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的发生,病害将大流行。现将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如下 1.寄主植物 (1)种植感病的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在感病品种中,病害的潜育 期短,病原物形成的繁殖体数量大,多循环病害的循环周转快,在有利的环境条 件下,病害容易流行。 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但如果种植具有专化抗性的品种和在病 原物群体中如出现对它能致病的小种,抗病品种就会表现为感病 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如对当地的病原物小种不能抵抗,就会引起病害流行。 如湖南省从东北引进青森5号水稻品种引起稻瘟病流行;河北省从罗马尼亚引进 玉米杂交种引起小斑病流行。 (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植物病害流行范围的大小和为害程度 有关。感病寄主植物群体越大,分布越广,病害流行的范围也越大,为害也越重。 尤其是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即品种单一化,就为病原物繁殖积累和扩大传 播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导致在短期内病害迅速流行。 2.病原物病原物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基本条件。没有大量的病原物存在, 病害是不能流行的 (1)病原物的毒性病原物通过变异产生毒力不同的生理小种,导致作物品 种由抗病表现为不抗病以至病害流行,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病原物的数量上面已经提过,病害的迅速增长有赖于病原物群体的迅 速增长。 各种病原物的繁殖能力不同,有的有高度的繁殖力,在短期内可以形成大量 的后代,为病害流行提供大量的病原物 (3)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后,需要有效的介体或动力 才能在短期内把它们传播扩散,引起病害流行。 气流、风雨(尤其是暴风雨)、流水和昆虫传播病原物与病害流行有较大的 关系 水稻白叶枯病往往在暴风雨后爆发。风雨不仅可以传播病原细菌,还可以 使擿叶与健叶接触摩擦和造成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 田间流水可以把病原物在田间广泛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的流 行都与流水传播病原物有关。 有许多病毒是由昆虫传播的。传毒昆虫的数量越多、活动范围越大,病害流 行就越广和越严重。小麦黄矮病、油菜花叶病等的大流行,与蚜虫的大发生总是 致的。 3。环境条件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前的因素主要是湿度。因为高湿度有利于真菌孢子的 形成、萌发和细菌的繁殖,所以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的 流行 雨水较少的年份有利于传毒昆虫的活动,所以病毒性病害容易流行,如小 麦黄矮病、水稻黄矮病等。 田间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雨多、露多或雾多有利于病害流行 4.栽培管理耕作制度的改变,就改变了农业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 系,往往会影响病害的流行。 以上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节。应该看到,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往往不 是孤立地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以稻瘟病为例,如果种植感病品种,施用过多氮
病害的发生,病害将大流行。现将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如下: 1.寄主植物 (1)种植感病的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在感病品种中,病害的潜育 期短,病原物形成的繁殖体数量大,多循环病害的循环周转快,在有利的环境条 件下,病害容易流行。 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但如果种植具有专化抗性的品种和在病 原物群体中如出现对它能致病的小种,抗病品种就会表现为感病。 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如对当地的病原物小种不能抵抗,就会引起病害流行。 如湖南省从东北引进青森 5 号水稻品种引起稻瘟病流行;河北省从罗马尼亚引进 玉米杂交种引起小斑病流行。 (2)种植感病品种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与植物病害流行范围的大小和为害程度 有关。感病寄主植物群体越大,分布越广,病害流行的范围也越大,为害也越重。 尤其是大面积种植同一感病品种,即品种单一化,就为病原物繁殖积累和扩大传 播创造有利的条件,可以导致在短期内病害迅速流行。 2.病原物 病原物是病害流行的又一基本条件。没有大量的病原物存在, 病害是不能流行的。 (1)病原物的毒性 病原物通过变异产生毒力不同的生理小种,导致作物品 种由抗病表现为不抗病以至病害流行,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病原物的数量 上面已经提过,病害的迅速增长有赖于病原物群体的迅 速增长。 各种病原物的繁殖能力不同,有的有高度的繁殖力,在短期内可以形成大量 的后代,为病害流行提供大量的病原物。 (3)病原物的传播 病原物产生了大量的繁殖体后,需要有效的介体或动力, 才能在短期内把它们传播扩散,引起病害流行。 气流、风雨(尤其是暴风雨)、流水和昆虫传播病原物与病害流行有较大的 关系。 水稻白叶枯病往往在暴风雨后爆发。风雨不仅可以传播病原细菌,还可以 使瓋叶与健 叶接触摩擦和造成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 田间流水可以把病原物在田间广泛传播。水稻白叶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的流 行都与流水传播病原物有关。 有许多病毒是由昆虫传播的。传毒昆虫的数量越多、活动范围越大,病害流 行就越广和越严重。小麦黄矮病、油菜花叶病等的大流行,与蚜虫的大发生总是 一致的。 3。环境条件 与病害流行有较大关系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湿度和雨水。 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前的因素主要是湿度。因为高湿度有利于真菌孢子的 形成、萌发和细菌的繁殖,所以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多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的 流行。 雨水较少的年份有利于传毒昆虫的活动, 所以病毒性病害容易流行,如小 麦黄矮病、水稻黄矮病等。 田间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雨多、露多或雾多有利于病害流行, 4.栽培管理 耕作制度的改变,就改变了农业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 系,往往会影响病害的流行。 以上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环节。应该看到,影响病害流行的因素往往不 是孤立地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以稻瘟病为例,如果种植感病品种,施用过多氮
肥,冷水灌田或抽穗后雨多并带来低温,稻瘟病就有可能大流行 也应该看到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主有次,在一定的时间内常有一种因素起主 导作用,影响着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如上述的稻瘟病流行条件中,即使感病品种、 多氮肥等条件都具备,但没有充分的湿度条件,稻瘟病就不能流行,因此湿度条 件就是决定性因素或主导因素。 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1.病害流行的类型 (1)积年流行病单循环或少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在一个生长季 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没有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 主要决定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这类病害要经过 多年积累大量的病原物群体后才逐年加重,最后达到流行的程 度。这类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 (2)单年流行病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由轻到重达 到流行程度,这类病害称为单年流行病。如稻瘟病、小麦锈病 马铃薯晚疫病等。 病害流行与否取决于当年的气象条件。 1.病害流行的变化病害流行既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内是否流行及其流行的程度,也就必然会有变化。可分为季节变 化和年份变化。 (1)季节变化季节变化是指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消长变化 有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则有很大的变化。 单循环病害没有再侵染。病原物初次侵染多少植株,后期就出现多少病株 病株不再增长。少循环病害虽然病原物有再侵染,但再侵染不重要,病害増长的 幅度不大,也没有多大的季节变化。 多循环病害则季节变化大,一般讲有始发、盛发期和衰退三个阶段, 始发期: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较慢, 盛发期:病害发展很快,几乎直线上升, 衰退期:衰退当植物近成熟或死亡时,病情发展速度又变慢。 (2)年份变化年份变化是指一种病害在不同年份发生程度的变化 单循环和少循环病害需要逐年积累病原物才能达到流行的程度。当病原物群 体和病害发展到盛期后,由于某些条件的改变,又可以下降。例如棉花枯萎病发 生普遍严重时,进行轮作或采用抗病品种,病害就可以下降。 多循环病害在不同年份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 化。因为除了耕作制度、种植的作物和品种以及病原物的毒性有变化外,一般年 份间有较大变化的是气候条件,其中尤以湿度变化的差异可以很大。雨、露、雾, 其中尤其是以降雨期、降雨日、降雨量和雨日、雨量的分布等与病害流行有密切 的关系 另一方面,许多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则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媒介昆虫活动的 情况下发生较重。所以雨水较少的年份,各种作物的病毒病则发生较为突出 三、病害的监测和预报 硏究病害流行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预测病害的发生时期和严重程度,以便
肥,冷水灌田或抽穗后雨多并带来低温,稻瘟病就有可能大流行。 也应该看到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主有次,在一定的时间内常有一种因素起主 导作用,影响着病害的发展和流行。如上述的稻瘟病流行条件中,即使感病品种、 多氮肥等条件都具备,但没有充分的湿度条件,稻瘟病就不能流行,因此湿度条 件就是决定性因素或主导因素。 三、病害流行的类型和变化 1.病害流行的类型 (1)积年流行病 单循环或少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在一个生长季 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没有大的变化。 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 主要决定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这类病害要经过 多年积累大量的病原物群体后才逐年加重,最后达到流行的程 度。这类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 (2)单年流行病 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由轻到重达 到流行程度,这类病害称为单年流行病。如稻瘟病、小麦锈病、 马铃薯晚疫病等。 病害流行与否取决于当年的气象条件。 1.病害流行的变化 病害流行既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内是否流行及其流行的程度,也就必然会有变化。可分为季节变 化和年份变化。 (1)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是指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的消长变化。 有的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则有很大的变化。 单循环病害没有再侵染。病原物初次侵染多少植株,后期就出现多少病株, 病株不再增长。少循环病害虽然病原物有再侵染,但再侵染不重要,病害增长的 幅度不大,也没有多大的季节变化。 多循环病害则季节变化大,一般讲有始发、盛发期和衰退三个阶段, 始发期:发病初期病情发展较慢, 盛发期:病害发展很快,几乎直线上升, 衰退期:衰退当植物近成熟或死亡时,病情发展速度又变慢。 (2)年份变化 年份变化是指一种病害在不同年份发生程度的变化。 单循环和少循环病害需要逐年积累病原物才能达到流行的程度。当病原物群 体和病害发展到盛期后,由于某些条件的改变,又可以下降。例如棉花枯萎病发 生普遍严重时,进行轮作或采用抗病品种,病害就可以下降。 多循环病害在不同年份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的变 化。因为除了耕作制度、种植的作物和品种以及病原物的毒性有变化外,一般年 份间有较大变化的是气候条件,其中尤以湿度变化的差异可以很大。雨、露、雾, 其中尤其是以降雨期、降雨日、降雨量和雨日、雨量的分布等与病害流行有密切 的关系。 另一方面,许多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则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媒介昆虫活动的 情况下发生较重。所以雨水较少的年份,各种作物的病毒病则发生较为突出。 三、病害的监测和预报 研究病害流行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预测病害的发生时期和严重程度,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