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2019届高三“一诊”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高 2019 届高三“一诊”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机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年12月26日上午9:00-11:30 乐山市高中2019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也不是重回汉唐时代,而是现代化的伟大创新和重新崛 起,是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变化后的民族整体精神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熔铸了对优秀传 统文化的继承、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之精华的合理吸收和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或建设文化的全面总结与光大等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 有对传统精神和美德的全面继承和弘扬,更有对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陶铸、培育 和践行,还有在“五位一体”基础上对五大文明的建设与建构,由此彰显出极丰富的伦理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尤以习近平所概括的中华六大基本美德即讲仁 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最。“讲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也 是最重要的伦理美德。“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因此要把他人视为与自己 样的道德主体同等对待,积极意义上的仁是能对别人有所助益和关怀,此即“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儒家的仁爱美德包含了修身成已的个体之仁、推己及人的类性之仁、推人及 物的成物之仁三个内在贯通并不断扩展的层面。“讲仁爱”不仅是人们进行自我德性修养的始 基,也是建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重民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美德和政治 伦理品质。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传统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始终是核心的价值理念和 伦理美德。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坚持民为邦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伦理原则才能使国家政 权得以稳定。“守诚信”自远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肯定。孔子从多个方面阐述“信”的 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并将“信”作为教育学生的四大科目之一(文行忠信)。“信”被列入人最 基本的“五德”:“恭、宽、信、敏、惠。”子思在《中庸》中,首对“诫”作了哲理、伦理的深入阐释,将 其提升到“天人之道”来认识,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华文化不仅视诚信 为立人之本,而且也视诚信为立业之本和立国之本。“崇正义”是中华伦理文明的基本精神和 价值取向。孔濫儒家追求“天下为公”,崇尚公平正义,主张“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尚 和合”亦即崇尚和推崇和合精神,以和为贵。“求大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向往的伦 理美德,也是其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大冋社会具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 和世界太平的本质特征。 商三语文第1页(9恭鸡 Inal Coff. cri/KInigaokaoDoke
此外,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恭宽信敏惠、知仁勇等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 内容。中华传统美德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也促使其创造了卓尔不群的 历史和文化,成就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本身。 摘编自王泽应《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伦理蕴含和道德气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是民族整体精神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熔铸了更丰富 的内容。 B.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既有对传统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全面继承和弘扬,也有对中国精神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陶铸、培育和践行。 C.“守诚信”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肯定,孔子和子思都对“诚”“信”作了一定的阐 释 D.大同社会具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等本质特征;“求大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 向往的伦理美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说六大基本美德时,先从最重要的“讲仁爱”说起,从“仁”的根本意义出发层层 深入地论证这一美德的内涵。 B.文章引用大量的经典语句,对六大基本美德进行论说,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C.作者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尤以习近平概括的六大基本美德为最,文章在论说相关美德时, 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 D.文章谈论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古代的特定内涵,又有其在今天的 发展意义,很有现实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代化的伟大创新与重新崛起,若汉唐盛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 今天重现,也就实现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 B.中华文化不仅视诚信为立业之本和立国之本,而且也视之为立人之本 C.儒家仁爱美德的个体之仁、类性之仁、成物之仁三个层面的发展顺序并不固定。 D.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在今天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 明的伟大复兴才可能实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小巷人家 李安涛 ①这条逼仄的巷子并不深,地面依旧是不规整的青石板铺成,中间拐个弯出去就是最繁华 的闹市区。拐弯处那黄葛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天, ②黎明时分,巷子里的商铺早早就开门营业。几家小饭馆、几家小商店、几家水果铺显得 冷冷清清。这时,来了一些卖莱的小贩,担两筐新鲜蔬莱朝地上一搁,俭朴的衣着,蓬乱得像 园钢丝球的头发,倒和这条小巷般配极了 ③卖汤圆的王婆婆,每天是来得最晚的一个。她每天来,身后总跟着一个满脸胡茬、傻乎 乎的壮汉。这是老人家唯一的儿子,听说,自从他的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他就得了“失心病 变得痴痴呆呆,到后来,连生活也难得自理。快有二十年了,王婆婆就靠每天卖汤圆维持娘俩 的生计。日子久了,街坊邻居都忘了她的名字,直接称她“王汤圆”。 高三语文第2页步购cm, cr/zingaokaob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