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教育调查的过程 对教育进行的研究,主要有调查研究和思辨式研究两种方式。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研 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在面临各种教育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越来越自觉地选择调查研 究的方式。这反映了我国的教育研究开始逐步走出书斋,走向教育实践,直面教育的现实问 题 教育调查研究的分类体系庞杂,种类很多。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式,它的一般过程 遵循着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虽然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是一个循环,可以从其中任意一点开 始。但从宏观看,整个研究过程的前后次序是不能改变的。本章中所阐述的教育调查研究的 具体步骤,体现的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典型的研究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固定不变的, 研究者要根据调查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加以选择。 第一节教育调查的分类 -、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教育调查是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一员。而教育调查也有自身的一套方法体系。从宏观 方法论层次可以涉及哲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等;从中观基本方法层 次可以涉及抽样调查、个案调査、典型调查等:从微观具体方法层次可以涉及观察调查、问 卷调査、访谈调査、测量调査、个案调査、实地调査、文献调査、资料分析等。图(2-1) 为教育调查的方法论框架体系
1 第二章 教育调查的过程 对教育进行的研究,主要有调查研究和思辨式研究两种方式。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研 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在面临各种教育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越来越自觉地选择调查研 究的方式。这反映了我国的教育研究开始逐步走出书斋,走向教育实践,直面教育的现实问 题。 教育调查研究的分类体系庞杂,种类很多。但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式,它的一般过程 遵循着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虽然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是一个循环,可以从其中任意一点开 始。但从宏观看,整个研究过程的前后次序是不能改变的。本章中所阐述的教育调查研究的 具体步骤,体现的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典型的研究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固定不变的, 研究者要根据调查的目的以及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加以选择。 第一节 教育调查的分类 一、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教育调查是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一员。而教育调查也有自身的一套方法体系。从宏观 方法论层次可以涉及哲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论等;从中观基本方法层 次可以涉及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等;从微观具体方法层次可以涉及观察调查、问 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个案调查、实地调查、文献调查、资料分析等。图(2-1) 为教育调查的方法论框架体系: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教育调查研究 基本方法典型调查 统计调查 观察调査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测量调查 具体方法〈文献调查 实地调查 个案调查 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图(2-1)教育调查方法体系框架图 教育调査硏究的方法论是人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普遍法则。方法论 对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具有统领作用,提供教育调查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 基本方法通常指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和操作方式。它陈述的是调查研究的大类, 属中观层次,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研究结论的 具体方法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是实际操作运用层面上的方法。 如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是观察,也可以是问卷、访谈、测量。 任何一项调查研究都有其方法论的背景,都需要采用一定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作 为支撑。这三个层次的方法互相联系,没有方法论的指导,调查的结果就可能流于经验水平 不掌握正确的调査研究方式,就无法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硏究:不会使用具体的方法和技 术,就无法收集到所需要的资料或无法对调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虽然方法论对具体方法 具有统帅作用,但它不能代替研究的具体方法 在一项教育调查研究中,首先应当根据所调查的课题类型和任务性质来选择和确定适当 的研究类型。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调査方案,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程序。教育调 査研究一般由调査部分和分析研究部分两部分或两阶段组成。在分类时,既可以根据调查阶 段又可根据分析研究阶段的不同特征来分。各个类型虽然相互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 运用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资料的分析得出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 二、教育调查的分类 2
2 哲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论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教育调查研究 基本方法 典型调查 统计调查 观察调查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测量调查 具体方法 文献调查 实地调查 个案调查 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图(2-1) 教育调查方法体系框架图 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是人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普遍法则。方法论 对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具有统领作用,提供教育调查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 基本方法通常指调查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和操作方式。它陈述的是调查研究的大类, 属中观层次,说明研究者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研究结论的。 具体方法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是实际操作运用层面上的方法。 如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是观察,也可以是问卷、访谈、测量。 任何一项调查研究都有其方法论的背景,都需要采用一定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法作 为支撑。这三个层次的方法互相联系,没有方法论的指导,调查的结果就可能流于经验水平; 不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式,就无法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不会使用具体的方法和技 术,就无法收集到所需要的资料或无法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虽然方法论对具体方法 具有统帅作用,但它不能代替研究的具体方法。 在一项教育调查研究中,首先应当根据所调查的课题类型和任务性质来选择和确定适当 的研究类型。这样才能有效地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程序。教育调 查研究一般由调查部分和分析研究部分两部分或两阶段组成。在分类时,既可以根据调查阶 段又可根据分析研究阶段的不同特征来分。各个类型虽然相互区别,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 运用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资料的分析得出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 二、教育调查的分类
教育调查的类型可以从各种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各种类型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体 现在调查方式、方法、步骤、程序、适用范围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现有的对教育调查 研究的分类可归纳如表(2-1): 表(2-1)教育调查研究的主要分类一览表 分类标准 1.调查研究任务的性质 理论性或基础性调査硏究;应用性调査研究 2.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 普査: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3.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 探索性调査硏究:描述性调査硏究:解释性调査硏究 4.调查研究的范式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5.调查的时间尺度 横向调查研究:纵向调查研究」 6.调查的基本方式方法 统计调查:实地调查 7.调查研究的层次 宏观调查研究:微观调查研究 8.调查的区域性 农村调査:城市调查以及地区性调查:全国性调查 「9.调研题目的范围 「综合性调查:专题性调查 10.调查研究的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业成绩差异研究:学生群体研究 社区教育研究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调,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评价、书 12.调查研究采用的收集资料形 书面调查:口头调查 13.调查研究对象的时态 历史研究:现状研究:未来研究 1.根据调查任务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理论性(或基础性)调查研究和应用性调查研究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基础性研究是一种纯理论研究,主要目的提供新知识、解决带有普 遍性的抽象问题,而不具有直接的实用目的;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各行各业 中,它的任务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当下的具体问题。在教育调查研究这样的社会科学研究中 理论性调查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划分没有那样严格,它只是说明两者在调查任务的侧重点上 有所不同。理论性调查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展和丰富教育理论,并提供有 关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知识。应用性调查研究是通过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并运用教育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与 应用性调査硏究相比,理论调查研宄更注重分析教育现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尽管应用性调 査研究也会产生理论,理论性调査硏究也能解决现实问题,人们通常按照研究的目的和研究 的初衷来判断这两类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性调查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前者是采用经验研究方法,而后者主 要是采用哲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调查中,理论性硏究和应用性研究无法截然分开。一项调 査研究的任务可能是双重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相互促进、相 互补充:应用性硏究能够为理论性硏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理论性硏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 用性研究。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还须注意两个问题:应用性调查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层次, 要加强理论分析,使结论更具概括性;理论性调查硏究要突岀针对性,努力解答我国教育实 践中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 2.根据调査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査、抽样调査、典型调査和个案调査。 这种划分主要说明了各种调查在对象范围和选取对象的方式上的不同,也间接说明各种 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上的不同。因此,它是调査研究的基本方式的划分 袁方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3 教育调查的类型可以从各种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各种类型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体 现在调查方式、方法、步骤、程序、适用范围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现有的对教育调查 研究的分类可归纳如表(2-1) ①: 表(2-1)教育调查研究的主要分类一览表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1.调查研究任务的性质 理论性或基础性调查研究;应用性调查研究 2.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 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3.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 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解释性调查研究 4.调查研究的范式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5.调查的时间尺度 横向调查研究;纵向调查研究 6.调查的基本方式方法 统计调查;实地调查 7.调查研究的层次 宏观调查研究;微观调查研究 8.调查的区域性 农村调查;城市调查以及地区性调查;全国性调查 9.调研题目的范围 综合性调查;专题性调查。 10.调查研究的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业成绩差异研究;学生群体研究; 社区教育研究等 1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 观察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评价、书 面材料分析等 12.调查研究采用的收集资料形 式 书面调查;口头调查 13.调查研究对象的时态 历史研究;现状研究;未来研究 1.根据调查任务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理论性(或基础性)调查研究和应用性调查研究。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基础性研究是一种纯理论研究,主要目的提供新知识、解决带有普 遍性的抽象问题,而不具有直接的实用目的;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各行各业 中,它的任务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当下的具体问题。在教育调查研究这样的社会科学研究中, 理论性调查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划分没有那样严格,它只是说明两者在调查任务的侧重点上 有所不同。理论性调查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现实问题的调查来发展和丰富教育理论,并提供有 关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知识。应用性调查研究是通过调查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并运用教育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政策性建议。与 应用性调查研究相比,理论调查研究更注重分析教育现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尽管应用性调 查研究也会产生理论,理论性调查研究也能解决现实问题,人们通常按照研究的目的和研究 的初衷来判断这两类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性调查研究不同于理论研究。前者是采用经验研究方法,而后者主 要是采用哲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调查中,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无法截然分开。一项调 查研究的任务可能是双重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相互促进、相 互补充:应用性研究能够为理论性研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理论性研究的成果又有助于应 用性研究。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还须注意两个问题:应用性调查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层次, 要加强理论分析,使结论更具概括性;理论性调查研究要突出针对性,努力解答我国教育实 践中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 2.根据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这种划分主要说明了各种调查在对象范围和选取对象的方式上的不同,也间接说明各种 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方法上的不同。因此,它是调查研究的基本方式的划分。 ①袁方主编:《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7 页
普查也称为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 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普查的主要作用是对教育的一般状况作出全面 准确描述,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基本情况、把握总体面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为 制定政策、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抽样调查是按抽样的程序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 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从许多“点”的情况去概括“面” 的情况。如:为了解甲校高二年级200名同学数学成绩与去年相比是否有提高,可以从200 名同学中随机抽出40名同学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来推论甲校的整体状况。抽样调查是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抽样理论、统计方法、问卷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而 发展起来的,它常与问卷方法相结合。目前,它在教育调查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 查。这样的单位可以是班级、团体、学校、家庭等。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地“解剖麻 雀”,以少量典型来真实、迅速地了解全局。关于如何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毛泽东曾论及 “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一、先进的,二、中间的,三、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 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 个案调查也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它的目的是通过深入、 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如个人、群体、学校等)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来了解其社会 活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文化、规范等。个案调查的主要方法有:参与观察 深度访谈、重点访问、生活史研究、个人文献分析等。与典型调查不同,个案调查不要求调 查对象的典型性,不试图去反映总体的状况。 3.根据调査硏究的作用和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査硏究、解释性调查硏究和探索性 调查研究。 描述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教育现象的状况和发展过程,通过对现状的准 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教育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研究一般从无明确假设的观察入手, 如各种教育问题调查:解释性调查研究是以解释事物之间或变量之间关系为目的,通过各种 途径解释事物的前因后果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这种研究主要运用“假设一检验”的逻 辑,对事先提出的理论假设(即假设的因果解释),通过收集资料来证实或证伪,最终来确 定原先的因果解释是否有效。通常解释性调査需要以对事物或变量的描述为基础,从这个意 义上说,对同一研究课题,采用探索性调査比描述性调査更深入,更有价值。探索性调査硏 究的目的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探索。它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又可以作为 进一步研究的前期准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和实地考察(包括无结构 的访谈和观察) 4.根据调査研究的范式,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关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有人用来指两种不同 的资料收集的技术,也有人用来指资料分析的两种方法,还有人用来指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现在学界更多认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从研究目的看,定性研究是 用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寻求对事件和现象的解释性理解: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来从量度的关 系上认识事物的特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作出更为精确的科学的说明。从研究过程看,定性 硏究的硏究者是在自然环境中以整体的观点来分析现象,注重把握现象的性质、特征、类别 和意义,并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相互关系,再对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综合和结论,本质 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定量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先有一个研究假设,由这个假设推演成一系 列的变量和指标,据此设计成结构化的表格来收集资料,根据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的真伪, 本质上是一个演绎的过程。从使用的具体方法看,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比较法、人种志等;定量硏究的方法有问卷法、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访谈、测
4 普查也称为整体调查或全面调查,它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而对较大范围的地区或 部门中的每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普查的主要作用是对教育的一般状况作出全面、 准确描述,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基本情况、把握总体面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为 制定政策、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抽样调查是按抽样的程序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 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从许多“点”的情况去概括“面” 的情况。如:为了解甲校高二年级 200 名同学数学成绩与去年相比是否有提高,可以从 200 名同学中随机抽出 40 名同学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来推论甲校的整体状况。抽样调查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随着抽样理论、统计方法、问卷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而 发展起来的,它常与问卷方法相结合。目前,它在教育调查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 查。这样的单位可以是班级、团体、学校、家庭等。典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地“解剖麻 雀”,以少量典型来真实、迅速地了解全局。关于如何选择典型的调查对象,毛泽东曾论及: “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一、先进的,二、中间的,三、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 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 个案调查也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它的目的是通过深入、 细致地描述一个具体单位(如个人、群体、学校等)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来了解其社会 活动、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文化、规范等。个案调查的主要方法有:参与观察、 深度访谈、重点访问、生活史研究、个人文献分析等。与典型调查不同,个案调查不要求调 查对象的典型性,不试图去反映总体的状况。 3.根据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研究、解释性调查研究和探索性 调查研究。 描述性调查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教育现象的状况和发展过程,通过对现状的准 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教育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研究一般从无明确假设的观察入手, 如各种教育问题调查;解释性调查研究是以解释事物之间或变量之间关系为目的,通过各种 途径解释事物的前因后果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这种研究主要运用“假设-检验”的逻 辑,对事先提出的理论假设(即假设的因果解释),通过收集资料来证实或证伪,最终来确 定原先的因果解释是否有效。通常解释性调查需要以对事物或变量的描述为基础,从这个意 义上说,对同一研究课题,采用探索性调查比描述性调查更深入,更有价值。探索性调查研 究的目的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探索。它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又可以作为 进一步研究的前期准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和实地考察(包括无结构 的访谈和观察)。 4.根据调查研究的范式,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关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有人用来指两种不同 的资料收集的技术,也有人用来指资料分析的两种方法,还有人用来指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现在学界更多认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从研究目的看,定性研究是 用文字描述的形式,来寻求对事件和现象的解释性理解;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来从量度的关 系上认识事物的特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作出更为精确的科学的说明。从研究过程看,定性 研究的研究者是在自然环境中以整体的观点来分析现象,注重把握现象的性质、特征、类别 和意义,并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相互关系,再对资料进行分类、描述、综合和结论,本质 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定量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先有一个研究假设,由这个假设推演成一系 列的变量和指标,据此设计成结构化的表格来收集资料,根据资料的分析来验证假设的真伪, 本质上是一个演绎的过程。从使用的具体方法看,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比较法、人种志等;定量研究的方法有问卷法、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访谈、测
验法等。 5.根据调查的时间尺度,可以分为横向调查研究和纵向调査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同时采集不同对象的资料,即对多组对象同时测量,如人口 普査、民意测验等;纵向研究是随时间推移多次地收集调査资料,往往是对一组对象在不同 时段进行多次测量,是对某一现象历史展现过程的研究,具体包括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 追踪研究等 6.根据调查的基本方式方法,可以分为统计调查和实地调查 统计调查是定量的调査,通常是在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整理分析 资料,从而得出调査结论。实地调査通常是定性的调査,是通过在教育、教学现场的情景描 述或案例描述来解释教育现象意义的调査。 7.根据调査研究的层次,可分为宏观调查研究和微观调查研究 宏观研究主要为了说明事物的一般的特性、事物之间的一般性的关系;微观研究则是深 入、细致地说明一个小群体中的具体而微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的机制,并描述相互产生影响和 作用的具体过程 8.根据调査的区域范围大小,可分为全国性调查、地区性调查、学校调查和班级调查。 调查的范围可大可小,取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抽样的范围。 9.根据调査题目的范围,可以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调査 综合性的调查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专题调查针对问题,研究内容单一,如 家长教养态度调査、民意调査、入学人数调査、就业倾向调査、犯罪调査、学业成绩调查等。 10.根据调査硏究的具体领域,可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业成绩差异研究、学生群 体研究及社区教育研究等等,这也就是各种专题研究。 11.根据调査硏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观察调査、问卷调査、访谈调査、测量调 查、评价、书面材料分析等等。 12.根据调查研究采用的收集资料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调査和口头调查 书面调查常见的是问卷调査、测量调査和调查表等形式,需要被调查者有一定的文字表 达能力。口头调査主要有访谈调查、开座谈会和电话访谈等形式。 13.根据研究对象的时态,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未来研究 从以上分类标准可以看出,调查研究的分类是多角度的、多维的。在实践中,每一项研 究都可以按各种分类标准归为多种类型。从不同角度对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有助于加深我们 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下面我们以对某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作文能力进行调查为例,说明各种 调查分类。 采用描述性调查,我们可以让三至六年级学生统一写一篇命题作文,然后对作文的字数、 内容、结构等进行分析,以描述学生写作现状。 采用探索性调査,我们可以先让三至六年级学生统一写一篇命题作文,然后用问卷了解 学生写作时的想法、问题、困难、解决办法等,以了解学生写作时的问题及其原因 采用全面调查,我们可以将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都作为被调查者,要求完成统一的命题 作文和有关作文能力的问卷 采用典型调査,我们可以选择全校写作最优秀的个别学生进行调査,了解作文能力形成 的过程和要素。 采用抽样调査,我们可以在各班分别抽取20%学生进行调查,要求完成统一的命题作文 和有关作文能力的问卷 采用横向调査,我们可以在各年级分别抽取部分小学生,统一时间让学生完成同一命题 作文,以比较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了解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过程。 采用纵向调查,我们可以抽取三年级一个班,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然后每一年都要
5 验法等。 5.根据调查的时间尺度,可以分为横向调查研究和纵向调查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某一时间点上同时采集不同对象的资料,即对多组对象同时测量,如人口 普查、民意测验等;纵向研究是随时间推移多次地收集调查资料,往往是对一组对象在不同 时段进行多次测量,是对某一现象历史展现过程的研究,具体包括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和 追踪研究等。 6.根据调查的基本方式方法,可以分为统计调查和实地调查。 统计调查是定量的调查,通常是在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整理分析 资料,从而得出调查结论。实地调查通常是定性的调查,是通过在教育、教学现场的情景描 述或案例描述来解释教育现象意义的调查。 7.根据调查研究的层次,可分为宏观调查研究和微观调查研究。 宏观研究主要为了说明事物的一般的特性、事物之间的一般性的关系;微观研究则是深 入、细致地说明一个小群体中的具体而微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的机制,并描述相互产生影响和 作用的具体过程 8.根据调查的区域范围大小,可分为全国性调查、地区性调查、学校调查和班级调查。 调查的范围可大可小,取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抽样的范围。 9.根据调查题目的范围,可以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调查。 综合性的调查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专题调查针对问题,研究内容单一,如 家长教养态度调查、民意调查、入学人数调查、就业倾向调查、犯罪调查、学业成绩调查等。 10.根据调查研究的具体领域,可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业成绩差异研究、学生群 体研究及社区教育研究等等,这也就是各种专题研究。 11.根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观察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 查、评价、书面材料分析等等。 12.根据调查研究采用的收集资料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 书面调查常见的是问卷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等形式,需要被调查者有一定的文字表 达能力。口头调查主要有访谈调查、开座谈会和电话访谈等形式。 13.根据研究对象的时态,可分为历史研究、现状研究和未来研究。 从以上分类标准可以看出,调查研究的分类是多角度的、多维的。在实践中,每一项研 究都可以按各种分类标准归为多种类型。从不同角度对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有助于加深我们 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下面我们以对某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作文能力进行调查为例,说明各种 调查分类。 采用描述性调查,我们可以让三至六年级学生统一写一篇命题作文,然后对作文的字数、 内容、结构等进行分析,以描述学生写作现状。 采用探索性调查,我们可以先让三至六年级学生统一写一篇命题作文,然后用问卷了解 学生写作时的想法、问题、困难、解决办法等,以了解学生写作时的问题及其原因。 采用全面调查,我们可以将全校三至六年级学生都作为被调查者,要求完成统一的命题 作文和有关作文能力的问卷。 采用典型调查,我们可以选择全校写作最优秀的个别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作文能力形成 的过程和要素。 采用抽样调查,我们可以在各班分别抽取 20%学生进行调查,要求完成统一的命题作文 和有关作文能力的问卷。 采用横向调查,我们可以在各年级分别抽取部分小学生,统一时间让学生完成同一命题 作文,以比较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了解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过程。 采用纵向调查,我们可以抽取三年级一个班,要求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然后每一年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