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满分30分,第Ⅱ卷 满分12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第Ⅱ卷及其上面相应的空格内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党同罚异撒手铜趑趄不前(z)膻味(shan) B.报销发票刊误表灯影幢幢( zhuang)罡风(gang) C.句式杂揉绊脚石拾级而上(shi)汤匙(shi) D.和盘托出满堂彩卖官鬻爵(y山)趿拉(t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还将影响更多 代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B.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共同特点,目前情况下,不进行政策性干预,而期望房价 自动回归理性一如俟河之清。 C.细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无论是赤道还是南极北极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可谓无所 不至 D.在农科院同志的认真指导下,许多贫困乡镇相继走上了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具有地域 特色的的穷家富路,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是 A.大会指出,国家应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B.完善的规划、周密的方案、细致的预算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 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方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C.雀巢集团法国上市公司在9日发布的公报中说,这3个批次食品的成分并没有问题 召回原因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瑕疵致使产品中出现“粗米粉凝块”,而这些凝块 的大小和稠度不适合婴儿食用 D.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美国虽然频频以反补贴调查为由来打压中国对美出口,但我们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1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1 卷满分 30 分,第 lI 卷 满分 120 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第Ⅱ卷及其上面相应的空格内。 第 1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党同罚异 撒手铜 趑.趄不前(zī) 膻.味(shàn) B.报销发票 刊误表 灯影幢幢.(zhuàng) 罡.风(gāng) C.句式杂揉 绊脚石 拾.级而上(shí) 汤匙.(shí) D.和盘托出 满堂彩 卖官鬻.爵(yǜ) 趿.拉(t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注青少年心灵成长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还将影响更多 代的人,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力透纸背 ....的大书。 B.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商家的共同特点,目前情况下,不进行政策性干预,而期望房价 自动回归理性一如俟河之清 ....。 C.细菌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无论是赤道还是南极北极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可谓无所.. 不至..。 D.在农科院同志的认真指导下,许多贫困乡镇相继走上了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具有地域 特色的的穷家富路 ....,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是 A.大会指出,国家应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 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B.完善的规划、周密的方案、细致的预算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 了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方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C.雀巢集团法国上市公司在 9 日发布的公报中说,这 3 个批次食品的成分并没有问题, 召回原因是由于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瑕疵致使产品中出现“粗米粉凝块”,而这些凝块 的大小和稠度不适合婴儿食用。 D.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美国虽然频频以反补贴调查为由来打压中国对美出口,但我们
也逐渐认清了美国违反市场开放原则的极端利己的本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酒后驾车、醉酒驾车已成了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然,就会“动酒有咎”,就会置大量的人于违法之地,有违人情世故。 ①今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喝得起酒的人大大增加 ②交管部门一次次对酒后醉后驾车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③酒量也比过去提升,而且驾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④根据水涨船高的原则,应该相应地提高驾车者体内酒精含量的标准 ⑤说那是多年前制定的,已经不符合今天的实际 ⑥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对驾车者体内酒精含量的现行标准提出质疑 A(②①③⑥⑤④B.①③④⑥⑤②C.①③⑥⑤②④D.②⑥⑤①③④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9分,每小题3分) ①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的能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 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 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 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②“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 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 4q,。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在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它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 的影响。 ③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 序。由于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增,世界主要大国在注重硬件的建设之时,也十分重 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各种软实力间既相互竞争、较量,又相互诱导、吸引、融合.、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大力推行其民主 人权等价值观,这就是以硬实力为依托扩张软实力的例子。2003年是美国硬实力展示最充 分的一年。布什政府企图依靠超强的硬实力,通过“先发制人”等强力手段,重塑世界秩序, 却使美国的软实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蚀,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觉得美国“‘越来
也逐渐认清了美国违反市场开放原则的极端利己的本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酒后驾车、醉酒驾车已成了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然,就会“动酒有咎”,就会置大量的人于违法之地,有违人情世故。 ①今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喝得起酒的人大大增加 ②交管部门一次次对酒后醉后驾车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 ③酒量也比过去提升,而且驾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④根据水涨船高的原则,应该相应地提高驾车者体内酒精含量的标准 ⑤说那是多年前制定的,已经不符合今天的实际 . ⑥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对驾车者体内酒精含量的现行标准提出质疑‘ A(②①③⑥⑤④ B.①③④⑥⑤② C.①③⑥⑤②④D.②⑥⑤①③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①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的能力,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 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软实力”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 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 地影响了人们对国_际关系的看法。 ②“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 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和协调的关系。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 4q,。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在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它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 的影响。 ③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 序。由于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增,世界主要大国在注重硬件的建设之时,也十分重 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各种软实力间既相互竞争、较量,又相互诱导、吸引、融合.、 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势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大力推行其民主、 人权等价值观,这就是以硬实力为依托扩张软实力的例子。2003 年是美国硬实力展示最充 分的一年。布什政府企图依靠超强的硬实力,通过“先发制人”等强力手段,重塑世界秩序, 却使美国的软实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蚀,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觉得美国‘‘越来
陌生”。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约瑟夫·奈的说法一一所谓“软实力”,就是“一国通 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一一是准确和完备 它实际上也契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为谋求影响力而诉诸情(吸引力)与理(说服 力),以“合情合理”为处事原则。至于国家软实力的来源,我们认为一国的文化、国内政 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 主要资源基础。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5、下列关于“软实力”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软实力是一种无形影响力,是精神力量,它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要素。 B.软实力的扩张性和传导性特别强,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准则产生巨大影响 C.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菊西的能 力 D.软实力是硬实力的延伸,二者紧密联系,互相区别: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协凋。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综合实力是由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和依靠政治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和 国民形象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软实力共同组成的 B.世界主要大国十分重视自己软实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甚至凭借强势的硬实力扩张自己 的软实力。 C.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国民素质 和形象等,构成其软实力资源基础。 D.在当前国际关系中,软实力是否强大,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秩序中的排序先后。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定意义上讲,软实力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之上的,硬实力大小影响了软实力的大 小 B.中国大量派出留学生和在全球开办孔子学院充分证明了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 C.美国的传统盟友觉得美国越来越陌生,是因为美国虽然充分展示了它的硬实力,却使 自己的软实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蚀
越 陌生”。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约瑟夫·奈的说法——所谓“软实力”,就是“一国通 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是准确和完备 的. 它实际上也契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为谋求影响力而诉诸情(吸引力)与理(说服 力),以“合情合理”为处事原则。至于国家软实力的来源,我们认为一国的文化、国内政 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 主要资源基础。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5、下列关于“软实力”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软实力是一种无形影响力,是精神力量,它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要素。 B.软实力的扩张性和传导性特别强,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准则产生巨大影响。 . c.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菊西的能 力。 D.软实力是硬实力的延伸,二者紧密联系,互相区别;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协凋。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综合实力是由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和依靠政治吸引力、文化感召力和 国民形象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软实力共同组成的。 B.世界主要大国十分重视自己软实力的增强,西方国家甚至凭借强势的硬实力扩张自己 的软实力。 C.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国民素质 和形象等,构成其软实力资源基础。 D.在当前国际关系中,软实力是否强大,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秩序中的排序先后。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一定意义上讲,软实力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之上的,硬实力大小影响了软实力的大 小。 B.中国大量派出留学生和在全球开办孔子学院充分证明了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 C.美国的传统盟友觉得美国越来越陌生,是因为美国虽然充分展示了它的硬实力,却使 自己的软实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和侵蚀
D.随着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影响日增。世界各国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都会逐渐重视 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萧裕,本名遥折,奚人。初以猛安居中京,海陵为中京留守,与裕相结,每与论天下事 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谓海陵日:“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德望如此,人心天意宜有所属, 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海陵喜受之。递与谋议。海陵遂弑熙宗篡立,以裕为秘书监。 海陵心忌太宗诸子,欲除之,与裕密谋。裕倾险巧诈,因构致太傅宗本、秉德等反状 海陵杀宗本、秉德、太宗子孙百余人 宗本已死,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县款反状,令作主上变。海陵赏诛宗本功,以裕 为尚书左丞。久之,裕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裕在相位,任职用事颇专恣,成福在己,势倾 朝廷。海陵倚信之,他相仰成而已。 裕与高药师善,尝以海陵密语告药师,药师以其言奏,且日:“裕有怨望。”海陵召裕 戒谕之,而不以为罪也。或有言裕擅权者,海陵以为忌裕者众,不之信。后(为免人忌嫉), 出裕弟萧祚为益都尹,妹夫耶律辟离刺为宁昌军节度使。裕不知海陵意,遽见出其亲表补外, 不今己知之,自是深念恐海陵疑己。海陵弟太师衮领三省事,共在相位,以裕多自用,颇防 闲之,裕乃谓海陵使衮备之也。而海陵猜忍嗜杀,裕恐及祸,遂谋立亡辽豫王延禧之孙。(西 北路招讨使)萧怀忠遣使上变 海陵使使问裕,裕即款伏。海陵甚惊愕,犹未能尽信,亲问之。裕曰:“陛下凡事皆与 臣议,及出祚等乃不令臣知之。领省太师每事谓臣专权,颇有提防,恐是得陛下旨意。臣恐 不得死所,以此谋反。”海陵谓裕曰:“自来与汝相好,虽有此罪,贷汝性命,惟不得作宰相 令汝终身守汝祖先坟垅。”裕日:“臣子既犯如此罪逆,何面目见天下人,但愿绞死,以戒其 余不忠者。”海陵遂以刀剌左臂,取血涂裕面,谓之曰:“汝死之后,当知朕本无疑汝心。 海陵哭送裕出门,杀之。 注:猛安,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及其主官名称 (《金史酷吏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诚:的确 B.裕有怨望心 望:埋怨 C.裕与高药师善 善:友好 D.贷汝性命,惟不得作宰相 贷:宽恕
D.随着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影响日增。世界各国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都会逐渐重视 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萧裕,本名遥折,奚人。初以猛安居中京,海陵为中京留守,与裕相结,每与论天下事。 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谓海陵日:“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德望如此,人心天意宜有所属, 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海陵喜受之。递与谋议。海陵遂弑熙宗篡立,以裕为秘书监。 海陵心忌太宗诸子,欲除之,与裕密谋。裕倾险巧诈,因构致太傅宗本、秉德等反状, 海陵杀宗本、秉德、太宗子孙百余人。 宗本已死,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款反状,令作主上变。海陵赏诛宗本功,以裕 为尚书左丞。久之,裕为右丞相、兼中书令。裕在相位,任职用事颇专恣,成福在己,势倾 朝廷。海陵倚信之,他相仰成而已。 裕与高药师善,尝以海陵密语告药师,药师以其言奏,且日:“裕有怨望。”海陵召裕 戒谕之,而不以为罪也。或有言裕擅权者,海陵以为忌裕者众,不之信。后(为免人忌嫉), 出裕弟萧祚为益都尹,妹夫耶律辟离刺为宁昌军节度使。裕不知海陵意,遽见出其亲表补外, 不今己知之,自是深念恐海陵疑己。海陵弟太师衮领三省事,共在相位,以裕多自用,颇防 闲之,裕乃谓海陵使衮备之也。而海陵猜忍嗜杀,裕恐及祸,遂谋立亡辽豫王延禧之孙。(西 北路招讨使)萧怀忠遣使上变。 海陵使使问裕,裕即款伏。海陵甚惊愕,犹未能尽信,亲问之。裕曰:“陛下凡事皆与 臣议,及出祚等乃不令臣知之。领省太师每事谓臣专权,颇有提防,恐是得陛下旨意。臣恐 不得死所,以此谋反。”海陵谓裕曰:“自来与汝相好,虽有此罪,贷汝性命,惟不得作宰相, 令汝终身守汝祖先坟垅。”裕日:“臣子既犯如此罪逆,何面目见天下人,但愿绞死,以戒其 余不忠者。”海陵遂以刀剌左臂,取血涂裕面,谓之曰:“汝死之后,当知朕本无疑汝心。’’ 海陵哭送裕出门,杀之。 注:猛安,军政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编制单位及其主官名称 (《金史酷吏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 诚:的确 B.裕有怨望.心 望:埋怨 C.裕与高药师善. 善:友好 D.贷.汝性命,惟不得作宰相 贷:宽恕
9.以下旬子中,全都表明萧裕“倾险巧诈”的一组是 ①海陵喜受之,遂与谋议 ②构致太傅宗本、秉德等反状 ③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款反状,令作主名上变 ④任职用事颇专恣,威福在己,势倾朝廷 ⑤裕恐及祸,遂谋立亡辽豫王延禧之孙 ⑥海陵使使问裕,裕即款伏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⑥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陵原本有觊觎之意,萧裕又以“海陵先太师,太祖长子”来鼓动他,所以后来海 陵王果然弑熙宗篡立。 B.海陵当皇帝后,萧裕大权独揽,声势足以动摇朝廷。海陵还对萧裕十分倚重和信赖, 其他的事情都仰仗他。 c.萧裕后来谋反的原因与他的弟弟萧祚和妹夫辟离刺被调出京外任职有关。 D.海陵王自与萧裕结识后,就十分信任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即使有人告发萧裕要 谋反,海陵王还是不相信。 第Ⅱ卷【主观题共120分) 四、(23分) l.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本已死,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款反状,令作主名上变。(5分) 译文 (2)或有言裕擅权者,海陵以为忌裕者众,不之信。(5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9.以下旬子中,全都表明萧裕“倾险巧诈”的一组是 ①海陵喜受之,遂与谋议 . ②构致太傅宗本、秉德等反状 ③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款反状,令作主名上变 ④任职用事颇专恣,威福在己,势倾朝廷 ⑤裕恐及祸,遂谋立亡辽豫王延禧之孙 ⑥海陵使使问裕,裕即款伏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陵原本有觊觎之意,萧裕又以“海陵先太师,太祖长子”来鼓动他,所以后来海 陵王果然弑熙宗篡立。 B.海陵当皇帝后,萧裕大权独揽,声势足以动摇朝廷。海陵还对萧裕十分倚重和信赖, 其他的事情都仰仗他。 c.萧裕后来谋反的原因与他的弟弟萧祚和妹夫辟离刺被调出京外任职有关。 D.海陵王自与萧裕结识后,就十分信任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他,即使有人告发萧裕要 谋反,海陵王还是不相信。 第Ⅱ卷【主观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l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宗本已死,裕乃求宗本门客萧玉,教以具款反状,令作主名上变。(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有言裕擅权者,海陵以为忌裕者众,不之信。(5 分) 泽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①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