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考模拟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试题部分 第l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小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 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 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 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此时,人们的解决 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 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 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 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 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一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 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 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 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 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 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 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 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 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 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 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 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 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 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 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一就如同现代社会 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 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 2016 届高考模拟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试 题 部分 第 I 卷 (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 小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 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 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 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此时,人们的解决 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 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 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 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 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 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 其他字母类文字 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 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 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 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 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 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 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 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 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 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 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 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 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 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 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反映的是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现状,这种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 在 B.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在于中国文化之精髓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 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 C.文中作者再三强调,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 文化就会有重大缺失 D.“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究其原 因,人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除了是生存和生活技能外,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 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很少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 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所以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 加高效,也更低碳 D.只有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 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才能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报道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 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地 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 C.在现代化发展中,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 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D.数典忘祖的新文盲绝对不是行政指令或法律所能避免的,正如木兰秋闱无法 保持军队战斗力。 、古诗文阅读[来源:学科网]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 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 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曰:“辽、金 世仇,朕为汝雪之。”对曰:“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帝重 其言,处之左右。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胛,以相符应。丙戌冬, 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 黄辄愈。指楚材谓太宗曰:“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太宗即位。壬辰春,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或曰:“此辈 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楚材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 全活甚众。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A.“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反映的是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现状,这种状况,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 在。 B.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在于中国文化之精髓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 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 一。 C.文中作者再三强调,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 文化就会有重大缺失。 D.“提笔忘字”却并非偶然,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究其原 因,人类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除了是生存和生活技能外,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 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很少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 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所以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 加高效,也更低碳。 D.只有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 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才能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报道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 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地 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C.在现代化发展中,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 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D.数典忘祖的新文盲绝对不是行政指令或法律所能避免的,正如木兰秋闱无法 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诗文阅读[来源:学科网]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楚材生三 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 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曰:“辽、金 世仇,朕为汝雪之。”对曰:“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帝重 其言,处之左右。帝每征讨,必命楚材卜,帝亦自灼羊胛,以相符应。丙戌冬, 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 黄辄愈。指楚材谓太宗曰:“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太宗即位。壬辰春,帝南征,将涉河,诏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或曰:“此辈 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楚材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 全活甚众。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 是文治兴焉。 丙申春,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 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 亲族,未尝私以官。行省刘敏从容言之,楚材曰:“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 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 冬十一月四日,帝将出猎,楚材亟言其不可,左右皆曰:“不骑射,无以为乐。 猎五日,帝崩于行在所。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崇信奷回,庶政多紊。楚材辨论不 已,后虽憾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后 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麻里扎覆视之, 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 (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宿:预先的,早先 B.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雪:洗刷 C.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悉:全,都 D.楚材当国日久当:担任,充当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B.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C.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D.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耶律楚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长大后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律历,医 卜等,颇有才华 B.元太祖及其继任者对耶律楚材都十分赏识,耶律楚材得到俸禄以后都能与亲 族分享,却重来没有徇私情让他们做官 C.太宗皇帝即位,但是一直由皇后掌握朝政大权,以致朝纲混乱。耶律楚材敢 于忠言抗辩,让皇后对其颇为忌惮。 D.耶律楚材最后死在任上,他一生为官清廉,虽然多年担仼朝廷的要职,但死 后只留下他喜欢的书画等而没有什么财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 (2)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 (三)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小题。(11分) 杂诗十首(其四) 【晋】张协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髙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
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 是文治兴焉。 丙申春,诸王大集,帝亲执觞赐楚材曰:“朕之所以推诚任卿者,先帝之命也。 非卿,则中原无今日。朕所以得安枕者,卿之力也。”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 亲族,未尝私以官。行省刘敏从容言之,楚材曰:“睦亲之义,但当资以 金帛。 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 冬十一月四日,帝将出猎,楚材亟言其不可,左右皆曰:“不骑射,无以为乐。” 猎五日,帝崩于行在所。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崇信奸回,庶政多紊。楚材辨论不 已,后虽憾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后 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麻里扎覆视之, 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 (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宿:预先的,早先 B.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 雪:洗刷 C.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悉:全,都 D.楚材当国日久当:担任, 充当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B.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C.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D.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耶律楚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长大后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律历,医 卜等,颇有才华。 B.元太祖及其继任者对耶律楚材都十分赏识,耶律楚材得到俸禄以后都能与亲 族分享,却重来没有徇私情让他们做官。 C.太宗皇帝即位,但是一直由皇后掌握朝政大权,以致朝纲混乱。耶律楚材敢 于忠言抗辩,让皇后对其颇为忌惮。 D.耶律楚材最后死在任上,他一生为官清廉,虽然多年担任朝廷的要职,但死 后只留下他喜欢的书画等而没有什么财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 (2)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 (三)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小题。(11 分) 杂诗十首(其四) 【晋】张协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 ①卜
【注】①季主,即司马季主,他是汉初长安著名的卜者。《史记日者列传》记 载:宋忠和贾谊曾问他:“何居之卑?何行之污?”他答道:“贤者不与不肖者同 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 8.钟嵘《诗品》评其诗云“词采葱蓓,音韵铿锵”,请从炼字和修辞的角度赏 析诗中写景的句子。(5分) 9.最后四句意蕴丰富,请简析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6分) (三)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乙选做题 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作答前请在答题卷上表明所选题号, 例如:我所选的是C三】。注意:作答时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株斜柳 温海宇 ①一株斜柳生在护村河旁,树干像船一样弯躺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长在这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无从考究了。袁村人不管这些,只是 姑娘媳妇们喜欢蹲在其干上洗衣洗菜。护村河的水是活水,常年流向下游的马家 潭,马家潭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袁村只有八九户人家,村后是一大片茂密的竹 园。袁村杂树丛生,郁郁葱葱,从外观上看袁村乌黑一片,像上苍遗留在田野上 团水墨,透着古韵沧桑 ②斜柳的躯干有一抱粗,乌乌的树皮展示着它年岁的久远。春天来了,斜柳的枝 条远远地泛着一抹浅黄,似有薄薄的寒烟笼罩着,春天的太阳格外的红,照在袁 村就有了一种空灵明丽的色调。紫气东来,斜柳的枝条在春意的督促下由浅黄变 为嫩绿,都水灵灵地下垂着,似乎触及到刚刚寒冰融化的春水。经过一个枯寂而 漫长的寒冬,斜柳像刚睡醒的样子,焕发出恒久的活力,是最先长出绿叶的树木。 鸟儿们对这一抹久违的新绿也由衷的青睐,三三两两,穿梭其中,唧唧咋咋,呼 朋引伴,为柳增色。《闲情偶记》说:“此树为纳弹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 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可见柳树这种诗意的特质果真名不虚传。 ③柳树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其弯弯曲曲的造型难成大用,质地亦欠佳,只怕连木 匠也难以垂青它。柳树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文人,潦倒而并不消极,依然斜斜地长 在那河畔
【注】①季主,即司马季主,他是汉初长安著名的卜者。《史记•日者列传》记 载:宋忠和贾谊曾问他:“何居之卑?何行之污?”他答道:“贤者不与不肖者同 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 8.钟嵘《诗品》评其诗云“词采葱蓓,音韵铿锵”,请从炼字和修辞的角度赏 析诗中写景的句子。(5 分) 9.最后四句意蕴丰富,请简析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6 分) (三)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__________ ? (2)__________ ,彩彻区明。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 ,人命危浅,__________ 。 乙 选做题 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答,作答前请在答题卷上表明所选题号, 例如:我所选的是【三】。注意:作答时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株斜柳 温海宇 ①一株斜柳生在护村河旁,树干像船一样弯躺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长在这里? 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无从考究了。袁村人不管这些,只是 姑娘媳妇们喜欢蹲在其干上洗衣洗菜。护村河的水是活水,常年流向下游的马家 潭,马家潭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袁村只有八九户人家,村后是一大片茂密的竹 园。袁村杂树丛生,郁郁葱葱,从外观上看袁村乌黑一片,像上苍遗留在田野上 一团水墨,透着古韵沧桑。 ②斜柳的躯干有一抱粗,乌乌的树皮展示着它年岁的久远。春天来了,斜柳的枝 条远远地泛着一抹浅黄,似有薄薄的寒烟笼罩着,春天的太阳格外的红,照在袁 村就有了一种空灵明丽的色调。紫气东来,斜柳的枝条在春意的督促下由浅黄变 为嫩绿,都水灵灵地下垂着,似乎触及到刚刚寒冰融化的春水。经过一个枯寂而 漫长的寒冬,斜柳像刚睡醒的样子,焕发出恒久的活力,是最先长出绿叶的树木。 鸟儿们对这一抹久违的新绿也由衷的青睐,三三两两,穿梭其中,唧唧咋咋,呼 朋引伴,为柳增色。《闲情偶记》说:“此树为纳弹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 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可见柳树这种诗意的特质果真名不虚传。 ③柳树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其弯弯曲曲的造型难成大用,质地亦欠佳,只怕连木 匠也难以垂青它。柳树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文人,潦倒而并不消极,依然斜斜地长 在那河畔
④袁村人的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许多杂树都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的是 棵棵笔挺髙拔的白杨树,这种俗称“穿天杨”的树种非常健长,六七年就能成 材,自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斜柳长在河畔并没有占置袁村植树的土地,因 此免除杀身之祸而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或许是根系扎在水里的缘故,这株斜柳长 得也出奇的大气、茂盛,几乎延伸到河的对岸。虽说它有近百的岁数,却一点也 不显得苍老衰败,相反给人一种不断进取的昭示和生生不息的昂扬。许多的村子 里都被裁上了“穿天杨”,大树老树早就被伐尽了,只有这袁村的斜柳倚老卖老 地在护村河畔张扬着它庞大的姿态,几乎成为袁村的一大特色。然而袁村人还是 把它看作一种低贱的树。姑娘媳妇依旧蹲在它的躯干上洗衣洗菜,它也并没有因 柳的减少而得到尊贵的待遇。斜柳依旧那样知足地活着,而且活得还是那么富有 诗意。夏天水涨大了,它斜斜的躯干便浸泡在水里了,顿失了洗衣洗菜方便,被 农妇村姑们诅咒谩骂几句也是有的。夏天也常有成群的白鹅在斜柳下伸翅嬉水, 白鹅们都伸长脖子去吃柳叶,可怎么也够不着,白鹅便哦哦哦地叫唤着,流露出 对斜柳的不满。斜柳“身上”的知了是很多的,也叫得天昏地暗,算是对白鹅的 回应 ⑤斜柳热闹了一夏。 ⑥后来,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迅速在这里“火”起 来。游客见到这么一株奇特的老柳,都觉得罕见和不可思议,它到底是怎样长成 的呢?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纷纷拍照,把水上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自然景观定 格在相册里,以便永久珍藏。斜柳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袁村人再也不敢轻视 它,都觉得斜柳是袁村的一景并能带来财富的树了。斜柳也被人刻意地保护起来, 躯干不再有一双双脚踏过,害虫也得到了根治。歪歪扭扭的斜柳变成了人人景仰 的富贵树,让人想起文人的大器晚成。 ⑦斜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依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俗 不媚地活着,活在晨曦里,活在夕阳下,活在斜风细雨中。他见证了时光的轮回 和岁月的变迁,在它生命的年轮里,储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只有它自 己清楚了。 ⑧冬天下起了雪,斜柳身上落满了雪,一树的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文章在开头结尾都说斜柳的阅历不被外人所知晓,前后形成照应,在反复中 强调,蕴含着对斜柳精神气质的深沉喟叹。 B.文章引用了《闲情偶记》的内容来赞美柳数既娱目又悦耳的特点,与后文评 价斜柳为“浪漫主义的文人”形成了呼应。 C.“斜柳活得富有诗意”一句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斜柳在农人洗衣洗菜、白鹅 嬉水和知了鸣叫的环境中泰然自得的情景。 D.斜柳在袁村人办农家乐前后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出 斜柳的生命价值终于被袁村人认识和接受 E.本文通过对斜柳命运的展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追求,同时作者在行 文中还探究了人们对斜柳不同态度的原因。 2.第③段作者为何说斜柳“潦倒而并不消极”,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3.请你从文学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6分)
④袁村人的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许多杂树都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的是 一棵棵笔挺高拔的白杨树,这种俗称“穿天杨”的树种非常健长,六七年就能成 材,自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斜柳长在河畔并没有占置袁村植树的土地,因 此免除杀身之祸而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或许是根系扎在水里的缘故,这株斜柳长 得也出奇的大气、茂盛,几乎延伸到河的对岸。虽说它有近百的岁数,却一点也 不显得苍老衰败,相反给人一种不断进取的昭示和生生不息的昂扬。许多的村子 里都被裁上了“穿天杨”,大树老树早就被伐尽了,只有这袁村的斜柳倚老卖老 地在护村河畔张扬着它庞大的姿态,几乎成为袁村的一大特色。然而袁村人还是 把它看作一种低贱的树。姑娘媳妇依旧蹲在它的躯干上洗衣洗菜,它也并没有因 柳的减少而得到尊贵的待遇。斜柳依旧那样知足地活着,而且活得还是那么富有 诗意。夏天水涨大了,它斜斜的躯干便浸泡在水里了,顿失了洗衣洗菜方便,被 农妇村姑们诅咒谩骂几句也是有的。夏天也常有成群的白鹅在斜柳下伸翅嬉水, 白鹅们都伸长脖子去吃柳叶,可怎么也够不着,白鹅便哦哦哦地叫唤着,流露出 对斜柳的不满。斜柳“身上”的知了是很多的,也叫得天昏地暗,算是对白鹅的 回应。 ⑤斜柳热闹了一夏。 ⑥后来,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迅速在这里“火”起 来。游客见到这么一株奇特的老柳,都觉得罕见和不可思议,它到底是怎样长成 的呢?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纷纷拍照,把水上那“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自然景观定 格在相册里,以便永久珍藏。斜柳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袁村人再也不敢轻视 它,都觉得斜柳是袁村的一景并能带来财富的树了。斜柳也被人刻意地保护起来, 躯干不再有一双双脚踏过,害虫也得到了根治。歪歪扭扭的斜柳变成了人人景仰 的富贵树,让人想起文人的大器晚成。 ⑦斜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依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俗 不媚地活着,活在晨曦里,活在夕阳下,活在斜风细雨中。他见证了时光的轮回 和岁月的变迁,在它生命的年轮里,储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只有它自 己清楚了。 ⑧冬天下起了雪,斜柳身上落满了雪,一树的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在开头结尾都说斜柳的阅历不被外人所知晓,前后形成照应,在反复中 强调,蕴含着对斜柳精神气质的深沉喟叹。 B.文章引用了《闲情偶记》的内容来赞美柳数既娱目又悦耳的特点,与后文评 价斜柳为“浪漫主义的文人”形成了呼应。 C.“斜柳活得富有诗意”一句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斜柳在农人洗衣洗菜、白鹅 嬉水和知了鸣叫的环境中泰然自得的情景。 D.斜柳在袁村人办农家乐前后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出 斜柳的生命价值终于被袁村人认识和接受。 E.本文通过对斜柳命运的展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追求,同时作者在行 文中还探究了人们对斜柳不同态度的原因。 2.第③段作者为何说斜柳“潦倒而并不消极”,请结合全文分析。(6 分) 3.请你从文学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