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4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古刹(cha)自个儿(g白)韬光养晦(hui)焚膏继晷(gui) B.论语(n)节骨眼(je)造福桑梓(zi)间不容发(fa) C殷红(yin)一沓纸(d6)蜚声中外(f)暴虎冯河(peng) D.供应(gong)舶来品(b6)始终不渝(y)刚正不阿(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吉祥 筚路蓝缕 不记其数 变幻莫测 B.九霄 独当一面 对簿公堂 改弦更章 C.沉湎 可见一斑 旁征博引 焕然一新 D.发韧 面面具到 前倨后恭 雷厉风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 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B.在铁路线上,11.8万太原铁路人迎送旅客、运输物资、检修车辆、巡查站点· 他们在紧张而细致的工作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C.为培养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该县将“建设长寿旅游名县”列为重点发展战略,打 造长寿食品加工、长寿文化旅游等长寿产业 D.亲情,在李正天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创作的《亲情》系列作品,一共有 九幅,近期应邀将在珠三角各城市美术馆的邀请展中展出 4.旅行家徐霞客在某年春天来到泂庭湖一带,看到江南美景,不禁吟诵起前人诗句,他不 可能吟诵的一句是 A.人面桃花相映红 B.杨花榆荚无才思 C.沾衣欲湿杏花雨 D.又见湖边木叶飞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 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 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日:“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日:“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日:“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 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
湖南省 2014 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试 题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吉祥 筚路蓝缕 不记其数 变幻莫测 B.九霄 独当一面 对簿公堂 改弦更章 C.沉湎 可见一斑 旁征博引 焕然一新 D.发韧 面面具到 前倨后恭 雷厉风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 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B.在铁路线上,11.8 万太原铁路人迎送旅客、运输物资、检修车辆、巡查站点…… 他们在紧张而细致的工作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C.为培养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该县将“建设长寿旅游名县”列为重点发展战略,打 造长寿食品加工、长寿文化旅游等长寿产业。 D.亲情,在李正天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创作的《亲情》系列作品,一共有 九幅,近期应邀将在珠三角各城市美术馆的邀请展中展出。 4.旅行家徐霞客在某年春天来到洞庭湖一带,看到江南美景,不禁吟诵起前人诗句,他不 可能吟诵的一句是 A.人面桃花相映红 B.杨花榆荚无才思 C.沾衣欲湿杏花雨 D.又见湖边木叶飞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 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 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 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
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 论》) (乙)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 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 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 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 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其辞日: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话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 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丽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蹯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锯。吁嗟默默, 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 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抑)郁其谁语?…….” (节选自《汉书贾谊传》) 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庶几:或许可以,表希望 B.夫子何为不豫 豫:犹豫不定 C.文帝谦让未皇也 皇:通“遑”,闲暇 D.独离此咎兮 离:遭受,受到 6.下列各组选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申之以子夏 既窈窕以寻壑 B.三宿而后出昼 而君幸于赵王 C.乃草具其仪法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子独壹郁其谁语 其孰能讥之乎 7.所选《汉书》中的材料,能直接说明苏轼“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 汉文也”观点的一项是
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 论》) (乙)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 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 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 “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 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 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话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 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丽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谓随、夷溷兮,谓跖、蹯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锯。吁嗟默默, 生之亡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 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抑)郁其谁语?……” (节选自《汉书·贾谊传》) 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庶几:或许可以,表希望 B.夫子何为不豫 豫:犹豫不定 C.文帝谦让未皇也 皇:通“遑”,闲暇 D.独离此咎兮 离:遭受,受到 6.下列各组选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申之以子夏 既窈窕以寻壑 B.三宿而后出昼 而君幸于赵王 C.乃草具其仪法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子独壹郁其谁语 其孰能讥之乎 7.所选《汉书》中的材料,能直接说明苏轼“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 汉文也”观点的一项是
A.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B.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C.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D.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A.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B.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C.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D.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9.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4分) 译文 (2)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3分) 译文 (3)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 (1分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答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2)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3)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氓隶之人 。(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知识分子的功能主要是文化性的,他们所从事的是有关价值、观念、符号等的文化性的 活动。任何人,他除了生物性的需求之外,还更有心理性的需求。人不只是一生物性的存在, 他还有一种生命意义之追求,一种最终的价值之追求,一种跟宇宙世界接触的追求。一言之 他有一种了解“为什么”的需求。知识分子的最主要功能便是解答思索这些问题。他们的角
A.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B.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C.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D.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A.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B.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C.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D.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9.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4 分) 译文: (2)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3 分) 译文: (3)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3 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 分) 菩萨蛮·秋 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1)“何处寒砧作”令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名句:“寒衣处处催刀尺, _。”(1 分) (2)本词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秋景,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3 分) 答: (3)“何处寒砧作”不仅使得前后词意勾连,而且境界阔大,试做具体分析。(4 分) 答: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2)桂棹兮兰桨, ,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3)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氓隶之人, 。(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知识分子的功能主要是文化性的,他们所从事的是有关价值、观念、符号等的文化性的 活动。任何人,他除了生物性的需求之外,还更有心理性的需求。人不只是一生物性的存在, 他还有一种生命意义之追求,一种最终的价值之追求,一种跟宇宙世界接触的追求。一言之, 他有一种了解“为什么”的需求。知识分子的最主要功能便是解答思索这些问题。他们的角
色是把人众带进较广大的宇宙秩序中,这就是知识分子之起源几乎都是教土、先知、哲学家 之原因。知识分子为社会创发“大传统”,为社会铺设文化性的意义系统 知识分子的功能既然在解释外在世界的情景,很自然地,他总是倾向着怀疑与批判的眼 光的,他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是有距离的。而没有一个现实社会是圆满的,也因此知 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不保留地加以拥抱的。当然知识分子之所见是多少与他本身的知 识传统有关的。一个重科学的知识传统,将使他怀疑一切,而着重在“新的世界的形象”的 建构。反之,一个重历史人文主义的传统,将往往使他把现状与过去的理想世界去比较,而 着重在“古典世界的形象′′的重构。不论如何,知识分子总多少带着批判社会或反社会的 性格的。 由于纯知识分子是批判他身处的社会的,因此,他与政治权威结构总是具有先天性的紧 张关系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威的关系是很微妙的知识分子一方面要与政治权威保持距离, 以保有他特殊的批判者的身份;一方面却又想与政治权威接近,以实行他的所见或主张。而 政治权威在基本上是不会喜欢知识分子的,因为他的权威之被批判将会被打折扣,另一方面 他又不能不靠知识分子的。史太林尝谓“没有一个统治集团可以没有知识分孑而统治成功 的。”这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政治上的任何统治者,虽然有权力,但赤裸的权力总是较少 有效并且难以经久的,权力( Power)必须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才能有效,权力犹如钞票 钞票必须使人信得过才有购买力。权力亦必须使人信得过才有制约力。而权力要使人信得过 则必须转化为权威,这就是合法化过程。如何使赤裸的权力转化为被人认为合法的权威则是 知识分子的特有功能。古往今来的皇帝、君主、独裁者,没有一个是喜欢裸体的,他需要体 面的衣裳的装饰,才能显出威仪、与众不同与神圣不可侵犯,而知识分子则是替统治者穿衣 裳的人,知识分子既然是替统治者穿衣裳的人,当然他也可以把统治者的衣裳剥掉而使他 成为一赤身裸体的“独夫”,就这点说,中国人所说“读书人是得罪不起的”一句话有很大
色是把人众带进较广大的宇宙秩序中,这就是知识分子之起源几乎都是教士、先知、哲学家 之原因。知识分子为社会创发“大传统”,为社会铺设文化性的意义系统。 知识分子的功能既然在解释外在世界的情景,很自然地,他总是倾向着怀疑与批判的眼 光的,他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是有距离的。而没有一个现实社会是圆满的,也因此知 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不保留地加以拥抱的。当然知识分子之所见是多少与他本身的知 识传统有关的。一个重科学的知识传统,将使他怀疑一切,而着重在“新的世界的形象”的 建构。反之,一个重历史人文主义的传统,将往往使他把现状与过去的理想世界去比较,而 着重在“古典世界的形象’’的重构。不论如何,知识分子总多少带着批判社会或反社会的 性格的。 由于纯知识分子是批判他身处的社会的,因此,他与政治权威结构总是具有先天性的紧 张关系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威的关系是很微妙的。知识分子一方面要与政治权威保持距离, 以保有他特殊的批判者的身份;一方面却又想与政治权威接近,以实行他的所见或主张。而 政治权威在基本上是不会喜欢知识分子的,因为他的权威之被批判将会被打折扣,另一方面 他又不能不靠知识分子的。史太林尝谓“没有一个统治集团可以没有知识分子而统治成功 的。”这理由是很简单的。因为政治上的任何统治者,虽然有权力,但赤裸的权力总是较少 有效并且难以经久的,权力( Power)必须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才能有效,权力犹如钞票, 钞票必须使人信得过才有购买力。权力亦必须使人信得过才有制约力。而权力要使人信得过 则必须转化为权威,这就是合法化过程。如何使赤裸的权力转化为被人认为合法的权威则是 知识分子的特有功能。古往今来的皇帝、君主、独裁者,没有一个是喜欢裸体的,他需要体 面的衣裳的装饰,才能显出威仪、与众不同与神圣不可侵犯,而知识分子则是替统治者穿衣 裳的人,知识分子既然是替统治者穿衣裳的人,当然他也可以把统治者的衣裳剥掉,而使他 成为一赤身裸体的“独夫”,就这点说,中国人所说“读书人是得罪不起的”一句话有很大
的道理。至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话,则是对,也是错。说它对是因为传统中国过去 的确没有读书人造反成功;说它错,是因为过去所有重要的造反几乎没有一次是没有读书人 参与其间的。严格地讲,所谓民意、舆论在古代社会固然不外是知识分子的意见,即使在号 称最民主的美国如 Almond, Rosenau等研究指出也实在是知识分子的主张。知识分子虽无 力移山,但却可以风动群众。古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实则治天下不能不 靠知识分子,即得天下亦何尝可以完全不靠知识分子? (节选自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 分子》) 12.文章以“知识分子”为话题,先分析知识分子的 再介绍知识分 子 最后指出知识分子基于自身的功能性在政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4分) 13.下列关于“知识分子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保持一定距离。 B.知识分子的角色是要带领着人众认识较广大的宇宙秩序。 C.知识分子为社会创发“大传统”,铺设文化性的意义系统 D.怀疑和比较使知识分子多少带着批判社会或反社会的性格。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重科学的知识传统和重历史人文主义的知识传统,将往往使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有 不同的侧重点,因此知识分子之所见由他本身的知识传统决定。 B.知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完全不保留地加以拥抱,是因为知识分子习惯用怀疑 与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本身都是不圆满的。 C.知识分子要实行自己的所见或主张,就是要使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变得有效而且经久 耐用,具有信服力,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者的管理。 D.“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传统中国过去的确没有读书人造反成功,所以知识分子 虽然可以风动群众,却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晴窗一扇 林清玄 台湾登山界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又美丽又哀愁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青年登山家,有一次登山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在冰河之中;数十年之后,他 的妻子到那一带攀登,偶然在冰河里找到已经被封冻了几十年的丈夫。这位埋在冰天雪地里
的道理。至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话,则是对,也是错。说它对是因为传统中国过去 的确没有读书人造反成功;说它错,是因为过去所有重要的造反几乎没有一次是没有读书人 参与其间的。严格地讲,所谓民意、舆论在古代社会固然不外是知识分子的意见,即使在号 称最民主的美国如 Almond,Rosenau 等研究指出也实在是知识分子的主张。知识分子虽无 力移山,但却可以风动群众。古云“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实则治天下不能不 靠知识分子,即得天下亦何尝可以完全不靠知识分子? (节选自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 分子》) 12.文章以“知识分子”为话题,先分析知识分子的 ,再介绍知识分 子 ,最后指出知识分子基于自身的功能性在政治活动中扮演的角色。(4 分) 13.下列关于“知识分子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分子的想法与看法与社会现状总保持一定距离。 B.知识分子的角色是要带领着人众认识较广大的宇宙秩序。 C.知识分子为社会创发“大传统”,铺设文化性的意义系统。 D.怀疑和比较使知识分子多少带着批判社会或反社会的性格。 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重科学的知识传统和重历史人文主义的知识传统,将往往使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有 不同的侧重点,因此知识分子之所见由他本身的知识传统决定。 B.知识分子总是无法对现实社会完全不保留地加以拥抱,是因为知识分子习惯用怀疑 与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本身都是不圆满的。 C.知识分子要实行自己的所见或主张,就是要使统治者手中的权力变得有效而且经久 耐用,具有信服力,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统治者的管理。 D.“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传统中国过去的确没有读书人造反成功,所以知识分子 虽然可以风动群众,却不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晴窗一扇 林清玄 台湾登山界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又美丽又哀愁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青年登山家,有一次登山的时候,不小心跌落在冰河之中;数十年之后,他 的妻子到那一带攀登,偶然在冰河里找到已经被封冻了几十年的丈夫。这位埋在冰天雪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