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0届高三3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吞噬(shi)讣告(pu)轧路机(ya)暴戾恣睢(sui) B.觊觎(jⅱ)央浼(mli)殉道者(xun)天遂人愿(sui) C.发轫(ren)应酬(ying)口头禅(chan)少不更事(geng) D.诘难(nan)畸形(j)汗涔涔(cen)宵衣旰食(g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貌和神离奋发图强好高鹜远知人论事 泾渭分明计日程功两全齐美曲指可数 C.墨守成规轻歌曼舞黔驴技穷针砭时弊 D.开源节流追不急待淋漓尽至人才辈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武汉首义广场菊花展盛装开展,30余种秋菊或变身动物形状,或摆岀“神七”造型,争奇 斗艳。市民们意兴阑珊地徜徉在花海之中,尽情享受秋季难得的视觉大宴 在2008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 —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员工年均收入过百万。 C.巴勒斯坦武装分子2日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对此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在“选 择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展开反击。分析人士担忧加沙地带现状会变得不绝如缕 D.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标志着中 国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实施后,航天事业又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山西省山大附中 2010 届高三 3 月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l50 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吞噬(shì) 讣告(pǔ) 轧路机(yà) 暴戾恣睢(suī) B.觊觎(jì) 央浼(měi) 殉道者(xùn) 天遂人愿(suí) C.发轫(rěn) 应酬(yìng) 口头禅(chán) 少不更事(gēng) D.诘难(nàn) 畸形(jī) 汗涔涔(cén) 宵衣旰食(g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组是 ( ) A.貌和神离 奋发图强 好高骛远 知人论事 B.泾渭分明 计日程功 两全齐美 曲指可数 C.墨守成规 轻歌曼舞 黔驴技穷 针砭时弊 D.开源节流 追不急待 淋漓尽至 人才辈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武汉首义广场菊花展盛装开展,30 余种秋菊或变身动物形状,或摆出“神七”造型,争奇 斗艳。市民们意兴阑珊地徜徉在花海之中,尽情享受秋季难得的视觉大宴。 B.在 2008 年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 ——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员工年均收入过百万。 C.巴勒斯坦武装分子 2 日发射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对此以色列总理威胁要在“选 择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展开反击。分析人士担忧加沙地带现状会变得不绝如缕。 D.法国新闻台在报道中说,神七发射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整个过程完美无瑕,标志着中 国在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实施后,航天事业又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A320客机15日15时26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 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最终因飞行员应变出色,无人遇难 B.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 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C.岁末,一个全身水肿,身上有多处淤伤、烫伤的10岁女孩在深圳武警医院抢救无效死 亡。女孩父母承认打过女儿.就因为不仅女儿经常尿床,而且会在阳台上随意大小便。 D.受外围市场普涨影响,2009年A股开局不错,开市两天都走出了涨幅为3%的阳线,大 盘整体呈现止跌并逐波走高,使愁眉不展的股民脸上有了几分笑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 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它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 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常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 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 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太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 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 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 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 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 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颜然决然地集中毕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 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增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 神圣的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拟的,因为在十四史中 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
A.全美航空公司一架 A320 客机 15 日 15 时 26 分从纽约长岛起飞,5 分钟后出现引擎故障, 怀疑原因是由飞鸟卷入客机两侧引擎所致。最终因飞行员应变出色,无人遇难。 B.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正在使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种种迹象表明, 这是一场在规模、深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C.岁末,一个全身水肿,身上有多处淤伤、烫伤的 10 岁女孩在深圳武警医院抢救无效死 亡。女孩父母承认打过女儿.就因为不仅女儿经常尿床,而且会在阳台上随意大小便。 D.受外围市场普涨影响,2009 年 A 股开局不错,开市两天都走出了涨幅为 3%的阳线,大 盘整体呈现止跌并逐波走高,使愁眉不展的股民脸上有了几分笑意。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 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它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 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常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 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 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太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 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 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 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 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 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颜然决然地集中毕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 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增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 神圣的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拟的,因为在十四史中, 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
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 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 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 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 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 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5.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宴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6.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 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 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 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7.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和品 格
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 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 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 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 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 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5.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宴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6.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 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 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 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7.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勇于牺牲的可贵精神和品 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 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既要有才智识见,又要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更需 要有勇敢精神,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D.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但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 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缺少学术价值 三、(9分,每小题3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 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 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 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 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 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谓武侯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 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 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 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 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 少恩亡其躯。悲夫!(节选自《史记·吴起列传》,有删节)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 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既要有才智识见,又要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更需 要有勇敢精神,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D.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但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 历史的本来面目,因而缺少学术价值。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 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 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 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 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 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 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 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谓武侯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 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 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 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 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 少恩亡其躯。悲夫!(节选自《史记·吴起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事其子武侯。事:侍奉 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尚:娶公主为妻 C.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得罪:招人不快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捐:除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于打战”和“残暴无义”是(3分)() A.将而攻齐,大破之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卧不设席,行不骑乘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C.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而猜疑他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夺取 了五座城池。 C.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了王 室大臣的利益,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太史公借俗语“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对吴起的为人作了一个比较客 观的评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起 事其子武侯。 事:侍奉。 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尚:娶公主为妻。 C.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得罪:招人不快。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捐:除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于打战”和“残暴无义”是(3 分) ( ) A.将而攻齐,大破之 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卧不设席,行不骑乘 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C.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做将军,又因吴起娶了齐国女 子为妻而猜疑他。 B.魏文侯听说吴起贤明,又很有军事才能,就重用吴起为将军,让他率军进攻秦国,夺取 了五座城池。 C.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了王 室大臣的利益,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D.太史公借俗语“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对吴起的为人作了一个比较客 观的评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