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会计网校审计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www.chinaacc.com第八章审计抽样1.命题分析2.本章要求3.内容讲解本章近年命题特点分析: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审计抽样的原理及其运用。从题型看,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考查简答题,甚至在综合题中涉及抽样的内容,近年均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教材中的例题一定要予以关注。考生应把握以下内容:1.理解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2.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3.掌握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4.掌握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运用。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一、审计抽样的定义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注意: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询问、观察和分析程序通常不宜抽样。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一)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①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1抽样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风险审计效果②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注意: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二)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大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版权所有第1页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 计 第1页 第八章 审计抽样 1.命题分析 2.本章要求 3.内容讲解 本章近年命题特点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审计抽样的原理及其运用。从题型看,既可以考查客观 题,也考查简答题,甚至在综合题中涉及抽样的内容,近年均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教材中 的例题一定要予以关注。 考生应把握以下内容: 1.理解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 3.掌握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4.掌握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 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注意: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 及审计抽样;询问、观察和分析程序通常不宜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 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注意: 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 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 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中华会计网校审计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www.chinaacc.com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5.其他原因。注意: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应同时具备:随机选取样本项目: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注意:第一,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第二,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第三,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第四,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也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四、统计抽样的方法(一)属性抽样一一适用于控制测试通常用于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二)变量抽样一一适用于细节测试主要用来对总体得出结论,以确定记录金额是否合理。【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提法中,恰当的有()。A.只要进行抽样,就会存在抽样风险B.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C.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在审计中可以将其量化并加以控制D.审计抽样可以运用于审计的所有程序【答疑编号3937080201]「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有些审计程序不适宜抽样,如询问、观察、分析程序。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样本设计样本选取样本结果评价一、样本设计阶段在设计审计样本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程序的目标和抽样总体的特征。(一)确定测试目标大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版权所有第2页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 计 第2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 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 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 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 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5.其他原因。 注意: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 或防范。 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应同时具备:随机选取样本项目;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统 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注意: 第一,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第二,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第三,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 第四,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也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四、统计抽样的方法 (一)属性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 通常用于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 (二)变量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 主要用来对总体得出结论,以确定记录金额是否合理。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提法中,恰当的有( )。 A.只要进行抽样,就会存在抽样风险 B.注册会计师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 C.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在审计中可以将其量化并加以控制 D.审计抽样可以运用于审计的所有程序 [答疑编号 3937080201]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 降低、消除或防范。有些审计程序不适宜抽样,如询问、观察、分析程序。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样本设计 样本选取 样本结果评价 一、样本设计阶段 在设计审计样本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审计程序的目标和抽样总体的特征。 (一)确定测试目标
中华会计网校审计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www.chinaacc.com(二)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1.总体一一在实施抽样之前,注册会计师必须仔细定义总体,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注意: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2.定义抽样单元一一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应使其与审计测试目标保持一致。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位。3.分层一一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注意:第一,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第二,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对整个总体做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三)定义误差构成条件一一识别误差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必须事先准确定义构成误差的条件,否则,执行审计抽样程序时就没有识别误差的标准。(四)确定审计程序二、选取样本阶段(一)确定样本规模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一一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2.可容忍误差一一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注意:在控制测试时,可容忍误差即是可容忍偏差率,控制发生偏差的次数或频率。在细节测试时,可容忍误差为可容忍错报。3.预计总体误差一一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4.总体变异性一一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注意:在控制测试中,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5.总体规模一一对样本规模影响很小注意: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目的方法的效率低。(二)选取样本在选取样本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不管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所有的审计抽样均要求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对总体来讲具有代表性。否则,就无法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2)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一一确定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例: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0001一一2000的两千张凭证中随机抽取20张进行检查。确定使用前四位数,从第十列第一行为起点,自上而下逐列查找。则依次选取:1770、1382、0208、0927、1448、0135..随机数表表 8-2I12[34516789104650532044690372965592114810344058201584771848576223821960708259281642089710741109037815305619598425大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版权所有第3页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 计 第3页 (二)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1.总体——在实施抽样之前,注册会计师必须仔细定义总体,确定抽样总体的范围。 注意: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2.定义抽样单元——在定义抽样单元时,注册会计师应使其与审计测试目标保持一致。在控制 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 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位。 3.分层——如果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 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注意: 第一,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 第二,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对整 个总体做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三)定义误差构成条件——识别误差的标准 注册会计师必须事先准确定义构成误差的条件,否则,执行审计抽样程序时就没有识别误差的 标准。 (四)确定审计程序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确定样本规模 1.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2.可容忍误差——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注意:在控制测试时,可容忍误差即是可容忍偏差率,控制发生偏差的次数或频率。在细节测 试时,可容忍误差为可容忍错报。 3.预计总体误差——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4.总体变异性——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注意:在控制测试中,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 5.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影响很小 注意:对小规模总体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目的方法的效率低。 (二)选取样本 在选取样本项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不管使用统 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所有的审计抽样均要求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对总体来讲具有代表性。 否则,就无法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包括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 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建立总体中的项目与表中数字的一一对应关系。 (2)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确定随机起点和选号路线。 例: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连续编号为 0001——2000 的两千张凭证中随机抽取 20 张进行检查。确定使用前四位数,从第十列第一行为起点,自上而下逐列查找。则依次选取:1770、 1382、0208、0927、1448、0135. 表 8-2 随机数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 32044 69037 29655 92114 81034 40582 01584 77184 85762 46505 2 23821 96070 82592 81642 08971 07411 09037 81530 56195 98425
中华会计网校计审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www.chinaacc.com8238394987664412867795961783463791609416424384843268310716358608938157967187955450209177052179295620L94856221650141401413374895645952983769403723105509695000619588343098250700300543674814459780927713827207646463811359325568982202713812935297025080335558714011796450940957533490593566363187953051105269529384647570761371692053212214489020861675001523034361059442749552079501352899065924782835983788351347870随机数选样不仅使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而且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这种方法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由于统计抽样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计量实际样本被选取的概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统计抽样。2.系统选样。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选样间距=总体规模一样本规模系统选样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在总体随机分布时也可适用于统计抽样。3.随意选样。随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三种基本方法均可选出代表性样本。但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即对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因而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当然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而随意选样虽然也可以选出代表性样本,但它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不能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三、评价样本结果(一)分析样本误差一一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及其对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推断总体误差注意:第一,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将样本偏差率直接视为推断的总体偏差率:但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抽样风险。第二,当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错报金额推断总体错报金额,并考虑这一结果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统计: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控制测试非统计:样本偏差率作为总体偏差率(总体偏差率)丰推断总体误差统计:计算总体错报上限细节测试(总体错报)(非统计:样本错报推断总体错报(三)形成审计结论第一,统计抽样结果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大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版权所有第4页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 计 第4页 3 82383 94987 66441 28677 95961 78346 37916 09416 42438 48432 4 68310 21792 71635 86089 38157 95620 96718 79554 50209 17705 5 94856 76940 22165 01414 01413 37231 05509 37489 56459 52983 6 95000 61958 83430 98250 70030 05436 74814 45978 09277 13827 7 20764 64638 11359 32556 89822 02713 81293 52970 25080 33555 8 71401 17964 50940 95753 34905 93566 36318 79530 51105 26952 9 38464 75707 16750 61371 01523 69205 32122 03436 14489 02086 10 59442 59247 74955 82835 98378 83513 47870 20795 01352 89906 随机数选样不仅使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而且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 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这种方法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中均适用。由于统计抽样要求注册 会计师能够计量实际样本被选取的概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统计抽样。 2.系统选样。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 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 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系统选样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在总体随机分布时也可适用于统计抽样。 3.随意选样。随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 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三种基本方法均可选出代表性样本。但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即对总 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规则选取样本,因而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当然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而随意选样虽然也可以选出代表性样本,但它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不能在统计抽样中使 用,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三、评价样本结果 (一)分析样本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性质和原因, 及其对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推断总体误差 注意: 第一,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所以,注册会计师 将样本偏差率直接视为推断的总体偏差率, 但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第二,当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错报金额推断总体错报金额,并 考虑这一结果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形成审计结论 第一,统计抽样结果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 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中华会计网校审计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www.chinaacc.com统计抽样(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进行比较)业比较总体偏差率上限可容忍偏差率总体错报上限可容忍错报/71低于接近大于或等于→>+接受不接受判断是否能接受(是否扩大范围)第二,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非统计抽样下推断的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比较VV比轮样本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人为考虑抽样风险:7一1大大低于不大不小大于、等于和接近V业业接受不接受考虑是否接受【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对样本规模的提法中,不正确的有()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应越大B.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应越小C.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越高,样本规模应越大D.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越高,样本规模应越小[答疑编号3937080301]『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成方向关系;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成同向关系。【例题·单选题】在总体较大的情况下,与确定样本规模无关的是()。A.预计总体误差B.总体变异性C.总体规模D.可接受的抽样风险[【答疑编号393708030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除非总体非常小,一般而言,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几乎为零。第三节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大中华会计网校www.chinaacc.com版权所有第5页
2012 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 审 计 第5页 第二,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 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例题·多选题】下列有关对样本规模的提法中,不正确的有( )。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应越大 B.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应越小 C.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越高,样本规模应越大 D.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越高,样本规模应越小 [答疑编号 3937080301]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成方向关系;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成同 向关系。 【例题·单选题】在总体较大的情况下,与确定样本规模无关的是( )。 A.预计总体误差 B.总体变异性 C.总体规模 D.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答疑编号 393708030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除非总体非常小,一般而言,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几乎为零。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