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 毗邻 蚍蜉 秕谷 蓬荜生辉 B、诸位 姓褚 储藏 竹箸 渚清沙白 C、淬火 翠鸟 精粹 荟萃 鞠躬尽瘁 D、奴婢 裨益 睥睨 稗官 俾众周知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地华人纷纷举行各种活动,弹冠相 庆 B、继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后,8月5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又发 生一起校园枪击案,造成3名学生当场身亡,仅一名学生虎口脱险。 C、8月15日,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因为内容低俗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这 真是自食恶果。 D、万众瞩目的《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就业促进法》等五部法律,8月30日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高票通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月1日,北京市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新高一学生将开始体验新课程,高中三年,在完 成 包括必修模块、综合实践活动获得116个学分后,他们还可以根 据自己不同的人生规划,选修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获得至少28个学分之后,才可顺利 高中毕业。 B、目前,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 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所致的 C、民政部己会同财政部向山西、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 庆、四川、云南、陕西、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下拨9.77 亿元中央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以帮助灾区做好倒塌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
昆明一中 2010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 毗邻 蚍蜉 秕谷 蓬荜生辉 B、诸位 姓禇 储藏 竹箸 渚清沙白 C、淬火 翠鸟 精粹 荟萃 鞠躬尽瘁 D、奴婢 裨益 睥睨 稗官 俾众周知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8 月 8 日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地华人纷纷举行各种活动,弹冠相 庆。 B、继 4 月 16 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后,8 月 5 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又发 生一起校园枪击案,造成 3 名学生当场身亡,仅一名学生虎口脱险。 C、8 月 15 日,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因为内容低俗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这 真是自食恶果。 D、万众瞩目的《反垄断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就业促进法》等五部法律,8 月 30 日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高票通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 月 1 日,北京市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新高一学生将开始体验新课程,高中三年,在完 成 包括必修模块、综合实践活动获得 116 个学分后,他们还可以根 据自己不同的人生规划,选修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获得至少 28 个学分之后,才可顺利 高中毕业。 B、目前,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为赶时 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所致的。 C、民政部已会同财政部向山西、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 庆、四川、云南、陕西、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5 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下拨 9.77 亿元中央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以帮助灾区做好倒塌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
D、北京奥组委近日通过抽签形式确定了北京奥运会门票境内公众销售第一阶段分配结果, 共有30多万人成功预订到近160万左右张北京奥运会入场卷 4、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者看不出浮躁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 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 ⑥便太浅显 A、①③⑥ ①④⑤ ②③⑤ D、②④⑥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些穿着袒露、丰肥娇艳的后宫佳丽,的确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不解。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 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 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但是,在历史上,唐朝女性的着装与电影中的刻画有所 不同 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 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 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人” 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 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 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 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而唐代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绝代佳人一——女皇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可视为“丰
D、北京奥组委近日通过抽签形式确定了北京奥运会门票境内公众销售第一阶段分配结果, 共有 30 多万人成功预订到近 160 万左右张北京奥运会入场卷。 4、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 要使读者看不出浮躁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 应,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 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 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那些穿着袒露、丰肥娇艳的后宫佳丽,的确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不解。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 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 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但是,在历史上,唐朝女性的着装与电影中的刻画有所 不同。 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虽然仔细观察,唐代三百年间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由清秀到丰肥、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 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最具感染力和令人过目难忘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姿态 万千、装束大胆、乐观向上的胖美人形象。 几千年来,中国有着“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念。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工匠们仿照“生人” 的模样精心塑造了唐朝的女性形象。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 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 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 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而唐代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绝代佳人———女皇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可视为“丰
肥浓丽、热烈放姿”的样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美貌、智慧和胆识一步步走 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当时没有照相机和绘画作品记录下她的真切容颜,但从史书中“方额、 广颐、凤颈”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 形象贏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然而与女皇武则天有着同样的遗憾 我们只能根据记载和诗歌中的描绘去想象她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国色 天香,在“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史实中去推测她那迷人的风采。“环肥燕瘦”概括了汉、唐 两代不同的审美标准,也定格了杨玉环“丰肥浓丽”的美妙外形 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 热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 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 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 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仓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 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 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 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 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 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 是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 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 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骠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 浑厚。韩愈有诗道:“书贵瘦硬吾不取”,也体现了唐人价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硕”的转变。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 是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向往的中心。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 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 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而这种美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一——热烈 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5、下列对“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B、丰肥浓丽即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热烈放姿即其装扮袒露而大胆。 C、它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体现了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
肥浓丽、热烈放姿”的样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美貌、智慧和胆识一步步走 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当时没有照相机和绘画作品记录下她的真切容颜,但从史书中“方额、 广颐、凤颈”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 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 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然而与女皇武则天有着同样的遗憾, 我们只能根据记载和诗歌中的描绘去想象她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国色 天香,在“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史实中去推测她那迷人的风采。“环肥燕瘦”概括了汉、唐 两代不同的审美标准,也定格了杨玉环“丰肥浓丽”的美妙外形。 显然,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现实生活都清晰地反映出,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 热烈放姿”。这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并形成 了唐代的“另类”审美眼光。然而,这种“另类”和有悖于传统的丰肥之美的魅力,不仅丝 毫不逊色于传统的苗条和骨感,而且更具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其实,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 现,唐人的“另类”审美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 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仓禀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 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 往的国家有 130 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不拘于传统,眼界开阔,热烈放姿。 第三,统治者的血统也决定了唐人对健硕的体魄更易亲近。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 卑大贵族独孤如愿,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 活造就和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肥的女性也就不难理解 了。 透过唐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不难看到当时崇尚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绝不单纯 是女性体态上的肥、瘦,穿着上的遮、露。可以说,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 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 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骠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 浑厚。韩愈有诗道:“书贵瘦硬吾不取”,也体现了唐人价值取向由瘦硬向“肥硕”的转变。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 是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向往的中心。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 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使唐人崇尚并醉心于 一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而这种美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 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5、下列对“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 B、丰肥浓丽即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热烈放姿即其装扮袒露而大胆。 C、它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体现了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
D、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6、下列不是用来证明“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一项是 唐人“另类”的审美眼光和丰肥之美的魅力更具有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 B、唐人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的热烈放姿的胖美人形象 C、综观留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 D、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膘满臀圆。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唐代绘画、雕塑、陶俑等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B、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所欣赏的女子含蓄内向、苗条和骨感的传统审美观已经被今 人扬弃。 C、本文可贵之处是作者为唐人所崇尚的女性形象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注入了全方位 的审美理念 D、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表现了她极具魅 力的个性美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时,累擢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左 神策中尉。军所籍凡十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敬宗初,染署工张韶与卜者苏玄明善,玄明曰:“我尝为子卜,子当御殿食,我 与焉。吾闻上昼夜猎,出入无度,可图也。”韶每输染材入宫,卫士不呵也。乃阴结诸工百 馀人,匿兵车中若输材者,入右银台门,约昏夜为变。有诘其载者,韶谓谋觉,杀其人,出 兵大呼成列,浴堂门闭。时帝击球清思殿,惊,将幸右神策。或曰:“贼入宫,不知众寡 道远可虞,不如入左军,近且速。”从之。初,帝常宠右军中尉梁守谦,每游幸:两军角戏 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至是,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 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坐,盜乘舆馀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玄明惊曰 “止此乎!”韶恶之,悉以宝器赐其徒,攻弓箭库,仗十拒之,不胜。存亮遣左神策大将军
D、它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6、下列不是用来证明“唐人的确崇尚‘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一项是 A、唐人“另类”的审美眼光和丰肥之美的魅力更具有生命力和向上的朝气。 B、唐人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还是那些盛唐时期的热烈放姿的胖美人形象。 C、综观留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 胆。 D、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每件都是膘满臀圆。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唐代绘画、雕塑、陶俑等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 的。 B、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所欣赏的女子含蓄内向、苗条和骨感的传统审美观已经被今 人扬弃。 C、本文可贵之处是作者为唐人所崇尚的女性形象的“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注入了全方位 的审美理念。 D、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表现了她极具魅 力的个性美。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时,累擢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左 神策中尉。军所籍凡十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敬宗初,染署工张韶与卜者苏玄明善,玄明曰:“我尝为子卜,子当御殿食,我 与焉。吾闻上昼夜猎,出入无度,可图也。”韶每输染材入宫,卫士不呵也。乃阴结诸工百 馀人,匿兵车中若输材者,入右银台门,约昏夜为变。有诘其载者,韶谓谋觉,杀其人,出 兵大呼成列,浴堂门闭。时帝击球清思殿,惊,将幸右神策。或曰:“贼入宫,不知众寡, 道远可虞,不如入左军,近且速。”从之。初,帝常宠右军中尉梁守谦,每游幸;两军角戏, 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至是,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 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坐,盗乘舆馀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玄明惊曰: “止此乎!”韶恶之,悉以宝器赐其徒,攻弓箭库,仗士拒之,不胜。存亮遣左神策大将军
康艺全、将军何文哲、宋叔夜、孟文亮,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尚国忠,率骑兵讨 贼日暮,射韶及玄明皆死。始贼入,中人仓卒繇望仙门出奔,内外不知行在。迟明,尽捕乱 党,左右军清宫,车驾还。群臣诣延英门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士 人,杖而不诛,赐存亮实封户二百,梁守谦进开府仪同三司,它论功赏有差。存亮于一时功 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代还,为内飞龙使。大和中,以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封 岐国公,卒赠扬州大都督。存亮逮事德宗,更六朝,资端畏,善训士,始去禁卫,众皆泣 唐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新唐书卷二百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入无度,可图也 度:节制 B、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 望:希望 C、不知众寡,道远可虞 虞:忧虑 D、存亮逮事德宗 逮:赶上 9、下面各项中,分别表现马存亮“忠谨”的一组是 ①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②以 五百骑往迎二太后 ③存亮于一时功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 ④资端畏,善训士 ⑤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 ⑥尽捕乱党, 左右军清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宗在位初年,染署的工匠张韶在占卜者苏玄明的鼓动下,利用皇上日夜沉溺于打猎, 出入没有节制的机会发动了叛乱。 B、张韶把兵器藏在车中伪装成运送染材混入宫时,阴谋被人觉察,有人来盘问车里载的东 西,张韶就把那人杀了
康艺全、将军何文哲、宋叔夜、孟文亮,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尚国忠,率骑兵讨 贼日暮,射韶及玄明皆死。始贼入,中人仓卒繇望仙门出奔,内外不知行在。迟明,尽捕乱 党,左右军清宫,车驾还。群臣诣延英门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十 人,杖而不诛,赐存亮实封户二百,梁守谦进开府仪同三司,它论功赏有差。存亮于一时功 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代还,为内飞龙使。大和中,以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封 岐国公,卒赠扬州大都督。存亮逮事德宗,更六朝,资端畏,善训士,始去禁卫,众皆泣。 唐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新唐书卷二百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入无度,可图也 度:节制 B、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 望:希望 C、不知众寡,道远可虞 虞:忧虑 D、存亮逮事德宗 逮:赶上 9、下面各项中,分别表现马存亮“忠谨”的一组是 ①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②以 五百骑往迎二太后 ③存亮于一时功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 ④资端畏,善训士 ⑤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 ⑥尽捕乱党, 左右军清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 ⑤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宗在位初年,染署的工匠张韶在占卜者苏玄明的鼓动下,利用皇上日夜沉溺于打猎, 出入没有节制的机会发动了叛乱。 B、张韶把兵器藏在车中伪装成运送染材混入宫时,阴谋被人觉察,有人来盘问车里载的东 西,张韶就把那人杀了