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年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 “泥”“形”“工”“款”“功”。前四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紫砂壶得名于世,根本原因在于制作原料紫砂泥的优越。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 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 尽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功能效用好的 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 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需要注意的是,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 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而紫砂壶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 惯,需要不断摩挲,以使手感舒服,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 比泥色更为重要。 紫砂壶之“形”,与存世各类器皿相比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之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 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从笔者角度出发,古拙应为最佳,大度 次之,清秀又次之,趣味再次之。紫砂壶属茶文化的一部分,它所追求的意境, 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一一“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 洽 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紫砂壶成型技法,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同工 异曲,同样是十分严谨的。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 壶成型过程中,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 清楚。点,需方则方,需圆则圆;线,需直则直,需曲则曲;面需光则光,需毛 则毛,来不得半点含糊。要使紫砂壶身造型规整、浑成整体,壶体“脱手则光能 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必须把坯体处理得器形结构严谨,轮廓线条分明,筋 瓤纹理清楚。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在一直线上, 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紧、严。这也是“工”的要求。 “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或题诗镌铭 的作者是谁,一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 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 “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 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 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功”指壶的功能。近年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的现象, 随处可见。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 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的“艺”是在“用”中去“品”的,如果失 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 1、下列各项中,与紫砂壶成型工艺在风格上差别相对较大的一项是( A.唐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善画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其作《牡丹图》 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从画面中猫眼的“竖线”可知,其画为中午牡丹。 B.商代青铜四羊方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各据一隅,羊头与羊颈伸出器 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 2016 年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 题。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 ——“泥”“形”“工”“款”“功”。前四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紫砂壶得名于世,根本原因在于制作原料紫砂泥的优越。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 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 尽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功能效用好的 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 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需要注意的是,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 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而紫砂壶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 惯,需要不断摩挲,以使手感舒服,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 比泥色更为重要。 紫砂壶之“形”,与存世各类器皿相比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之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 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从笔者角度出发,古拙应为最佳,大度 次之,清秀又次之,趣味再次之。紫砂壶属茶文化的一部分,它所追求的意境, 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 洽。 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紫砂壶成型技法,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同工 异曲,同样是十分严谨的。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 壶成型过程中,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 清楚。点,需方则方,需圆则圆;线,需直则直,需曲则曲;面需光则光,需毛 则毛,来不得半点含糊。要使紫砂壶身造型规整、浑成整体,壶体“脱手则光能 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必须把坯体处理得器形结构严谨,轮廓线条分明,筋 瓤纹理清楚。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在一直线上, 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紧、严。这也是“工”的要求。 “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或题诗镌铭 的作者是谁,一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 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 “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 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 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功”指壶的功能。近年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的现象, 随处可见。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 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的“艺”是在“用”中去“品”的,如果失 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 1、下列各项中,与紫砂壶成型工艺在风格上差别相对较大的一项是( ) A.唐花鸟画杰出代表边鸾善画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其作《牡丹图》 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从画面中猫眼的“竖线”可知,其画为中午牡丹。 B.商代青铜四羊方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各据一隅,羊头与羊颈伸出器 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C.2014年APEC会议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器形为天坛祈年殿等比例 缩小,瓶身通体碧蓝,水波荡漾,瓶颈细长,瓶型典雅优美,工艺精湛。 D.唐代汉族舞蹈“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 翱翔的优美形象,是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说明好看的泥色 不一定有良好的功用和手感。在作者看来手感比泥色更为重要 B.用紫砂壶冲泡茶叶、对壶体不断摩挲的过程,令人身心愉悦,因为紫砂壶可 吸收茶香、散发光泽、手感舒服。这是爱壶人对壶的美不断发现、欣赏的过程。 C.紫砂壶成型技法十分严谨,是说这是一个精加工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造 型规整、浑成整体的要求,取得“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的效果。 D.紫砂壶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忽视功能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制作艺术 品首先要考虑实用性,这是包括紫砂壶制作在内的现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主流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紫砂壶的器形与存世器皿相比最为丰富,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概括为 “泥”“形”“工”“款”“功”,前四字与艺术性有关,后一字与功用性有关。 B.据现代科学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与其它泥不同;即便同样的紫砂泥,其 结构也大不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大不相同。 C.制作紫砂壶,点的方、圆,线的直、曲,面的光、毛,一点不能含糊,且要 符合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这些与京剧唱段、国画技法异曲同工 D.鉴赏紫砂壶要从泥色、造型、制作工夫外,看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方 面。要鉴别壸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欣赏题词内容、镌刻书画、印款 二、古诗词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4-7小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巩 煕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 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 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 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 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 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 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 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 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 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 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 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
C.2014 年 APEC 会议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器形为天坛祈年殿等比例 缩小,瓶身通体碧蓝,水波荡漾,瓶颈细长,瓶型典雅优美,工艺精湛。 D.唐代汉族舞蹈“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 翱翔的优美形象,是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说明好看的泥色 不一定有良好的功用和手感。在作者看来手感比泥色更为重要。 B.用紫砂壶冲泡茶叶、对壶体不断摩挲的过程,令人身心愉悦,因为紫砂壶可 吸收茶香、散发光泽、手感舒服。这是爱壶人对壶的美不断发现、欣赏的过程。 C.紫砂壶成型技法十分严谨,是说这是一个精加工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造 型规整、浑成整体的要求,取得“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的效果。 D.紫砂壶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忽视功能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制作艺术 品首先要考虑实用性,这是包括紫砂壶制作在内的现代艺术未来的发展主流。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紫砂壶的器形与存世器皿相比最为丰富,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概括为 “泥”“形”“工”“款”“功”,前四字与艺术性有关,后一字与功用性有关。 B.据现代科学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与其它泥不同;即便同样的紫砂泥,其 结构也大不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大不相同。 C.制作紫砂壶,点的方、圆,线的直、曲,面的光、毛,一点不能含糊,且要 符合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这些与京剧唱段、国画技法异曲同工。 D.鉴赏紫砂壶要从泥色、造型、制作工夫外,看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方 面。要鉴别壶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欣赏题词内容、镌刻书画、印款。 二、古诗词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9 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 4-7 小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 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 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 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 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 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 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 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 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 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 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 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恃。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
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 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 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 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 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诊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 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 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 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己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绥辑:安顿。灾渗:灾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属以视医药饮食 属:委托 B.或便宜多辄行 便宜:容易做的事 C.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经营:谋划 D.乐为之识其详 识:记述 5.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B.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C.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D.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调查记。记叙赵拄在越州救灾始末,重在总结并推广他的救灾经验。 B、开篇简叙救灾前的调查,赵先行下文所属各县,询问与救灾有关系的六件 事 C、作者没有停留在具体事实的交待上,叙中有议,表彰了赵扑急民之难的负责 精神。 D、文章不循章法,将广为收集的救灾琐碎诸事,不作裁减,逐一写来,有条不 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②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8-9题。(11分) 泊自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
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 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 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 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 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 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才,则有间矣。予故采 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 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注】绥辑:安顿。 灾沴:灾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属以视医药饮食 属:委托 B.或便宜多辄行 便宜:容易做的事 C.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经营:谋划 D.乐为之识其详 识:记述 5.对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B.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C.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D.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 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6.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是一篇调查记。记叙赵抃在越州救灾始末,重在总结并推广他的救灾经验。 B、开篇简叙救灾前的调查,赵抃先行下文所属各县,询问与救灾有关系的六件 事。 C、作者没有停留在具体事实的交待上,叙中有议,表彰了赵抃急民之难的负责 精神。 D、文章不循章法,将广为收集的救灾琐碎诸事,不作裁减,逐一写来,有条不 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②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等顷而具。 (二)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 8-9 题。(11 分) 泊自沙渡 真山民①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 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
8.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 析。(6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分) (三)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陈情表》) (2)《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3)《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题。(25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 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 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 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 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 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 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 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 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 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 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8.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 析。(6 分)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 分) (三)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题。(25 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 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 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 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 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 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 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 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 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 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 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 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 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 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 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 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 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 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 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 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 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 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 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 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 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 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 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 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 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 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 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 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 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 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 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 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 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 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 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 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 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 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 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 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 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