) C.隽永(jn)饷银( xiang)道劲(jing)回纥(h6)退避三舍(she) D.漫溯(shu)谥号(shi)踟蹰(chf)果脯(fu)泾渭难分(j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阻遏/拜谒箫瑟/笙箫饮撰/编集挥斥方道 B.苍茫/苍海仓促/疮痍作弊/荫蔽民生凋弊 C.竹高/蓬高哀惋/挽歌斑潮/训言融会贯通 D.颓圮/荆杞推崇/作桌联名/连通再接再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相 关部门在制订方案前尽可能地集思广益,吸收意见。 B.在比赛最后十五分钟被换上场的罗马队偶像球星托蒂果然不孚众望,在伤停补时最后 时刻为意大利队攻入了点球 C.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方面独辟蹊径。 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目染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 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 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 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C.最近,“屌丝”、“元芳”等词语登上了《人民日报》。主流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引 起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此表示肯定。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 《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新诗是指1919年“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戴望舒所作 的《雨巷》被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也被称为“雨巷 诗人 B.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等。除《再 别康桥》外,《雪花的快乐》、《偶然》也是徐志摩的代表诗作。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编集而成。他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 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 150 分,完成时间为 150 分钟。 第Ⅰ卷(39 分) 一 基础知识(18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慰藉.(jí) 火钵.(bō) 熨.帖 ( yù) 揠.苗助长(yà) B.忸怩.(ní) 兖.州(yǎn) 青荇.(xìnɡ) 咫.尺(zhǐ) 拈.花惹草(niān) C.隽.永(jùn) 饷.银(xiǎng) 遒劲.(jìng) 回纥.(hé) 退避三舍.(shè) D.漫溯.(shuò) 谥.号(shì) 踟.蹰(chí) 果脯.(fǔ) 泾.渭难分(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阻遏/拜谒 箫瑟/笙箫 饮撰/编纂 挥斥方逎 B.苍茫/苍海 仓促/疮痍 作弊/荫蔽 民生凋弊 C.竹蒿/蓬蒿 哀惋/挽歌 斑斓/谰言 融会贯通 D.颓圮/荆杞 推崇/作祟 联名/连通 再接再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相 关部门在制订方案前尽可能地集思广益 ....,吸收意见。 B.在比赛最后十五分钟被换上场的罗马队偶像球星托蒂果然不孚众望 ....,在伤停补时最后 时刻为意大利队攻入了点球。 C.应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要在发现和创造新知识 方面独辟蹊径 ....。 D.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记者耳濡目染 ....了天津在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积累的新经 验,得到了许多重要启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减少,是直接导致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 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B.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 27 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 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C.最近,“屌丝”、“元芳”等词语登上了《人民日报》。主流媒体使用网络流行语引 起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此表示肯定。 D.以往私有概念对人们是陌生和淡薄的,人们对私有财产的归属普遍缺乏安全感,现在 《物权法》将为私有财产提供法律安全保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新诗是指 1919 年“五•四”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戴望舒所作 的《雨巷》被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他也被称为“雨巷 诗人”。 B.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等。除《再 别康桥》外,《雪花的快乐》、《偶然》也是徐志摩的代表诗作。 C.《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编纂而成。他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 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D.词又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 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 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内容,最准确的是() 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你要那样看待它,那你就 一定学不好。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就是 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你要明 白了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也就是说,很快就进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写 十万字,你还是个猴子 A.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B.对待语文应有的态度 C.学好语文的具体方法 D.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二诗歌鉴赏(6分,每题3分) 7.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 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 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 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 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D.词又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 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 6、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内容,最准确的是( ) 语文不是跟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个学科,你要那样看待它,那你就 一定学不好。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才能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就是 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你要明 白了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也就是说,很快就进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写 十万字,你还是个猴子。 A.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B.对待语文应有的态度 C.学好语文的具体方法 D.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二 诗歌鉴赏(6 分,每题 3 分) 7.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A. 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 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 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 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 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 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8.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 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 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这句,表达了希望少男 少女们充满快乐少一些成年人优伤的情感。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 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每 题3分) 晋侯、秦伯圄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氾南。 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或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 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國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 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 退秦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貳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夫晋,何厌之有 厌:嫌弃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 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 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这句,表达了希望少男 少女们充满快乐少一些成年人忧伤的情感。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 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9~1 3 题。(15 分,每 题 3 分) (一) 晋侯、秦 伯围郑 ,以其 无礼于 晋,且 贰.于楚 也。晋军 函陵, 秦军 氾南。 佚之狐 言于郑 伯曰: “国危 矣,若 使烛之 武见秦 君,师 必退。 ” 公 从 之 。 辞 曰:“ 臣之壮 也,犹 不如人 ;今老 矣,无 能为也 已。” 公 曰 : “ 吾 不 能早用 子,今 急而求 子,是 寡人之 过也。 然郑亡 ,子亦 有 不 利 焉 。 ” 许之。 夜缒而 出,见秦 伯,曰 :“秦、 晋围郑 ,郑既 知亡矣 。若亡 郑而 有 益于君 ,敢 以烦执 事。越国以 鄙.远 ,君 知其难 也。焉用亡 郑以陪 邻? 邻 之 厚 , 君 之薄也 。若舍 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 之往来 ,共其 乏困, 君 亦 无 所 害 。 且君尝 为晋君 赐矣, 许君焦 、瑕, 朝.济而 夕设版 焉,君 之 所 知 也 。 夫 晋,何 厌.之有 ?既东 封郑, 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 阙秦, 将 焉 取 之 ? 阙 秦以利 晋,唯 君图之 。”秦 伯说, 与郑人 盟,使 杞子、 逢 孙 、 杨 孙 戍 之,乃 还。 子犯请 击之。公 曰:“ 不可。微 夫人之 力不及 此。因 人之力 而敝 之 ,不 仁;失其所 与,不知 ;以乱 易整 ,不武 。吾 其还也 。”亦去 之。 (选自《左 传 •烛 之武 退秦师》) 9. 对 下 列 句子中加 点词的 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 是( ) A .且 贰.于楚 也 贰 : 从 属 二主 B .夫 晋 ,何 厌.之有 厌:嫌弃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组是( A.烛之武退秦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B.朝济而夕设版焉 吾日三省吾身 C.晋军函陵,秦军泡南 其一犬坐于前 D.越国以鄙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 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 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呷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载君,可 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 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 矣。神农、虞、夏忽矞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表矣!”遂饿死 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 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 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 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 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 胜数也。佘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 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傥:假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举:全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②益慕圣贤之道
C .既 东 封郑 ,又欲 肆其西 封. 封:疆界 D .以 乱 易.整 ,不武 易:替换 1 0. 下 列各 组句子 中,加 点词的 活用现 象不同 类的一 组是( ) A .烛之武退.秦师 必 先 苦.其 心志 ,劳其 筋骨 B .朝.济 而夕 设版焉 吾 日.三 省 吾身 C .晋 军.函陵 ,秦军 氾南 其 一 犬.坐 于前 D .越国以鄙.远 吾妻之 美.我 者,私 我也 (二)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 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 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 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 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 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 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 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 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 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 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 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 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傥:假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举:全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②益慕圣贤之.道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背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 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 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榛 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遑灾祸的 现象,深感疑惑 第Ⅱ卷(111分) 四(29分) 1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2)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 (5分) (3)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2分) (4)非公正不发债,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分) 15.阅读徐志摩的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① 注:①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 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 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 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 现象,深感疑惑。 第Ⅱ卷(111 分) 四(29 分) 14.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 分) ⑴ 焉 用 亡 郑 以 陪邻? 邻之厚 ,君之 薄也。(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⑵ 微 夫人之 力不及 此。因 人之力 而敝之, 不仁; 失其所 与,不 知;以 乱易整 , 不 武 。 吾 其 还也。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 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5.阅读徐志摩的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8 分)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① 注:①沙扬娜拉,日语“再见”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