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2009年3月7日 长郡中学街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民中联合命题 石门一中澧县一中榔州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二中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逾(yu)矩眩晕(yun)谙(an)熟螳臂当车(dang) B.谶(chen)语碑帖(tie)颔(han)联 绺(10)头发 C.饮(yin)马市侩(kudi)禅(shan)让无稽(j)之谈 D.毒瘤(liu)秸(jie)秆狡黠(xia)招徕(lai)顾客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 力和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B.清华大学2009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综合 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C.这副画运笔拘谨,主题比较杂乱,显得粗糙和幼稚,但它的色彩搭配很和谐,层次 感强,构图别出新裁。你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这未免也太过份了。 D.“上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所说的人生这一“乐”,应该是皇天厚土对于善 良的民众的垂怜与庇护。人不过是苍海一粟,但心可以崇高博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 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B.一名外地客人周先生在某市乘的士时遭抢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昨 日,周先生非常气愤地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竞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 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大约是“诗穷而后工”的缘故吧,在北宋许多大诗人还没有起来以前,这两位诗人 成为了当时诗坛的一对执牛耳的人物,时人号称“苏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初步分析,已经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省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 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共7页第1页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语文 试卷 共 7 页 第1页 湖南省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量 150 分钟 2009 年 3 月 7 日 由 联合命题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逾.(yú)矩 眩晕.(yūn) 谙.(ān)熟 螳臂当.车(dāng) B.谶.(chèn)语 碑帖.(tiè) 颔.(hàn)联 一绺.(lǚ)头发 C.饮.(yǐn)马 市侩.(kuài) 禅.(shàn)让 无稽.(jī)之谈 D.毒瘤.(liú) 秸.(jiē)秆 狡黠.(xiá) 招徕.(lái)顾客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长的生命 力和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B.清华大学 2009 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综合 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C.这副画运笔拘谨,主题比较杂乱,显得粗糙和幼稚,但它的色彩搭配很和谐,层次 感强,构图别出新裁。你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这未免也太过份了。 D.“上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所说的人生这一“乐”,应该是皇天厚土对于善 良的民众的垂怜与庇护。人不过是苍海一粟,但心可以崇高博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08 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灾难不断;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神七的成功发射, 又是喜讯频传。这一年,对中国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 B.一名外地客人周先生在某市乘的士时遭抢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 .....。昨 日,周先生非常气愤地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 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大约是“诗穷而后工”的缘故吧,在北宋许多大诗人还没有起来以前,这两位诗人 成为了当时诗坛的一对执牛耳 ...的人物,时人号称“苏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初步分析,已经造成 254 人遇难、35 人受伤的山西省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 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 7000 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 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长郡中学 衡阳八中 永州四中 岳阳县一中 湘潭县一中 湘西民中 石门一中 澧县一中 郴州一中 益阳市一中 桃源县一中 株洲二中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 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 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 5.下列各句,表达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A.张明因为堵车而迟到,老师不相信,李莉急忙替他作证:“老师,我骑车走同一条路, 我亲眼看到堵车,张明所说,确系实情。” B.昨天,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去作报告,学生在路边列队欢迎,校长在门口恭候 光临,场面隆重,我深受感动。 C.记者转述新华书店经理介绍的情况时说:“据王经理介绍,本店除日常的零售外,还 为读者提供代购、批发等业务。” D.《解放军总部训令》:“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各地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 重新颁布。望即以此为准,严格执行。”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之所以有人 愿意生活在危险边缘,是因为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在作祟,它是让大脑 感到快感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在饱餐一顿后感到满足,在心爱的足球队获胜后感到兴奋,或者在 使用了毒品后感到极度兴奋,因为毒品会人为地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它带可以让我们在做极限运动时感到极度刺激,比如从白皑皑的险峻陡坡滑下或从高空有 的机舱纵身一跃。研究人员发现,在冒险者的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一般人 少,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能在刺激来临时瞬间充满了多巴胺,这促使他们冒更多 的险,更快地开车,更疯狂地饮酒,甚至更大量地吸毒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戴维·萨尔德教授决定研究一下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 少方面有什么不同。他给34名男女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 度,然后用一种仪器测试他们大脑中多巴胺“接收器”的多少。萨尔德教授和他的小组试 图找到一种多巴胺“调节器”,也就是当多巴胺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调节器” 可以示意神经细胞停止分泌这种多巴胺 早期的动物研究表明,在更喜欢探索和冒险的动物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 较少,萨尔德教授试图证明,这个理论在人类身上同样成立。 他说:“数据研究的结果几乎与我们预计的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和老鼠一样,与 般人相比,更愿意冒险的人类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较少。 这一发现支持了萨尔德的理论,也就是说,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 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多巴胺“接收器”来储藏这些物质 这种瞬间的强刺激促使他们不断重复同样的冒险行为或追求新的刺激,就像吸毒者寻求新 的快感一样。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说:“这一发现的确有趣。这让我们知道了为什 么人类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原来多巴胺是我们追求刺激的奖励。” 科恩说,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 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共7页第2页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语文 试卷 共 7 页 第2页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 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 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 5.下列各句,表达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明因为堵车而迟到,老师不相信,李莉急忙替他作证:“老师,我骑车走同一条路, 我亲眼看到堵车,张明所说,确系实情。” B.昨天,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去作报告,学生在路边列队欢迎,校长在门口恭候 光临,场面隆重,我深受感动。 C.记者转述新华书店经理介绍的情况时说:“据王经理介绍,本店除日常的零售外,还 为读者提供代购、批发等业务。” D.《解放军总部训令》:“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内容各地略有出入,现在统一规定, 重新颁布。望即以此为准,严格执行。”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和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之所以有人 愿意生活在危险边缘,是因为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在作祟,它是让大脑 感到快感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可以让我们在饱餐一顿后感到满足,在心爱的足球队获胜后感到兴奋,或者在 使用了毒品后感到极度兴奋,因为毒品会人为地让我们的神经细胞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它带可以让我们在做极限运动时感到极度刺激,比如从白皑皑的险峻陡坡滑下或从高空有 的机舱纵身一跃。研究人员发现,在冒险者的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一般人 少,这意味着冒险者的大脑更有可能在刺激来临时瞬间充满了多巴胺,这促使他们冒更多 的险,更快地开车,更疯狂地饮酒,甚至更大量地吸毒。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戴维·萨尔德教授决定研究一下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 少方面有什么不同。他给 34 名男女研究对象发放了问卷,了解他们对新奇事物的爱好程 度,然后用一种仪器测试他们大脑中多巴胺“接收器”的多少。萨尔德教授和他的小组试 图找到一种多巴胺“调节器”,也就是当多巴胺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个“调节器” 可以示意神经细胞停止分泌这种多巴胺。 早期的动物研究表明,在更喜欢探索和冒险的动物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 较少,萨尔德教授试图证明,这个理论在人类身上同样成立。 他说:“数据研究的结果几乎与我们预计的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和老鼠一样,与一 般人相比,更愿意冒险的人类大脑中储藏多巴胺的接收器比较少。 这一发现支持了萨尔德的理论,也就是说,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 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多巴胺“接收器”来储藏这些物质。 这种瞬间的强刺激促使他们不断重复同样的冒险行为或追求新的刺激,就像吸毒者寻求新 的快感一样。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说:“这一发现的确有趣。这让我们知道了为什 么人类喜欢追求新奇刺激,原来多巴胺是我们追求刺激的奖励。” 科恩说,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
吸毒行为的途径。如果未来的硏究能够进一步证实萨尔德的发现,证明吸毒者是因为大脑 中的多巴胺“接收器”比正常人少,那么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有多巴胺“接收器”作用的药 物,从而把这些病人的多巴胺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萨尔德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决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 论:一引起专家认为,瘾君子因为长期缺少多巴胺,所以从毒品的刺激中寻求自我医治 其他专家认为,瘾君子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与正常人无异,只是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调节 多巴胺的水平 (英国《泰晤士报》12月30日文章,《参考消息》2009年1月5日,略有删节) 6、下列有关萨德尔研究情况的叙述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A、萨德尔研究结果的核心内容是发现了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B、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是以对34名男女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仪器测试的结果为依据 的 C、早期关于动物多巴胺和“接收器”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萨德尔的理论 D、哈佛大学布鲁斯·科恩教授认为萨德尔的硏究结果揭示了吸毒者毒瘾的成因 7、下列叙述与本文对“为什么有些人爱冒险”的原因解释不相符的一项是: A、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些不同 B、在冒险者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接收器”来储藏多巴胺 C、因为“接收器”少,冒险者的大脑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 D、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 8、下列对萨德尔研究结果意义的分析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 B、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 C、为研制出一种控制多巴胺分泌的“调节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D、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 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 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 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胜, 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 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 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 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 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 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 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共7页第3页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语文 试卷 共 7 页 第3页 吸毒行为的途径。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证实萨尔德的发现,证明吸毒者是因为大脑 中的多巴胺“接收器”比正常人少,那么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有多巴胺“接收器”作用的药 物,从而把这些病人的多巴胺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萨尔德的研究结果也许可以解决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 论:一引起专家认为,瘾君子因为长期缺少多巴胺,所以从毒品的刺激中寻求自我医治; 其他专家认为,瘾君子大脑中的神经传递素与正常人无异,只是他们的大脑不能正常调节 多巴胺的水平。 (英国《泰晤士报》12 月 30 日文章,《参考消息》2009 年 1 月 5 日,略有删节) 6、下列有关萨德尔研究情况的叙述与本文相符的一项是: A、 萨德尔研究结果的核心内容是发现了一种叫做神经传递素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B、 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是以对 34 名男女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仪器测试的结果为依据 的。 C、 早期关于动物多巴胺和“接收器”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萨德尔的理论。 D、 哈佛大学布鲁斯·科恩教授认为萨德尔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吸毒者毒瘾的成因。 7、下列叙述与本文对“为什么有些人爱冒险”的原因解释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冒险者与普通人的大脑在多巴胺多少方面有些不同。 B、 在冒险者的大脑中没有足够的“接收器”来储藏多巴胺。 C、 因为“接收器”少,冒险者的大脑在刺激来临的瞬间充满了多巴胺。 D、 冒险爱好者每次追求新的刺激时都会品尝到比一般人更大的快感。 8、下列对萨德尔研究结果意义的分析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类追求刺激的行为。 B、 能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效的医治吸毒行为的途径。 C、 为研制出一种控制多巴胺分泌的“调节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D、 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专家们在分析毒瘾问题时的争论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简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 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 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 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胜, 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 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 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 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 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 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 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 治病之法尽之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 必:一定 B.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 夺:改变 C.克期不愆,布阵有方 愆:延误 D.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 老:衰老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 本各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 沛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 C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寒热面有反用之方 蒙故业,因遗策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作者对 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的。“用 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 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是“不 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辩证认识。 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兵之间 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 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3分) 译文 ②.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3分) 译文 ③.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3分) 译文 13.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慎用药?(4分)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竹枝词 明袁宏道 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共7页第4页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语文 试卷 共 7 页 第4页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 治病之法尽之矣。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 必:一定 B.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 夺:改变 C.克期不愆.,布阵有方 愆:延误 D.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 老:衰老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 本各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 沛公乃夜驰之.沛公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 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蒙故业,因.遗策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作者对 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的。“用 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 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是“不 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辩证认识。 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兵之间 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 分) ①.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3分) 译文: ②.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3 分) 译文: ③.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3分) 译文: 13.阅读全文,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慎用药?(4 分)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7 分) 竹枝词 明·袁宏道 A B C D
其四 侬家生长在河干 雪里山茶取次红, 夫婿如鱼不去滩 白头孀妇哭春风 冬夜趁霜春趁水 自从貂虎横行后 芦花被底一生寒。 十室金钱九室空。 (1)请比较这两首诗思想内容的异同。(4分) (2)有人说,袁宏道的诗“俚俗浅薄”,也有人说他的诗歌“申说性灵而不失风雅”,你 同意哪种看法?并联系这两首诗简要陈述理由。(3分) 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如是而已。(《师说》) ②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 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 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 样,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 病死了,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 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 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 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 2009届高三·十二校联考语文试卷共7页第5页
2009 届高三·十二校联考 语文 试卷 共 7 页 第5页 其四 其二 侬家生长在河干, 雪里山茶取次红, 夫婿如鱼不去滩。 白头孀妇哭春风。 冬夜趁霜春趁水, 自从貂虎横行后, 芦花被底一生寒。 十室金钱九室空。 (1)请比较这两首诗思想内容的异同。(4 分) (2)有人说,袁宏道的诗“俚俗浅薄”,也有人说他的诗歌“申说性灵而不失风雅”,你 同意哪种看法?并联系这两首诗简要陈述理由。(3 分) 15.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 ,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 , ,如是而已。(《师说》) ②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 ,谁得而族灭 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 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 你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 样,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 病死了,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 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 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 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 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