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访谈调查法 第一节什么是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的涵义 访谈调査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 访问法。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 中由访谈员一方通过询问来引导被访者回答,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行为或态度,最终达到调 查目的。 在教育调查中所用的访谈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不同,它是研究性的谈话。研究性的访谈 与一般的谈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性的访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谈话,它的 针对性很强,谈话的过程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展开,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是一种非正式 的谈话,它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较强。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 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访谈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研 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辅助方法。 访谈调查法常用于教育调査、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 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访谈调查的内容,一般既有事实的调查 也有意见的征询 从本质上说,访谈和问卷都是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目的都在于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 料,不同的是访谈是以口头语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听后说,问卷则是以书面语 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读后写:访谈通常是面对面的直接言语接触,问卷则是纸 与笔的间接言语接触。 、访谈调查法的特点 (一)访谈调查法的优点 1.灵活 (1)访谈调査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 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这种调查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 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2)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 性,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 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如果被访者不 白芸著:《质的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陶保平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③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1 第五章 访谈调查法 第一节 什么是访谈调查法 一、访谈调查法的涵义 访谈调查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又称访谈法、谈话法或 访问法。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①,也就是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 中由访谈员一方通过询问来引导被访者回答,以此了解调查对象的行为或态度,最终达到调 查目的。 在教育调查中所用的访谈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不同,它是研究性的谈话。研究性的访谈 与一般的谈话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性的访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谈话,它的 针对性很强,谈话的过程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展开,而一般情况下的谈话,是一种非正式 的谈话,它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较强。 访谈一般以面对面的个别访谈为主,也可采用小型座谈会、调查会的形式进行团体访谈, 还有通过电话进行的电话访谈②。访谈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作为其他研 究方法中收集资料的辅助方法。 访谈调查法常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等领域,适用于向被访者了解心理体验、情感, 以及对某一事物的意见、态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访谈调查的内容,一般既有事实的调查, 也有意见的征询。 从本质上说,访谈和问卷都是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目的都在于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 料,不同的是访谈是以口头语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听后说,问卷则是以书面语 言的问答来搜集信息,被访者是先读后写;访谈通常是面对面的直接言语接触,问卷则是纸 与笔的间接言语接触③。 二、访谈调查法的特点 (一)访谈调查法的优点 1.灵活 (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有关问题,通过 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这种调查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 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2)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双方交流、双向沟通的过程。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弹 性,访谈员在事先设计调查问题时,是根据一般情况和主观想法制定的,有些情况不一定考 虑十分周全,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反映,对调查问题作调整或展开。如果被访者不 ①白芸著:《质的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2 页。 ②陶保平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7 页。 ③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67 页
理解问题,可以提出询问,要求解释:如果访谈员发现被访者误解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解说或 引导 2.准确 (1)访谈调査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访谈员的努力,使被访者消 除顾虑,放松心情,作周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就提髙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访谈调査事先确定访谈现场,访谈员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 干扰,灵活安排访谈时间和内容,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节奏,把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这 有利于被访者能更客观地回答访谈问题 (3)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 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被访者自发性的反应,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 (4)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即使被访者 拒绝回答某些问题,也可大致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深入 (1)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 问的机会,因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 (2)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员不但要收集被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被访 者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被访者的心理状态。 (二)访谈调查法的局限 1.成本较高 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 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 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 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一般 访谈调查样本较小 2.缺乏隐秘性 由于访谈调査要求被访者当面作答,这会使被访者感觉到缺乏隐秘性而产生顾虑,尤其 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往往会使被访者回避或不作真实的回答 3.受访谈员影响大 由于访谈调查是研究者单独的调查方式,不同的访谈员的个人特征,可能引起被访者的 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回答内容;而且访谈双方往往是陌生人,也容易使被访者产生不信任感, 以致影响访谈结果:另外,访谈员的价值观、态度、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访者,造成访谈 结果的偏差 4.记录困难 访谈调査是访谈双方进行的语言交流,如果被访者不同意用现场录音,对访谈员的笔录 速度的要求就很高,而一般没有进行专门速记训练的访谈员,往往无法很完整地将谈话内容 记录下来,追记和补记往往会遗漏很多信息。 5.处理结果难 访谈调查有灵活的一面,但同时也增加了这种调查过程的随意性。不同的被访者回答是 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样,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就比较复杂,由于标准化程 度低,就难以作定量分析 、访谈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由于访谈调查收集信息资料,主要是通过访谈员与被访者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
2 理解问题,可以提出询问,要求解释;如果访谈员发现被访者误解问题也可以适时地解说或 引导。 2.准确 (1)访谈调查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访谈员的努力,使被访者消 除顾虑,放松心情,作周密思考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就提高了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访谈调查事先确定访谈现场,访谈员可以适当地控制访谈环境,避免其他因素的 干扰,灵活安排访谈时间和内容,控制提问的次序和谈话节奏,把握访谈过程的主动权,这 有利于被访者能更客观地回答访谈问题。 (3)由于访谈流程速度较快,被访者在回答问题时常常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因此 所获得的回答往往是被访者自发性的反应,这种回答较真实、可靠,很少掩饰或作假。 (4)由于访谈常常是面对面的交谈,因此拒绝回答者较少,回答率较高。即使被访者 拒绝回答某些问题,也可大致了解他对这个问题的态度。 3.深入 (1)访谈员与被访者直接交往或通过电话、上网间接交往,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 问的机会,因此可探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获取新的、深层次的信息。 (2)在面对面的谈话过程中,访谈员不但要收集被访者的回答信息,还可以观察被访 者的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以此鉴别回答内容的真伪,被访者的心理状态。 (二)访谈调查法的局限 1.成本较高 访谈调查常采用面对面的个别访问,面对面的交流必须寻找被访者,路上往返的时间往 往超过访谈时间,调查中还会发生数访不遇或拒访,因此耗费时间和精力较多;另外较大规 模的访谈常常需要训练一批访谈人员,这就使费用支出大大地增加。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 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访谈调查费用大、耗时多,故难以大规模进行,所以一般 访谈调查样本较小。 2.缺乏隐秘性 由于访谈调查要求被访者当面作答,这会使被访者感觉到缺乏隐秘性而产生顾虑,尤其 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往往会使被访者回避或不作真实的回答。 3.受访谈员影响大 由于访谈调查是研究者单独的调查方式,不同的访谈员的个人特征,可能引起被访者的 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回答内容;而且访谈双方往往是陌生人,也容易使被访者产生不信任感, 以致影响访谈结果;另外,访谈员的价值观、态度、谈话的水平都会影响被访者,造成访谈 结果的偏差。 4.记录困难 访谈调查是访谈双方进行的语言交流,如果被访者不同意用现场录音,对访谈员的笔录 速度的要求就很高,而一般没有进行专门速记训练的访谈员,往往无法很完整地将谈话内容 记录下来,追记和补记往往会遗漏很多信息。 5.处理结果难 访谈调查有灵活的一面,但同时也增加了这种调查过程的随意性。不同的被访者回答是 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这样,对访谈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就比较复杂,由于标准化程 度低,就难以作定量分析。 三、访谈调查法的适用范围 由于访谈调查收集信息资料,主要是通过访谈员与被访者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又由于访谈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即使被访者阅读困难或不善 于文字表达,也可以回答,因此它尤其适合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成人或儿童这样的调查对象, 所以适用面较广 访谈调查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 究:它适用于调查的问题比较深入,调查的对象差别较大,调查的样本较小,或者调查的场 所不易接近等情况。 四、访谈调查法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访谈调查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以访谈员对访谈的控制程度划分 1.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也称标准式访谈,它要求有一定的步骤,由访谈员按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 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这种访谈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计 划进行,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可以把调查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能比较完整地收集到硏究所需要的资料。这类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调査表或访谈问卷,访谈内 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访谈计划通常包括:访谈的具体程序、分类方式、问题、提 问方式、记录表格等。 由于结构性访谈采用共同的标准程序,信息指向明确,谈话误差小,故能以样本推断总 体,便于对不同对象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访谈常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调查,它 相当于面对面提问的问卷调査。一般来说,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 2.非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也称自由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事先不制定完整的调查问卷和详细的访谈 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员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 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是访谈双方相对自由和随便的访谈。这种访谈较有弹性,能根据访谈 员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话题,变换提问方式和顺序,追问重要线索,所以,这种访谈收集资料 深入和丰富。通常,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非结构性的“深层访谈 3.半结构性访谈 在教育调查中采用的访谈形式,还有一种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半结 构性访谈。在半结构性访谈中,有调査表或访谈问卷,它有结构性访谈的严谨和标准化的题 目,访谈员虽然对访谈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但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 间。访谈员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可以根据访谈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的初期多运用非结构性访谈,以了解被访者关注的问题和态度,随 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对以前访谈中的重要问题和疑问作进一步的提问和 追问。 半结构性访谈兼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的优点,它既可以避免结构性访谈缺乏灵 活性,难以对问题作深入的探讨等局限,也可以避免非结构性访谈的费时、费力,难以作定 量分析等缺陷。 (二)以调查对象数量划分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员对每一个被访者逐一进行的单独访谈。其优点是访谈员和被访者直 接接触,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材料。这种访谈有利于被访者详细、真实地表达其看法,访谈 员与被访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谈内容更易深入。个 别访谈是访谈调查中最常见的形式
3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又由于访谈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即使被访者阅读困难或不善 于文字表达,也可以回答,因此它尤其适合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成人或儿童这样的调查对象, 所以适用面较广。 访谈调查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 究;它适用于调查的问题比较深入,调查的对象差别较大,调查的样本较小,或者调查的场 所不易接近等情况。 四、访谈调查法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访谈调查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以访谈员对访谈的控制程度划分 1.结构性访谈 结构性访谈也称标准式访谈,它要求有一定的步骤,由访谈员按事先设计好的访谈调查 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标准进行回答。这种访谈严格按照预先拟定的计 划进行,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可以把调查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能比较完整地收集到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这类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访谈内 容已在计划中做了周密的安排。访谈计划通常包括:访谈的具体程序、分类方式、问题、提 问方式、记录表格等。 由于结构性访谈采用共同的标准程序,信息指向明确,谈话误差小,故能以样本推断总 体,便于对不同对象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访谈常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调查,它 相当于面对面提问的问卷调查。一般来说,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 2.非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也称自由式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事先不制定完整的调查问卷和详细的访谈 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员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 被访者交谈。这种访谈是访谈双方相对自由和随便的访谈。这种访谈较有弹性,能根据访谈 员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话题,变换提问方式和顺序,追问重要线索,所以,这种访谈收集资料 深入和丰富。通常,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非结构性的“深层访谈”。 3.半结构性访谈 在教育调查中采用的访谈形式,还有一种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半结 构性访谈。在半结构性访谈中,有调查表或访谈问卷,它有结构性访谈的严谨和标准化的题 目,访谈员虽然对访谈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但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 间。访谈员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可以根据访谈的进程随时进行调整。 在质的研究中,研究的初期多运用非结构性访谈,以了解被访者关注的问题和态度,随 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进行半结构性访谈,对以前访谈中的重要问题和疑问作进一步的提问和 追问。 半结构性访谈兼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的优点,它既可以避免结构性访谈缺乏灵 活性,难以对问题作深入的探讨等局限,也可以避免非结构性访谈的费时、费力,难以作定 量分析等缺陷。 (二)以调查对象数量划分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员对每一个被访者逐一进行的单独访谈。其优点是访谈员和被访者直 接接触,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材料。这种访谈有利于被访者详细、真实地表达其看法,访谈 员与被访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谈内容更易深入。个 别访谈是访谈调查中最常见的形式
2.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团体访谈或座谈,它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员亲自召集一些调査对象就 访谈员需要调査的内容征求意见的调查方式。集体访谈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探讨,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 里收集到较广泛和全面的信息 集体访谈要求访谈员有较熟练的访谈能力和组织会议的能力。一般需要准备调查提纲, 如果在会前,将调査的目的、内容等通知被访者,访谈的结果往往更加理想。参加座谈会的 人员要有代表性,一般不超过十人。访谈员要使座谈会现场保持轻松的气氛,这样有利于被 访者畅所欲言。如果讨论中发生争论,要支持争论下去:如果争论与主题无关,要及时引导 到问题中心上来。主持人一般不参加争论,以免堵塞与会者的思路。另外还要做好详细的座 谈记录。 由于在集体访谈中匿名性较差,涉及到个人的私密性的内容不易采用这种访谈方式。同 时这种访谈也会出现被访者受其他人意见左右的情况,访谈员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 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以人员接触情况划分 1.面对面访谈 面对面访谈也称直接访谈,它是指访谈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 访谈方式。它是访谈调查中一种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这种访谈中,访谈员可以看到 被访者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有助于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 面对面的访谈可以是访谈员到被访者确定的访谈现场进行访谈,也可以是在征得被访者 认可的情况下,由访谈员确定访谈现场。为了方便被访者,一般来说,以到被访者确定的访 谈现场为主。 2.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也称间接访谈,它不是交谈双方面对面坐在一起直接交流,而是访谈员借助某 种工具(电话)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电话访谈可以减少人员来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访 谈的效率。而且访谈员与被访者相距越远,电话访谈越能提高其效率,因为电话费用的支出 总要低于交通费用的支出,特别是人力往返的支出。电话访谈与面对面访谈的合作率相差不 多,对于学校系统的成员(教师、校长等)通过电话访谈比通过个别访谈更容易成功Φ。据估 算与面对面的访谈相比电话访谈大约可节约二分之一的费用② 电话访谈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不如面对面的访谈那样灵活、有弹性:不易获得更 详尽的细节:难以控制访问环境:不能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但是,当需要在面对面 访谈与电话访谈这两种访谈方式之间作出选择的话,电话访谈值得优先考虑。随着电话通讯 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话访谈将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3.网上访谈 网上访谈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用文字而非语言进行交流的调查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在一些城市中,网上访谈也开始出现。网上访谈也象电话访谈一样属于间接访谈,它有电话 访谈免去人员往返因而节约人力和时间的优势,它甚至比电话访谈更节约费用。另外,网上 访谈是用书面语言进行的,这便于资料的收集和日后的分析。可以预见,这种访谈方式将会 成为一种新的,日益为访谈员重视的高效的谈话方式 但是,网上访谈也有电话访谈的局限,如无法控制访谈环境,无法观察被访者的非语言 行为等。同时,由于网上访谈对被访者是否熟悉电脑操作以及是否有电脑配备、通讯和宽带 等物质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访谈的对象 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陶保平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岀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4 2.集体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团体访谈或座谈,它是指由一名或数名访谈员亲自召集一些调查对象就 访谈员需要调查的内容征求意见的调查方式。集体访谈是教育调查研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探讨,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 里收集到较广泛和全面的信息。 集体访谈要求访谈员有较熟练的访谈能力和组织会议的能力。一般需要准备调查提纲, 如果在会前,将调查的目的、内容等通知被访者,访谈的结果往往更加理想。参加座谈会的 人员要有代表性,一般不超过十人。访谈员要使座谈会现场保持轻松的气氛,这样有利于被 访者畅所欲言。如果讨论中发生争论,要支持争论下去;如果争论与主题无关,要及时引导 到问题中心上来。主持人一般不参加争论,以免堵塞与会者的思路。另外还要做好详细的座 谈记录。 由于在集体访谈中匿名性较差,涉及到个人的私密性的内容不易采用这种访谈方式。同 时这种访谈也会出现被访者受其他人意见左右的情况,访谈员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 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以人员接触情况划分 1.面对面访谈 面对面访谈也称直接访谈,它是指访谈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 访谈方式。它是访谈调查中一种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这种访谈中,访谈员可以看到 被访者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有助于了解更深层次的问题。 面对面的访谈可以是访谈员到被访者确定的访谈现场进行访谈,也可以是在征得被访者 认可的情况下,由访谈员确定访谈现场。为了方便被访者,一般来说,以到被访者确定的访 谈现场为主。 2.电话访谈 电话访谈也称间接访谈,它不是交谈双方面对面坐在一起直接交流,而是访谈员借助某 种工具(电话)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电话访谈可以减少人员来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访 谈的效率。而且访谈员与被访者相距越远,电话访谈越能提高其效率,因为电话费用的支出 总要低于交通费用的支出,特别是人力往返的支出。电话访谈与面对面访谈的合作率相差不 多,对于学校系统的成员(教师、校长等)通过电话访谈比通过个别访谈更容易成功①。据估 算与面对面的访谈相比电话访谈大约可节约二分之一的费用②。 电话访谈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不如面对面的访谈那样灵活、有弹性;不易获得更 详尽的细节;难以控制访问环境;不能观察被访者的非言语行为等。但是,当需要在面对面 访谈与电话访谈这两种访谈方式之间作出选择的话,电话访谈值得优先考虑。随着电话通讯 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话访谈将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3.网上访谈 网上访谈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用文字而非语言进行交流的调查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在一些城市中,网上访谈也开始出现。网上访谈也象电话访谈一样属于间接访谈,它有电话 访谈免去人员往返因而节约人力和时间的优势,它甚至比电话访谈更节约费用。另外,网上 访谈是用书面语言进行的,这便于资料的收集和日后的分析。可以预见,这种访谈方式将会 成为一种新的,日益为访谈员重视的高效的谈话方式。 但是,网上访谈也有电话访谈的局限,如无法控制访谈环境,无法观察被访者的非语言 行为等。同时,由于网上访谈对被访者是否熟悉电脑操作以及是否有电脑配备、通讯和宽带 等物质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访谈的对象。 ①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72 页。 ②陶保平编著:《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9 页
(四)以调查次数划分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一次性访谈,它是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 访谈。这种研究需要抽取一定的样本,被访者有一定的数量,访谈内容是以收集事实性材料 为主,研究一次性完成。 横向访谈收集内容比较单一,访谈时间短,需要被访者花费的时间较少。横向访谈常用 于量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它是指多次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 访谈,也就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收集资料的方式。纵向访谈是一种深度访谈, 它可以对问题展开由浅入深的调査,以探讨深层次的问题。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 性研究,这种访谈常用于质的研究。按照美国学者塞德曼(. Seidman)的观点,深度访谈至少 应进行3次以上① 访谈调查法的类型多种多样,一个访谈可能同属于两种类型,比如有时面对面访谈也同 时是纵向访谈,或非结构性访谈,集体访谈也同时是结构性访谈,访谈员可根据研究的具体 需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第二节怎样进行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访谈员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与被访者 进行访谈,因此在访谈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访谈的进程,访谈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 段:准备阶段、访谈阶段、结束阶段 准备阶段 实施访谈调査,首先要做好访谈的准备工作,制定访谈计划,把握调査内容,选择适当 的访谈形式,设计好访谈调査表或访谈提纲,以及记录表格,选择访谈对象,初步了解被访 者的情况,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场合等。 (一)访谈前的准备 1.制定访谈计划 制定访谈计划是保证访谈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访谈计划应对访谈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 出明确的规定。如要对访谈调查的目的,访谈调查的类型,访谈调查的内容,访谈调查的对 象,访谈调査的时间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还要编写好访谈调查的提纲、进行组织分工等等。 访谈调査计划首先要确定用什么类型的访谈方式。一般来说,访谈方式的确定要依据调 査硏究的目的来选择和确定。如果是探索性硏究,通常选择非结构性访谈,并制定好调査大 纲;如果是要验证某个假设或者需要较快获得较多人的态度,通常选择结构性访谈,并制定 好调查问卷。访谈调查类型的选择除了与调查研究目的和性质有关外,还与人员和时间、经 费的充裕与否直接相关。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5 (四)以调查次数划分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一次性访谈,它是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 访谈。这种研究需要抽取一定的样本,被访者有一定的数量,访谈内容是以收集事实性材料 为主,研究一次性完成。 横向访谈收集内容比较单一,访谈时间短,需要被访者花费的时间较少。横向访谈常用 于量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它是指多次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 访谈,也就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收集资料的方式。纵向访谈是一种深度访谈, 它可以对问题展开由浅入深的调查,以探讨深层次的问题。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 性研究,这种访谈常用于质的研究。按照美国学者塞德曼(I.Seidman)的观点,深度访谈至少 应进行 3 次以上①。 访谈调查法的类型多种多样,一个访谈可能同属于两种类型,比如有时面对面访谈也同 时是纵向访谈,或非结构性访谈,集体访谈也同时是结构性访谈,访谈员可根据研究的具体 需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第二节 怎样进行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访谈员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与被访者 进行访谈,因此在访谈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访谈的进程,访谈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 段:准备阶段、访谈阶段、结束阶段。 一、准备阶段 实施访谈调查,首先要做好访谈的准备工作,制定访谈计划,把握调查内容,选择适当 的访谈形式,设计好访谈调查表或访谈提纲,以及记录表格,选择访谈对象,初步了解被访 者的情况,选好访谈的时间、地点、场合等。 (一)访谈前的准备 1.制定访谈计划 制定访谈计划是保证访谈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访谈计划应对访谈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 出明确的规定。如要对访谈调查的目的,访谈调查的类型,访谈调查的内容,访谈调查的对 象,访谈调查的时间等作出明确的规定,还要编写好访谈调查的提纲、进行组织分工等等。 访谈调查计划首先要确定用什么类型的访谈方式。一般来说,访谈方式的确定要依据调 查研究的目的来选择和确定。如果是探索性研究,通常选择非结构性访谈,并制定好调查大 纲;如果是要验证某个假设或者需要较快获得较多人的态度,通常选择结构性访谈,并制定 好调查问卷。访谈调查类型的选择除了与调查研究目的和性质有关外,还与人员和时间、经 费的充裕与否直接相关。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