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4页,第Ⅱ卷5-12页。考试 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潦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 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校勘/酵母悚惧/怂恿挟持/邂逅 B.信笺/渐染魂幡/燔烧豁达/霍然 C.狙击/掬水青稞/窠臼烂醉/滥觞 D.赛车/塞车赦免/敕造户牖/原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搀假人困马乏完璧归赵日不瑕接 B惊讶胜卷在握徇私舞弊经天纬地 C.劳驾千钧一发好高鹜远耳濡目染 D.汲取卖官鬻爵功亏一溃惴惴不安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很 走冲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 每一次经济的复 苏,都离不开」 。通过 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 催生新一轮的 A.社会需求经济繁荣科技革命技术创新科学技术 B.科技革命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社会需求经济繁荣 C.社会需求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技术创新经济繁荣 D。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社会需求经济繁荣技术创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 乐山市高中 2009 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1 卷 1—4 页,第Ⅱ卷 5—12 页。考试 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潦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校.勘/酵.母 悚.惧/怂.恿 挟.持/邂.逅 B.信笺./ 渐.染 魂幡./燔.烧 豁.达/霍.然 C.狙.击/掬.水 青稞./窠.臼 烂.醉/滥.觞 D.赛.车/塞.车 赦.免/敕.造 户牑./原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搀假 人困马乏 完璧归赵 目不瑕接 B 惊讶 胜卷在握 徇私舞弊 经天纬地 C.劳驾 千钧一发 好高骛远 耳濡目染 D.汲取 卖官鬻爵 功亏一溃 惴惴不安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很 走冲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 ;每一次经济的复 苏,都离不开 。通过 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 ,催生新一轮的 。 A.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科技革命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 B.科技革命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 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C.社会需求 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 技术创新 经济繁荣 D。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 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技术创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全国医疗改革试点工作拟在2009年初展开,医改覆盖基本医疗系统的90%的人群 并为其负担至少一半的医疗费用为目标 B数年前当赖斯对中东地区进行访问时,两人在一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中榍识,立即对彼 此产生了好感 C·1月5日,国资委出资的河北省7家国有重点企业一一一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 团、开滦集团、省建设公司、省建工集团、华药集团、河北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抱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D.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犬,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就是由于工作 紧张诱发的。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美国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模拟太阳内部热核聚叟的实验,这项耗资12亿英磅 的核聚变实验将于明年春天结東。美国国家点火机构(NIF)的科学家们将利用激光聚焦于 氢燃料之上以产生激光聚变。每柬激光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浓缩了相当于美国 所有电站1000倍总功率的能量。在核聚变反应室内将因此发生一次剧烈的爆炸,并产生 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实验的目的就是利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大小的核燃料来产生1亿摄氏 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压数十亿倍的高压。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 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人类将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 国家点火机构项目主任埃德·摩西斯介绍说:“我们正在努力制造出与太阳一样的内 部环境。核聚变将成为世界上所有能量的来源,其实也就接近了真正的太阳能量。这是一 个令人兴奋的物理学成果,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全球难题,”在国 家点火机构内,经过多重透镜折射、镜面反射以及放大器放太,一个单独的虹外线激光将 变成一束 能量超过家用灯泡功率100亿倍的激光柱。然后,研究人员再将该激光柱转变为192束单 的紫外线激光柱,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当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内部时,将在数 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高能κ光射线,压缩燃料球芯块直至其外壳发生爆裂。燃料球芯 块外壳爆裂会产生一种同样大小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内部的核聚变 从 而产生巨大能量 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国家点火机构将具备每五个小时点燃一次激 光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但是,一个稳定的核聚变发电站需要每秒犬约十次的核聚变 点火。目前.国家点火机构正准备与英国同行们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核聚变发电站的研 究和建设 欧洲的“高功率激光能源研究设施”,的目标就是建造一个每两分钟就可以点燃一次核聚 变的激光动力反应堆 目前的核电厂和核武器都是采用核裂变的方式来获得能量。由于这种获得能量的方式
2 A。全国医疗改革试点工作拟在 2009 年初展开,医改覆盖基本医疗系统的 90%的人群, 并为其负担至少一半的医疗费用为目标。 B 数年前当赖斯对中东地区进行访问时,两人在一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中榍识,立即对彼 此产生了好感。 C·1 月 5 日,国资委出资的河北省 7 家国有重点企业——一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 团、开滦集团、省建设公司、省建工集团、华药集团、河北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抱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D.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犬,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就是由于工作 紧张诱发的。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美国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模拟太阳内部热核聚叟的实验,这项耗资 12 亿英磅 的核聚变实验将于明年春天结束。美国国家点火机构(NIF)的科学家们将利用激光聚焦于 氢燃料之上以产生激光聚变。每柬激光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浓缩了相当于美国 所有电站 1000 倍总功率的能量。在核聚变反应室内将因此发生一次剧烈的爆炸,并产生 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实验的目的就是利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大小的核燃料来产生 l 亿摄氏 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压数十亿倍的高压。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 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人类将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 国家点火机构项目主任埃德·摩西斯介绍说:“我们正在努力制造出与太阳一样的内 部环境。核聚变将成为世界上所有能量的来源,其实也就接近了真正的太阳能量。这是一 个令人兴奋的物理学成果,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全球难题,”在国 家点火机构内,经过多重透镜折射、镜面反射以及放大器放太,一个单独的虹外线激光将 变成一束 能量超过家用灯泡功率 100 亿倍的激光柱。然后,研究人员再将该激光柱转变为 192 束单 独 的紫外线激光柱,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当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内部时,将在数 十 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高能 x 光射线,压缩燃料球芯块直至其外壳发生爆裂。燃料球芯 块外壳爆裂会产生一种同样大小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内部的核聚变, 从 而产生巨大能量。 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国家点火机构将具备每五个小时点燃一次激 光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但是,一个稳定的核聚变发电站需要每秒犬约十次的核聚变 点火。目前.国家点火机构正准备与英国同行们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核聚变发电站的研 究和建设。 欧洲的“高功率激光能源研究设施”,的目标就是建造一个每两分钟就可以点燃一次核聚 变的激光动力反应堆。 目前的核电厂和核武器都是采用核裂变的方式来获得能量。由于这种获得能量的方式
采 用的是对人俸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放射性物质,核武器已被国际社会禁用,核裂变电厂 也 将渐渐退出能源舞台,最终登上能源舞台的就是核聚变,以后人类将因为核聚变发电的成 而不再受能源匮乏的困扰 5.下列关于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项实验是为了模拟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 B.这项实验将耗资12亿英镑。 C.这项实验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 D.这项实验将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太小的核材料来产生1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 气 压数十亿倍的高压 6。对这项核聚变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单独的红外线激光通过处理和放大变成能量巨大的激光柱。 B.这个激光柱再转变为192束单独的红外线激光柱。 C.这些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压缩燃料球芯块引起其外壳爆裂。 D.燃料球芯块外壳爆裂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冋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核聚变。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项实验如果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 B.核聚变方式与核裂变方式相比,将取代后者而成为核电厂的新的获得能量的方式 C.如果实验成功,美国的科学家将具备每五个小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而欧洲 的 科学家已具备每两分钟就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 D.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接近真正的太阳能量,这项技术将极大地造福人类。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山涛为吏部尚书(《资治通鉴》) 以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涛典选十余年,每一官缺,辄择才贲可为者启拟数人,得 诏 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言之于帝,帝 益亲爱之。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 涛荐嵇绍于帝,请以为秘书郎,帝发诏征之。绍以父康得罪,屏居私门,欲辞不就 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绍乃应命,帝以为秘书丞, 初,东关之败,文帝问僚属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安东司马王仪对曰:“责在 主
3 采 用的是对人俸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放射性物质,核武器已被国际社会禁用,核裂变电厂 也 将渐渐退出能源舞台,最终登上能源舞台的就是核聚变,以后人类将因为核聚变发电的成 功 而不再受能源匮乏的困扰。 5.下列关于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项实验是为了模拟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 B.这项实验将耗资 12 亿英镑。 C.这项实验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 D.这项实验将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太小的核材料来产生 1 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 气 压数十亿倍的高压。 6。对这项核聚变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单独的红外线激光通过处理和放大变成能量巨大的激光柱。 B.这个激光柱再转变为 192 束单独的红外线激光柱。 C.这些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压缩燃料球芯块引起其外壳爆裂。 D.燃料球芯块外壳爆裂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核聚变。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项实验如果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 一步。 B.核聚变方式与核裂变方式相比,将取代后者而成为核电厂的新的获得能量的方式。 C.如果实验成功,美国的科学家将具备每五个小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而欧洲 的 科学家已具备每两分钟就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 D.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接近真正的太阳能量,这项技术将极大地造福人类。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山涛为吏部尚书(《资治通鉴》) 以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涛典选十余年,每一官缺,辄择才贲可为者启拟数人,得 诏 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言之于帝,帝 益亲爱之。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 涛荐嵇绍于帝,请以为秘书郎,帝发诏征之。绍以父康得罪,屏居私门,欲辞不就。 壹 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绍乃应命,帝以为秘书丞, 初,东关之败,文帝问僚属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安东司马王仪对曰:“责在 主
帅。”文帝怒日:“司马欲委罪孤邪!”引出斩之。仪子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三征七辟 皆不就。未尝西向而坐,庐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读《诗》至。 衷 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蓼莪》1。家贫,计口而田,度 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褒辙弃之。遂不仕而终。 臣光日:昔舜诛鲧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 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21,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注1:《蓼莪》,《诗经‘小雅》篇名.歌咏“为人子必须尽孝”,诗中反复吟哦“哀哀 父 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吴天罔扳” 注2:晋惠帝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败绩于荡阴,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丽嵇绍 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惠帝,被乱兵所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言之于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绍以父康得罪 令以责之里正 C·树为之枯 缇骑接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D·计口而田 子路率尔而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涛典选十余年 典:主管,执掌 B.得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显:明显。 C·近日之事,谁任其咎? 任:听凭,放任。 D.司马欲委罪孤邪 委:推卸。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短文写到的人物有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文中的文帝)、吏部尚 书山涛、嵇康与其子嵇绍、王仪与其子王褒。短文说的是山涛掌管吏部为晋武帝推荐干部 很能干,嵇绍事晋、王褒不事晋,以及《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B山涛任吏部尚书推荐干部,善于揣摩晋武帝的意思。他先拟出数人,看晋武帝倾向于 哪一个,他就将这个人排在推荐名单的前头,因此每次推荐的干部都被晋武帝任用。大臣 们不知就里,以为是山涛太过于自作主张了。 C·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残害死了,他的儿子嵇绍却在山涛的劝说下,出来为晋王朝服务 而王褒则因其父王仪不该死而被文帝司马昭害死了,终生不仕。司马光按照忠孝标准对这 两人不同的做法都表示了赞同。 D·王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他成天哀痛父母,吟哦《诗经·小雅。蓼莪》篇,使得 他的学生都不敢再吟诵这首诗了。学生们看到他生活贫困,经常周济他,帮助他做农活, 最终让他安享天年。 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4 帅。”文帝怒日:“司马欲委罪孤邪!”引出斩之。仪子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三征七辟, 皆不就。未尝西向而坐,庐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读《诗》至。 衷 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蓼莪》「注 1 」 。家贫,计口而田,度 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褒辙弃之。遂不仕而终。 臣光日:昔舜诛鲧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事 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注 2」 ,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注 l:《蓼莪》,《诗经‘小雅》篇名.歌咏“为人子必须尽孝”,诗中反复吟哦 “哀哀 父 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吴天罔扳”。 注 2:晋惠帝于永兴元年(公元 304 年)败绩于荡阴,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丽嵇绍 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惠帝,被乱兵所杀。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言之于.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绍以.父康得罪 令以.责之里正 C·树为.之枯 缇骑接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D·计口而.田 子路率尔而.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涛典.选十余年 典:主管,执掌。 B.得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 显:明显。 C·近日之事,谁任.其咎? 任:听凭,放任。 D.司马欲委.罪孤邪! 委:推卸。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短文写到的人物有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文中的文帝)、吏部尚 书山涛、嵇康与其子嵇绍、王仪与其子王褒。短文说的是山涛掌管吏部为晋武帝推荐干部 很能干,嵇绍事晋、王褒不事晋,以及《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B 山涛任吏部尚书推荐干部,善于揣摩晋武帝的意思。他先拟出数人,看晋武帝倾向于 哪一个,他就将这个人排在推荐名单的前头,因此每次推荐的干部都被晋武帝任用。大臣 们不知就里,以为是山涛太过于自作主张了。 C·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残害死了,他的儿子嵇绍却在山涛的劝说下,出来为晋王朝服务; 而王褒则因其父王仪不该死而被文帝司马昭害死了,终生不仕。司马光按照忠孝标准对这 两人不同的做法都表示了赞同。 D·王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他成天哀痛父母,吟哦《诗经·小雅。蓼莪》篇,使得 他的学生都不敢再吟诵这首诗了。学生们看到他生活贫困,经常周济他,帮助他做农活, 最终让他安享天年。 乐山市高中 2009 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2小题,共120分。 、(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0分) (1)涛谓之日;“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 译文; (2)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事晋室可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燕诗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敖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 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 顾,随风四傲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匆悲, 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惫,令日尔应知 ①按照诗人对自己诗歌的分类,这是一首“讽喻诗”,请你谈谈这首诗歌“讽喻”(规劝) 的是什么。(4分) 答 ②赏析“青虫不易捕· 刷毛衣”这10个诗句。(4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丽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司马迁对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之解说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故忧愁幽思 而作《离骚》。”司马迂对屈原人品的最高赞赏是:“推此志也 (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明自己对世间万物段与不取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5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 12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 分) (1) 涛谓之日;“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 译文; (2) 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事晋室可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燕诗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敖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 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 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 顾,随风四傲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匆悲, 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惫,令日尔应知。 ① 按照诗人对自己诗歌的分类,这是一首“讽喻诗”,请你谈谈这首诗歌“讽喻”(规劝) 的是什么。(4 分) 答. ②赏析“青虫不易捕……一一刷毛衣”这 10 个诗句。(4 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丽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 司马迁对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之解说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故忧愁幽思 而作《离骚》。”司马迂对屈原人品的最高赞赏是:“推此志也, 。” (2)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明自己对世间万物段与不取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 , , ,惟江上之清风, 与 山 间 之 明 月 , 耳 得 之 而 为 声 , 目 遇 之 而 成 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共适。”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