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 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 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 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 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 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 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 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 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 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 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 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 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部分石刻,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 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理清,对铭文虽 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 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 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 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 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 学的诞生。1925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 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 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郭 沫若在其名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与《考释》中,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 出了“标准器法”。1941年出版的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更在青铜器及纹饰 的分类、定名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1935年唐兰出版了《古文字学导论》 提出了古文字考释的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促使古文字学脱离开传统金石学 与小学的束缚。史学观念的进步也使金文更好地与传世历史文献相联系,使之成 为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 范畴。二十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 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之历程,可深切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类 的学术研究,其水平的高低是与时代所给予的政治环境、科学世界观及科学技术 (朱凤瀚《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四川省 2018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 文字。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 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 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 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 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 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 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北宋时 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 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 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 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但此时期被作 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部分石刻,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 器物。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理清,对铭文虽 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 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 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 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 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 学的诞生。1925 年王国维发表《古史新证》,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 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开始,中国青铜器研究即从旧 金石学范畴进入了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域,考古类型学被应用于青铜器研究。郭 沫若在其名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与《考释》中,借鉴考古学的类型学,提 出了“标准器法”。1941 年出版的容庚《商周彝器通考》,更在青铜器及纹饰 的分类、定名诸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1935 年唐兰出版了《古文字学导论》, 提出了古文字考释的偏旁分析法与历史考证法,促使古文字学脱离开传统金石学 与小学的束缚。史学观念的进步也使金文更好地与传世历史文献相联系,使之成 为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与此同时,石刻研究亦渐纳入现代考古学与史学的研究 范畴。二十世纪以来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提高成为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新 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金、石学的兴衰与金、石研究的新生之历程,可深切地感到,人文社会科学类 的学术研究,其水平的高低是与时代所给予的政治环境、科学世界观及科学技术 的发展程度、时代的历史需求密切相关的。 (朱凤瀚《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 器上。“金”主要是 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B.清朝时期,始终未能厘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 学的古文字学理论 又受到传统史观的局限,金石学研究进程受到影响。 C.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传 统秩序之需要,而且 金石之学的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们推重。 D.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 作用。郭沫若借鉴考 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 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 别珍贵。 B.清代学者在青铜器及金文研究上建树不少,对石刻研究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 果亦更加系统;而此时青铜器等古器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 研究进展不大。 C.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并不是很受学术界的 高度重视,直到北宋 年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 D.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 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 学因与小学密切相关, 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B.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世纪以来 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 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 C.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 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 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的硏究范畴。 D.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20世纪初已停 滞不前,但对其研究 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车马炮(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 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 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A.中国古代有一种文化传统,为将文字资料永久保存而将其刻于石上或铸于青铜 器上。“金”主要是 指青铜器及其铭文,而“石”则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B.清朝时期,始终未能厘清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也没有科 学的古文字学理论, 又受到传统史观的局限,金石学研究进程受到影响。 C.金石之学可以证经补史,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传 统秩序之需要,而且 金石之学的实证研究色彩,也很受当时的学者们推重。 D.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对中国古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进步起了积极推动 作用。郭沫若借鉴考 古学的类型学,提出了青铜器研究的“标准器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较之简帛,青铜器铭文和石刻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在汉代时,保存于简帛上 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所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显得特 别珍贵。 B.清代学者在青铜器及金文研究上建树不少,对石刻研究投入精力更多,研究成 果亦更加系统;而此时青铜器等古器物仍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 研究进展不大。 C.在北宋以前,青铜器及其铭文以及石刻文字等文献资料还并不是很受学术界的 高度重视,直到北宋 年间金石学出现后,这种状况才得到较大改观。 D.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 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金石 学因与小学密切相关, 被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B.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20 世纪以来 照相技术与印刷水平的 提高使传统金石学研究门类获得了新的发展。 C.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殷墟的发掘,标志着中国青铜器研究从旧金石学范畴进 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领 域,石刻研究也逐渐被纳入现代考古学和史学的研究范畴。 D.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特定内涵,在 20 世纪初已停 滞不前,但对其研究 的主要门类,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车马炮(丁肃清) 德欣说:“你这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 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 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 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 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 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 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 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还是算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让一下也不缺个啥。”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 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 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髙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 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 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 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 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 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 不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 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 长,神仙、神仙!
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 找着机会。 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 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 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 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 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 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 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 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 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 德欣撒尿去了。 杨喜良说:“德欣的棋,还是算厉害。” 李来顺说:“我不尿他。” 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让一下也不缺个啥。” 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 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 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 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 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 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 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 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拔他。” 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 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 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 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 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 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 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 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 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 是不是呀喜良?” 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 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 心事一桩。” 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 不干。” 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 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子,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 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 “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 长,神仙、神仙!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 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棋局的 输赢作为主要悬念贯穿全文,吸引读者阅读 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 些,懂得在下棋的过程中适时谦让。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 对话虽然简单,却符 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段长与调度在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在下棋与对话中逐渐统 ¨;而李来顺也在交流中表现出悠闲平静、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5.小说中的“李来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车马炮”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 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上了用020平台 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用户通过手机定 位、扫二维码等步骤便利出行,共享单车也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 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政府目前对这一新鲜事物 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不过,共享单车在政策和法规的监管上仍存在着空白。 (摘编自林俊《共享单车:出行的新宠》,《中国产经新闻报》2011年1月6 日) 材料二:
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 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 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棋局的 输赢作为主要悬念贯穿全文,吸引读者阅读。 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 些,懂得在下棋的过程中适时谦让。 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 对话虽然简单,却符 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D.段长与调度在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在下棋与对话中逐渐统 一;而李来顺也在交流中表现出悠闲平静、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 5.小说中的“李来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以“车马炮”为标题有何妙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在北京、 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上了用 O2O 平台 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用户通过手机定 位、扫二维码等步骤便利出行,共享单车也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 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政府目前对这一新鲜事物 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不过,共享单车在政策和法规的监管上仍存在着空白。 (摘编自林俊《共享单车:出行的新宠》,《中国产经新闻报》2011 年 1 月 6 日) 材料二:
2016-2019年中国共亨单车用户规橛及预测 用户双福(亿人) 400 80000% 6464%298 600.0o 209 40000% 200 20000 0c0% 00 20000% 2016 2017E 2018E 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造成压力。 是数量巨大,给人以见缝插针、无处不在的感觉,使本就拥挤的城市公共空间 进一步减小;二是乱放严重,社区里、人行道,乃至自行车道都有共享单车随意 停放;三是竞争激烈,仿佛一夜之间,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 占领了;四是一些儿童骑车上路或在小区骑玩,安全堪忧。 (摘编自《规范单车》,《山西日报》2017年08月08日) 材料四: 4月21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始征求 意见,针对的是其中提到的停车管理、账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机制等问 题 《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 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对此,摩拜单车回应称“完全 赞同”,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 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12岁以下儿童安全。 《指导意见》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停放 管理”,摩拜单车认为,这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共享单车 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在押金监管方面,摩拜单车表示,已经实现押金安 全监管,将“100%确保全体用户押金安全” (摘编自王鹏《摩拜单车回应指导意见》,《新京报》2017年04月21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造成压力。 一是数量巨大,给人以见缝插针、无处不在的感觉,使本就拥挤的城市公共空间 进一步减小;二是乱放严重,社区里、人行道,乃至自行车道都有共享单车随意 停放;三是竞争激烈,仿佛一夜之间,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 占领了;四是一些儿童骑车上路或在小区骑玩,安全堪忧。 (摘编自《规范单车》,《山西日报》2017 年 08 月 08 日) 材料四: 4 月 21 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始征求 意见,针对的是其中提到的停车管理、账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机制等问 题。 《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 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对此,摩拜单车回应称“完全 赞同”,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 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 12 岁以下儿童安全。 《指导意见》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停放 管理”,摩拜单车认为,这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共享单车 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在押金监管方面,摩拜单车表示,已经实现押金安 全监管,将“100%确保全体用户押金安全”。 (摘编自王鹏《摩拜单车回应指导意见》,《新京报》2017 年 04 月 21 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