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蠕动懦弱孺子可教鸿学大儒 B.拮据发髻桀骜不驯捷足先登 C.商榷宫阙欢欣雀跃声名鹊起 D.舷窗玄机垂涎欲滴天悬地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抱怨竞聘上岗固步自封豆腐渣工程 B.租赁代薪休假突如其来无立椎之地 C.把炳唇枪舌箭额首称庆万变不离其中 D.对峙恃才傲物响誉中外聪明一世,湖涂一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看一段快乐的小品,听一曲喜欢的歌曲,读一本隽永的书籍,和知心的朋友开心的 聊聊天,这时,你的忧愁、烦恼都可能在一瞬之间付诸东流。 B.下半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杜伊在中国队落后时,果断换上了五名替补队员,就是 这,念之差,使中国国奥队连扳三球,以3:3逼平了美国队 C.新年第一天,街上热闹非凡,秧歌表演、穿越长跑等活动掀起了阵阵高潮,整个城 市喜气洋洋,不可终日,市民们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庆贺元旦到来 D.就在各界对于贝·布托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莫衷,是之际,她的一名贴 身随从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面向 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决策,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全过程 B.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个面 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C.在都灵冬奥会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无名小子韩晓鹏一鸣惊人,勇夺 金牌,并且一连战胜了好几个强劲的对手 D.据省气象台预报,我省中部、西部及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受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 将大幅度降温。昆明地区明天气温为5°C至11°C,阴有小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掠夺式发展是地球无法承受之重 不要再说“如果”、“但是”了,应该付诸行动。在十几年间,人类打乱了地球用45 亿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地球是脆弱的,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会长久的。全世 界专家的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除了今
云南省昆明一中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蠕.动 懦.弱 孺.子可教 鸿学大儒. B.拮.据 发髻. 桀.骜不驯 捷.足先登 C.商榷. 宫阙. 欢欣雀.跃 声名鹊.起 D.舷.窗 玄.机 垂涎.欲滴 天悬.地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抱怨 竞聘上岗 固步自封 豆腐渣工程 B.租赁 代薪休假 突如其来 无立椎之地 C.把炳 唇枪舌箭 额首称庆 万变不离其中 D.对峙 恃才傲物 响誉中外 聪明一世,湖涂一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一段快乐的小品,听一曲喜欢的歌曲,读一本隽永的书籍,和知心的朋友开心的 聊聊天,这时,你的忧愁、烦恼都可能在一瞬之间付诸东流 ....。 B.下半场比赛,中国队主教练杜伊在中国队落后时,果断换上了五名替补队员,就是 这一念之差 ....,使中国国奥队连扳三球,以 3:3 逼平了美国队。 C.新年第一天,街上热闹非凡,秧歌表演、穿越长跑等活动掀起了阵阵高潮,整个城 市喜气洋洋,不可终日 ....,市民们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庆贺元旦到来。 D.就在各界对于贝·布托遇刺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之际,她的一名贴 身随从进入了调查人员的视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面向 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决策,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全过程。 B.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个面 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C.在都灵冬奥会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无名小子韩晓鹏一鸣惊人,勇夺 金牌,并且一连战胜了好几个强劲的对手。 D.据省气象台预报,我省中部、西部及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受南下强冷空气的影响, 今晚将大幅度降温。昆明地区明天气温为 5°C 至 11°C,阴有小雨。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掠夺式发展是地球无法承受之重 不要再说“如果”、“但是”了,应该付诸行动。在十几年间,人类打乱了地球用 45 亿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地球是脆弱的,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会长久的。全世 界专家的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除了今
天吸引我们消费注意力的石油之外,还有那些生命必须的资源—一首先是淡水——因为受 到破坏而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更不用说毎年以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的原始森林, 随之一起消失的不仅是整个动植物群落,还有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此外再加上人类活 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影响,它们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恶性循环:洪水、酷暑、暴风雨. 而这些仅仅是开始。随着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打算采纳跟我们样的消费方式,我们陷入了 场全球困境。 这种过度开发将不会惠及所有人。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中有3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 不足2美元。人们因为石油、水和捕鱼而发生冲突……要存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这 些冲突就不可避免。到2050年,有80亿到120亿人生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要迎 接这样的挑战: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 法国著名生态保护者尼古拉于洛认为:“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唯的机会。这是一场人文主 义斗争,涉及人类的未来。在此背后,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进步的 方向在哪里?更多地消费还是更合理地消费?更多地生产还是更合理地生产?‘拥有'更重 要还是存在′更重要? 早在20世纪η0年代,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就已经开始思考持续发展和资 源有限的地球之间的协调性。有些人主张实现人口零増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还 有人寻找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此 产生。在1987年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中,它被定义为“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 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 但是,富裕国家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1992年,老布什就宣 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商议”!人们的行为肯定要逐步改变。只不过,一个可持续发展 的社会要求社会各方人士如政治家、工业家、研究者和其他公民都动员起来。要合理采集资
天吸引我们消费注意力的石油之外,还有那些生命必须的资源——首先是淡水——因为受 到破坏而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更不用说每年以 1600 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的原始森林, 随之一起消失的不仅是整个动植物群落,还有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此外再加上人类活 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影响,它们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恶性循环:洪水、酷暑、暴风雨…… 而这些仅仅是开始。随着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打算采纳跟我们一样的消费方式,我们陷入了一 场全球困境。 这种过度开发将不会惠及所有人。今天,地球上的 60 亿人中有 30 亿人每天的生活费 不足 2 美元。人们因为石油、水和捕鱼而发生冲突……只要存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这 些冲突就不可避免。到 2050 年,有 80 亿到 120 亿人生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要迎 接这样的挑战: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 法国著名生态保护者尼古拉·于洛认为:“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唯一的机会。这是一场人文主 义斗争,涉及人类的未来。在此背后,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进步的 方向在哪里?更多地消费还是更合理地消费?更多地生产还是更合理地生产?‘拥有’更重 要还是‘存在’更重要?”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就已经开始思考持续发展和资 源有限的地球之间的协调性。有些人主张实现人口零增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还 有人寻找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此 产生。在 1987 年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中,它被定义为“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 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 但是,富裕国家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1992 年,老布什就宣 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商议”!人们的行为肯定要逐步改变。只不过,一个可持续发展 的社会要求社会各方人士如政治家、工业家、研究者和其他公民都动员起来。要合理采集资
源,合理消费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公平分配资源。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法国的负责人 图弗诺说:“在20年中,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有可能扭转消费方向、改变运输的总量和发 展对环境影响小的住宅。 5.以下各项,不属于“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的一项是 A.人类生命必需的资源因为受到破坏而再也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B.原始森林快速消失,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也随之一起消失 C.人们因为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而发生冲突 D.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掠夺式发展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如果发展中国家也采用这样的发 展方式,人类将陷入一场全球困境。 B.尼古拉·于洛认为“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唯一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 C.世界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人主张不生育以节约迟早要枯 竭的自然资源 D.“可持续发展”既考虑了当代的需要,也顾及到了未来的发展,不会损害后代对资 源的需求。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的很多财富是靠掠夺地球资源、打乱地球平衡而获取的,要协调人类的发展与 地球资源的矛盾,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B.人类的发展与地球资源的矛盾由来已久,人类解决这个问题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C.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可持续发展”都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这是解决问题 的一大障碍 D.在“可持续发展”中,政府的作为显得格外重要,其他力量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沈充,字士居。少好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敦引为参军,充因荐同郡钱凤。凤字世 仪,敦以为铠曹参军,数得进见。知敦有不臣之心,因进邪说,遂相朋构,专弄威权,言成 祸福。遭父丧,外托还葬,而密为敦使,与充交构 初,敦参军熊甫见敦委任凤,将有异图,因酒酣谓敦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佞幸 在位,鮮鲜不败业。”敦作色曰:“小人阿谁?”甫无惧容,因此告归。临与敦别,因歌曰: 徂风飙起盖山陵,氛雾蔽日玉石焚。往事既去可长叹,念别惆怅复会难。“敦知其讽己而
源,合理消费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公平分配资源。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法国的负责人 图弗诺说:“在 20 年中,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有可能扭转消费方向、改变运输的总量和发 展对环境影响小的住宅。” 5.以下各项,不属于 ...“掠夺式发展造成的后果”的一项是 ( ) A.人类生命必需的资源因为受到破坏而再也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B.原始森林快速消失,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也随之一起消失。 C.人们因为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而发生冲突。 D.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掠夺式发展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如果发展中国家也采用这样的发 展方式,人类将陷入一场全球困境。 B.尼古拉·于洛认为“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唯一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 C.世界各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人主张不生育以节约迟早要枯 竭的自然资源。 D.“可持续发展”既考虑了当代的需要,也顾及到了未来的发展,不会损害后代对资 源的需求。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很多财富是靠掠夺地球资源、打乱地球平衡而获取的,要协调人类的发展与 地球资源的矛盾,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B.人类的发展与地球资源的矛盾由来已久,人类解决这个问题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C.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可持续发展”都表现出了消极的态度,这是解决问题 的一大障碍。 D.在“可持续发展”中,政府的作为显得格外重要,其他力量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沈充,字士居。少好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敦引为参军,充因荐同郡钱凤。凤字世 仪,敦以为铠曹参军,数得进见。知敦有不臣之心,因进邪说,遂相朋构..,专弄威权,言成 祸福。遭父丧,外托还葬,而密为.敦使,与充交构。 初,敦参军熊甫见敦委任凤,将有异图,因酒酣谓敦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佞幸 在位,鲜不败业。”敦作色曰:“小人阿谁?”甫无惧容,因此告归。临与敦别,因歌曰: “徂风飙起盖山陵,氛雾蔽日玉石焚。往事既去可长叹,念别惆怅复会难。”敦知其讽.己而.
不纳。 明帝将伐敦,遣其乡人沈祯谕充,许以为司空。充谓祯曰:"三司具瞻之重,岂吾所任!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祯曰:“不然。 舍忠与顺,未有不亡者也。大将军阻兵不朝,爵赏自己,五尺之童知其异志。今此之举,将 行篡弑耳,岂同于往年乎?是以疆场诸将莫不归赴本朝,内外之士咸愿致死,正以移国易主 义不北面以事之也,奈何协同逆图,当不义之责乎!朝廷坦诚,祯所知也。贼之党类,犹宥 其罪,与之更始,况见机而作邪!”充不纳。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日:“男儿不竖豹尾,终 不还也。”及败归吴兴,亡失道,误入其故将吴儒家。儒诱充内重壁中,因笑谓充日 干户侯也。“充曰:“封侯不足贪也。尔以大义存我,我宗族必厚报汝。若必杀我,汝族灭 矣。”儒遂杀之。充子劲竟灭吴氏。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节)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因进邪说,遂相朋构 朋构:勾结 B.敦知其讽己而不纳 讽:委婉劝告 贼之党类,犹宥其罪 宥:释放 D.尔以大义存我 存:使……存活,保全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而密为敦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敦知其讽己而不纳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三司具瞻之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今此之举,将行篡弑耳,岂同于往年乎 燕王欲结于君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沈充向王敦推荐了钱凤,钱凤发现敦有造反的迹象,就秘密向沈充作了汇报。 B.熊甫反对王敦任用钱凤,直言讽谏,毫无惧色,但敦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C.明帝要讨伐王敦,派沈祯去明示沈充,答应让他做司空。 D.沈充兵败,误入旧将吴儒家,吴儒骗他进入夹墙并把他杀掉
不纳。 明帝将伐敦,遣其乡人沈祯谕充,许以为司空。充谓祯曰:“三司具瞻之.重,岂吾所任!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祯曰:“不然。 舍忠与顺,未有不亡者也。大将军阻兵不朝,爵赏自己,五尺之童知其异志。今此之举,将 行篡弑耳,岂同于.往年乎?是以疆场诸将莫不归赴本朝,内外之士咸愿致死,正以移国易主, 义不北面以事之也,奈何协同逆图,当不义之责乎!朝廷坦诚,祯所知也。贼之党类,犹宥. 其罪,与之更始,况见机而作邪!”充不纳。率兵临发,谓其妻子曰:“男儿不竖豹尾,终 不还也。”及败归吴兴,亡失道,误入其故将吴儒家。儒诱充内重壁中,因笑谓充曰:“三 千户侯也。”充曰:“封侯不足贪也。尔以大义存.我,我宗族必厚报汝。若必杀我,汝族灭 矣。”儒遂杀之。充子劲竟灭吴氏。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节)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因进邪说,遂相朋构.. 朋构:勾结 B.敦知其讽.己而不纳 讽:委婉劝告 C.贼之党类,犹宥.其罪 宥:释放 D.尔以大义存.我 存:使……存活,保全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而密为.敦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敦知其讽己而.不纳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三司具瞻之.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今此之举,将行篡弑耳,岂同于.往年乎 燕王欲结于.君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沈充向王敦推荐了钱凤,钱凤发现敦有造反的迹象,就秘密向沈充作了汇报。 B.熊甫反对王敦任用钱凤,直言讽谏,毫无惧色,但敦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C.明帝要讨伐王敦,派沈祯去明示沈充,答应让他做司空。 D.沈充兵败,误入旧将吴儒家,吴儒骗他进入夹墙并把他杀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5分) (2)义不北面以事之也,奈何协同逆图,当不义之责乎!(5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的特点。(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5分) 13.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分,第(1)题每空1分,第(2)题①题1分,②③题每空 1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 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2)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 ②“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 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 《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且丈夫共事,终始当同,宁可中道改易,人谁容我!(5 分) (2)义不北面以事之也,奈何协同逆图,当不义之责乎!(5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请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3 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5 分) 13.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 分,第(1)题每空 1 分,第(2)题①题 1 分,②③题每空 1 分。) (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 ,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 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贾谊《过秦论》) (2)①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 是“ , ”。 ②“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 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 《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 。” 2 0 0 9 0 3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