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16年下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 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命题人:1-3、16潘炳清4-6禹翱7-9周述乔10-15邓薇薇16-20胡岭21何飞虎 组卷、审题:胡岭何飞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看待道德价值导向和一般价值导向的关系 朱贻庭 道德价值导向不能脱离一般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虑伦理学的价值 导向问题。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价值导向”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道德价值导向问题。即使在“价值”概念合法化 之后,大部分的舆论都是集中在人生价值、个体道德的领域之内。这种情况在1991年之后, 也延续下来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和口号,但是基本的倾向没有变化。最初的阶段,主要的是“集 体主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对集体主义不断地作出新的解释和界定。比如从强调个人利益 服从集体利益,到界定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还有的学者解释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后来,源自中国文化传统的“义利观”的概念凸显,对此也不断地作出新的解读。科学 发展观提出之后,“荣辱观”的概念一度凸显。近年来则强化了个人的修为、修养,等等, 不一而足 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但是,道德价值导向是不能脱离一般价值取向问题的。以义利 关系而言,大都将传统的义利观局限于人生价值的领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提出了“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 观”,依然没有越出个体的人生价值的范围。 实际上,大量的史料表明,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观”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统 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是“重义”还是“重利”;是“由义”还是“离义”。 它通过制度、政策和统治者自身行为而体现为两种不冋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而 选择何种治国的价值方针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徳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人们价值观念影响的角 度,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现实和历史都表明,体现在治国和施政 中的价值观念,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是社会成员是否愿意遵循道德規范的一个必要的 条件 总之,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但是体现在社会制度、各项政策、各种施政行为中的价 值观念,以及整个社会文化中负载的价值观念,也许更为根本。只有把涵盖着两者的一般价
1 雅礼中学 2016 年下学期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 文 满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命题人:1-3、16 潘炳清 4-6 禹翱 7-9 周述乔 10-15 邓薇薇 16-20 胡岭 21 何飞虎 组卷、审题:胡岭 何飞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如何看待道德价值导向和一般价值导向的关系 朱贻庭 道德价值导向不能脱离一般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虑伦理学的价值 导向问题。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价值导向”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道德价值导向问题。即使在“价值”概念合法化 之后,大部分的舆论都是集中在人生价值、个体道德的领域之内。这种情况在 1991 年之后, 也延续下来。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和口号,但是基本的倾向没有变化。最初的阶段,主要的是“集 体主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对集体主义不断地作出新的解释和界定。比如从强调个人利益 服从集体利益,到界定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还有的学者解释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后来,源自中国文化传统的“义利观”的概念凸显,对此也不断地作出新的解读。科学 发展观提出之后,“荣辱观”的概念一度凸显。近年来则强化了个人的修为、修养,等等, 不一而足。 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但是,道德价值导向是不能脱离一般价值取向问题的。以义利 关系而言,大都将传统的义利观局限于人生价值的领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提出了“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 观”,依然没有越出个体的人生价值的范围。 实际上,大量的史料表明,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观”还有另一个层面,就是统 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 :是“重义”还是“重利”;是“由义”还是“离义”。 它通过制度、政策和统治者自身行为而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而 选择何种治国的价值方针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深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001 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人们价值观念影响的角 度,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现实和历史都表明,体现在治国和施政 中的价值观念,能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是社会成员是否愿意遵循道德规范的一个必要的 条件。 总之,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但是体现在社会制度、各项政策、各种施政行为中的价 值观念,以及整个社会文化中负载的价值观念,也许更为根本。只有把涵盖着两者的一般价
值导向问题抓住了,才能真正实施包括道德价值导向在内的“价值导向”的要旨 (有删改) 1.下列从论述文写作角度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有力地论证了“应该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 虑伦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才能真正实施‘价值导向’”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列举了“集体主义”、“传统义利观”、“科学发展观”和“荣辱观”等一系列口 号和提法,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一般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C.文中以“义利观”为例,既指出了把其单纯解读为个体的人生价值范畴的局限性, 也强调了统治者选择的治国价值方针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重要性 D.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现象到本质,阐释了道德价值导向和一般价值导 向的关系,使文章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答案:B.(“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一般的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句错,原句第二段“自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道德价值导向问题”和第五段“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 应为“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道德价值导向的高度重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虑伦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这就意味着把导向问题从伦理学提 升为一般价值论的高度,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的“价值导向”的问题。 B.对人生价值和个体道德的探讨和思考,一直是舆论对于道德价值导向问题的关注焦 点,在“价值”概念合法化前后,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C.从传统的义利观到社会主义义利观,其义利观的内涵自然发生了变化,但两者都坚 持在个体的人生价值范畴进行阐释,没有实质的改变。 D.《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对于社会 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A.〔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的“价值导向”的表述错,绝对化了。原句第一段“这就 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价值导向”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价值观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无足轻重或毫无意义,他们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重义”还是“重利”,“由义”还是“离义”,分别是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 观”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统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 C.《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影响到人民 的价值观念,就必须在制定和实施时,考虑社会成员的意愿。 D.道德价值导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价值导向不能归结为道德价值导向,必须从一般 价值论的视角来把握价值导向 答案:B.(“分别”一词不对;另外,原文为“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观’还有 另一个层面”,“它通过制度、政策和统治者自身行为而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治国价值方针和 社会价值导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北大校长蔡元培 余杰 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轮转了多少人,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
2 值导向问题抓住了,才能真正实施包括道德价值导向在内的“价值导向”的要旨。 (有删改) 1.下列从论述文写作角度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国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有力地论证了“应该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 虑伦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才能真正实施‘价值导向’”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列举了“集体主义”、“传统义利观”、“科学发展观”和“荣辱观”等一系列口 号和提法,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一般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C.文中以“义利观”为例,既指出了把其单纯解读为个体的人生价值范畴的局限性, 也强调了统治者选择的治国价值方针对于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影响的重要性。 D.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从现象到本质,阐释了道德价值导向和一般价值导 向的关系,使文章观点明确,论证有力。 答案:B.(“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一般的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句错,原句第二段“自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道德价值导向问题”和第五段“道德价值导向固然重要”。 应为“表明了国家和社会对道德价值导向的高度重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一般的价值观来考虑伦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这就意味着把导向问题从伦理学提 升为一般价值论的高度,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的“价值导向”的问题。 B.对人生价值和个体道德的探讨和思考,一直是舆论对于道德价值导向问题的关注焦 点,在“价值”概念合法化前后,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C.从传统的义利观到社会主义义利观,其义利观的内涵自然发生了变化,但两者都坚 持在个体的人生价值范畴进行阐释,没有实质的改变。 D.《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对于社会 成员的道德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答案:A.(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的“价值导向”的表述错,绝对化了。原句第一段“这就 在理论和实践上将“价值导向”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价值观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无足轻重或毫无意义,他们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B.“重义”还是“重利”,“由义”还是“离义”,分别是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 观”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统治者的治国价值方针和社会价值导向。 C.《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得到真正的落实,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影响到人民 的价值观念,就必须在制定和实施时,考虑社会成员的意愿。 D.道德价值导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价值导向不能归结为道德价值导向,必须从一般 价值论的视角来把握价值导向。 答案:B.(“分别”一词不对;另外,原文为“传统的‘义利之辨’和‘义利观’还有 另一个层面”,“ 它通过制度、政策和统治者自身行为而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治国价值方针和 社会价值导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北大校长蔡元培 余 杰 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轮转了多少人,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
蔡元培校长。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已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 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这时,早有两排 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向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长缓缓 地走下马车,他摘下了礼帽,向这些杂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是 从所未有过的事情。今天的新校长怎么了?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科举考试的替代物,进了就是进士,学生被称为“老爷” 常带着仆人来上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虽更名为北京大学,但在社会公众眼中,这个大学 仍是官僚机构,一度被叫做“官僚养成所”,校长更是内阁大臣的待遇。校园里,根本没有 人谈论知识学问,学生不务正业,老师也都是官员蓑职,冬烘保守 像蔡元培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礼,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北大乃至全中国 都是罕见的现象。这不是一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细节开始。他的这一行为,是对北大官 气的一个反拨,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帜。 从此,北大与蔡元培如同血肉般联系在一起。北大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北大是他的一个 辉煌的文化理想。 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他在德国观察到的大学,即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 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蔡元培力图引进徳国的教育理念, 纠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蔡元培既是一个 理想主义气质很浓重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他采取了种种措施,让自己的理念在北大得以 贯彻下去。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 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蔡元培明白,要把眼前这个乌烟瘴气的北大办好,最重要的首先是 要有一大批真才实学而又热心教育的教师——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场,不在乎你的资历,不在 乎你的年龄,这一点是革命性的 蒋梦麟先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 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 坐讨论,同席笑谈。”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在同一个地方交错重叠的现象,在 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1917年1月9日,他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中谈 到:“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 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罗家伦,后来回忆听到蔡元培先生讲话时的感觉说:“那深邃、无 畏而又强烈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声音驱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鸟云,它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 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间,北大学生运动开始萌芽。他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一直被后人所 误解。许多人把他描述成学生运动的积极攴持者,这是对历史的改写。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 学生运动,从“五四”运动一开始,他就对群众运动的负面作用有清酲的认识,对过度参与 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有清醒的认识。多年后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 历》一文中也写到:“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 第一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 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阻止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 辞职,经慰留而罢。”但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 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感慨:“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 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3 蔡元培校长。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已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 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1917 年 1 月 4 日,隆冬的北京,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这时,早有两排 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向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长缓缓 地走下马车,他摘下了礼帽,向这些杂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是 从所未有过的事情。今天的新校长怎么了? 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科举考试的替代物,进了就是进士,学生被称为“老爷”, 常带着仆人来上学。1912 年京师大学堂虽更名为北京大学,但在社会公众眼中,这个大学 仍是官僚机构,一度被叫做“官僚养成所”,校长更是内阁大臣的待遇。校园里,根本没有 人谈论知识学问,学生不务正业,老师也都是官员兼职,冬烘保守。 像蔡元培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礼,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北大乃至全中国 都是罕见的现象。这不是一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细节开始。他的这一行为,是对北大官 气的一个反拨,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帜。 从此,北大与蔡元培如同血肉般联系在一起。北大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北大是他的一个 辉煌的文化理想。 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他在德国观察到的大学,即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 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蔡元培力图引进德国的教育理念, 纠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蔡元培既是一个 理想主义气质很浓重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他采取了种种措施,让自己的理念在北大得以 贯彻下去。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 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蔡元培明白,要把眼前这个乌烟瘴气的北大办好,最重要的首先是 要有一大批真才实学而又热心教育的教师——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场,不在乎你的资历,不在 乎你的年龄,这一点是革命性的。 蒋梦麟先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 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 坐讨论,同席笑谈。” 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在同一个地方交错重叠的现象,在 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1917 年 1 月 9 日,他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中谈 到:“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 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罗家伦,后来回忆听到蔡元培先生讲话时的感觉说:“那深邃、无 畏而又强烈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声音驱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乌云,它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 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间,北大学生运动开始萌芽。他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一直被后人所 误解。许多人把他描述成学生运动的积极支持者,这是对历史的改写。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 学生运动,从“五四”运动一开始,他就对群众运动的负面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对过度参与 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有清醒的认识。多年后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 历》一文中也写到:“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 第一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 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阻止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 辞职,经慰留而罢。”但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 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感慨:“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 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蔡元培成为北大校史上最有影响 力的校长 B蔡元培给校役回礼,是给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这 所学校也就由此走上了改革的新征程 C蔡元培注重人格的培养,期待学生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在当时的中国看起来有些 迂阔,但这恰恰是大学的真义所在。 D蔡元培在就职演讲中,呼唤一代新型知识分子的诞生,这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 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答案:∂,解析:∂“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不对,有些偏颇,蔡元培强调大学生的社 会责任,希望他们“励人”“感人”。 5蔡元培是怎样把北大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4分) 答案:①反拨北大官气,纠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②追求大学的 学术本性和地位独立;③兼容并包,引进一大批真才实学、热心教育的教师;④注重大学对 学生人格的培育。(每答对1点给1分。) 6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虽然他不支持学生运动,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 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想想许德珩这样说的理 由可能是什么?(5分) 答案:第一问: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他认为学生应以求学为第一目的,过度参与政 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 蔡元培任校长期间,赋予北大平等、民主、科学、担当等精神,是与五四运动 精神相契合的,五四学生运动的主体是这一时期接受北大现代教育,具有现代精神和强烈使 命感的北大学子,所以许德珩说蔡元培是五四运动精神上的指导者。(第一问2分,第二问 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灰鸽 王蒙 钱 蝉在阳光里一面燃烧着一面诱惑地叫着 强发是个年轻的木匠,从山那边樱桃谷来。樱桃谷有山,有树,有小小的水库和涓涓的 山涧,有荫凉,有永远轻松的风 但是这里有钱。为了赚钱,二十二岁的强发第二次到大城市来,给搬进了新楼的城市居 民打家具。当他推刨子的时候,那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是“一—毛、 毛……”当他 拉锯的时候,那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是“现—一钱、现——钱……”当他清扫被太阳晒得冒 了烟的白花花的刨花和锯末的时候,他恨得牙疼—一为什么这不是一堆白花花的钱 樱桃谷的樱桃乜不多了,栽樱桃不进钱,还不如大蒜。强发给恋人彩云的爹建过议,砍 掉樱桃,栽蒜。彩云家有个年代久远的樱桃园,春夭樱桃树开满了银色的花,可惜,白花花 的,却不是钱。 个东西白花花地一闪。没等他转过向来,这个东西已经落在他的眼前,落在他刨得不 太平滑的一块木板的另一端。 肉 长而肥的脖子,颈上长着一圈褐黑色的毛,肚皮是那样柔软肥嫩,长满羽毛的大腿是那 样丰厚结实,连翅膀也是饱满多肉的。它歪着小小的头,毫无警戒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灰鸽子?哪儿来的?樱桃谷飞来的?
4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蔡元培成为北大校史上最有影响 力的校长。 B 蔡元培给校役回礼,是给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这 所学校也就由此走上了改革的新征程。 C 蔡元培注重人格的培养,期待学生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在当时的中国看起来有些 迂阔,但这恰恰是大学的真义所在。 D 蔡元培在就职演讲中,呼唤一代新型知识分子的诞生,这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 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答案:C,解析:C “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不对,有些偏颇,蔡元培强调大学生的社 会责任,希望他们“励人”“感人”。 5.蔡元培是怎样把北大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4 分) 答案:①反拨北大官气,纠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②追求大学的 学术本性和地位独立;③兼容并包,引进一大批真才实学、热心教育的教师;④注重大学对 学生人格的培育。(每答对 1 点给 1 分。) 6.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虽然他不支持学生运动,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 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想想许德珩这样说的理 由可能是什么?(5 分) 答案:第一问: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他认为学生应以求学为第一目的,过度参与政 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 第二问:蔡元培任校长期间,赋予北大平等、民主、科学、担当等精神,是与五四运动 精神相契合的,五四学生运动的主体是这一时期接受北大现代教育,具有现代精神和强烈使 命感的北大学子,所以许德珩说蔡元培是五四运动精神上的指导者。(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3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灰鸽 王蒙 “钱——”蝉在阳光里一面燃烧着一面诱惑地叫着。 强发是个年轻的木匠,从山那边樱桃谷来。樱桃谷有山,有树,有小小的水库和涓涓的 山涧,有荫凉,有永远轻松的风。 但是这里有钱。为了赚钱,二十二岁的强发第二次到大城市来,给搬进了新楼的城市居 民打家具。当他推刨子的时候,那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是“一——毛、一——毛……”当他 拉锯的时候,那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是“现——钱、现——钱……”当他清扫被太阳晒得冒 了烟的白花花的刨花和锯末的时候,他恨得牙疼——为什么这不是一堆白花花的钱? 樱桃谷的樱桃也不多了,栽樱桃不进钱,还不如大蒜。强发给恋人彩云的爹建过议,砍 掉樱桃,栽蒜。彩云家有个年代久远的樱桃园,春天樱桃树开满了银色的花,可惜,白花花 的,却不是钱。 一个东西白花花地一闪。没等他转过向来,这个东西已经落在他的眼前,落在他刨得不 太平滑的一块木板的另一端。 肉! 长而肥的脖子,颈上长着一圈褐黑色的毛,肚皮是那样柔软肥嫩,长满羽毛的大腿是那 样丰厚结实,连翅膀也是饱满多肉的。它歪着小小的头,毫无警戒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灰鸽子?哪儿来的?樱桃谷飞来的?
肉!香啧喷的肉! 他仿佛正在扒掉裹在鸽子毛外的黄泥,他仿佛正在把外焦里嫩的鸽子肉放到口里,他仿 佛听到了鸽子的热油烫得口水吱吱响。 但是鸽子不慌不忙地飞走了 嘎”的一声,一辆上海牌小轿车刹了急闸。又“咯”的一声,一辆连挂式大型公共汽 车紧急刹车。强发向鸽子冲去,被车流挡住了。 又一辆无轨电车停下了,许多自行车停下了。人们惊讶地看着大模大样地妨碍着交通的 灰鸽。它站在公共汽车的水箱前,昂着头,歪着脖。 从公共汽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轰鸽子,它不但没有听从劝告离去,反而变本加厉,钻到 公共汽车底盘下面去了。 所有围观的人都向公共汽车司机打手势:不要开车!不要轧着鸽子! 小汽车门打开了,一个中年干部和一个白发老者走了出来,他们走近公共汽车,俯身寻 找车下的淘气的灰鸽,并且急急地说着什么。 公共汽车司机一跃而下,气急败坏地骂着灰鸽,像骂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 交通民警皱着眉大步走来,弄清情况以后,这位在大街上有着无上威严和魄力的指挥官 却不知道该怎样指挥了。他急出了一头汗 好多人围观。咕咕咕、嘘嘘嘘、哧哧哧、嗵嗵嗵,人们发岀种种响声,吹口哨,跺脚 扔石子和土块 灰鸽硬是不肯出来。 强发拨拉开两边的人和自行车。当他看准鸽子的位置以后,略一犹疑,便趴下,向车底 去 他听到一阵惊呼,一阵赞叹。“危险!”是司机与交通民警同声呐喊。 强发从车底盘下倒退岀来,站起的时候,听到的是一片欢呼和鼓掌。他懊丧地睁开被灼 热的瓦斯熏得闭起了的眼,在白花花的天空上,隐约有一个灰点子 有人拍打他的肩膀,有人向他打听为了什么和怎么回事。好像还有一个女孩子对他说: “您真好!” 我—一真好?我是一一您? 那女孩子的声音使他想起了彩云。他想起了家乡的野鸽子在山涧和教堂尖顶上成群盘 旋,每只鸽子的尾巴张开以后就像张开的折扇一样地浑圆。他想起队里集合上工和召集开会 时敲响的钟声。他想起那片他建议砍去的樱桃园地面上的野薄荷的清香。他想起今年春天, 在满园都是白花花的樱桃花的时候,他看见彩云挑水,她一边走着一边轻巧地换肩,头发 甩一甩,连眉毛的扬动也叫他心疼得要命…… “您真好!”彩云是不会这样说他的 但那不是“真”的。他勇敢地钻到车底下并不是为了解救那只鸽子。 当鸽子已经平安,围观的人群走散,各种车辆恢复了正常流转以后,他流下了混浊的泪 水。为了确信是从樱桃谷飞来的灰鸽,为了彩云的满面愁容,为了他从来都不了解的“真 好”……他哭了 楼上阳台出现了一个少女,身穿白底Ⅴ字形大蓝条纹无袖连衣裙,口衔着蜡管,正在喝 才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樱桃汽水。她看了看木匠,又看了看大街。 个苍老的声音 “没事,爷爷,没事。”少女悠扬而又轻柔地回答,活像夭使。她微笑着吸吮了一下, 股清爽甜香的淡红色的汽水,顺着蜡管进入了她的口腔,流到了胃里 7.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蝉的鸣叫声、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在强发听来都与钱有关
5 肉!香啧啧的肉! 他仿佛正在扒掉裹在鸽子毛外的黄泥,他仿佛正在把外焦里嫩的鸽子肉放到口里,他仿 佛听到了鸽子的热油烫得口水吱吱响。 但是鸽子不慌不忙地飞走了。 “嘎”的一声,一辆上海牌小轿车刹了急闸。又“咯”的一声,一辆连挂式大型公共汽 车紧急刹车。强发向鸽子冲去,被车流挡住了。 又一辆无轨电车停下了,许多自行车停下了。人们惊讶地看着大模大样地妨碍着交通的 灰鸽。它站在公共汽车的水箱前,昂着头,歪着脖。 从公共汽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轰鸽子,它不但没有听从劝告离去,反而变本加厉,钻到 公共汽车底盘下面去了。 所有围观的人都向公共汽车司机打手势:不要开车!不要轧着鸽子! 小汽车门打开了,一个中年干部和一个白发老者走了出来,他们走近公共汽车,俯身寻 找车下的淘气的灰鸽,并且急急地说着什么。 公共汽车司机一跃而下,气急败坏地骂着灰鸽,像骂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 交通民警皱着眉大步走来,弄清情况以后,这位在大街上有着无上威严和魄力的指挥官 却不知道该怎样指挥了。他急出了一头汗。 好多人围观。咕咕咕、嘘嘘嘘、哧哧哧、嗵嗵嗵,人们发出种种响声,吹口哨,跺脚, 扔石子和土块…… 灰鸽硬是不肯出来。 强发拨拉开两边的人和自行车。当他看准鸽子的位置以后,略一犹疑,便趴下,向车底 爬去。 他听到一阵惊呼,一阵赞叹。“危险!”是司机与交通民警同声呐喊。 强发从车底盘下倒退出来,站起的时候,听到的是一片欢呼和鼓掌。他懊丧地睁开被灼 热的瓦斯熏得闭起了的眼,在白花花的天空上,隐约有一个灰点子。 有人拍打他的肩膀,有人向他打听为了什么和怎么回事。好像还有一个女孩子对他说: “您真好!” 我——真好?我是——您? 那女孩子的声音使他想起了彩云。他想起了家乡的野鸽子在山涧和教堂尖顶上成群盘 旋,每只鸽子的尾巴张开以后就像张开的折扇一样地浑圆。他想起队里集合上工和召集开会 时敲响的钟声。他想起那片他建议砍去的樱桃园地面上的野薄荷的清香。他想起今年春天, 在满园都是白花花的樱桃花的时候,他看见彩云挑水,她一边走着一边轻巧地换肩,头发一 甩一甩,连眉毛的扬动也叫他心疼得要命…… “您真好!”彩云是不会这样说他的。 但那不是“真”的。他勇敢地钻到车底下并不是为了解救那只鸽子。 当鸽子已经平安,围观的人群走散,各种车辆恢复了正常流转以后,他流下了混浊的泪 水。为了确信是从樱桃谷飞来的灰鸽,为了彩云的满面愁容,为了他从来都不了解的“真 好”……他哭了。 楼上阳台出现了一个少女,身穿白底 V 字形大蓝条纹无袖连衣裙,口衔着蜡管,正在喝 才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樱桃汽水。她看了看木匠,又看了看大街。 “怎么了?”一个苍老的声音问。 “没事,爷爷,没事。”少女悠扬而又轻柔地回答,活像天使。她微笑着吸吮了一下, 一股清爽甜香的淡红色的汽水,顺着蜡管进入了她的口腔,流到了胃里。 7.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蝉的鸣叫声、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在强发听来都与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