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 2011l届高中毕业班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 卷5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分别回收并装袋。 4.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包涵/信函道/雍容牲畜/畜养 B.松懈/嫌弃澄澈/瞪眼轻佻/远眺 C.荆棘/棘手荣膺/拊膺富庶/稻菽 D.纤细/纤维提倡/提防丰腴/瘐毙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已经60多岁了,学术上很有成就,又酷爱健身锻炼。每 星期六都要带着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沿着400米的树胶跑道跑8圈 B.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个满载着盛唐记忆、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遗址公园,为西安 城北构建起一道城市文化风景,改善了居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味。 C.天津市已在全国帅先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120所公办 幼儿园,改造14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500所村办标准幼儿园 D.密支那是缅甸第三大城市。低矮的建筑散落在伊洛瓦底江西畔,曾经的洋楼被二战 的炮火夷为平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与美国和欧洲等国公众比起来,中国公众在科学素养水平方面还存在差距,但 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却基本相同 B.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但一些城市的交通问题仍旧比较严重,究其原
四川乐山市 2011 届高中毕业班高考模拟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 1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 1 至 4 页,第 II 卷 5 至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 0.5 毫米黑色 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分别回收并装袋。 4.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包涵./信函. 甬.道/雍.容 牲畜./畜.养 B.松懈./嫌.弃 澄.澈/瞪.眼 轻佻./远眺. C.荆棘./棘手 荣膺./拊膺. 富庶./稻菽. D.纤.细/纤.维 提.倡/提.防 丰腴./瘐.毙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已经 60 多岁了,学术上很有成就,又酷爱健身锻炼。每 星期六都要带着自己指导的研究生沿着 400 米的树胶跑道跑 8 圈。 B.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个满载着盛唐记忆、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遗址公园,为西安 城北构建起一道城市文化风景,改善了居民生活,提升了城市品味。 C.天津市已在全国帅先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和改扩建 120 所公办 幼儿园,改造 146 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500 所村办标准幼儿园。 D.密支那是缅甸第三大城市。低矮的建筑散落在伊洛瓦底江西畔,曾经的洋楼被二战 的炮火夷为平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虽然与美国和欧洲等国公众比起来,中国公众在科学素养水平方面还存在差距,但 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感兴趣程度却基本相同。 B.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但一些城市的交通问题仍旧比较严重,究其原
因,往往是道路使用者交通法规意识淡漠造成的。 C.目前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大型外资企业缺工情况并不严重。“招工难 的往往是一些缺乏人力资源储备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熟练工人、技术含 量较高的机械电子工人等 重庆2011“春风行动”暨农民工就业创业主题月活动正式启动,40个区县同步举 办招聘会,2200多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12万余个工作岗位,挽留准备外出的务工 人员留乡工作。 4.填入下面这句话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价格欺诈案件曝光后,家乐福、沃尔玛 A.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向消费者道歉,同时开展自查自纠,执行“五 倍差额”赔偿政策,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B.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向消费者道歉,同时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 平,开展自査自纠,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 C.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向消费者道歉, 同时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开展自査自纠,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D.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开展自査自纠 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同时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向消费者道歉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六祖惠能禅师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 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恵能。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 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 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 特提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 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父亲名卢行瑙,早逝,母李氏。惠能自幼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路上听 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佛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其时弘忍年事已高 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日:“身是苦提 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 诵—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弘 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并命南归
因,往往是道路使用者交通法规意识淡漠造成的。 C.目前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大型外资企业缺工情况并不严重。“招工难” 的往往是一些缺乏人力资源储备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熟练工人、技术含 量较高的机械电子工人等。 D.重庆 2011“春风行动”暨农民工就业创业主题月活动正式启动,40 个区县同步举 办招聘会,2200 多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 12 万余个工作岗位,挽留准备外出的务工 人员留乡工作。 4.填入下面这句话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价格欺诈案件曝光后,家乐福、沃尔玛 A.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向消费者道歉,同时开展自查自纠,执行“五 一倍差额”赔偿政策,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B.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向消费者道歉,同时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 平,开展自查自纠,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 C.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向消费者道歉, 同时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开展自查自纠,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 D.承认违反了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规定,执行“五倍差额”赔偿政策,开展自查自纠, 提高超市信息系统管理水平,同时邀请社区顾客担任价格监督员,向消费者道歉。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六祖惠能禅师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 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惠能(638 年- 713 年),俗姓卢氏,河北燕山人(现今 的涿州),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 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惠能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陈寅恪称赞六祖: “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 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父亲名卢行瑙,早逝,母李氏。惠能自幼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路上听 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佛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其时弘忍年事已高, 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水平。神秀上座呈偈日:“身是菩提 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 诵一偈,请人代劳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 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并命南归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 内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日:不 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恵能得黄梅弘忍真传。 恵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长达37年之久。他弘扬禅宗,主张“顿 悟”,人称“南宗”。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 称“北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以久 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 延和元年(712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门人建报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圆 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唐宪宗谥号大鉴禅师。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 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 供奉在灵照塔中,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 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 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 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 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迭摩的三传弟子道信 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 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5.下列关于六祖惠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惠能归岭南后,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 年)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印宗法师在该寺 内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争论不休。惠能进日:不 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若惊,知惠能得黄梅弘忍真传。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传法长达 37 年之久。他弘扬禅宗,主张“顿 悟”,人称“南宗”。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 称“北宗”。神龙元年(705 年),武则天和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惠能入京。惠能以久 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 延和元年(712 年)惠能回至新州,命门人建报恩塔。唐玄宗先天二年(713 年),圆 寂于新州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唐宪宗谥号大鉴禅师。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 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 供奉在灵照塔中。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 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 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 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 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 皈依。”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迭摩的三传弟子道信 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 其目的在于摆脱名相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5.下列关于六祖惠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六祖惠能的祖籍在河北燕山,父亲做官被贬岭南新州为平民后,他出生在岭南新 州 B.六祖惠能从小受《金刚经》影响,立志向佛,在黄梅山拜谒了五祖弘忍,得弘忍真 传 C.六祖在岭南曹溪传法30多年,影响深远,他弘扬的禅宗,被人称为“南宗”,与神 秀的“北宗”齐名。 D.六祖惠能传扬的禅宗,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唐宪宗还因他而出家,法名大鉴禅师。 6.在五祖弘忍命弟子作偈时,对神秀和惠能的偈子的不同之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秀主张凝心向佛,时时用佛法告诫自己,不让世俗的尘埃玷污了自己的心灵 B.惠能认为佛家是帮助人从佛理根本上认识佛法的,人的身心和佛法最终都是来自空 寂。 C.神秀偈子的主旨在于念佛的人心中还有一个“我”,惠能偈子的主旨是信佛的人 中只有一个佛 D.神秀和惠能都提到的“尘埃”,是佛家指称的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污浊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能禅法以定慧为本。他主张从静坐敛心中来认识佛理,体味佛法博大精深 B.惠能解释风吹幡动为“仁者心动”,就是采用“单刀直人”方法从自己的本心来认 识自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从而达到契合佛法的境界。 C.惠能提出的“常自见已过,不说他人好恶”,不仅对佛教徒修炼自身有好处,对 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是大有益处的 D.文章结尾处用惠能禅法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楞伽经》,在弘扬佛法时 扫过去僧徒繁琐章句之学,与文章开头引用的陈寅恪对惠能的论述相呼应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 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丧乱之后,人尚俭素。太子太师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 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辍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 就。开元中,此堂犹在,家人不谨,遗火焚之。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高宗时,中书 侍郎李义琰宅亦至褊迫。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叹,遂 敕将作遣堂以安灵座焉。 则天以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 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 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安禄山初承宠遇,敕营甲第,瓌材之美,为京城第-。太真妃 诸姊妹第宅,竟为宏壮。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A.六祖惠能的祖籍在河北燕山,.父亲做官被贬岭南新州为平民后,他出生在岭南新 州。 B.六祖惠能从小受《金刚经》影响,立志向佛,在黄梅山拜谒了五祖弘忍,得弘忍真 传。 C.六祖在岭南曹溪传法 30 多年,影响深远,他弘扬的禅宗,被人称为“南宗”,与神 秀的“北宗”齐名。 D.六祖惠能传扬的禅宗,受到了唐王朝的重视,唐宪宗还因他而出家,法名大鉴禅师。 6.在五祖弘忍命弟子作偈时,对神秀和惠能的偈子的不同之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秀主张凝心向佛,时时用佛法告诫自己,不让世俗的尘埃玷污了自己的心灵。 B.惠能认为佛家是帮助人从佛理根本上认识佛法的,人的身心和佛法最终都是来自空 寂。 C.神秀偈子的主旨在于念佛的人心中还有一个“我”,惠能偈子的主旨是信佛的人心 中只有一个佛。 D.神秀和惠能都提到的“尘埃”,是佛家指称的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污浊。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惠能禅法以定慧为本。他主张从静坐敛心中来认识佛理,体味佛法博大精深。 B.惠能解释风吹幡动为“仁者心动”,就是采用“单刀直人”方法从自己的本心来认 识自己以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从而达到契合佛法的境界。 C.惠能提出的“常自见已过,不说他人好恶”,不仅对佛教徒修炼自身有好处,对一 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创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是大有益处的。 D.文章结尾处用惠能禅法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楞伽经》,在弘扬佛法时 一扫过去僧徒繁琐章句之学,与文章开头引用的陈寅恪对惠能的论述相呼应。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 太宗朝,天下新承隋氏丧乱之后,人尚俭素。太子太师魏征,当朝重臣也,所居室宇卑 陋。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洎征寝疾,太宗将营小殿,遂辍其材,为造正堂,五日而 就。开元中,此堂犹在,家人不谨,遗火焚之。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高宗时,中书 侍郎李义琰宅亦至褊迫。义琰虽居相位,在官清俭,竟终于方丈室之内。高宗闻而嗟叹,遂 敕将作遣堂以安灵座焉。 则天以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 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 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安禄山初承宠遇,敕营甲第,瓌材之美,为京城第一。太真妃 诸姊妹第宅,竟为宏壮。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肃宗时,京都第宅屡经残毁。代宗即位,宰辅及朝士当权者争修第舍,颇为烦弊。议者 以为土木之妖。无何,皆易其主矣。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僮 客于大门出入,各不相识。词人梁锺尝赋诗日:“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盖此之谓也。 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日:“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 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 固请老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 吊:吊丧。 B.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方丈: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C.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将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官员 D.无何,皆易其主矣 无何:没有办法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议者以为土木之妖 B.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 遂辍其材,为造正堂 C.高宗闻而嗟叹 筑者释锤而对曰 D.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从王侯将相京师第宅修建的变化描写中,引出对上层统治者们追求奢靡生 活的警诫。 B.作者描写唐王朝建国之初魏征、李义琰这样的大臣居所之卑陋褊迫,提倡为官淸俭。 C.文.中描述王鉷、安禄山、太真妃诸姊妹的第宅,“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鲜明 地表达了再崇丽宏壮的建筑,都将成为废墟的道理。 D.郭子仪跟筑者的一番对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肃宗时,京都第宅屡经残毁。代宗即位,宰辅及朝士当权者争修第舍,颇为烦弊。议者 以为土木之妖。无何,皆易其主矣。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僮 客于大门出入,各不相识。词人梁锺尝赋诗日:“堂高凭上望,宅广乘车行。”盖此之谓也。 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谓日:“好筑此墙,勿令不牢。”筑者释锤而对曰:“数十年来,京 城达官家墙皆是某筑,只见人自改换,墙皆见在。”郭令闻之,怆然动容。遂入奏其事,因 固请老。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孙哭临三日,朝士皆赴吊. 吊:吊丧。 B.竟终于方丈..室之内 方丈: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C.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将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官员。 D.无何..,皆易其主矣 无何:没有办法。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敕将作造堂以.安灵座焉 议者以.为土木之妖 B.太宗欲为.营第,辄谦让不受 遂辍其材,为.造正堂 C.高宗闻而.嗟叹 筑者释锤而.对曰 D.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 郭令曾.将出,见修宅者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 A.本文作者从王侯将相京师第宅修建的变化描写中,引出对上层统治者们追求奢靡生 活的警诫。 B.作者描写唐王朝建国之初魏征、李义琰这样的大臣居所之卑陋褊迫,提倡为官清俭。 C.文.中描述王鉷、安禄山、太真妃诸姊妹的第宅,“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鲜明 地表达了再崇丽宏壮的建筑,都将成为废墟的道理。 D.郭子仪跟筑者的一番对话,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