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驱力还原学习理论 —赫尔( Clark L.Hu)美国心理学家
赫尔驱力还原学习理论 ——赫尔(Clark L.Hull )美国心理学家
、生平简介 、理论形成的背景 三、基本公设 1.级学习系统 2.二级学习系统 四、学习系统中的其他变量 五、系统中派生的中介机制 六、评论
一、生平简介 二、理论形成的背景 三、基本公设 1.一级学习系统 2.二级学习系统 四、学习系统中的其他变量 五、系统中派生的中介机制 六、评论
赫尔简介(1884-1952) 小时候几次中断了正规教育 24岁那一年,他还因病瘸了一条腿 (尽管面临众多困难和不幸,但赫尔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事 业,并取得了成功。) 1913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 后来进入了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18年获得哲学 博士学位,时年34岁。 1935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
一、赫尔简介(1884-1952 ) 小时候几次中断了正规教育。 24岁那一年,他还因病瘸了一条腿。 (尽管面临众多困难和不幸,但赫尔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事 业,并取得了成功。) 1913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 后来进入了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18年获得哲学 博士学位,时年34岁。 1935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 席
二、赫尔学习理论形成的背景 赫尔共提出了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学习与动机的问题。赫尔的数学演绎理论 体系有两个方面的背景: (一)赫尔坚信,科学的发现虽说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但 有时通过逻辑推理过程也能有所发现。 爱因斯坦通过数学演绎提出相对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行为 理论也应该是从一些基本的行为原则或公设中派生出来的。提出公设的目 的,就是要用严谨的逻辑(数学公式)把那些不能直接验证的中介变量相互联 系起来,并把它们与它们在环境事件中的落脚点联系起来。 (二)伍德沃斯的观点对赫尔产生很大影响。 伍德沃斯建议用“SO-R”替代“SR”。这就是说刺激(S)作用于有机体(O), 作为结果而产生的反应(R),既取决于刺激(S),又取决于有机体(O)。此外还 认为,人的活动包括驱力和机制两个方面。驱力发动机制,机制可以转换 为驱力。伍德沃斯的这种观点对赫尔产生很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赫 尔的理论体系,可以被看作是对“S-O-R这个公式的进一步加工。此外他还 认为托尔曼的“中介变量”是带有主观色彩,他试图以纯行为来探讨中介 变量
二、赫尔学习理论形成的背景 赫尔共提出了用数学公式来表述学习与动机的问题。赫尔的数学演绎理论 体系有两个方面的背景: (一)赫尔坚信,科学的发现虽说大部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但 有时通过逻辑推理过程也能有所发现。 爱因斯坦通过数学演绎提出相对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行为 理论也应该是从一些基本的行为原则或公设中派生出来的。提出公设的目 的,就是要用严谨的逻辑(数学公式)把那些不能直接验证的中介变量相互联 系起来,并把它们与它们在环境事件中的落脚点联系起来。 (二)伍德沃斯的观点对赫尔产生很大影响。 伍德沃斯建议用“S-O-R”替代“S-R”。这就是说刺激(S)作用于有机体(O), 作为结果而产生的反应(R),既取决于刺激(S),又取决于有机体(O)。此外还 认为,人的活动包括驱力和机制两个方面。驱力发动机制,机制可以转换 为驱力。伍德沃斯的这种观点对赫尔产生很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赫 尔的理论体系,可以被看作是对“S-O-R”这个公式的进一步加工。此外他还 认为托尔曼的“中介变量”是带有主观色彩,他试图以纯行为来探讨中介 变量
、赫尔学习系统的基本公设 (一)级学习系统:E8=D×HR 学习系统首先要有驱力drⅳve,简称D)。当动物处于需要状态时,无论 是饥饿、干渴、疼痛,还是其它生理上的问题,都会产生一种动力状态, 赫尔称其为“驱力”。 驱力会激活并产生行为-不是任何特定的行为,而仅仅是行为。正因为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动物作出我们要它们作出的各种各样的反应。 其次,学习系统还要有强化。若要使动物驱力得到还原,并学会某种 反应以解决生物学意义上的问题,强化是不可或缺的。经过一系列尝试, 动物的行为会越来越有效,并能熟练地解决某种环境中的问题,也就是说, 动物形成了作出某种反应的习惯 habit,简称H)。 这样就得出了赫尔学习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1)与需要相关的动机 状态,赫尔称之为驱力(①);(②2通过强化产生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赫 尔称其为习惯(H)。从而也引出了赫尔最基本的假设: sER=D×sHR 其中SER表示在刺激S得到反应行为R的潜能大小E,即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 是否发生的可能性
三、赫尔学习系统的基本公设 (一)一级学习系统:S ER =D×SHR 学习系统首先要有驱力(drive,简称D)。当动物处于需要状态时,无论 是饥饿、干渴、疼痛,还是其它生理上的问题,都会产生一种动力状态, 赫尔称其为“驱力” 。 驱力会激活并产生行为--不是任何特定的行为,而仅仅是行为。正因为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动物作出我们要它们作出的各种各样的反应。 其次,学习系统还要有强化。若要使动物驱力得到还原,并学会某种 反应以解决生物学意义上的问题,强化是不可或缺的。经过一系列尝试, 动物的行为会越来越有效,并能熟练地解决某种环境中的问题,也就是说, 动物形成了作出某种反应的习惯(habit,简称H)。 这样就得出了赫尔学习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1)与需要相关的动机 状态,赫尔称之为驱力(D);(2)通过强化产生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赫 尔称其为习惯(H)。从而也引出了赫尔最基本的假设: S ER =D×SHR 其中SER表示在刺激S得到反应行为R的潜能大小E,即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 是否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