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个案调查法 个案调査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的方法。个案调査法不仅仅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 现实问题的理论。通常个案调査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 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第一节什么是个案调查法 、个案调查法的涵义 个案调查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 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狭义的个案调查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做 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广义的个案调查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 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 个案调查法的意义体现在 教育、教学研究历来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别差异,通过个案调查可以详细地描述 个体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个案的具体实例来解释、说明某种抽象的理论和观点,为进一步证实理论或假 设提供依据 (三)验证某种治疗方案或辅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操作性的 策略与步骤。 (四)在可能的情况下,试图将个案的研究结论适度地推广到更大的同类群体中去,发 现或描述个体或事件的总趋势 (五)个案调查信息的累积有助于对事物总体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分析、理论概 括做好准备。 个案调查法的特征 个案调査常被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 量化的研究相对应。事实上个案调查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 性来界定的。个案调查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 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个案调查法的特征如下: (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与典型性 个案调查法,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即使研究中有多个被 试,通常也把他们作为一个单位或某个问题看待。作为个案调查对象的个体,应该具有与众 不同的典型特征,如天才儿童、弱智儿童、辍学儿童、问题儿童、残障儿童等 一般来说,个案调查对象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1 第八章 个案调查法 个案调查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的方法。个案调查法不仅仅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 现实问题的理论。通常个案调查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 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第一节 什么是个案调查法 一、个案调查法的涵义 个案调查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 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狭义的个案调查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做 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广义的个案调查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 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 个案调查法的意义体现在: (一)教育、教学研究历来重视个体的发展和个别差异,通过个案调查可以详细地描述 个体特征,有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个案的具体实例来解释、说明某种抽象的理论和观点,为进一步证实理论或假 设提供依据。 (三)验证某种治疗方案或辅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解决某类问题提供操作性的 策略与步骤。 (四)在可能的情况下,试图将个案的研究结论适度地推广到更大的同类群体中去,发 现或描述个体或事件的总趋势。 (五)个案调查信息的累积有助于对事物总体的归纳,可以为以后的研究分析、理论概 括做好准备。 二、个案调查法的特征 个案调查常被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 量化的研究相对应。事实上个案调查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 一性来界定的。个案调查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 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个案调查法的特征如下: (一)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与典型性 个案调查法,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单一个体或单一群体,即使研究中有多个被 试,通常也把他们作为一个单位或某个问题看待。作为个案调查对象的个体,应该具有与众 不同的典型特征,如天才儿童、弱智儿童、辍学儿童、问题儿童、残障儿童等。 一般来说,个案调查对象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 印象和评价。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调查,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 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教师及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 表现诸如头脑灵活、常提怪问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个案调查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 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 特征和规律。个案调查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个案的研究, 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揭示出 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 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调查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 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 误。此外,如果不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则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调査法收集个案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综合的。硏究中常常要综合运用测验法、访谈 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 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 结论。 例如,研究一个弱智儿童,首先需要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看看其智商是否偏低。其次, 对被试作系统观察,看看其各种智力操作是否落后。最后,调査其成长环境,必要时还要做 一些对照实验。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个案调查法的研究周期一般比较长,对个案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 或跟踪: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 般需要对个案进行连续的跟踪研究。由于个案调查的对象单一,所以研究时就需要有较为充 裕的时间,便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例如,对一个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辅导情况。还要 进行前后左右的对照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研究结果的应用性 个案调查法是以一个具体对象(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具体状态 和发生、发展过程,并以此了解和分析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对象,这样有利于根据诊断原因 提出改进和治疗方法,便于对症下药和解决问题,其结果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 、个案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个案调查法应用范围很广,在教育研究中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 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 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表8-1个案调查法的应用 组织历史关注一个特别的组织的历史,通常追溯组织的发展历史(例如班级 发展史) 参与观察是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研究一个特定团体或团体中的子部门 Q James H. McMiclan, Educational Research-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p. 267
2 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 印象和评价。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调查,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 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教师及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 表现诸如头脑灵活、常提怪问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个案调查的对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 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 特征和规律。个案调查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个案的研究, 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揭示出 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 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调查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 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 误。此外,如果不具有典型性的个体,则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调查法收集个案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综合的。研究中常常要综合运用测验法、访谈 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多种方法,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 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 结论。 例如,研究一个弱智儿童,首先需要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看看其智商是否偏低。其次, 对被试作系统观察,看看其各种智力操作是否落后。最后,调查其成长环境,必要时还要做 一些对照实验。 (三)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个案调查法的研究周期一般比较长,对个案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 或跟踪;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一 般需要对个案进行连续的跟踪研究。由于个案调查的对象单一,所以研究时就需要有较为充 裕的时间,便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例如,对一个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辅导情况。还要 进行前后左右的对照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研究结果的应用性 个案调查法是以一个具体对象(一个学生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具体状态 和发生、发展过程,并以此了解和分析相关或相对的事物或对象,这样有利于根据诊断原因 提出改进和治疗方法,便于对症下药和解决问题,其结果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 三、个案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个案调查法应用范围很广,在教育研究中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 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 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表 8-1 个案调查法的应用① 种类 描述 组织历史 关注一个特别的组织的历史,通常追溯组织的发展历史(例如班级 发展史) 观 察 参与观察是收集数据的主要方法,研究一个特定团体或团体中的子部门 ① James H. McMiclan, Educational Research—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p. 267
例如校或学校中的某个班级) 个人史。用第一人称描述个人经历,又称口头史(个人成长经历) 情境研究 多角度剖析一个特殊事件(例如,孩子怎样应对父母的死亡) 多个案例 研究几个不同的独立团体 多种地点通常在不同地点并有许多参与者的加盟,主要用于发展理论的研究 也有人将个案调查法的应用分为三类 1.诊断性个案调查 考察特殊对象以及特定问题行为等,目的在于对个案对象的问题行为或心理状态做出诊 断 2.指导性个案调查 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如对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进行尝试,然后推广运用到实践中 3.探索性个案调查 小型的、试探性的研究,常为进行大型研究或构建理论作前期准备。 在学校教育中,个案调査法由于研究对象少,在自然状态中进行,需要较长时间的跟踪, 特别适合于教师使用。在一所学校中,总会有一些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差的个别学生,采用常 规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给予特别的处理 通过收集有关个人的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 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矫正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节怎样进行个案调查 、个案调查的基本步骤 个案调查可以由问题切入,亦可以从研究对象着手,通常有二种研究模式 (一)问题解决模式 学校中多数个案调査着重对问题的解决,即帮助个案解决其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问题 从实际操作程序上可分为下列六个步骤 步骤1 步骤2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确定问 把握问 了解问 提出解 付诸行动 形成最 题性质 题关键 题背景 决方案 检验结果 佳决策 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 图8-1个案问题解决步骤流程图 1.确定问题性质 在实施个案调査时应先察觉问题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表现是什么并加以确认及界定。有 时候问题性质并不像表面所显示的那么明显易察,因此确认问题性质时,研究者应该先确认
3 (例如学校或学校中的某个班级) 个 人 史 用第一人称描述个人经历,又称口头史(个人成长经历) 情境研究 多角度剖析一个特殊事件(例如,孩子怎样应对父母的死亡) 多个案例 研究几个不同的独立团体 多种地点 通常在不同地点并有许多参与者的加盟,主要用于发展理论的研究 也有人将个案调查法的应用分为三类: 1.诊断性个案调查 考察特殊对象以及特定问题行为等,目的在于对个案对象的问题行为或心理状态做出诊 断。 2.指导性个案调查 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如对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进行尝试,然后推广运用到实践中 去。 3.探索性个案调查 小型的、试探性的研究,常为进行大型研究或构建理论作前期准备。 在学校教育中,个案调查法由于研究对象少,在自然状态中进行,需要较长时间的跟踪, 特别适合于教师使用。在一所学校中,总会有一些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差的个别学生,采用常 规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给予特别的处理。 通过收集有关个人的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 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矫正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节 怎样进行个案调查 一、个案调查的基本步骤 个案调查可以由问题切入,亦可以从研究对象着手,通常有二种研究模式。 (一)问题解决模式 学校中多数个案调查着重对问题的解决,即帮助个案解决其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问题。 从实际操作程序上可分为下列六个步骤。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4 步骤 5 步骤 6 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 问题 图 8-1 个案问题解决步骤流程图 1.确定问题性质 在实施个案调查时应先察觉问题行为或人格上的特殊表现是什么并加以确认及界定。有 时候问题性质并不像表面所显示的那么明显易察,因此确认问题性质时,研究者应该先确认 确定问 题性质 把握问 题关键 了解问 题背景 提出解 决方案 付诸行动 检验结果 形成最 佳决策
偏差行为的存在,并依据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来确定问题性质。 2.把握问题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必须从问题的性质中收集相关资料,再加以核对、评估、分析,确 定问题的关键。 3.了解问题背景 个案问题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由,实际问题的状况与理论上或理想上的普遍情况 不尽相同。研究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问题发生的过程、条件、个案的内在动机和社会环 境等外在因素。 4.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问题,研究者可以根据过去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及方法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 用独特的创新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付诸行动检验结果 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有许多,这些方法中哪些具有实效则要在行动过程中加以检验。当解 决问题的方法无效或出现新问题时,可以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 不断地循环重复,直至问题最终解决。 6.形成最佳决策 研究者在比较评价各种结果的基础上,选择解决问题效果最好的方法形成最佳的研究决 策 以上六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一旦哪个步骤出现问题 可以返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下面是一个问题解决模式的案例。在一些情况下,个案调 查并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只涉及第1至第3个研究步骤,这种情况,通 常也被视为个案调查。 例1:某班级学生和老师应对考试压力情况① 、确定问题性质—考试压力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 很小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如果说一所学校的校长是从学校的生 存和发展的角度感受到升学的压力那么教师则是从自身的工作中感受到考试带 来的生存压力。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二、把握问题关键 升学考试的压力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自主性的 发展。为了真实地再现升学压力下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笔者运用个案调查的方 ①齐学红:《考试压力下的教师和学生—一个案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4 偏差行为的存在,并依据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来确定问题性质。 2.把握问题关键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必须从问题的性质中收集相关资料,再加以核对、评估、分析,确 定问题的关键。 3.了解问题背景 个案问题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由,实际问题的状况与理论上或理想上的普遍情况 不尽相同。研究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问题发生的过程、条件、个案的内在动机和社会环 境等外在因素。 4.提出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问题,研究者可以根据过去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及方法提出处理意见,也可以 用独特的创新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5.付诸行动检验结果 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有许多,这些方法中哪些具有实效则要在行动过程中加以检验。当解 决问题的方法无效或出现新问题时,可以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这样 不断地循环重复,直至问题最终解决。 6.形成最佳决策 研究者在比较评价各种结果的基础上,选择解决问题效果最好的方法形成最佳的研究决 策。 以上六个步骤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一旦哪个步骤出现问题, 可以返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下面是一个问题解决模式的案例。在一些情况下,个案调 查并没有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只涉及第 1 至第 3 个研究步骤,这种情况,通 常也被视为个案调查。 例 1:某班级学生和老师应对考试压力情况① 一、确定问题性质——考试压力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普遍较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空间 很小,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上。如果说,一所学校的校长是从学校的生 存和发展的角度,感受到升学的压力,那么教师则是从自身的工作中,感受到考试带 来的生存压力。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二、把握问题关键 升学考试的压力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学生自主性的 发展。为了真实地再现升学压力下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笔者运用个案调查的方 ①齐学红:《考试压力下的教师和学生——个案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年第 1 期
法在江苏省江阴市某所实验学校进行了调查工作。 三、了解问题背景 首先选取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三类学生进行了座谈 问:你们是怎样看待考试的?考试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 答:-考试意味着未来、职业和将来的工作。 考试意味着挨打,考不好回家是要被爸爸打屁股的。 考不好卷子从来不敢给家长看只有学校要家长签名时才拿回 家 2.问:你们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 答:(齐答)不满意每次考下来总是不满意。 3.问:为什么?是不是对自己期望值太高了? 答 就是没发挥好。 语文课没考好主要是因为老师没猜到题他认为重点的没考不 是重点的倒考了。 4.问:你们个人有没有责任呢? 答:主要原因在自己就是老师让背书时不认真。 5.问:你们觉得现在的考试主要是考查什么? 答:语文主要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背过的就能答上没背过的就答不上而 且是什么都要背,根本就不要自己去理解。考试时必须按标准答案回答不这样就算 错。 其次,还同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 问:这次语文考试成绩怎样?
5 法,在江苏省江阴市某所实验学校,进行了调查工作。 三、了解问题背景 首先选取了学习成绩好、中、差的三类学生进行了座谈。 1.问:你们是怎样看待考试的?考试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 答:———考试意味着未来、职业和将来的工作。 ———考试意味着挨打,考不好回家是要被爸爸打屁股的。 ———考不好卷子从来不敢给家长看,只有学校要家长签名时才拿回 家。 2.问:你们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 答:(齐答)不满意,每次考下来总是不满意。 3.问:为什么?是不是对自己期望值太高了? 答:———就是没发挥好。 ———语文课没考好,主要是因为老师没猜到题,他认为重点的没考,不 是重点的倒考了。 4.问:你们个人有没有责任呢? 答:主要原因在自己,就是老师让背书时不认真。 5.问:你们觉得现在的考试主要是考查什么? 答:语文主要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背过的就能答上,没背过的就答不上,而 且是什么都要背,根本就不要自己去理解。考试时必须按标准答案回答,不这样就算 错。 其次,还同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 6.问:这次语文考试成绩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