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 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 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 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000 万到6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 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 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的北征,出塞 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 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 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 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 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 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 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 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 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 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 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 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 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 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 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 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 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 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 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 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 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 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 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 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 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 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 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四川省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 15 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 则它连亘 4 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 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 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 5000 万到 6000 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 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 立足点,东汉也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 后永远的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 89 年的北征,出塞 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致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 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 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 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 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 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 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 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 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 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 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 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 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 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 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中国的初 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 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 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 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 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 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 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 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 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 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 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坦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 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 400 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 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 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
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对匈奴仍需武 力讨伐,在疆域及兵力影响方面东汉与西汉相比没有变化。 C.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 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 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 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统治。 B.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 府之类的说法,要祭祀供献死者,但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用不着洗罪感 恩皈依超度。 C.东汉时由于由上至下的官府司法机构主要用刑法治理,没有民法的支持,所 以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 D.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 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 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两汉的疆域及兵力威势相差不大,汉武帝竭全国之力伐匈奴,东汉曾击退匈 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东汉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 C.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 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髙,这说明这种统治政策很好, 两汉一直贯彻这一政策是英明的 D.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 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答案】1.B2.C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选项B项错,原文 是“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C选项错误,根据原文, “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 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 各种繁复问题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 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 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 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 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 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 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
B. 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对匈奴仍需武 力讨伐,在疆域及兵力影响方面东汉与西汉相比没有变化。 C. 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无统一 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 D.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 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 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统治。 B. 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 府之类的说法,要祭祀供献死者,但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用不着洗罪感 恩皈依超度。 C. 东汉时由于由上至下的官府司法机构主要用刑法治理,没有民法的支持,所 以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 题。 D. 两汉法制逾 400 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 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 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 B. 两汉的疆域及兵力威势相差不大,汉武帝竭全国之力伐匈奴,东汉曾击退匈 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东汉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 C. 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 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说明这种统治政策很好, 两汉一直贯彻这一政策是英明的。 D. 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 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选项 B 项错,原文 是“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 C 选项错误,根据原文, “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 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 各种繁复问题。”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 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 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 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 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 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 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
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题中C项错误,原文是“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还说“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 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 (二) 阅读下列的文字,回答下列小小题 悔 张桂清 忍无可忍的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起来:“什么三甲医院啊,纯粹蒙事 儿 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士,噔噔噔跑来了:“先生,我是护士长,我跟您说啊,刘大 夫路上撞车了 撞车?撞死没有哇?”关成山一听这话,火更不打一处来了,“要是没撞死,赶紧 派急救车去呀!” “您,怎么说话呢? “我,我说的都是实话,没瞎说。”关成山一指小护士,“她说刘大夫早就给人诊 病了。让我等,一直等到现在啦……” 关成山如此发飙,也难怪。 不到凌晨五点,他就来这儿排队挂号了,为的是挂专家刘素珍的号;八点钟诊病, 都八点五十了,仍没见她的人影儿;护士小柳呢,一直糊弄他。这会儿,又听护士长 说专家出了车祸,岂能不生气? 护士长看看满脸通红的小柳,只好说:“您挂的第一号是吧?给您转诊别的医生, 也姓刘,也是专家……” 关成山不管这些,心说只要能瞧老伴儿的病就行。 电话铃忽然响了,护士长一接电话就愣了:“不用了,那……好吧。 其实就在关成山大喊大叫那会儿,恰巧刘素珍大夫进来了,恰巧还就听见了“撞 死没有哇”那句话……她头一低,抹着泪水匆匆走了 护士长倒看得真切,心想别再激化矛盾了,所以建议关成山转别的医生来看病 这个办法,也是缓和医患关系没办法的办法 刘素珍大夫却主动打来电话,告知不用转诊一一护士长知道她的脾气,只好同意。 关成山一往里走,护士长赶紧给刘素珍打电话:“刘大夫,我已经跟那老先生说了 转诊啦,将错就错得了。您要一说实话,他又得怪我们编瞎话了… 关成山领着老伴儿,进了二号诊室,见女大夫容貌清秀,就是嘴的左侧长了颗痦子, 眼睛还有点儿红 当下,他心里就想:有啥烦心事儿?却没好意思张嘴问。 “您请坐,先说说病情吧。” “我们那儿的医院,说她得了腔隙性脑梗死,头晕,还吐,让我们照了片子。您是专 家 关成山随即把片子递给了刘大夫。他带着老伴儿来此,就为验证一下当地医院看 得准不准 没错儿……给您老伴儿吃的施慧达和阿司匹林、立普妥,都没问题。 “听说核磁共振 “这个不用……您注意这几点就行了:按时吃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还有,就 是别生气
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题中 C 项错误,原文是“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还说“一个国家的法制逾 400 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 (二) 阅读下列的文字,回答下列小小题。 悔 张桂清 忍无可忍的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起来:“什么三甲医院啊,纯粹蒙事 儿……” 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士,噔噔噔跑来了:“先生,我是护士长,我跟您说啊,刘大 夫路上撞车了——” “撞车?撞死没有哇?”关成山一听这话,火更不打一处来了,“要是没撞死,赶紧 派急救车去呀!” “您,怎么说话呢?” “我,我说的都是实话,没瞎说。”关成山一指小护士,“她说刘大夫早就给人诊 病了。让我等,一直等到现在啦……” 关成山如此发飙,也难怪。 不到凌晨五点,他就来这儿排队挂号了,为的是挂专家刘素珍的号;八点钟诊病, 都八点五十了,仍没见她的人影儿;护士小柳呢,一直糊弄他。这会儿,又听护士长 说专家出了车祸,岂能不生气? 护士长看看满脸通红的小柳,只好说:“您挂的第一号是吧?给您转诊别的医生, 也姓刘,也是专家……” “行。” 关成山不管这些,心说只要能瞧老伴儿的病就行。 电话铃忽然响了,护士长一接电话就愣了:“不用了,那……好吧。” 其实就在关成山大喊大叫那会儿,恰巧刘素珍大夫进来了,恰巧还就听见了“撞 死没有哇”那句话……她头一低,抹着泪水匆匆走了。 护士长倒看得真切,心想别再激化矛盾了,所以建议关成山转别的医生来看病 ——这个办法,也是缓和医患关系没办法的办法。 刘素珍大夫却主动打来电话,告知不用转诊——护士长知道她的脾气,只好同意。 关成山一往里走,护士长赶紧给刘素珍打电话:“刘大夫,我已经跟那老先生说了 转诊啦,将错就错得了。您要一说实话,他又得怪我们编瞎话了……” 关成山领着老伴儿,进了二号诊室,见女大夫容貌清秀,就是嘴的左侧长了颗痦子, 眼睛还有点儿红。 当下,他心里就想:有啥烦心事儿?却没好意思张嘴问。 “您请坐,先说说病情吧。” “我们那儿的医院,说她得了腔隙性脑梗死,头晕,还吐,让我们照了片子。您是专 家……” 关成山随即把片子递给了刘大夫。他带着老伴儿来此,就为验证一下当地医院看 得准不准。 “没错儿……给您老伴儿吃的施慧达和阿司匹林、立普妥,都没问题。” “听说核磁共振——” “这个不用……您注意这几点就行了:按时吃药、饮食清淡、适度运动,还有,就 是别生气——
“还说呢,我和老伴儿刚跟她们生了一肚子气……”一提起这事儿,关成山和老 伴儿仍有些气呼呼 “我说呀,主要是这位误了上班的医生不好,我,向你们道歉一一” “您道歉?” 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您道歉 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 关成山又问要不要开点药,刘大夫立即说:“您开药刚一周时间,不能开了,有规 定;开新药?没必要啊……” 病人想照片子,这专家却劝你甭做…都说医院“宰”病人,也不都是这样啊。关 成山领着老伴儿下楼,边走心里边琢磨,不料与一个人撞上了。 “嘿!是你呀,老弟 被关成山称为老弟的是医院办公室主任,是他的同乡,名叫关成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一关成山立即诉起苦来:“这个刘素珍啊,还专家呢! 另外那位刘大夫,比她强百倍了啊· 关成悦不着急,等他说完了,才问他夸的大夫叫啥。 “姓刘,你看看病历本儿一一我是老花眼 “刘素珍,就是刘素珍啊—一那人面貌清秀,嘴这儿有个痦子,对不?” “嘿!这是为啥呀?” “老兄啊,你听我说……” 老弟的一番说道,让关成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刘素珍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其父前几天去世,昨天刚从湖北老家奔丧回来,今 儿开车出了点儿意外一一万幸的是,双方均无大碍。她老父是村医,去世时,村民 看病的欠条还有二百多张,一万多块钱呢。出殡那天,全村的人来送行…老父的 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素珍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总是为病人着想· “老兄,我说了这些,可不是为刘大夫辩护啊。”他手一指大厅上的屏幕,“你看, 这条微博上的‘寻人启事’,就是为提醒病人杨一帧按时吃药的一一这人是急诊 后欠费溜号的,没留下地址、电话……提议做这个启事的,就是刘素珍刘大夫!” “哦。”关成山心中一震 “老兄,有人喊我呢一一我唠叨这些个,就是让你别生气了。” 关成悦走了,关成山没动身儿,他在盘算怎么补救一下这事儿一一几经思考,最后 决定回去一趟。 二号诊室的门关着,敲半天没人应。这时,护士长闻声走了过来。 “刘大夫去病房抢救病人了,您找她一一” 跟您说一下也成啊。我,我想啊,我刚才,我那话不合适,很后悔呢 这些话,令护士长眼圈儿红了:“谢谢您,我,我也替刘大夫谢谢您。” (选自2016年1月18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听护士长说刘大夫撞车了还问“撞死没 有”,可见关成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 B.面对关成山的“发飙”,护士长先是真诚解释,又将其转诊别的专家,可见 护士长在尽心尽力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C.关成山带老伴儿看过病后,见到自己的老乡、医院办公室主任关成悦时向他 诉苦,想让他处分在自己看来不负责任的刘大夫
“还说呢,我和老伴儿刚跟她们生了一肚子气……”一提起这事儿,关成山和老 伴儿仍有些气呼呼。 “我说呀,主要是这位误了上班的医生不好,我,向你们道歉——” “您道歉?” “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您道歉。” “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 关成山又问要不要开点药,刘大夫立即说:“您开药刚一周时间,不能开了,有规 定;开新药?没必要啊……” 病人想照片子,这专家却劝你甭做……都说医院“宰”病人,也不都是这样啊。关 成山领着老伴儿下楼,边走心里边琢磨,不料与一个人撞上了。 “嘿!是你呀,老弟。” 被关成山称为老弟的是医院办公室主任,是他的同乡,名叫关成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关成山立即诉起苦来:“这个刘素珍啊,还专家呢! 另外那位刘大夫,比她强百倍了啊……” 关成悦不着急,等他说完了,才问他夸的大夫叫啥。 “姓刘,你看看病历本儿——我是老花眼。” “刘素珍,就是刘素珍啊——那人面貌清秀,嘴这儿有个痦子,对不?” “嘿!这是为啥呀?” “老兄啊,你听我说……” 老弟的一番说道,让关成山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刘素珍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其父前几天去世,昨天刚从湖北老家奔丧回来,今 儿开车出了点儿意外——万幸的是,双方均无大碍。她老父是村医,去世时,村民 看病的欠条还有二百多张,一万多块钱呢。出殡那天,全村的人来送行……老父的 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素珍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总是为病人着想…… “老兄,我说了这些,可不是为刘大夫辩护啊。”他手一指大厅上的屏幕,“你看, 这条微博上的‘寻人启事’,就是为提醒病人杨一帧按时吃药的——这人是急诊 后欠费溜号的,没留下地址、电话……提议做这个启事的,就是刘素珍刘大夫!” “哦。”关成山心中一震。 “老兄,有人喊我呢——我唠叨这些个,就是让你别生气了。” 关成悦走了,关成山没动身儿,他在盘算怎么补救一下这事儿——几经思考,最后 决定回去一趟。 二号诊室的门关着,敲半天没人应。这时,护士长闻声走了过来。 “刘大夫去病房抢救病人了,您找她——” “跟您说一下也成啊。我,我想啊,我刚才,我那话不合适,很后悔呢……” 这些话,令护士长眼圈儿红了:“谢谢您,我,我也替刘大夫谢谢您。” (选自 2016 年 1 月 18 日《羊城晚报》,有删改)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听护士长说刘大夫撞车了还问“撞死没 有”,可见关成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 B. 面对关成山的“发飙”,护士长先是真诚解释,又将其转诊别的专家,可见 护士长在尽心尽力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 C. 关成山带老伴儿看过病后,见到自己的老乡、医院办公室主任关成悦时向他 诉苦,想让他处分在自己看来不负责任的刘大夫
D.小说注重人物对话描写,并在对话中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如关成山和关成 悦的对话,就交代了刘素珍大夫迟到的背景 E.这篇有关医患关系的小说发人深省,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患”不信任“医” 的现状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小说在刻画刘素珍大夫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6.关成悦这一形象的出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关成山在文章的最后致以“悔”意,这在现实生活中有何积极意义?请简要 探究。 【答案】4.ED5.①爱岗敬业:她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奔丧回来马上开始 工作,一心为患者着想;②宽宏大量:面对患者的不理解,她放得下,也不影响 工作;③平易亲切:能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真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平复 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从而赢得了信任 6.①推动故事情节,为下文关成山的致歉做了铺垫;②借助关城悦的言语,交 代了刘大夫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关成悦交代的刘大夫 的事迹,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7.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患者对 医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小说中的关成山不信任当地医院的诊断和治疗,而到三 甲医院进行验证,又不理解刘大夫的迟到,都表现了这一点。但最终关成山认识 到了自己做法的不当,经过思想斗争,向医生表达了“悔”意。护士长为此感动 得流泪,展现了医生获得患者信任后的欣慰和欢喜。这一“悔”意的表达,让人 明白了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生关系患者,患者相信、理解医生,只有这样做 才能改善医患关系。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A项,“可见关成 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说法不准确,关成山的“猛然高喊”、口出恶言也算事 出有因,从其后来的道歉看,他还是有一定素养的。B项,“将其转诊别的专家 错误,护士长并没有将其转诊别的专家。C项,“想让他处分在自己看来不负责 任的刘大夫”说法错误,关成山只是单纯向关成悦诉苦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借助刘素珍大夫的 言行及他人对她的评价进行分析,如借助刘大夫与关成山的对话:面对患者的不 理解,“,眼睛还有点儿红”心里委屈,但是““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 您道歉”“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可以判断她平易亲切、宽 宏大量,借助关成悦对刘大夫的介绍和评价可以知道她爱岗敬业。 点睛:分析形象特点方法归纳:①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借助描写方法分 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和侧面描写(次要人物和物象衬托)③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④借助作者倾 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 格。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 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 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此题人物之间的冲突情节和次要人物 关成悦的介绍对帮助理解刘素珍大夫的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6.试题分析:此题考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属于结构安排作 用的鉴赏。本题要求分析关成悦的出场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关成 悦出场后交代了哪些内容交代刘素珍大夫父的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
D. 小说注重人物对话描写,并在对话中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如关成山和关成 悦的对话,就交代了刘素珍大夫迟到的背景。 E. 这篇有关医患关系的小说发人深省,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患”不信任“医” 的现状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 小说在刻画刘素珍大夫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关成悦这一形象的出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7. 关成山在文章的最后致以“悔”意,这在现实生活中有何积极意义?请简要 探究。 【答案】4. ED 5. ①爱岗敬业:她是医院也是市里的模范,奔丧回来马上开始 工作,一心为患者着想;②宽宏大量:面对患者的不理解,她放得下,也不影响 工作;③平易亲切:能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真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平复 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情绪,从而赢得了信任。 6. ①推动故事情节,为下文关成山的致歉做了铺垫;②借助关城悦的言语,交 代了刘大夫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关成悦交代的刘大夫 的事迹,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7.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患者对 医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小说中的关成山不信任当地医院的诊断和治疗,而到三 甲医院进行验证,又不理解刘大夫的迟到,都表现了这一点。但最终关成山认识 到了自己做法的不当,经过思想斗争,向医生表达了“悔”意。护士长为此感动 得流泪,展现了医生获得患者信任后的欣慰和欢喜。这一“悔”意的表达,让人 明白了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生关系患者,患者相信、理解医生,只有这样做 才能改善医患关系。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鉴赏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A 项,“可见关成 山是一个没有素养的人”说法不准确,关成山的“猛然高喊”、口出恶言也算事 出有因,从其后来的道歉看,他还是有一定素养的。B 项,“将其转诊别的专家” 错误,护士长并没有将其转诊别的专家。C 项,“想让他处分在自己看来不负责 任的刘大夫”说法错误,关成山只是单纯向关成悦诉苦。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借助刘素珍大夫的 言行及他人对她的评价进行分析,如借助刘大夫与关成山的对话:面对患者的不 理解,“,眼睛还有点儿红”心里委屈,但是““噢,是这样,我代表她和她们向 您道歉”“您这态度多好哇!有病,立马也会去掉三分”可以判断她平易亲切、宽 宏大量,借助关成悦对刘大夫的介绍和评价可以知道她爱岗敬业。 点睛:分析形象特点方法归纳:①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借助描写方法分 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和侧面描写(次要人物和物象衬托)③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④借助作者倾 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 格。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 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 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此题人物之间的冲突情节和次要人物 关成悦的介绍对帮助理解刘素珍大夫的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属于结构安排作 用的鉴赏。本题要求分析关成悦的出场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关成 悦出场后交代了哪些内容交代刘素珍大夫父的言传身教对刘素珍影响非常大,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